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Ecosystem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让会 张慧芝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6期10-13,共4页
This research was to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 This research was to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elaborated.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issues are complex 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object, entity, financial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re the keys to set up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studying of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are important ways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are also important foundations for establishing calculation system of green GDP. Advocating the benefi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economy and enclosing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rinciple are important ways for establishing the new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attern and manifesting social justice an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deas. This research proposed some views of and approaches to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constructing natu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revent the imbalanc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system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t basis of saving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COSYSTEM ecological footprint Resource exploi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衔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宗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5期21-30,45,共11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模糊属性及其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功能界分不清,是导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衔接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为此,在分析两种诉讼制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二者属于本质趋同、功能不同的两种诉...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模糊属性及其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功能界分不清,是导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衔接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为此,在分析两种诉讼制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二者属于本质趋同、功能不同的两种诉讼制度。就救济生态环境损害问题而言,应在功能主义研究范式的指引下,以生态环境损害发生的不同阶段为依据,将两种诉讼制度功能进行合理调整,明确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界定为“事前预防”,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功能定位为“事后损害填补”,以此纾解两种诉讼制度在衔接适用方面的困顿。鉴于“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同一破坏行为在导致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同时,往往也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损害。因此,文章根据救济对象的不同,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的衔接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功能主义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 衔接路径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逻辑重构--从“权利救济”到“义务证成”的嬗变
3
作者 赵小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主要是在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设计,但在权利话语下,不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争议引发诉讼性质认定之困难,而且权利本质的个人性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相悖。为避免循此“权利救济”逻辑安排给环... 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主要是在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设计,但在权利话语下,不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争议引发诉讼性质认定之困难,而且权利本质的个人性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相悖。为避免循此“权利救济”逻辑安排给环境司法造成不可忽视的漏洞,有必要转向义务视角证成政府提起索赔的内在逻辑。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质是政府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新方式。鉴于此,首要的是遵循行政优先原则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为行政执法不能之兜底手段,在此基础上合理赋权和严格控权以保证赔偿磋商的公平公正,同时应完善问责机制以避免政府索赔角色的冲突,最后衔接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关联诉讼的关系,进而保障该制度的全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环境保护义务 公法责任 行政优先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救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佳友 康令煊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4-25,共12页
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受损害可依多种救济机制实现救济效果。该现象系因行政机关作为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代行者与自然资源保护行政执法者的“双重身份”属性、自然资源资产的“全民”属性、“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概念的包含... 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受损害可依多种救济机制实现救济效果。该现象系因行政机关作为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代行者与自然资源保护行政执法者的“双重身份”属性、自然资源资产的“全民”属性、“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概念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产生。在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独立于既有制度构建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并无必要,应有机整合各救济机制,调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容纳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补充功能。另需关注各项制度间的协调与衔接,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为基本原则理顺其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关系,以增强制度连通、增进实施效率为目的理顺其与行政救济机制的关系,从而形成制度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产权救济 国家所有权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下载PDF
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平衡机制构建——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宝杰 曾文浩 +3 位作者 张亚全 孟汉龙 黄茁 陈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72,共5页
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平衡机制,确保自然生态空间损失与补偿的平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失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分析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现状和问题、自然生态空间特征及占用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地补偿、异地补... 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平衡机制,确保自然生态空间损失与补偿的平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失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分析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现状和问题、自然生态空间特征及占用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地补偿、异地补偿和资金补偿3种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模式,在湖北省政策体制上提出实现路径与程序,开展自然生态空间占补平衡时应结合占用行为的不同选择差异化的补偿方案,同时应按照“规避、最小化、修复、补偿”4个层级进行管控。此外,应建立生态占补储备资源库、监测与信息共享系统、公众参与机制等保障占补制度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补偿 占补平衡 生态资源价值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民法典》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法律性质与适用
