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站地磁观测百余年资料的跟踪分析
1
作者 倪友忠 朱佳苗 +5 位作者 任烨 朱培育 方韬 朱国豪 钟卫星 叶青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2期93-102,共10页
选用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站1874-2005年地磁七要素D、H、Z、X、Y、F、I年均值数据,利用一阶差分方法,计算各地磁要素差分值ΔD、ΔH、ΔZ、ΔX、ΔY、ΔF、ΔI,并绘制差分值趋势变化图,统计地磁七要素年均值数据在百余年观测历程中异常台... 选用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站1874-2005年地磁七要素D、H、Z、X、Y、F、I年均值数据,利用一阶差分方法,计算各地磁要素差分值ΔD、ΔH、ΔZ、ΔX、ΔY、ΔF、ΔI,并绘制差分值趋势变化图,统计地磁七要素年均值数据在百余年观测历程中异常台阶出现的年份、变化方向及幅值大小;同时,利用地磁环境变化定量模型,计算地磁异常场模量ΔT,统计分析佘山台百余年来地磁观测的场地环境指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磁偏角D在长趋势变化中出现2次较为明显的台阶下降变化,其中1908-1910年变化-42.47′,1965年变化-41.76′,其他时段变化较平稳。②磁倾角I在1893-1895年呈向下变化,变化量-45.62′,其在1991年呈反向向上变化,变化量44.61′。③佘山地区磁场总强度F、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应与太阳活动周期效应有关。F、H、Z的长期变化趋势较为相同,在1884—1887年均存在一个大幅度台阶,变化幅度均在600 nT以上。④在地磁环境变化定量计算与分析中,发现1908年、1933年ΔT>100 nT,显示明显受到观测环境的较大影响。查找史料发现,应为1908年上海徐家汇有轨电车建设运营和1933年沪宁铁路建设台站迁移至佘山,观测环境不稳定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地球基本磁场 年变率 七要素
下载PDF
1690-2000年地磁场能量的三维分布及其长期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康国发 白春华 +2 位作者 李伟 吴小平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6,共7页
利用Bloxham&Jackson地磁场模型扣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研究了1690~2000年地磁总能量及其北向、东向扣垂直向分量的能量以及非偶极子磁场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长期变化.结果表明,地表扣地核以外地磁场总能量及其北向扣... 利用Bloxham&Jackson地磁场模型扣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研究了1690~2000年地磁总能量及其北向、东向扣垂直向分量的能量以及非偶极子磁场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长期变化.结果表明,地表扣地核以外地磁场总能量及其北向扣垂直向的能量是持续衰减的,垂直向的磁场能量占总能量的64%以上,对总能量的贡献起主要作用;东向分量的能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增加为主.地磁场的能量变化率存在56年的周期,主要是由偶极子磁场产生的.地表以外的非偶极子磁能从减小到增大转折出现在1770年,比地核以外滞后40年.地球内部磁能随时间的变化显示,偶极子磁能逐渐减小,非偶极子磁能增加,越靠近核幔边界增加越快;偶极子扣非儡极子磁能的变化量相等的分界面在距地心3780km处.从核幔边界到地表,磁能变化的衰减非偶极子比偶极子快,表明偶极子磁场比非偶极子磁场有更深的场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磁场能量 非偶极子磁场 地球内部 长期变化
下载PDF
地磁场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其长期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文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7-753,共7页
用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 (IGRF)分析了地磁场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其长期变化 .结果表明 ,从 1 90 0年到 2 0 0 5年 ,地核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 6 .81 8× 1 0 1 8J减少到 6 .5 94× 1 0 1 8J,减小了 3 .3 % ,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 用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 (IGRF)分析了地磁场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其长期变化 .结果表明 ,从 1 90 0年到 2 0 0 5年 ,地核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 6 .81 8× 1 0 1 8J减少到 6 .5 94× 1 0 1 8J,减小了 3 .3 % ,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 8.6 5 8× 1 0 1 7J减小到 7.6 73× 1 0 1 7J,减小了 1 1 .4% .分析地球内部不同圈层地磁场能量的变化表明 ,地壳 (A层 )、上地幔 (B层 )、转换带 (C层 )、下地幔D′层的地磁场总能量在减小 ,但是下地幔D″层的地磁场总能量却在快速增加 .磁能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更清楚地显示出磁能增加和减小的分界面在r=3 840km处 .上述结果表明 ,地核和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量在趋势性减小的同时 ,也在进行重新分配 .进一步分析表明 ,下地幔D″层磁能快速增长 ,主要是由高阶磁多极子的增强引起的 .在地磁场倒转前 ,偶极矩减小而多极性相对增强在能量分布上的表现就是磁能向下地幔底部 (特别是D″层 )集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 磁场能量 地球内部 下地幔D〃层
下载PDF
一种计算地球基本磁场能量的简易方法
4
作者 安玲 《物理与工程》 2007年第4期19-20,共2页
本文将地球磁场等效为一磁偶极子,对地球磁场的基本能量作出近似计算.
