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原理、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54
1
作者 徐田伟 赵新全 +14 位作者 张晓玲 王循刚 耿远月 胡林勇 赵娜 毛绍娟 刘宏金 康生萍 马力 韩学平 贾功雪 赵亮 董全民 柴沙鸵 徐世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324-6337,共14页
青藏高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发展高寒生态草牧业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由于高寒草地承载力低、草畜供需时空失衡和畜... 青藏高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发展高寒生态草牧业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由于高寒草地承载力低、草畜供需时空失衡和畜牧业经营方式粗放等原因,导致草地畜牧业生产效率低,牧民经营效益差,高寒草地退化严重。为了协调推动高原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建设和区域民生改善,传统草地畜牧业亟待转型升级。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支持下,针对高寒草地畜牧业系统效率低、资源消耗大和经营效益差的瓶颈,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农牧交错区的青海省贵南县系统开展了生态草牧业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示范,集成了以"高寒草地适度利用-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优良牧草青贮-系列草产品加工-饲草料精准配置-家畜营养均衡饲养-高原特色畜产品精深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区域功能耦合"等为一体的高寒地区生态草牧业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积极推动了传统草地畜牧业向生态草牧业发展转变,促进了高寒地区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寒地区牧民持续增收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同时对我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适应性管理,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草牧业 民生持续改善 草地生态保护 适应性管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发展林下经济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生动实践——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卫夏青 秦国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4,共4页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在当前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旗帜下,林下经济实现了两者有机结合和重要突破。文章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建设...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在当前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旗帜下,林下经济实现了两者有机结合和重要突破。文章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发展以生态和民生为主题的现代林业的深刻意义。结合安徽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就是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路径、经验和趋势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需要把握的几组重要关系,就推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做大做强林下经济提出了战略性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业 民生林业 林下经济
下载PDF
民生福祉视角下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洪良 周建华 谭亭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34-38,共5页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理论,将民生福祉绩效分解成生态经济效率和生态福利效率,利用Super-NEBM模型,估算了2014—2018年各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福祉绩效。结果表明:全国6个省市的民生福祉绩效连续实现DEA有效,17个省市的民生福祉绩效一直小...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理论,将民生福祉绩效分解成生态经济效率和生态福利效率,利用Super-NEBM模型,估算了2014—2018年各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福祉绩效。结果表明:全国6个省市的民生福祉绩效连续实现DEA有效,17个省市的民生福祉绩效一直小于1,其中北京和西藏的效率值位居前列,山东和江苏省垫底。生态经济效率实现DEA有效的省市由7个增加到9个,且生态经济效率较低地区呈现区域性特征,西北地区效率值最低,西南地区次之。生态福利效率实现DEA有效的省市保持在6个左右,内蒙古和宁夏等省的效率值持续居低位,东部沿海省的效率值也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民生福祉 生态经济效率 生态福利效率 super-NEBM模型
下载PDF
落实中央精神 加强改革创新 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树丛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9,共7页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领会了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就是生产力等战略思想。确定了林业要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生态条件的重大任务,强调把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理念融人林业改革发...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领会了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就是生产力等战略思想。确定了林业要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生态条件的重大任务,强调把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理念融人林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求通过科学编制《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完善总体布局,划定生态红线,确定指标体系,尽快形成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加强林业改革创新,把改革的红利、创新的活力、发展的潜力有效叠加起来,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动力。着力解决当前林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年态林业民生林业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生产力 民生福祉 生态林业 民生林业 科学发展
下载PDF
国有林场改革要严守保生态保民生的底线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树丛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91,共3页
从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和以人为本角度出发,指出国有林场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把保生态、保民生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国有林场改革健康顺利推进。提出了坚持维护生态安全的功能定位、贯彻山水林田湖统一治理的系统思想... 从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和以人为本角度出发,指出国有林场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把保生态、保民生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国有林场改革健康顺利推进。提出了坚持维护生态安全的功能定位、贯彻山水林田湖统一治理的系统思想、建立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理顺国有林场投入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具体要求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生态 民生 功能定位
下载PDF
社会生态环境与民生思想的嬗变——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民生思想之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楚永生 蔡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社会生态环境是由社会政治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所组成。它既是一个政党和政治家思想和施政纲领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同时,又成为推动政党和政治家思想和施政纲领变迁的外在动力。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胡锦... 社会生态环境是由社会政治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所组成。它既是一个政党和政治家思想和施政纲领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同时,又成为推动政党和政治家思想和施政纲领变迁的外在动力。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民生思想和施政纲领之逻辑,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生态环境之中,并随着我国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而嬗变。这一嬗变既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同时又具有时代的超越和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环境 民生思想 嬗变
下载PDF
胡锦涛民生思想探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敏 杨非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2-44,56,共4页
民生问题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要求各级组织和干部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富有鲜明自身特色和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胡锦... 民生问题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要求各级组织和干部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富有鲜明自身特色和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胡锦涛民生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民生思想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生态政治:理解民生问题的新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咏梅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0-103,115,共5页
生态危机促使生态政治运动的兴起和生态政治理论的产生,生态危机的加剧导致政治危机,并加速了生态政治理论的发展。生态政治本质上就是民生政治,因此,要解决当下的民生问题,就必须走构建生态型政府、促进生态民生化和追求民生生态化的... 生态危机促使生态政治运动的兴起和生态政治理论的产生,生态危机的加剧导致政治危机,并加速了生态政治理论的发展。生态政治本质上就是民生政治,因此,要解决当下的民生问题,就必须走构建生态型政府、促进生态民生化和追求民生生态化的生态政治之路。这正是生态政治民生本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本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政治 民生 民生政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雄浪 刘芝芝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7-33,共7页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民生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国民族地区是生态脆弱区,是经济和生态的双重贫困区,...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民生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国民族地区是生态脆弱区,是经济和生态的双重贫困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民族地区,需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保护 民生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0
