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古特提斯地幔热柱──洋岛玄武岩证据 被引量:42
1
作者 侯增谦 莫宣学 +1 位作者 朱勤文 沈上越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年第4期343-361,共19页
“三江”特提斯巨型造山带由4条板块缝合带和夹于其间的微陆块和弧地体构成。在古特提斯洋闭合而成的澜沧江和金沙江缝合带内,均发育典型的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和洋岛玄武岩(OIB)组合。OIB集中产出于大洋的特定区段(220-... “三江”特提斯巨型造山带由4条板块缝合带和夹于其间的微陆块和弧地体构成。在古特提斯洋闭合而成的澜沧江和金沙江缝合带内,均发育典型的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和洋岛玄武岩(OIB)组合。OIB集中产出于大洋的特定区段(220-240N──澜沧江洋;240-270N──金沙江洋),形成于洋壳(MORB)顶部,并被浅水碳酸盐岩覆盖,OIB主要岩石类型为苦橄玄武岩、夏威夷岩和钾质粗面玄武岩,三者具特定的空间配置与时间演变规律。根据三江地区OIB时空展布规律、岩石组合特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源岩化学估算及热幔柱实验成果,提出早古生代时期的澜沧江洋和金沙江洋岩石围下方分别出现地幔热拉,其直径约200-250km,具特定的不同于周围地幔的热-化学结构。地幔热柱的尾柱区高热物质熔融,产生苦橄质或苦橄玄武质熔浆,地幔热拉上涌,其冠形头部与周围地幔“混杂”而具化学分带,该区物质熔融,产生富Na和富K质O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地区 古特提斯 地幔热柱 玄武岩 洋岛
下载PDF
东天山自然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潜力分析
2
作者 孙耀锋 赵同阳 +6 位作者 韩琼 李平 郑加行 唐智 杨刚刚 李航 常璨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74-482,共9页
东天山自然铜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溢流相玄武岩及凝灰岩夹层中。岩石地球化学表明:该区岩石分为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玄武岩两个系列,稀土总量较高,属轻稀土富集型,无Eu异常。REE分布模式具典型拉斑玄武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微... 东天山自然铜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溢流相玄武岩及凝灰岩夹层中。岩石地球化学表明:该区岩石分为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玄武岩两个系列,稀土总量较高,属轻稀土富集型,无Eu异常。REE分布模式具典型拉斑玄武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微量元素暗示玄武岩岩浆物质来源具多样性。源区判别图解显示,东天山玄武岩属大陆板内玄武岩或陆拉张带玄武岩,形成于后碰撞拉伸作用下,为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与壳源物质发生同化混染的产物。东天山自然铜形成于贫硫、弱氧化环境,与美国基维诺和峨眉山地区的自然铜为不同成因类型。玄武岩型自然铜在东天山具很好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自然铜 玄武岩 成矿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