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metropolitan 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ial capital urban circle in Shandong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yong Qiao Yanchun Meng Xiangyu Zh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年第1期78-86,共9页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trend for future urbanization,and the urban circle is a highly efficient economic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This study selects statistical data of urban area population,GDP,an...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trend for future urbanization,and the urban circle is a highly efficient economic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This study selects statistical data of urban area population,GDP,and the output value of tertiary industry for seven cities in China- Jinan,Zibo,Tai'an,Laiwu,Dezhou,Liaocheng,and Binzhou- in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capital urban circle from 2005 to 2009.It uses the principles and Zipf model,rank-size rule,and Lotka logarithmic model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metropolitan 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capital urban circle.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decisionmaking on enhancement of the metropolitan system structure,improvement in core city primacy index,the optimal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essential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erarchical struc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METROPOLITAN system SHANDONG provincial capital urban circle
下载PDF
“强省会”战略促进非省会城市消费吗?
2
作者 周先波 沈秀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9,共16页
立足于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利用2006—2020年中国25个省份的246个非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强省会”战略对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参数估计结果显示,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均与省会首位度呈现U型关系... 立足于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利用2006—2020年中国25个省份的246个非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强省会”战略对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参数估计结果显示,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均与省会首位度呈现U型关系,而平均边际效应为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省份首位度对非省会城市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平均边际影响在无强核和单强核省份均为正,在多强核省份皆为负。非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当省份首位度处于适当低的水平时,非省会城市消费率与其呈U型关系,但过高的省份首位度具有虹吸效应,不利于提升非省会城市消费率;而人均消费与其总体上呈U型关系,较高的省份首位度对非省会城市人均消费具有扩散效应。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强省会”战略,释放消费潜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省会”战略 城市消费 非省会城市消费 省会首位度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强省会战略背景下城市合并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济南与莱芜合并为例
3
作者 李曦方 李学锋 李新泉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2期168-172,共5页
在强省会战略背景下,寻求与周边城市或区县合并成为有效开拓城市腹地、扩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吸引劳动人口的有效手段。然而由城市合并带来的规模集聚真的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吗?本文以济南与莱芜合并为例,收集2003—2022年山... 在强省会战略背景下,寻求与周边城市或区县合并成为有效开拓城市腹地、扩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吸引劳动人口的有效手段。然而由城市合并带来的规模集聚真的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吗?本文以济南与莱芜合并为例,收集2003—2022年山东省各地市、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江苏省内各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城市合并前后产生的处理效应,评估城市合并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省会 城市合并 经济发展 GDP 合成控制法(SCM) 优化产业结构
下载PDF
济泰一体化背景下高校科教融合的意义及路径探索
4
作者 孙庆梅 李有刚 冯敬鸿 《科技风》 2024年第10期29-31,共3页
济泰一体化背景下,高校科教融合在经济和技术深度融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济泰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高校通过与济泰企业的合作,可以了解行业需求、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发展趋... 济泰一体化背景下,高校科教融合在经济和技术深度融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济泰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高校通过与济泰企业的合作,可以了解行业需求、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发展趋势,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教育内容更加贴合实际,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济泰一体化发展的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泰一体化 科教融合 省会经济圈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研究
5
作者 龙云安 黄奕 孔德源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7-86,共10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政府、高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推动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模式、机制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科技策源地 研发资本 协同发展 科技中心
下载PDF
融入省会经济圈先行区建设问题探究——以山东省齐河县为例
6
作者 赵复强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30-33,共4页
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显著地位,邻近的德州市将融入省会经济圈作为推动德州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齐河县作为融入省会经济圈先行区具备良好的自身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齐河县应采取... 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显著地位,邻近的德州市将融入省会经济圈作为推动德州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齐河县作为融入省会经济圈先行区具备良好的自身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齐河县应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融入省会经济圈建设,为带动德州市融入省会经济圈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河县 省会经济圈 先行区建设
下载PDF
首都圈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梅青 左迎年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5-22,共8页
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城市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联系程度。城市体系的构建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所决定,并主要体现在城市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两方面。目前首都圈形成了京津双中心结构,但城市等级体系发育不完善;城市间职... 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城市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联系程度。城市体系的构建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所决定,并主要体现在城市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两方面。目前首都圈形成了京津双中心结构,但城市等级体系发育不完善;城市间职能分工不够明确,且缺乏深层次产业合作;城市间经济差异过大,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和强度不足;圈内物流经济联系强度整体较弱,经济一体化程度整体偏低。建议今后通过建立区域联合领导机制、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加强物流网络建设来加快首都圈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一体化 中心城市 物流经济联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安徽省会经济圈区域生态补偿优先等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贤斌 黄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5,307,共4页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补偿优先领域确定是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2007年遥感图像TM数据,对安徽省会经济圈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等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1)2007年经济圈内六安市所...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补偿优先领域确定是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2007年遥感图像TM数据,对安徽省会经济圈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等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1)2007年经济圈内六安市所提供的非市场价值总量最大,为5市之首,生态补偿优先等级为六安市>巢湖市>桐城市>淮南市>合肥市;(2)经济圈的六安市为典型的高"生态输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优先享受区域生态补偿。合肥市为高"生态消费"、经济发展水平高,应优先支付补偿。(3)就各市内部而言,市区的补偿优先等级高于周围县域;各县、市区的单位面积非市场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等级差异显著,其中金寨县和霍山县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生态补偿 优先等级 安徽省会经济圈
