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5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ean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Industry:A Key to Eco-city Development
1
作者 Paulussen Juerge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共6页
Eco-city development is a healthy proces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local ecosystem through changing production mode,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decision instrument based on ecolog... Eco-city development is a healthy proces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local ecosystem through changing production mode,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decision instrument based on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system engineering. The key to its planning is an ecological integration to make trade-off between economic wealth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betwee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etween natural and human eco-cybernetics.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citizens’ participation and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catalyzing are the key instrumen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cocity plan. "Clean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industry" are key elements i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wards an eco-city. Beyond the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questions, how to interlink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reduction at the local and regional level, the spatial and urban dimens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perform an integrative urban eco-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eco-city development clean production ecological industry URBANIZATION eco- scape eco-culture integration of urban functions.
下载PDF
Driving factors and innovation paths of rural tourism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2
作者 HAN Cheng-ying 《Ecological Economy》 2022年第3期231-240,共10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technology and market,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grat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rural tourism products,technology and market,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products constitutes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plays a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Market level integration is the core goal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Then,it explains the driving factor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from two aspects:the relevance of the two industries,the diversification of demand and the diversity of investment constitute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Multiple factors,such as policy guidance,economic driv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ogether constitute the ex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On this basis,it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rom six aspects:first,the government actively guides and constructs a perfect policy support system;Second,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jects create basic conditions for industrial integration;Third,to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promotion,strengthe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form brand effect;Fourth,to encourag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industrial integration;Fifth,to build industrial alliance and help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cooperation;Sixth,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and build a perfect market acces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vitalization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下载PDF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军 陈雯 +5 位作者 苏东林 祝琪雅 宗锦涛 张孝岳 莫惠 魏琴琴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三大万亿产业之一,但加工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产业链不长且不完整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以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延链补链...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三大万亿产业之一,但加工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产业链不长且不完整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以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全产业链“63”一体化发展体系,即大力实施“厚植产业发展基础”“做强产业发展主体”“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强产业发展支撑”“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精准管理服务能力”等六大战略重点,提出“强化组织领导与部门统筹”“强化考核评估与实施监督”“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等三大战略保障措施,打造层次分明且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助力建设全国知名的一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地,加快促进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支撑体系 全产业链 湖南
下载PDF
以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夏杰长 苏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3,共12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数实融合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等特征,是现代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数实融合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等特征,是现代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融合深度不足、融合发展不均衡、融合存在局部梗阻、融合面临安全风险和垄断风险等严峻挑战。以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全力夯实人工智能底座技术,实现产业发展自主化、产业协同体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军 刘文武 +4 位作者 王金娜 王俊华 彭承胜 戴健华 向城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看好,但粮食安全仍不能忽视,需要树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观,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从高效推动粮食全... 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供应链中断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粮食安全风险,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看好,但粮食安全仍不能忽视,需要树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粮食安全观,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从高效推动粮食全链发展、积极谋划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等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构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政策建议,从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产业链 供应链 一体化体系 建议
下载PDF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顾军 李平 许青春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8-101,128,共5页
随着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高校与其之外的社会子系统的联系愈加密切,需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产教融合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文章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 随着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高校与其之外的社会子系统的联系愈加密切,需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产教融合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文章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在采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对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特征深入研究之后,重点探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目标和路径,为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方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产教融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耦合的机理、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素敏 陈欢欢 刘冬冬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在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产教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协同、交互耦合,共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以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以设计共同的... 在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产教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协同、交互耦合,共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以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以设计共同的教学内容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以构建协同的教学管理机制保障技能人才成长、以建立合作互补的师资队伍支撑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实现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耦合。然而,职业教育在实践发展中面临着企业参与和合作意愿不高、教学内容标准缺失、教学管理软硬件保障不足、专业型教师缺乏等困境。通过协商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共研教学内容、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平台、互聘共用“双导师”队伍,可以有效促进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耦合,从而助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产教融合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学徒制 实践教学体系 耦合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习体系探索与实践——以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赞武 杨世武 +1 位作者 孙绪彬 李正交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为适应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实习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虚实结合、细化考评综合,建立纵向“三阶段”逐级递进、横向“双形式”互补的实习新模式,形成“一平台,双引擎... 为适应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实习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虚实结合、细化考评综合,建立纵向“三阶段”逐级递进、横向“双形式”互补的实习新模式,形成“一平台,双引擎,三大素质”的实习教学新理念,构建“一核心,三过程,九指标”的综合能力评价新机制。在实习组织形式、实习资源整合、实习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对其他工科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建立有一定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虚实结合 考评综合 实习体系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曲海成 孙宁 刘腊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33-137,共5页
针对当前省域本科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衔接程度不够,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校企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探索建立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专... 针对当前省域本科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衔接程度不够,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校企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探索建立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表明,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 教学体系 协同育人模式 软件工程
