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吕啸 赵双红 +4 位作者 周冬梅 高雅娟 陈建坤 马静 朱小燕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渭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以及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段内,渭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生态足迹的增速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导致生态赤字持续增加,反映出该地区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生态足迹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反映出该区域存量资本被过度利用,且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对资源流量的占用水平上升,而水域和草地的占用水平下降。此外,生态足迹的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其中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各产业产值与之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区域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已从基本平衡转变为轻度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适度人口比例实际人口的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空间减小,使得生态可持续性难以稳定保障。本研究为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省公顷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资源供需 环境经济 社会影响
下载PDF
Transaction Costs in Global Ecology Policy-Making 被引量:1
2
作者 Jan-Erik Lane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5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Global environmental meeting, legislating a reduction in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for planet earth, is what mankind now hopes for, having realized the enormous dangers in the process of climate change. Global ... Global environmental meeting, legislating a reduction in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for planet earth, is what mankind now hopes for, having realized the enormous dangers in the process of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is no longer denied by the so-called cornucopians (e.g. Lomberg), but global policy-making originating in reunions of 190 governments or more stumble on collective action difficulties, spelled out in game theory. Paris will not succeed where Copenhagen failed, namely to arrive at a binding and enforceable global environment policy that will be implemented before it is too late. Instead, there will be massive transaction costs from negotiating and re-negotiating, endless voting, the making of promises exante and reneging ex post, as well as the futile attempts at any enforcement action, given state sovereignty. Mankind will have to learn how to cope with the outcomes of global warming, as resilience is the only h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action costs collective action consensus or unanimity opportunistic strategies total emissions and per capita emissions ecological footprint demand and supply
下载PDF
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的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研究——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
3
作者 王盼盼 高佳 王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探究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特征,为有效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持续供给,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综合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明确... [目的]探究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特征,为有效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持续供给,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综合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明确研究区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结果]①辽河流域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差异较大,其中,耕地生活性足迹最大,生态性足迹最小。②辽河流域耕地利用处于显著的生态盈余状态,整体表现为“县(市)盈余,区赤字”的特征,造成耕地生态赤字的原因为耕地的生产性赤字。③辽河流域耕地生态供需状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整体呈“北盈南亏,梯次递进”的空间分异特征。[结论]构建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的生态足迹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探索耕地生态供需情况。基于耕地的多功能,人类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与消耗差异显著。流域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其空间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供需 生态足迹 耕地“三生”功能 辽河流域 吉林省
下载PDF
雾霾锁城:生态供求因素的传导机制与经验分析
4
作者 夏勇 胡雅蓓 +1 位作者 寇冬雪 张彩云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60,共15页
选取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结合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IV-2SLS)方法实证分析生态供求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尽管生态承载力对大气污染状态发挥了基础的物质禀赋作用,但生态承载力越大的... 选取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结合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IV-2SLS)方法实证分析生态供求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尽管生态承载力对大气污染状态发挥了基础的物质禀赋作用,但生态承载力越大的城市环境治理成本越低,进而更易引发提升生态足迹的逆向选择而存在“生态承载力悖论”现象;第二,生态足迹通过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三条渠道作用于大气污染状态,其中技术效应起到抑制大气污染的作用,而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加重了大气污染,三者相结合引致生态足迹与大气污染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第三,各城市大气污染的非均衡状态是由各自生态问题背后潜伏的生态供求格差所致,并且生态亏损越多,大气污染程度越高。据此提出,一要将“生态承载力红线”纳入各项经济和环境政策,作为地区合理控制生态足迹的前置约束;二要追求绩效评估的环境公平,制定并实施环境公平的政策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供求格差 大气污染 城市环境治理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下载PDF
Spatial patterns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in China at county level 被引量:27
5
作者 LIU Dong FENG Zhiming YANG Yanzhao YOU Zhe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5期833-844,共12页
