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water-urban-agricultural-ecological land use pattern:A case study of Guanzhong Basin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of Shaanxi Province,China
1
作者 Sai Wang Bin Wu +6 位作者 Hai-xue Li Min-min Zhao Lei Yuan Xi Wu Tao Ma Fu-cheng Li Shuang-bao Han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80-493,共14页
Extensive land use will cause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It is an urgent task to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optimize land use patterns.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flow decrease,the Guanzhong Basin in Shaanxi Prov... Extensive land use will cause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It is an urgent task to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optimize land use patterns.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flow decrease,the Guanzhong Basin in Shaanxi Province is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water resources reserve.Based on the Coupled Ground-Water and Surface-Water Flow Model(GSFLOW),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espon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sin to changes in land use patterns,optimizes the land use pattern,improves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and the efficiency of various spatial development,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land use pattern in the Guanzhong Basin should be further optimized.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idering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ercentage change of the optimum area of farmland,forest,grassland,water area,and urban area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land use area ratio is+2.3,+2.4,-6.1,+0.2,and+1.6,respectively.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value of land increases by14.1%and 3.1%,respectively,and the number of water resources can increase by 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Ground-Water and Surface-Water Flow model(GSFLOW) Land use patterns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coupling model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anzhong Basin Southern Loess Plateau Yellow River basin
下载PDF
新疆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测度及交互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香荣 李雅雯 《商业经济》 2024年第5期164-168,共5页
通过构建各子系统及总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年至2020年新疆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VAR模型分析动态协调关系。研究发现,2016年起新疆绿色金融综合评分较为稳定并出现缓慢回升趋势,各子系统综合评... 通过构建各子系统及总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年至2020年新疆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VAR模型分析动态协调关系。研究发现,2016年起新疆绿色金融综合评分较为稳定并出现缓慢回升趋势,各子系统综合评分演化趋势差异性较为显著;生态文明综合评分具有上升趋势,各子系统的综合评分及增长速度有所差异。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处于高度耦合、高度协调阶段,两个系统总体表现出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度呈现轻微上升趋势,应加强其二者的协调作用。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生态文明 综合评价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 VAR模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3
作者 王佳韡 冉光泰 +1 位作者 肖世平 吴佳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型、GWR模型等,从时空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1年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起主导作用;2020~2021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耦合协调度先明显下降,后缓慢恢复。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各省市综合评价水平、子系统评价水平得分的上升和恢复速度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总体向有序协调发展。③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体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以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外部动力和以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对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GWR模型 驱动因素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信 聂闻 +11 位作者 王运敏 张绍轩 曾霞 芮玥纪 王玉莲 代碧波 王星 谢伟 倪天华 范廷玉 王兴明 徐良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优先级下的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从中选取最优发展模式。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整体上由轻度失调区间上升至中级协调区间,且耦合协调度值上游<中游<下游。分省来看,耦合协调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云南、江西、贵州、安徽、湖南、上海、重庆、江苏、四川、浙江、湖北。除了湖北、浙江、四川三省位于良好协调区间外,其余8省市均位于中级协调区间。同时,“经济优先”仅适用于短期发展,“环境优先”更适合长期发展。故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整体上应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心的发展战略,个体上要进一步针对不同省市采取差异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
5
作者 张文睿 孙栋元 +4 位作者 王亦可 杨俊 兰立军 靳虎甲 徐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7-1537,共11页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示驱动因素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趋势面映射耦合协调度全域分布。结果表明:(1)由经济发展带动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综合发展指数由2006年0.29增长至2021年0.65。(2)河西走廊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两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不同趋势上升,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处于颉颃阶段向磨合阶段升级;协调度经历“轻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五个阶段。(3)区域空间异质性逐渐发展为减小趋势,2021年空间分布表现出东南部发展优于西北部格局,金昌和张掖逐步成为河西发展优势区域。(4)城市化率、排污总量、节水灌溉面积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发展起到较大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对河西走廊经济-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耦合协调模型 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 时空演变规律 驱动因素 河西走廊
下载PDF
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演变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张轲 王嘉嘉 张春璐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5期698-708,共11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新动能。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DEQ(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三系统的综合得分,采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观察其时空... 数字经济是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新动能。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DEQ(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三系统的综合得分,采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观察其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影响耦合协调度的因素。结果表明:(1)发展水平方面,三系统均呈现持续攀升的变化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子系统的提升幅度最大;(2)结构性差异来源方面,全国层面差异的主要来源由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为数字经济,七大经济区的差异来源和时序变化各不相同;(3)全国的DEQ协调度等级有所提高,由中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七大经济区的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逐年好转的变化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4)不同影响因素对全国及七大区域三系统协调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保护 经济高质量发展 协同演变 影响因素 耦合协调发展模型
下载PDF
生态保护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7