作者 宋成鑫 王云云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5-58,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思想是以人的生存与发展理念为基础的生态与民生的结合,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着眼于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层面和更高追求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全面深刻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思想是以人的生存与发展理念为基础的生态与民生的结合,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着眼于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层面和更高追求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全面深刻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基本理念和现实价值,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民生思想 可持续发展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下载PDF
论民生建设的生态导向
11
作者 沙占华 牛文静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3-37,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建设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民生。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民生建设,坚持民生建设的生态导向,是提升民生...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建设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民生。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民生建设,坚持民生建设的生态导向,是提升民生水平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政府改善民生的效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坚持民生建设的生态导向,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生态要素融入到民生建设中去,努力实现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等的生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民生建设 生态导向 民生水平 民生效率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幸福概念的内涵
12
作者 寇东亮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6-30,共5页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的幸福为根本的发展观,是谋求人民普遍幸福的发展观。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幸福的形而下内涵;维护人的尊严,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幸福的形而上内涵;加强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幸福的实践内涵。
关键词 幸福 科学发展观 民生 尊严 人文关怀
下载PDF
传统民本思想与生态型民生观的相容性及启示
13
作者 苏艾平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62-65,共4页
传统民本思想,有基于生存发展的理性、有尊重自然规律的朴实和追求理想社会的夙愿等特征。传统农业文化体现的重农型、仁德型民本思想与现代民生思想有相容性,对于探索构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型、生态型、法治型民生观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生态型民生观 可持续发展观 传统民本观
下载PDF
生态立县·文化活县·民生和县——安徽岳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路径
14
作者 汪谦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7期97-101,共5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贫困山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山区特点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文化活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生,奋力...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贫困山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山区特点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文化活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生,奋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立县 文化活县 民生和县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民生观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志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5-45,共11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根本保障,还是重大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坚实自然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人类的生命健康价值。秉持人与自然...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根本保障,还是重大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坚实自然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人类的生命健康价值。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坚持美丽生态与人民生命健康一体化推进战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确保生态安全、生态公平正义和人民健康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生态民生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民生观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价值意蕴。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民生观对于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期待的生态民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民生观 以人民为中心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理论溯源·基本内涵·时代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珍珍 王艺筱 罗贤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1期5-8,共4页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围绕生态民生治理的“需求导向”、“价值取向”以及“目标指向”展开,具有丰富意涵:美好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生态产业引领人民“绿色致富”。有效促进了我国生...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民生观围绕生态民生治理的“需求导向”、“价值取向”以及“目标指向”展开,具有丰富意涵:美好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生态产业引领人民“绿色致富”。有效促进了我国生态与民生建设新阶段的良性互动,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生态民生观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以着力民生改善推进国有林区改革——以东北重点国有林区为例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永海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4,41,共7页
国有林区在我国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培育总体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从历史演进过程、现实情况分析论述了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当前进行改革的必然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国有林... 国有林区在我国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培育总体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从历史演进过程、现实情况分析论述了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当前进行改革的必然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国有林区改革决策的价值取向和学理依据。进一步以国有林区改革目标为基础进行分析,指出民生改善是国有林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着重论述了改善民生与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当前国有林区改革动力激发的关系和意义。最后,针对国有林区民生改善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改善 国有林区改革 生态建设 森林资源培育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幸福民生建设探论
18
作者 黄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43-46,共4页
幸福民生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幸福民生是以科学的幸福观为基本前提的。和谐社会要求幸福民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有;要求个人幸福与全体民众的融合生长;要求个人发展、社会发展、自然发展的和谐共进。和谐社会视... 幸福民生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幸福民生是以科学的幸福观为基本前提的。和谐社会要求幸福民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有;要求个人幸福与全体民众的融合生长;要求个人发展、社会发展、自然发展的和谐共进。和谐社会视域下主要通过发展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维护公平正义、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来加强幸福民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幸福民生建设 公平正义 科学幸福观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19
作者 毛相磊 俞田荣 《西藏发展论坛》 2020年第6期31-34,46,共5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尤其是他提出的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观以及生态整体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尤其是他提出的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观以及生态整体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新时代创造性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唯物史观 生态生产力 生态民生观
下载PDF
张謇水利经济思想的形成
20
作者 王洁莹 《水利经济》 2022年第5期65-68,85,95,共6页
从初涉水患意识到兴修水利的重要性,到学习钻研水利的理论技术,再到将水利融入经济民生,最终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实业家张謇不断形成完善着其水利经济思想。基于其丰富的水利实践基础,张謇开创了我国水利经济思想之先河,是我国... 从初涉水患意识到兴修水利的重要性,到学习钻研水利的理论技术,再到将水利融入经济民生,最终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实业家张謇不断形成完善着其水利经济思想。基于其丰富的水利实践基础,张謇开创了我国水利经济思想之先河,是我国近代水利经济思想的先驱者。从士大夫到实业家,他不仅完成了自身的角色转变,而且实现了实业救国的抱负。在新时代背景下,张謇水利经济思想中的民生意识、生态保护意识仍熠熠生辉。当代水利经济发展应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坚持以水利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水利经济思想 民生发展 生态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