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风吹拂的土地:东南亚生态电影与全球南方主义
1
作者 杨国柱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4期4-21,共18页
全球生态美学的表述与实践大多源于全球北方,但全球南方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与认识论模式,蕴含着比全球北方更具批判性的政治潜能。从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全球南方的角度来看待人类世的新兴生态电影美学,主要呈现为幽灵影像、季风影像和... 全球生态美学的表述与实践大多源于全球北方,但全球南方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与认识论模式,蕴含着比全球北方更具批判性的政治潜能。从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全球南方的角度来看待人类世的新兴生态电影美学,主要呈现为幽灵影像、季风影像和盖娅影像三个方面。当生态已经成为超越国族疆界而逐渐走向去政治化的生物区域主义的时候,东南亚电影将生态问题置入全球南方框架下,进而变得再政治化了。同时,它们启示我们必须成为生态电影类型学中的行动者,即从批判实践走向社会行动,以此书写自己的地球奥德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电影 全球南方 东南亚 幽灵影像 季风影像 盖娅影像
下载PDF
从生态电影到可持续的电影制作:兼议当前英国影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作者 李频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70,78,共9页
近年来的西方生态电影研究见证了研究者视角由“可见的”再现层面向“不可见的”制作层面的转向,这种更加强调实现电影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转向也呼应着同时期欧美影视行业对电影可持续制作的日益关注。其中,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行业... 近年来的西方生态电影研究见证了研究者视角由“可见的”再现层面向“不可见的”制作层面的转向,这种更加强调实现电影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转向也呼应着同时期欧美影视行业对电影可持续制作的日益关注。其中,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行业大多倾向于借助商业性的服务机构塑造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形象,而英国的影视行业却尝试建立一个更具约束力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总体框架。这些各有利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双碳”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电影 可持续的电影制作 英国影视行业
下载PDF
生态批评维度下新时代国产电影的地方想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祖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地方是生态批评中的重要概念,从地方的视角切入,审视新时代国产电影,可以发现一条从想象的故乡(乡村)到城市地方化的生态路径。有关故乡的电影在怀旧和乡愁的情绪里展现想象中的田园牧歌,帮助现代人建立与地方的情感纽带。在乡村向城市... 地方是生态批评中的重要概念,从地方的视角切入,审视新时代国产电影,可以发现一条从想象的故乡(乡村)到城市地方化的生态路径。有关故乡的电影在怀旧和乡愁的情绪里展现想象中的田园牧歌,帮助现代人建立与地方的情感纽带。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文化地带,电影展现了地方的断裂;而城市作为现代空间的中心,是移民者再栖居的最终场所,电影通过情感共鸣、传递知识和呼唤环境行动三方面,帮助现代人诗意栖居,完成城市的地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电影 地方 栖居 故乡 城市
下载PDF
超物体、“破损之锤”与美学——迈向暗黑生态学的气候电影
4
作者 仝广辉 杨立川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批评方式来研究人类世艺术的气候电影并不能完全把握气候变化这一危机叙事,需要拓展研究方域。暗黑生态学等学说可以用来观察气候电影中被称为“超物体”的气候变化,也可以用来探究银幕上“超物体”在物... 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批评方式来研究人类世艺术的气候电影并不能完全把握气候变化这一危机叙事,需要拓展研究方域。暗黑生态学等学说可以用来观察气候电影中被称为“超物体”的气候变化,也可以用来探究银幕上“超物体”在物理气候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因果关系,并将气候电影进行重新分类和美学意义探索。暗黑生态学视角中的气候电影有时也可以被看成一种“邪恶媒介”,因其提供了一个不甚乐观的境遇,来提醒人们关注当下的环境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电影 生态电影 暗黑生态学 超物体 Cli-fi
原文传递
后人类、后启示录与福利国家——生态主义思潮与北欧电影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北辰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8,共6页
北欧特殊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与社会政治,令其成为全球生态思想与实践的前沿,其文化建构中亦大量渗透着以生态为导向的命题与创作。当代北欧电影中的生态议题强调反人类中心主义,宣扬人类与非人类的平等地位,批判绿色资本主义与福利社... 北欧特殊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与社会政治,令其成为全球生态思想与实践的前沿,其文化建构中亦大量渗透着以生态为导向的命题与创作。当代北欧电影中的生态议题强调反人类中心主义,宣扬人类与非人类的平等地位,批判绿色资本主义与福利社会的弊端,并追求整体重建地球生态系统的目标。借助不同的生态批评模型,本文希冀勾勒出当代北欧电影中生态美学的轮廓,并梳理出生态思想何以塑造其文化的结构与面貌,探讨该跨民族国家地区生态思想在电影中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电影 生态思想 生态电影 生态批评 后人类 后启示录
原文传递
衰朽、弃物、影像回收:电影作为物质档案与元素美学的生态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逸伦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40,共10页
数字转型的后电影状态与生态危机的后人类状态在话语维度的平行关系,意味着对“电影之死”的思考应观照媒介物质性与生态环境间的互动。作为兼具工业和文化属性的“人类世的艺术”,电影既在实践中对生态施加压力,也构成对其进行感知的... 数字转型的后电影状态与生态危机的后人类状态在话语维度的平行关系,意味着对“电影之死”的思考应观照媒介物质性与生态环境间的互动。作为兼具工业和文化属性的“人类世的艺术”,电影既在实践中对生态施加压力,也构成对其进行感知的认识论工具和展演影像深层时间的物质档案。硝酸盐胶片的化学特性与衰朽特征为从能量中介与元素型媒介的视角思考二者的纽结提供可能,“影像回收”作为一种生态美学的概念图示,彰显出新与旧、弃物与非弃物间的转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电影 元素型媒介 档案 硝酸盐电影 废弃物 影像回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