A balanc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understanding are importa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an kind.Here,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has been used for measuring the dependenci... A balanc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understanding are importa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an kind.Here,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has been used for measuring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China's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 and is widely debated.In this study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pply-demand balance of China'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Firstly,the ecological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was calculated and evaluated,and secondly,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ECCI) was derived for each county of China in 2007,and finall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of 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logical deficit appeared to b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in 2007 of China at county scale.In general,more than four-fifths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as concentrated in less than one-third of the land area and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land area was inhabited by less than one-fifth of the populati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demand-supply was unbalanced ranging from significant overloading to affluence from southeastern to northwestern part of China.It appeared to be more dominant in regions located at coastal areas which are attracted by migrants and had a generally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trends in China,ecological deficits in these regions will become more sev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supply-demand balance GIS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耕地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研究 被引量:91
6
作者 施开放 刁承泰 +1 位作者 孙秀锋 左太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72-1880,共9页
以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应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和GIS方法,在修正了Wackernagel提出的耕地产量因子的基础上,构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以2009年为例,对重庆市的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 以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应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和GIS方法,在修正了Wackernagel提出的耕地产量因子的基础上,构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以2009年为例,对重庆市的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市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空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性,总体上从东到西呈现出从富裕到严重超载的空间分布态势,且耕地生态超载区与主城区分布具有较好的吻合性;(2)就县(区)数量而言,重庆市耕地生态赤字区最大,其次是耕地生态盈余区和耕地生态平衡区;就人口数量而言,同样是耕地生态赤字区最大,其次是耕地生态平衡区和耕地生态盈余区;就土地面积而言,耕地生态盈余区最大,其次是耕地生态平衡区,耕地生态赤字区面积最小。重庆市约3/5的人口分布在约4/5表现为耕地生态平衡或盈余的土地面积上,而约2/5的人口集中分布在约1/5表现为耕地生态赤字的土地面积上。可为重庆市的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预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供需平衡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以三峡工程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肖建红 王敏 +1 位作者 于庆东 刘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26-2740,共15页
生态足迹作为重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可持续性分析中,但在生态补偿领域应用的较少。运用生态足迹思想,构建了6类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模型,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 生态足迹作为重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可持续性分析中,但在生态补偿领域应用的较少。运用生态足迹思想,构建了6类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模型,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并进行了三峡工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工程建设6项正面影响的生态供给足迹为949.96×104hm2/a,换算成总经济价值为619.18×108元/a;三峡工程建设9项负面影响的生态需求足迹为188.98×104hm2/a,换算成总经济损失为123.18×108元/a。(2)发电产品、调蓄洪水和发电环境效益是三峡工程的主要正面影响,三者经济价值占总经济价值的95.06%;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两者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85.56%。(3)三峡工程建设的生态补偿标准为123.18×108元/a,水电开发业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两者承担了95.06%的生态补偿标准额度;河流生态系统和移民是主要的生态补偿对象,两者获得了91.39%的生态补偿额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构建的模型在三峡工程案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生态补偿标准 评价模型 大型水电工程 三峡工程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思想的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肖建红 陈绍金 +2 位作者 于庆东 陈东景 刘华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696-6707,共12页
如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生态供给足迹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补偿对象受损评估模型(生态需求足迹评估模型),对皂市工程生... 如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生态供给足迹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补偿对象受损评估模型(生态需求足迹评估模型),对皂市工程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皂市工程生态补偿主体受益值为88482.2974 hm2/a,货币化转换结果为6.2353×108元/a;生态补偿对象受损值为14946.4861 hm2/a,货币化转换结果为1.0533×108元/a;生态补偿主体受益值是生态补偿对象受损值的5.92倍。②以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和生态补偿对象为前提,提出了3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目前推荐第2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③第2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的生态补偿额为0.5238×108元/a,政府和水电开发业主是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其承担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52.50%和35.77%;移民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是主要的生态补偿对象,其获得的生态补偿额分别占总生态补偿额的72.16%和1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对象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
下载PDF
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被引量:6
9
作者 肖建红 王敏 +1 位作者 施国庆 邢贞相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年第4期593-595,共3页
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2002年中国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9.63×107hm2和4.47×107hm2;而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 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2002年中国水利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9.63×107hm2和4.47×107hm2;而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水利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水库泥沙淤积生态需求足迹和水库淹没生态需求足迹分别为2.06×107hm2和9.65×105hm2.水利工程5项生态供给足迹总计1.47×108hm2,水利工程3项生态需求足迹总计2.16×107hm2,生态供给足迹是生态需求足迹的6.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生态足迹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下载PDF