关键词 简易方法 近似计算 地球基本磁场 能量
下载PDF
用Sturmian基函数展开法计算强磁场中钠原子Rydberg能级
5
作者 刘莲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26-530,共5页
该文讨论了如何采用Sturmian基函数展开法计算强磁场中碱原子的能级,并用该方法具体计算了钠原子Rydberg态在4.2T(特斯拉)均匀恒定磁场中的能级,对处理强场混合区的非氢原子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关键词 基函数 强磁场 钠原子 对角化 R能级
下载PDF
均匀磁场作用下锶原子的塞曼效应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晓 黄宝玉 张俊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0-74,共5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塞曼效应,拓展对原子相关塞曼分裂特征的认知,利用半经典量子理论对碱土金属原子的塞曼效应进行研究,分析锶原子的偶同位素88Sr和奇同位素87Sr在均匀塞曼磁场作用下的塞曼分裂。在均匀塞曼磁场作用下,核自旋为零的88Sr(5s... 为了进一步理解塞曼效应,拓展对原子相关塞曼分裂特征的认知,利用半经典量子理论对碱土金属原子的塞曼效应进行研究,分析锶原子的偶同位素88Sr和奇同位素87Sr在均匀塞曼磁场作用下的塞曼分裂。在均匀塞曼磁场作用下,核自旋为零的88Sr(5s^2)^1S0-(5s5p)^1P1分裂产生3个谱线;而对于核自旋非零的87Sr(5s^2)^1S0-(5s5p)^1P1,在LS耦合作用的下能级超精细分裂为10个塞曼子能级,上能级总角动量F=11/2,9/2,7/2,其超精细分裂更为复杂,对于禁戒跃迁87Sr(5s^2)^1S0-(5s5p)^3P0的上下能级分别可产生10个子能级,因此存在28个能级跃迁。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使学生能够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加深对塞曼效应的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可为其他碱土金属、类碱土金属原子的塞曼效应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磁场 碱土金属 塞曼效应 超精细分裂 塞曼子能级
下载PDF
磁法勘探中正常场值的确定
7
作者 魏明君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23期35-35,40,共2页
通过地球磁场的研究,认为如果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地质情况,这时使用的正常场就应是地球的基本场。如果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局部磁性地质体引起的磁场,若区域场较小,正常场可确定为是基本场;若区域场较强,应根据测区内磁场的分布情况,实测确定。
关键词 正常场 地球基本磁场 磁异常场 区域磁异常场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专辑序言──金属-有机框架:新型多功能材料 被引量:2
8
作者 程鹏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7-978,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有机框架可变的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使其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金属中心的选择几乎覆盖了所有金属,包括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镧系金属。而配体的选择,除了传统的氮杂环和羧酸类配体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官能团对其进行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有机配体 框架研究 配位键 羧酸类 配位化学 镧系 氮杂环 主族 荧光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