6
作者 胡世亮 吴志良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20,共8页
自《民法典》颁布以来,生态环境修复得到了实体法上的支持,同时也引起了诸多争议。从逻辑上看,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适用应当以法律性质的明确为前提。结合《民法典》的立法进程和体系安排,可以明确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是传统民法理论上恢复... 自《民法典》颁布以来,生态环境修复得到了实体法上的支持,同时也引起了诸多争议。从逻辑上看,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适用应当以法律性质的明确为前提。结合《民法典》的立法进程和体系安排,可以明确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是传统民法理论上恢复原状责任的环境法延伸,在《民法典》中写入生态环境修复责任这一公益性质条款体现出公私法协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价值归旨。面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相关制度在立法上的缺失,应当结合生态环境修复成本限度的科学前提,明确履行时限,统一修复标准,完善监管体系,为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构建起规范意义上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修复责任 民法典 侵权责任 私法公法化
下载PDF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研究
7
作者 王云鹤 宋思宇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内容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理论结构脉络不清、缺乏思政元素融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的理念和方式等问题,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优化重组为总论、分论两大部分共6个板块。总论部分包括...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内容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理论结构脉络不清、缺乏思政元素融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的理念和方式等问题,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优化重组为总论、分论两大部分共6个板块。总论部分包括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形成与演变等基础性理论知识一个板块;分论部分在原有环境污染防治法和专项资源保护法的基础上共优化为5个板块。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内容与特点,对课程思政元素的选取及如何恰当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思想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 被引量:32
8
作者 何大明 刘恒 +4 位作者 冯彦 倪广恒 孔令杰 龙爱华 张长春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8-934,共7页
全球变化影响下,水危机位列未来10年世界风险之首,以国际河流区的跨境水纠纷及其导致的地缘战略竞争最受关注。科学调控跨境水安全,保障国家水权益,面临诸多科学与技术难题。回顾了国际河流水安全与水权益保障的研究进展,判识了存在的... 全球变化影响下,水危机位列未来10年世界风险之首,以国际河流区的跨境水纠纷及其导致的地缘战略竞争最受关注。科学调控跨境水安全,保障国家水权益,面临诸多科学与技术难题。回顾了国际河流水安全与水权益保障的研究进展,判识了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围绕创建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利益共享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目标,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瓶颈和创新思路;设置了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总体方案与技术路线。这些研究,将推进国际河流水科学研究发展,提升全球变化下中国管控跨境水安全风险、保障国家水权益的科技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水资源 理论与方法 全球变化 生态补偿与国际水法 澜沧江-湄公河 国际河流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标准计算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禹雪中 杨桐鹤 骆辉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4,共5页
综合考虑了水量和水质2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利用环境水力学方法对上下游水环境影响关系进行描述,然后结合下游地区的引水量,对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效果影响下游地区的范围和程度进行量化,反映了水环境影响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采用环境经... 综合考虑了水量和水质2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利用环境水力学方法对上下游水环境影响关系进行描述,然后结合下游地区的引水量,对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效果影响下游地区的范围和程度进行量化,反映了水环境影响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采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水环境保护成本进行描述,对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量化。最后,将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影响的自然过程描述与保护成本的经济量化结合起来,建立了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标准的计算模型。采用建立的计算模型,以新安江水库的生态补偿问题作为实例,进行了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和分析。该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和精细地反映水环境影响和经济补偿关系,能够为我国流域生态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环境水力学
下载PDF
论生态人的要点和意义 被引量:25
10
作者 蔡守秋 吴贤静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91,共13页
生态人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中的人,是日常人,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体现。生态人在人类生态系统中既可以是主体也可能成为客体。理性生态人是追求人与人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构建生态人模式采用的是"主、客一体化的... 生态人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中的人,是日常人,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体现。生态人在人类生态系统中既可以是主体也可能成为客体。理性生态人是追求人与人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构建生态人模式采用的是"主、客一体化的研究范式"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论。生态人模式和理念的确立,可以为公民环境权的正当化、可实施化提供理论根据,为建设"五型社会"的法律夯实法理基础;有利于环境法与生态伦理接轨,增强环境资源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引入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促进环境资源法的生态化;有利于扩大法律调整对象的范围,促进当代法律和法学的进步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 法律人 主体 环境资源法
下载PDF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李静云 王世进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必要,但还存在着缺乏生态补偿专门立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中补...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必要,但还存在着缺乏生态补偿专门立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中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较单一、补偿管理不规范以及补偿标准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自然资源 生态服务 社会公平 环境利益
下载PDF
我国生态流量管理实践探索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建平 李发鹏 孙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8-81,87,共5页
