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东段形态-充填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苏明 姜涛 +3 位作者 张翠梅 张成 何云龙 王振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05-1815,共11页
通过对琼东南盆地东部水深数据和高精度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盆地东段中央峡谷体系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充填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刻画。研究结果显示: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东段呈NEE向分布于长昌凹陷中央,峡谷具有相对笔直的通道,较... 通过对琼东南盆地东部水深数据和高精度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盆地东段中央峡谷体系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充填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刻画。研究结果显示: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东段呈NEE向分布于长昌凹陷中央,峡谷具有相对笔直的通道,较为狭窄,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V型"形态,两侧发育陡峭的峡谷侧壁;东段峡谷的内部充填沉积物由滞留沉积体、块体流-席状砂复合体、浊流沉积体和垮塌沉积体构成,垂向上显示出多期的形成演化过程。形态特征和充填结构表明,盆地东段峡谷主要受到该区域古地貌特征的影响和控制,形成于晚中新世早期的长条状负地形为中央峡谷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空间,限制了盆地东段峡谷的形态特征,该地貌特征将持续影响峡谷内部的沉积物输送和堆积样式。更新世以来充分的沉积物供给在陆架坡折处形成了大量的陆坡峡谷,沉积物以垂向输送的方式沿着坡降向下运移,在下陆坡位置形成现代深水扇,并被现今中央峡谷的头部区域所捕获,在地貌特征的限制下,沉积物将发生转向输送,沿着盆地东段峡谷的走向,自西向东发生轴向运移。盆地东段构造控制型峡谷是造成琼东南盆地东西部中央峡谷体系在形态和充填上具有明显差异的原因。研究区内3种不同的现代沉积物输送方式,对于更好地理解盆地西部沉积物运移和西段峡谷的形成过程也具有一定的指示和对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峡谷体系 内部充填结构 构造变革 沉积物输送方式 琼东南盆地东部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渐新统烃源岩发育模式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飘 侯读杰 +5 位作者 甘军 丁文静 梁刚 李兴 冯信荦 王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3-647,共15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勘探程度低,钻井样品受油基泥浆污染严重,目前关于该区浅海相和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较为局限。通过对深水东区渐新统受油基泥浆污染的泥岩岩屑进行有效地洗油实验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合东部浅... 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勘探程度低,钻井样品受油基泥浆污染严重,目前关于该区浅海相和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较为局限。通过对深水东区渐新统受油基泥浆污染的泥岩岩屑进行有效地洗油实验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合东部浅水区渐新统烃源岩样品的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地质资料,系统剖析了深水东区渐新统不同沉积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育控制因素和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认为,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渐新统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可分为海陆过渡相三角洲前缘模式和浅海相模式。海陆过渡相三角洲前缘烃源岩为中等—高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具有Pr/Ph普遍大于3、(nC21+nC22/nC28+nC29)普遍小于1.2、高OL/C30H、高T/C30H、低C23TT/C30H、低C27ST/C29ST和相对较低的Ga/C30H、C35/C3422S的特征,烃源岩的TOC和硫含量相关性极好,沉积水体为氧化性淡水—半咸水环境。三角洲前缘烃源岩的TOC和母源输入参数相关关系较好,而与Ga/C30H、C35/C3422S参数相关关系较差,说明三角洲前缘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主要受陆源有机质输入的控制。浅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具有Pr/Ph普遍小于3、(nC21+nC22/nC28+nC29)普遍大于1.5、低OL/C30H、低T/C30H、高C23TT/C30H、高C27ST/C29ST和相对较高的Ga/C30H、C35/C3422S的特征,且烃源岩的TOC和硫含量相关性较差,沉积水体为弱氧化性半咸水—咸水沉积环境。浅海相烃源岩的TOC和母源输入参数、Ga/C30H、C35/C3422S等相关关系均较好,说明浅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受水生有机质输入和弱氧化性半咸水—咸水沉积环境控制。滨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为差—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且TOC受母质来源或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性影响较小,其烃源岩发育模式是一种破坏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深水东区 海陆过渡相烃源岩 控制因素 油基泥浆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2号断裂东带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于俊峰 段如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9,共7页
