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and Corresponding Transport Patterns of Influencing Air Masses at Huangshan Mountain in East 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SHI ChunE DENG Xueliang +2 位作者 YANG Yuanjian HUANG Xiangrong WU Biwe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157-1166,共10页
One hundred and ten samples of rainwater were collected for chemical analysis at the summit of Huangshan Mountain, a high-altitude site in East China, from July 2010 to June 2011. The volume-weighted-mean (VWM) pH f... One hundred and ten samples of rainwater were collected for chemical analysis at the summit of Huangshan Mountain, a high-altitude site in East China, from July 2010 to June 2011. The volume-weighted-mean (VWM) pH for the whole sampling period was 5.03. SO2- and Ca2+ were the most abundant anion and cation, respectively. The ionic concentrations varied monthly with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winter/spring and the lowest in summer. Evident inter-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most ions, indicating the common sources for some species and fully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pine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The VWM ratio of [SO]-]/[NO3] was 2.54, suggesting the acidity of rainwater comes from both nitric and sulfuric acids. Compared with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s at other alpine continental sites in China, the precipitation at Huangshan Mountain was the least polluted, with the lowest ionic concentrations. Trajectories to Huangshan Mountain on rainy day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six groups. The rainwater with influencing air masses originating in Mongolia was the most polluted with limited effect. The emissions of Jiangxi, Anhui, Zhejia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rain chemistry at Huangshan Mountain. The rainwater with influencing air masses from Inner Mongolia was heavily polluted by anthropogenic pollut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air mass inter-relationship transport pattern huangshan Mountain east China
下载PDF
UTFT斐越东黄山国际越野赛现状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李竹丽 汪秀华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1-95,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UTFT斐越东黄山国际越野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UTFT斐越东黄山国际越野赛竞赛分组兼顾了专业选手、爱好者和普通跑者三大群体的需求;赛道设计以安全为宗旨,融合了隋唐古道、竹山茶海、峡谷山涧、...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UTFT斐越东黄山国际越野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UTFT斐越东黄山国际越野赛竞赛分组兼顾了专业选手、爱好者和普通跑者三大群体的需求;赛道设计以安全为宗旨,融合了隋唐古道、竹山茶海、峡谷山涧、徽派村落等皖南美景;报名费低于国内同类赛事等现状。赛事举办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准确的发展目标定位等优势,但也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志愿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赛事奖金低等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大赛事与媒体的合作力度、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提升赛事品质、增加奖金数额等建议,以期为UTFT斐越东黄山国际越野赛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黄山 国际越野赛 现状调查
下载PDF
新疆哈密市黄山东铜镍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3
作者 钱程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21期232-234,共3页
文中主要探讨分析新疆哈密市黄山东铜镍矿地质特征与矿体特征,同时研究其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希望能为更好地开展这些矿产资源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有效推动矿区资源开采和发展。
关键词 黄山东铜镍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新疆哈密市
下载PDF
慢城运动与东黄山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林华 王跃 汪艳 《山东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利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慢城概念及慢城运动特点进行概括,论述了创建慢城的理念及条件,以及慢城与体育旅游开发的关联。结合东黄山度假区自然、人文及体育资源,探讨了慢城理念下东黄山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认为东黄山体育旅游应注重徽派... 利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慢城概念及慢城运动特点进行概括,论述了创建慢城的理念及条件,以及慢城与体育旅游开发的关联。结合东黄山度假区自然、人文及体育资源,探讨了慢城理念下东黄山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认为东黄山体育旅游应注重徽派古建筑及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保护;应将东黄山茶林场劳动景观与体育旅游相结合;注重土特产的景观、车骑等"慢游"空间以及皖南体育旅游经济圈地开发等,为慢城体育旅游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慢城运动 东黄山 开发策略
下载PDF
综合勘察手段在东黄山国际小镇岩溶探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飞飞 牛真茹 李智 《地下水》 2022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地下岩溶发育会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导致岩体的强度和承载力大幅度降低,对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构成潜在的威胁。采用物探、钻探及后期验槽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能够相互验证、优势互补,极大提高岩溶勘察的精度。本文以东黄山国际小镇基础... 地下岩溶发育会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导致岩体的强度和承载力大幅度降低,对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构成潜在的威胁。采用物探、钻探及后期验槽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能够相互验证、优势互补,极大提高岩溶勘察的精度。本文以东黄山国际小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岩溶工程地质问题,采用地质调查、地质钻探、高密度电法物探及后期验槽等多种勘察手段对研究区范围内的岩溶发育情况进行综合探查,查明研究区岩溶发育形态、充填情况以及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发育以覆盖型为主,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地下溶洞为垂向多层串珠状溶洞,一般为2~3层,最多达5层,溶洞充填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水平方向上表现为2条走向NEE沿河流分布的强发育条带,岩溶强发育条带与区内谭家桥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研究成果为东黄山国际小镇后期优化施工图设计及岩溶专项治理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黄山国际小镇 岩溶 综合探查 发育形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在地方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以东黄山度假区旅游发展战略策划为例
6
作者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838-20840,共3页
针对当前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旅游发展战略策划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结合东黄山度假区旅游发展战略策划的实证研究,论述了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在地方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即查找"病因",理清旅游发展思路;定位主题,确定地方... 针对当前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旅游发展战略策划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结合东黄山度假区旅游发展战略策划的实证研究,论述了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在地方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即查找"病因",理清旅游发展思路;定位主题,确定地方旅游核心吸引力;整合资源与市场,促进旅游发展理念升级;战略引领,搭建旅游发展战略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划 旅游策划 旅游发展战略策划 东黄山度假区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黄山东铜镍矿矿体分布规律探讨
7
作者 刘生元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5期108-109,共2页
黄山东岩体位于东天山北部的土墩-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段,受康古尔塔格-黄山深大断裂控制,是由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苏长岩和辉长闪长岩组成的复式岩体。按照侵入顺序可分为4次岩浆侵入,岩体上部的橄榄辉... 黄山东岩体位于东天山北部的土墩-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段,受康古尔塔格-黄山深大断裂控制,是由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苏长岩和辉长闪长岩组成的复式岩体。按照侵入顺序可分为4次岩浆侵入,岩体上部的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闪长岩是第一阶段的岩浆侵入所形成,是该岩体的构成主体;辉长苏长岩为第二阶段岩浆侵入所形成,在岩体的西部及西北部呈岩墙状分布;斜长二辉橄榄岩是第三阶段岩浆侵入所形成,主要分布于岩体的下部,是重要的赋矿岩石;第四阶段侵入岩石为底部角闪辉长岩。文中对新疆东天山黄山东铜镍矿矿体分布规律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东铜镍矿 矿体 分布规律 东天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