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践中,贵州赤水河生态流量管理、福建小水电退出机制试点、新疆塔里木河生态补水、"引察济向"应急补水生态流量管理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以生态保护目标为核心的生态流量管理、维持基本水量(水位)的... 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践中,贵州赤水河生态流量管理、福建小水电退出机制试点、新疆塔里木河生态补水、"引察济向"应急补水生态流量管理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以生态保护目标为核心的生态流量管理、维持基本水量(水位)的生态流量管理、实行总量控制的生态水量调度、应急补水性的生态流量管理4种生态流量管理模式,并提出加强生态流量管理应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增强生态流量保障意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流量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功能,提高生态流量配置与调度能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资源 水量 生态补水 应急补水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金生 彭静 +1 位作者 郭军 阮本清 《中国水利》 2006年第20期3-5,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调研分析,提出应加强流域综合规划和规划环评,加强生态调度,建立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体系;加强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研究,尽快建立水生态监测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并建议设立生态补... 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调研分析,提出应加强流域综合规划和规划环评,加强生态调度,建立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体系;加强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研究,尽快建立水生态监测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并建议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为各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与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
下载PDF
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黎元生 王文烂 胡熠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205,222,共5页
指出当前中国矿产资源开发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源在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并提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着力解决"由谁补偿"、"补偿多少"和"怎么补偿"3个基本问题。即实行"新旧... 指出当前中国矿产资源开发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源在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并提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着力解决"由谁补偿"、"补偿多少"和"怎么补偿"3个基本问题。即实行"新旧账"分治,明确矿山环境恢复补偿主体以及责权利,多渠道筹集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以重置成本为依据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因地制宜地确定征收办法;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的招标、监管和效益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环境恢复 生态补偿机制
下载PDF
论环境资源林投资的补偿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德金 余建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48,共3页
环境资源林投资问题是当前人们议论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影响投资梗阻的三个因素 :投资额、投资期及风险 ,并对三种环境资源林补偿模式进行了比较 ,认为在政府干预下的半市场化模式较适合目前的实际状况。并提出 ,为了能较好地解决环境资... 环境资源林投资问题是当前人们议论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影响投资梗阻的三个因素 :投资额、投资期及风险 ,并对三种环境资源林补偿模式进行了比较 ,认为在政府干预下的半市场化模式较适合目前的实际状况。并提出 ,为了能较好地解决环境资源林的补偿问题 ,必须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体现风险收益的对等原则 ,在这一基础上 ,国家进行补偿收入与生态质量的行政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林 投资 生态质量 补偿机制 林业经济
下载PDF
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以“两型社会”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爱慧 张安录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综合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跨区域的生态补偿问题。根据正负值来界定应该支付或获得生态补偿,若EC_i>0,则该地区应获得生态补偿,反之该地区应支付生态补... 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综合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跨区域的生态补偿问题。根据正负值来界定应该支付或获得生态补偿,若EC_i>0,则该地区应获得生态补偿,反之该地区应支付生态补偿。结果表明:武汉经济圈应支付126671.776万元,长株潭经济圈应支付59639.16万元的生态补偿,同时也表明两试验区在经济发展中消耗其他区域资源,因此应提倡走集约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这也正是"两型社会"建设目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两型社会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创新——环境法概念的复元和范畴的重界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入中国 ,带给中国环境法的第一个冲击是 :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环境法的概念和范畴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可持续环境立法的认识疑障。中国环境法的概念应当回复到以整体环境观为指导的、国际通行的广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入中国 ,带给中国环境法的第一个冲击是 :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环境法的概念和范畴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可持续环境立法的认识疑障。中国环境法的概念应当回复到以整体环境观为指导的、国际通行的广义环境法概念 ,即把狭隘环境法的调整内容扩展到合理开发、利用、管理自然资源方面的社会活动 ,并重新启用“环境法”术语。复元的中国环境法范畴应当重新界定为三个平行子法 ,即 :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生态环境保护法 (狭义的自然保护法 )。中国环境法融合自然资源法合乎法理 ,也符合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创新 立法 可持续发展 整体环境观 环境法 自然资源法 生态环境保护法 经济法
下载PDF
生态化理念下对物权法的考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登勋 付冠男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7期43-47,共5页
生态危机的爆发和加剧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极其深远。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解决因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法律制度,物权法理当做出应用的回应。本文基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多元性认知,重拾... 生态危机的爆发和加剧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极其深远。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解决因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法律制度,物权法理当做出应用的回应。本文基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多元性认知,重拾私法特别是物权法的调整手段,探讨在生态化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物权法的重新定位问题,重点涉及对物权法律关系中主体、客体、内容相应变革开展的初步考察,并最终落脚到中国《物权法》"生态化"的制度建构与实际运行之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理念 环境资源 生态价值 物权法律关系 物权法“生态化”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法律性质新论 被引量:11
19
作者 晋海 许正豪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5,137,共10页
厘清诉讼的法律性质,是科学构建诉讼制度的重要前提。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法律性质,学界仍未形成共识,有特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说、国益诉讼说、私益诉讼说、混合诉讼说、特别诉讼说等观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救济对象是生态... 厘清诉讼的法律性质,是科学构建诉讼制度的重要前提。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法律性质,学界仍未形成共识,有特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说、国益诉讼说、私益诉讼说、混合诉讼说、特别诉讼说等观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救济对象是生态环境损害,而非自然资源损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正当性基础是政府及其部门的环境监管职责,而非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性质是公法责任,而非私法责任。对于生态修复问题,“公法责任,私法操作”引发诸多问题,“公法责任,公法操作”符合环境保护行政权主导、司法权监督之原则及域外经验。“生态损害赔偿司法监督”的路径是,政府及其部门在追究责任者行政责任时,对于重大案件可采取诉讼的行政执法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应定位为行政执法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诉讼
下载PDF
生态环境之刑法保护——以环境利益为视角的审视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睿 邓君韬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7-150,共4页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有被动滞后的弊端,而晚近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观亦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刑事领域应将环境利益扩充为保护法益,以求修正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的固有缺陷,并由此拓宽环境资源刑事法律保护的新视野。
关键词 环境刑法 环境利益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