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水区与腹地联动发展策略研究——以黄浦江东岸为例
1
作者 赖志勇 曹慧霆 罗翔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滨水区是城市建成环境的稀缺资源,也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上海标志性滨水空间,黄浦江已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以黄浦江东岸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东岸公共空间活力和可达性有待提升,与腹地联系还需加强... 滨水区是城市建成环境的稀缺资源,也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上海标志性滨水空间,黄浦江已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以黄浦江东岸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东岸公共空间活力和可达性有待提升,与腹地联系还需加强。据此,从滨水区与腹地联动发展角度提出交通联动、空间联动、功能联动和管理联动等策略,以提升滨江的可达性,推进滨江公共空间向腹地延伸,促进休闲娱乐与文化、体育、科创等功能融合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区 腹地 公共空间 联动发展 黄浦江东岸
下载PDF
宋元时期吴淞江水系变迁与任仁发治水——以赵浦闸、乌泥泾闸的置废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傅林祥 丁佳荣 《历史地理研究》 2019年第2期15-29,159-160,共17页
元大德、泰定年间,任仁发先后在新泾、赵浦、潘家浜、乌泥泾等处各建两座水闸。通过对乌泥泾水闸废弃过程、《水利集》中的石闸施工规范的分析,可推测出这些水闸不是建在原有河道上,而是建在两侧新开分水河道上,之后再堰断原有河道。水... 元大德、泰定年间,任仁发先后在新泾、赵浦、潘家浜、乌泥泾等处各建两座水闸。通过对乌泥泾水闸废弃过程、《水利集》中的石闸施工规范的分析,可推测出这些水闸不是建在原有河道上,而是建在两侧新开分水河道上,之后再堰断原有河道。水闸建成后,淀山湖、长泖之水全部由六闸外泄,上海浦(黄浦)以西、吴淞江以南水系呈相对封闭形态,赵浦闸与潘家浜闸只有建在吴淞江"二道"(即明代的吴淞江与虬江)的分水河上,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在乌泥泾建闸,是因为淀山湖之水在元代改由曹港、东西横泖、乌泥泾入上海浦(黄浦),这一变化反映了宋元时期东太湖地区从吴淞江水系向黄浦江水系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丹苑遗址 任仁发 吴淞江 黄浦江 东太湖水系
下载PDF
近代上海法租界外滩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柏传友 钱宗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1,124,共10页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驻沪领事依据与上海道商定的《上海租地章程》规定,对当时英租界内的原黄浦滩“纤道”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修筑拓展,形成“外滩”。随后法租界仿英租界的做法,将其境内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至十六铺码头的原黄...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驻沪领事依据与上海道商定的《上海租地章程》规定,对当时英租界内的原黄浦滩“纤道”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修筑拓展,形成“外滩”。随后法租界仿英租界的做法,将其境内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至十六铺码头的原黄浦滩“纤道”修筑并扩充为“法外滩”。在上海法租界近百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中,滨江大道法外滩拥有法租界内享誉盛名的宽阔林荫道,两侧的建筑和码头更是法租界自东向西建设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回顾和梳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法租界外滩形成与发展的史实,分析法外滩区域的城市肌理以及沿滩重要建筑的案例,可以发现,法外滩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分码头区段的差异性特征。与外滩在城市绿化景观、天际线和建筑形式等诸多方面相比,法外滩体现了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的另一番魅力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滩 法外滩 黄浦江 码头 滨江大道 近代上海
下载PDF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晓峰 王如琦 +1 位作者 周建国 郑毓佩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0-45,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安全性,在分析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流域规划布局,提出了黄浦江原水连通管"一线、二支、三点、四站"的规划方案,同时对后续水源方案———东太湖引水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进一步提高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安全性,在分析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流域规划布局,提出了黄浦江原水连通管"一线、二支、三点、四站"的规划方案,同时对后续水源方案———东太湖引水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能够切实解决现状面临的难题,有效提高地区供水安全性;后续东太湖引水方案将进一步提高原水水质和保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规划 黄浦江上游 原水连通管 东太湖引水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探索与实践——以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贯通规划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伊萌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2期46-51,共6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更新为城市空间转型和品质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面对特定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公共空间更新在规划设计阶段的...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更新为城市空间转型和品质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面对特定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公共空间更新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实践也在探索中前行。以上海市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贯通规划为例,通过分析黄浦江东岸滨江的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围绕系统化、多角度的综合规划策略,从市民需求、控规和建设实施3方面着手,解读东岸滨江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总结其更新的创新特点,借此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更新 黄浦江东岸 上海
下载PDF
上海黄浦江东岸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米歇尔·奥斯莱 黄明莉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5,共5页
从街区、城市、城市群3个尺度总结法国当代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及设计方法,并阐述其在上海黄浦江东岸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实践原则和成果,及其中哲学、美学、人文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滨水公共空间 法国 标志性 本土性 生态 黄浦江东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