作者 宋冰冰 李友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 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化特征与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异质,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相较于中游和上游地区更加突出;生态保护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且对周围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协调度从以中度协调为主转变为高度协调为主。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态保护,还需重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宁杭生态经济带经济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8
作者 鹿一凡 《江苏商论》 2024年第7期101-106,共6页
本文通过收集宁杭相关城市2016—2020年的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13个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从时间测度上,六个城市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呈上升趋势,并且协调发展程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从空间测度来看各个城... 本文通过收集宁杭相关城市2016—2020年的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13个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从时间测度上,六个城市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呈上升趋势,并且协调发展程度与时间呈正相关。从空间测度来看各个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发展相对不均衡。因此,宁杭生态经济带发展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可以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统筹谋划、建立GEP核算机制打造高质量生态经济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杭生态经济带 熵权法 耦合协调模型 协调发展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评价及时空分异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媞 胡宜林 +1 位作者 宋丹可 李毅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以长江经济带9省2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20年共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9年间长江经... 以长江经济带9省2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20年共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9年间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逐年好转,并呈现地区差异;但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模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烜 曹学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31,共7页
基于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省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耦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外部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其中城镇化水... 基于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省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耦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外部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其中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制约耦合效率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耦合效率的提升。对比是否剔除环境因素可知,长江经济带耦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掣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新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以促进耦合效率提升。调整后,耦合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有6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其余的5个省份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云兰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971,共11页
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预警研究,可为系统安全调控、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核算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 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预警研究,可为系统安全调控、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核算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通过资源利用效率指数、生态盈亏、生态压力指数评价系统安全状况,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分析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基于灰色GM(1,1)模型开展系统安全预警,并将预警结果与云南、贵州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增长90.30%,其中林地增长最快,耕地占比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0.67%;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提高72.97%,但2011年以来增幅较小;系统生态赤字从-0.395 hm 2/人不断加剧到-1.292 hm 2/人,生态压力指数从1.66升高到3.18,系统从中度不安全状态逐渐转变为重度不安全状态,并开始进入极度不安全状态;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垦指数对系统安全具有正向影响;2022-2033年系统安全由重警转为巨警,警情等级高于贵州和云南。因此,要提高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足迹模型 安全评价 安全预警 广西
下载PDF
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时空演化及耦合协调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诗涵 陈秋霞 +4 位作者 许章华 俞辉 朱嘉豪 刘智才 王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1-323,共13页
[目的]分析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协调状态及其发展趋势,为该都市圈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调控建议与理论参考。[方法]以福州都市圈27个县域城市为例,构建基于韧性“抵抗—恢复—适应”特征的三维生态环境韧性评价... [目的]分析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协调状态及其发展趋势,为该都市圈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调控建议与理论参考。[方法]以福州都市圈27个县域城市为例,构建基于韧性“抵抗—恢复—适应”特征的三维生态环境韧性评价模型,建立普适性的社会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剪刀差计算以及重心迁移模型,综合分析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时空演化趋势,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1)福州都市圈的社会经济水平均值由0.181 2上升至0.320 8,高值区在空间上呈现以福州市辖区为核心的“一核三中心”分布特征。(2)都市圈的生态环境韧性均值由0.429 4下降至0.349 4;韧性及其子系统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性,其中韧性高值区主要集聚于“延平—古田”等内陆山区,而低值区分布于“马尾—湄洲岛”沿海一带,并在福州市辖区及其周围形成了韧性“洼地”。(3)福州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从0.51稳步提升至0.56,县域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的发展速度趋于平衡,剪刀差角度普遍减小;协调发展重心向都市圈中部地区移动,进入同步发展类型的县域数量大幅提升;影响都市圈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抗风险指数、人均GDP以及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结论]福州都市圈的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韧性在时空上呈现“错位”发展趋势,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水平 生态环境韧性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发展 “抵抗—恢复—适应”模型 福州都市圈
下载PDF
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恬姿 王小军 +5 位作者 齐广平 康燕霞 银敏华 马彦麟 贾琼 张向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6,共9页
揭示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加强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宏观管理、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两个维度选取要素,在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演变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加强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宏观管理、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源动力和外向动力两个维度选取要素,在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演变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固定效应模型测度2010—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对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029和0.021,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2)分区影响因素差异显著,环境保护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各分区耦合协调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据此,在加快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应协同相关政策及驱动因素的激励措施,推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经济社会 生态环境 驱动因素 耦合协调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城市生态韧性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文鑫 吴军 徐建刚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8,318,共11页