本文通过2号断裂陵水带、松南带基本结构及特征分析了它自新生代以来特别是古近纪的活动史和构造-沉积发育史。并发现,2号断裂松南带发育比陵水带更加复杂的结构样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断裂带的深部切片和地震资料,运用断层传播连接热... 本文通过2号断裂陵水带、松南带基本结构及特征分析了它自新生代以来特别是古近纪的活动史和构造-沉积发育史。并发现,2号断裂松南带发育比陵水带更加复杂的结构样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断裂带的深部切片和地震资料,运用断层传播连接热点理论剖析了这种结构的成因,认为2号断裂松南带以L1023测线为界在成因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早期断陷和所控充填方式都不同的两条断裂交叉连接而成,而且指出了这种成因断裂在油气勘探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2号断裂东带 断层活动 断层传播 断层连接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BD21井深水区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郭书生 廖高龙 +2 位作者 梁豪 彭志春 王世越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9,共11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前期已在深水西区乐东—陵水凹陷发现超千亿立方米大气田,但深水东区宝岛—长昌凹陷由于储层埋藏深、物性差,成藏地质条件认识不深入,导致深水东区勘探一直未获突破。近期部署在宝岛凹陷北部断阶带的风险...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前期已在深水西区乐东—陵水凹陷发现超千亿立方米大气田,但深水东区宝岛—长昌凹陷由于储层埋藏深、物性差,成藏地质条件认识不深入,导致深水东区勘探一直未获突破。近期部署在宝岛凹陷北部断阶带的风险探井BD21井在陵水组三段试获日产凝析油200.2m3、日产气73.12×104m3的高产油气流,实现了30多年来在深水东区勘探的首次重大突破。基于BD21井钻探成果,系统分析了宝岛凹陷北部断阶带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和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宝岛凹陷发育崖城组规模烃源岩,成熟度高、生烃能力强;受神狐隆起控制,陵水组沉积期北部断阶带发育优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集体,储层厚度大、物性好;两期油气充注时期断裂活动性弱,构造演化与供烃时机匹配,储层和沟源断裂形成垂向+短侧向高效油气输导体系;区域性盖层覆盖了成藏系统内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全空间范围,油气运移输导封闭条件好。宝岛凹陷北部断阶带是有利的勘探方向,展现了深水斜坡区构造—岩性油气藏规模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宝岛凹陷 深水东区 陵水组 成藏条件 重大突破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结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纪沫 张功成 +2 位作者 杨海长 杨东升 李春雷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9期26-35,共10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即松南—宝岛—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东端。在大量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38条主要断层进行了详细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平面上表现为近EW向展布的平行四边形,剖面...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即松南—宝岛—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东端。在大量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38条主要断层进行了详细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平面上表现为近EW向展布的平行四边形,剖面结构表现为自西向东由半地堑—不对称的地堑—半地堑有规律变化。(2)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断裂系统可划分控制凹陷边界断层、控制洼陷沉积中心断层和调节性断层3类。(3)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古近纪时期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南海海盆扩张的双重影响,构造应力场发生NW—SE→SN转变。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32Ma,应力场以区域性NW—SE向伸展为主,断裂系统以NE—SW向为主,控制凹陷边界;32~26Ma,以南海海盆近SN向拉张应力场为主,断裂系统以NWW—SEE向为主,断层活动控制凹陷沉积中心;26~Ma,区域性伸展与南海海盆扩张应力均逐渐减弱,NE—SW向和NWW—SEE向断裂继承性发育。(4)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凹陷带内部主要断层在渐新统崖城组和陵水组沉积时期活动速率快,地形高差大、沉积水体深、沉积厚度大,控制了崖城组和陵水组的大规模沉积,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圈闭以受断层控制的断鼻和断块为主,长昌主洼凹中隆起带发育2个最为理想的构造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凹陷带 松南-宝岛-长昌凹陷 断裂活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东部煤型气发现与天然气勘探意义
6
作者 张迎朝 杨希冰 +5 位作者 甘军 范彩伟 邓广君 徐新德 胡潜伟 梁刚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101,共3页
近期在琼东南盆地东部获得S34含气区优质煤型气发现。研究认为S34含气区被(6)号断裂分割成不同构造圈闭、气水系统、天然气成熟度和来源的气藏。S34含气区的发现首次证实了松东、松南凹陷煤型气含气系统,其中S27、S28和L4区、深水Y8区... 近期在琼东南盆地东部获得S34含气区优质煤型气发现。研究认为S34含气区被(6)号断裂分割成不同构造圈闭、气水系统、天然气成熟度和来源的气藏。S34含气区的发现首次证实了松东、松南凹陷煤型气含气系统,其中S27、S28和L4区、深水Y8区发育一批有利目标,开拓了琼东南盆地煤型气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型气 含气系统 琼东南盆地东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