下载PDF
产业化工程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永彬 龙慧云 +1 位作者 汪健 周婵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期5-9,14,共6页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对接市场需求,人才供需不平衡。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培养适应行业和企业需要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与企业深度合作,发挥校企双方各...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对接市场需求,人才供需不平衡。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培养适应行业和企业需要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与企业深度合作,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探索形成六位一体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产业化、实践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此体系下,形成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形成一种可借鉴、可复制的面向本科层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 软件工程 校企深度融合 六位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逻辑、堵点与进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灿飞 高原 李志斌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作为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能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理论逻辑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实现农村现代化等路径赋... 作为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能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理论逻辑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实现农村现代化等路径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针对要素双向流动受阻、乡村空间利用低效、现代农业发展困难、县域支撑不足等现实堵点,应当以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推动现代化乡村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加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投入保障、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县域支撑等为实践进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赋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汽车类专业人才产教融合+OBE理念培养实践——以《汽车电气设备》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凤萍 王德利 +1 位作者 李晨 高琦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思政资源挖掘不深、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教学痛点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课程目标确定、教学资源创建、教学内容重塑... 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思政资源挖掘不深、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教学痛点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课程目标确定、教学资源创建、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手段与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设计”5个方面系统性地实施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学生学业成绩、高阶汽车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成果丰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 产教融合 教学模式 学业评价体系
下载PDF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海 徐晓明 刘青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81-184,共4页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了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工程教育理科化、实践教学虚拟化的原因。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方法。在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了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工程教育理科化、实践教学虚拟化的原因。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方法。在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设置、双导师队伍建设、实践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了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 机械工程 培养体系
下载PDF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泽云 王中教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采用教育生态理论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实施提供新的理念指导、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从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参与主体的生态关系改善入手,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宗旨打造教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采用教育生态理论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实施提供新的理念指导、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从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参与主体的生态关系改善入手,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宗旨打造教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产教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式推进。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要结合共同体的本质属性、结构特征、运行特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属性、外延需求,从微观生态系统、中观生态系统、宏观生态系统3个方面入手打造教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产教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理论 创新创业教育 共同体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下载PDF
从教育强国到产教融合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小强 邓婧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11-16,I0001,共7页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的时代责任。支撑强大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是教育强国的核心特征。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关键是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服务是高等教育的本体使命和根本方向。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的时代责任。支撑强大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是教育强国的核心特征。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关键是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服务是高等教育的本体使命和根本方向。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产教融合获得了新的时代意义,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 产教融合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式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健 王琦琪 +1 位作者 郑大伟 周向峰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是以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行为作为对象,依据一定的评价原则与标准,以满足利益相关方要求为目的开展的系统性价值判断。CIPP评价作为一种全过程评价,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思路高度吻合。有必要以CIPP模式作...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是以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行为作为对象,依据一定的评价原则与标准,以满足利益相关方要求为目的开展的系统性价值判断。CIPP评价作为一种全过程评价,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思路高度吻合。有必要以CIPP模式作为框架,借助SPSS和AMOS等分析工具,构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同时,以层次分析法(AHP)确立评价指标权重,最终形成基于CIPP模式的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CIPP模式 产教融合质量 AHP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科教产融合背景下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17
作者 吉兴香 刘姗姗 +1 位作者 王宝斌 王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195,共5页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基于科教产融合理念,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学研结合和动态更新为原则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制定实施策略,建成了系统化、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采用校企合作共建...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基于科教产融合理念,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学研结合和动态更新为原则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制定实施策略,建成了系统化、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训练等方式,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应用效果表明,科教产融合背景下的实验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深化了校企合作,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制浆造纸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产融合 制浆造纸工程 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再生资源生态全产业链主体界定、现状及对策——基于“源”“流”“汇”的视角
18
作者 王利艳 张秀萍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源—流—汇”生态控制理论能够更好地分析再生资源生态系统的运作状态与过程,论文基于“源”“流”“汇”的研究视角,界定再生资源生态全产业链结构与主体构成,通过多种数据库收集数据与深度访谈调研,研究“源”“流”“汇”三大系统... “源—流—汇”生态控制理论能够更好地分析再生资源生态系统的运作状态与过程,论文基于“源”“流”“汇”的研究视角,界定再生资源生态全产业链结构与主体构成,通过多种数据库收集数据与深度访谈调研,研究“源”“流”“汇”三大系统主体发展现状。研究结果发现:“源”系统由于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逐年上升及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的压力,造成源头减量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流”系统再生资源的回收规模呈上升趋势,而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致使再生资源化能力整体薄弱;“汇”系统末端处理压力较大。由此,提出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发挥再生资源企业规模优势、加快末端处理的相关配套建设等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实现“产品—再生资源—再生原料—再生产品”一体化“零废弃”的循环系统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生态全产业链 “源”系统 “流”系统 “汇”系统 主体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生态化建设研究
19
作者 陈裕先 谢禾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个由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主体协同合作而构成的共生共赢、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当前产教融合还存在校企价值利益差异、校企权责不够清晰、政府职能发挥不足、行业组织引领不强等问题。政校行企等生态... 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个由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主体协同合作而构成的共生共赢、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当前产教融合还存在校企价值利益差异、校企权责不够清晰、政府职能发挥不足、行业组织引领不强等问题。政校行企等生态主体要基于一定的价值认同与战略共识,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以互利共赢与情感合作为纽带,构建集战略共识、利益共享、治理共建、责任共担、情感共鸣于一体的命运共同体,促进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良性互动和有序发展,形成相融共生、命运与共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教育 产教融合共同体 生态系统 生态化建设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为例
20
作者 刘进宝 金斌斌 +2 位作者 杨鸿飞 张鹏飞 陈丹 《辽宁高职学报》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分析一体化课程体系内涵及构建途径,以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为例,探索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实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有效...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分析一体化课程体系内涵及构建途径,以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为例,探索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实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 中高职 一体化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