中国1997—2006年可持续发展动态测度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春 孟伟庆 +3 位作者 鞠美庭 李洪远 张晓春 郝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5-80,共6页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中国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从而定量测度近10年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根据结果对生态足迹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结果表明:10年来,中国的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由1997年...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中国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从而定量测度近10年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根据结果对生态足迹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结果表明:10年来,中国的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由1997年的1.287hm2增长到2006年的1.941hm2,人均生态赤字从1997年的0.5969hm2增长到2006年的1.2670hm2,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在生态足迹的构成中,能源和水域的生态赤字最为严重,远未满足供需平衡;此外,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2.0148hm2降低到2006年的1.2098hm2,说明中国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较快,经济增长方式在向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供需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建红 施国庆 +1 位作者 毛春梅 邢贞相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6年第5期774-777,共4页
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7.13×106hm2/a和4.19×106hm2/a;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三峡工程... 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7.13×106hm2/a和4.19×106hm2/a;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水库泥沙淤积生态需求足迹和水库淹没生态需求足迹分别为2.66×105hm2/a和1.06×105hm2/a.三峡工程4项生态供给足迹总计1.19×107hm2/a,三峡工程5项生态需求足迹总计4.02×105hm2/a,生态供给足迹是生态需求足迹的29.60倍.每MW装机容量的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为653.85 hm2/a,生态需求足迹为22.09 hm2/a;每千人直接淹没人口的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为140.63 hm2/a,生态需求足迹为4.75 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生态足迹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下载PDF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 被引量:78
12
作者 赖力 黄贤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1,共6页
该文采用生态足迹分析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进行了评价。首先建立全国生态足迹及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1996~2002年),认为2000年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控制不力直接导致中国人均生态供给较规划预期值少0.8%,并建立模型对全国土地利... 该文采用生态足迹分析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进行了评价。首先建立全国生态足迹及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1996~2002年),认为2000年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控制不力直接导致中国人均生态供给较规划预期值少0.8%,并建立模型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远期目标(2010年)以及按照现在中国生态足迹强度发展的预期进行了规划的有无对比的足迹预测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按照目前土地利用现状的趋势演变下去,预计到2010年,预期将比规划目标减少2.7%的生态供给,却增加1.53%的生态赤字。并就2001年的全国各省市土地利用现状做了全国生态足迹及其相关指标的区域差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生态足迹 生态供给 生态赤字 生态经济发展能力
下载PDF
南京市生态足迹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亭娜 董平 陆玉麒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2-14,共3页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及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度量,利用南京市2001年至2003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分析得出,南京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在逐年下降,人均生态足迹也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能源消费生态足迹在近3年的生态...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及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度量,利用南京市2001年至2003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分析得出,南京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在逐年下降,人均生态足迹也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能源消费生态足迹在近3年的生态足迹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南京目前的经济发展是以消耗其他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仍然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中国森林提供化石能源用地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永杰 岳瑞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25,共6页
森林能够产生包括固碳功能在内的大量生态效益,即使是用来生产木材的商用人工林,林木生长的长期性决定了其被全部采伐以前,也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基于这样的观点,本文认为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中,仅仅计算森林提供木材的直接效益,... 森林能够产生包括固碳功能在内的大量生态效益,即使是用来生产木材的商用人工林,林木生长的长期性决定了其被全部采伐以前,也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基于这样的观点,本文认为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中,仅仅计算森林提供木材的直接效益,而将能够提供的化石能源用地作为0的计算方法是不正确的。论文用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计算出2003年中国森林能够提供固碳作用的林地等量面积为人均0.1663 ghm2,约是同时期全部化石能源足迹的20%;中国林业固碳作用林地的供给潜力等量面积为人均为0.27 ghm2,使化石能源生态赤字可降低约33%。计算我国能源消耗和化石能源用地供给的状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省份之间能源消耗和提供的化石能源用地的状况也有很大差距。经济发达、森林资源比较少的地区,能源生态足迹较大,而在经济不发达、森林资源比较多的地区,能源足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能源足迹 化石燃料(地)供给 森林固碳
下载PDF
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符国基 徐恒力 陈文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21,共10页