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是衡量区域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从韧性视角出发,借用PSR模型,综合选取生态风险指数、景观稳定性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恢复力指数对江苏省城市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并运用耦合模型测算了江苏省及其13个城市200... 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是衡量区域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从韧性视角出发,借用PSR模型,综合选取生态风险指数、景观稳定性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恢复力指数对江苏省城市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并运用耦合模型测算了江苏省及其13个城市2000—2020年间生态韧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生态韧性指数持续降低,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基本失调”向“基本协调”发展的特征;(2)空间分布上,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阶梯性,生态韧性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而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从苏南与沿海向苏北与内陆递减的格局。在以生态优先为主导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可通过严格划定三区三线、积极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科学构建生态格局等方式保障生态与经济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韧性 经济发展水平 PSR模型 耦合协调关系 江苏省
下载PDF
耦合协调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烜 孙斌 +1 位作者 薛建春 杜松朴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443,共9页
在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将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划分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采用耦合协调度模... 在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将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划分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分析了2005—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群在一体化进程中各系统的协调水平,并运用GM(1,1)灰色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5—2019年,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在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系统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水平最高,社会次之,经济发展最后。(2)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系统间交互作用逐渐增强,耦合协调关系不断趋于优化。7个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类别呈现出“过渡发展类—协调发展类”的改变,制约各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滞后型和社会滞后型两大类。(3)2020—2025年,各城市群协调度将稳步提升,但仍不会达到优质协调,实现高水平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仍需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一体化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灰色预测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黑龙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亚琪 黄妍妍 李俊枝 《对外经贸》 2023年第9期23-27,共5页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两者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耦合...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两者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互动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逐年上升,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新型城镇化的相对发展度逐渐实现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不断上升,协调状态不断增强,耦合协调度也逐渐增长。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由协调发展到良好协调发展,基于此,依据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良好发展结果,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熵权法 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与经济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毅 武江民 +1 位作者 苗含笑 高燕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816,共9页
为探究我国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程度与经济综合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2个方面构建经济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与经济综... 为探究我国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程度与经济综合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2个方面构建经济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与经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差异类型空间分布,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中度脆弱及以上的县区面积占比为78.8%,生态系统整体较为脆弱;甘肃省经济综合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县区面积占比为41.1%,整体经济综合水平较低。2)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较差,仅有9.2%的县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面积占比为4.4%,而经济与生态环境失调发展的县区比例为48.3%,面积占比高达73.9%。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与经济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差异类型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失调环境滞后型集聚性最强,集中于气候干燥、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省北部。3)人口增长压力、自然环境限制以及居民生活水平落后是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阻碍。基于此,甘肃省未来应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DPSIR模型 地理探测器 经济综合水平 耦合协调度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姝文 蒋馨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我国经济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环境对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探索如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定环境-经济耦合模型,利用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 我国经济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环境对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探索如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定环境-经济耦合模型,利用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建立合理的环境-经济系统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环境经济两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判断出各地区所处的耦合度等级,最终确定二者关系。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特别是西南及东北地区,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工作上存在提升空间;各地区的协调发展能力具有明显差异;经济、环境核心指标对耦合结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熵值法 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耦合协调模型的生态文明理念下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晓桐 周健 王营营 《喀什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3-39,共7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8—2020年间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998—2020年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2018—2020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出现轻微回跌.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生态环... 利用主成分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8—2020年间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998—2020年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2018—2020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出现轻微回跌.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新疆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新疆特色的、操作性较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从而保障我国新疆农业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耦合协调度模型 生态文明 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平评价分析
下载PDF
南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铅铅 莫定源 +3 位作者 苏婵娇 陈秋萃 黄丹玲 黄海恩 《价值工程》 2023年第34期1-4,共4页
本文依据客观性、全面性、可度量性等原则构建南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和剪刀差模型,分析南宁市2012-2021年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动态演... 本文依据客观性、全面性、可度量性等原则构建南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和剪刀差模型,分析南宁市2012-2021年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南宁市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属于极强耦合范畴,两个系统在高水平有序状态稳定发展,且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在不断得到改善,表明南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实施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耦合度模型 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