自然生态承载力是当前国际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提出按照各类土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各类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将消纳污染和水资源的供给功能纳入区域自然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并简称该方法为“实际供给法... 自然生态承载力是当前国际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提出按照各类土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各类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将消纳污染和水资源的供给功能纳入区域自然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并简称该方法为“实际供给法”。依据海南省统计年鉴资料和生态调查资料,应用“实际供给法”计算和分析了海南省1952-2004年自然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①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长期持续增长,由1952年的7.080 4 hm^2/人上升到2004年的8.598 4 hm^2/人,增加了1.518 0 hm^2/人,年均增长0.4%;②可再生资源生态承载力占总生态承载力的绝大部分,1952年和2004年分别占98.6%和92.3%,而不可再生资源生态承载力仅分别占1.4%和7.7%;③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跳跃式下降,从1952年的6.816 5 hm^2/人下降到2004年的0.447 3 hm^2/人;耕地、海域和淡水水域的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分别从1952年的0.127 7、0.005 7和0.000 1 hm^2/人上升到2004年的2.60 66、3.119 2和1.146 8 hm^2/人,其它土地类型生态承载力变化不明显;④在生态承载力组成中,水资源比例由大到小变化显著,从96.3%下降到5.2%,耕地、海域的比例由小到大变化显著,分别从1.8%、0.1%上升到30.3%、36.3%,其它土地都由小到大,但所占比例较小;海域、耕地和水资源是海南生态承载力的主要贡献因素,三者之和占到总量的71.8%-98.2%。并分析了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自然生态承载力 土地面积法 实际供给法 海南省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区生态足迹计算和分析——以韩江上游梅江区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正栋 周永章 +2 位作者 夏斌 盛莹 郑光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5-118,共4页
可持续性度量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以2003年梅江区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梅江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梅江区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58... 可持续性度量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以2003年梅江区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梅江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梅江区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58 3 hm2/cap,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226 7 hm2/cap,人均生态赤字为0.731 5 hm2/cap。梅江区生态足迹及其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水域、耕地和草地类产品的消费,林地类产品和建设用地类产品出现了一定的盈余。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梅江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供给/需求 生态赤字/盈余 梅江区 韩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兴正 林爱文 +2 位作者 杨倩 嵇莹 邱丽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5008-5014,共7页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分别对中国2012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就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南部各省多处于盈...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分别对中国2012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就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南部各省多处于盈余状态,而北部、西部各省多处于赤字状态;从水资源生态足迹、GDP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相互关系来看,各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越高。为有效地分析这些差异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从大区域尺度对中国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宏观认识和分析,本文又将模型数据通过行政区划图展示,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期待有利于中国从整体上考虑水资源的宏观调度和分配,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供需平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大豆供给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1,共4页
近年来,随着大宗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加,农产品贸易引起的资源与环境效应评价日趋凸显。为定量反映我国大豆供给变化的环境效应,本研究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我国1986~2009年的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进行了定量测算,耕... 近年来,随着大宗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加,农产品贸易引起的资源与环境效应评价日趋凸显。为定量反映我国大豆供给变化的环境效应,本研究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我国1986~2009年的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进行了定量测算,耕地足迹按照生产国单产进计算,能源足迹考虑了生产过程中化肥、机械投入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供给的耕地足迹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且进口引起的耕地足迹增速大于国内耕地足迹增速;(2)化肥及机械投入的不同是导致我国及进口来源国大豆能源足迹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3)对不同生产国的大豆耕地和能源足迹的对比表明,我国生产单位大豆隐含的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均高于其他进口来源国,从资源利用角度而言,大豆国际贸易提高了全球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供给 生态足迹分析 资源环境效应
下载PDF
韩江流域上游生态足迹研究——以梅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正栋 周永章 +2 位作者 夏斌 盛莹 郑光湖 《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6-53,共8页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测量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新工具.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梅州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2003年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327 6 hm2.cap-1,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707 ...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测量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新工具.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梅州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2003年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327 6 hm2.cap-1,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707 6 hm2.cap-1,人均生态赤字为0.620 0 hm2.cap-1;(2)从生态足迹需求/供给状况看,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基本相持平的只有五华县,其中大埔、丰顺县出现了生态盈余,其余县(区)出现生态赤字,其中最大的是蕉岭县;(3)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需求/供给和赤字结构状况看,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类产品的消费,林地类产品出现了一定的盈余.为此,提出了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供给 生态足迹需求 生态赤字 生态盈余 梅州市 韩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全成 徐经贵 邹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给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西安市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对西安市2003~2010年的生态足迹需求量与供给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水... 为给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西安市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对西安市2003~2010年的生态足迹需求量与供给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提高,西安市生态足迹需求量的上升且生态赤字逐年增大、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将有利于西安市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生态足迹需求量 生态足迹供给量 生态赤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