下载PDF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理念下的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乐全 赵英杰 王克柱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
概述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提出背景、包括的范围和内涵;分析了保定市目前发展休闲农业所面临的机遇和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对保定市休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从突出生态、绿色的理念,以北京为主要客源市场,主动与北京对接发展,以北京为中心分... 概述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提出背景、包括的范围和内涵;分析了保定市目前发展休闲农业所面临的机遇和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对保定市休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从突出生态、绿色的理念,以北京为主要客源市场,主动与北京对接发展,以北京为中心分圈层、分模块发展,加快提高发展水平和档次几方面做出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保定市 休闲农业
下载PDF
建设北京世界城市视角下的环首都圈发展规划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朝林 刘晓斌 +9 位作者 袁晓辉 王颖 胡伶倩 郝银燕 李阿琳 郭婧 姚瑶 王春丽 杨利平 王霞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2年第1期53-80,共28页
伴随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和中国国际地位崛起,中国巨型区域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面临人口快速增长、空间急剧扩大、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环首都地区在疏解城市功能、协调水和... 伴随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和中国国际地位崛起,中国巨型区域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面临人口快速增长、空间急剧扩大、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环首都地区在疏解城市功能、协调水和土地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能够为北京建设城市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的目标,环首都地区的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本研究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视角,以绿色、可持续、增长拉动与增长管理相结合为规划理念,建立分层次的规划目标和策略,从空间、人口、新城、产业、交通、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统筹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实现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服务首都、对接北京、和谐发展的目标,将河北省环首都地区建设成为北京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北京世界城市 区域协调发展 首都圈空间结构 绿色产业体系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外资利用中心城市之争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文姣 陈志鸿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58-62,共5页
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 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划的兴起,天津和青岛的龙头之争开始凸显,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天津和青岛的发展是应当有所侧重,还是齐头并进?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天津和青岛分别作为中心城市的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天津还是青岛,都没有作为整个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天津发展更胜一筹,因此,为了提升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两个城市应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同时要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在外资利用上各取所需,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wu-hausman检验 外资利用 中心城市之争
下载PDF
省会经济圈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合肥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天伟 凌玉洁 史菲菲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4,共8页
省会经济圈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阶段性,但目前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探究省会经济圈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2010年合肥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省会经济圈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 省会经济圈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阶段性,但目前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探究省会经济圈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2010年合肥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省会经济圈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省会经济圈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合肥经济圈建设处于成长期阶段时,伴随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环境负外部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圈内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目前合肥经济圈处于成熟期的初期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以及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手段的研发,使得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有所改善。实证分析证明:只有持续提升圈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重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才能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经济圈 区域生态环境 合成控制法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安徽省会经济圈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贤斌 傅先兰 杨本俊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9-52,共4页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以省会经济圈水源地为例,采用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和费用分析法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意愿支付价格的补偿标准为4773.5万元,基于机会成本的补偿标准为16.35亿元,基...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以省会经济圈水源地为例,采用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和费用分析法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意愿支付价格的补偿标准为4773.5万元,基于机会成本的补偿标准为16.35亿元,基于水资源处理费用补偿标准分别为1.9797亿元。水资源处理费用补偿标准是补偿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实际价格,可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省会经济圈水源地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资源 生态补偿 安徽省会经济圈
下载PDF
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链对接思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景枝 李怀亮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115,共5页
"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出台,为该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然而长期处于探寻跨区域协作方式的语境中,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对接首都,首先要准确定位区域产业功能,整合区域内外产业要素资源;再从延伸、补充和服务... "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出台,为该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然而长期处于探寻跨区域协作方式的语境中,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对接首都,首先要准确定位区域产业功能,整合区域内外产业要素资源;再从延伸、补充和服务环节着手,以错位、迂回、追求超越的思路设计产业链;又要善于借助文化传播、科技力量优化价值链,实现辐射带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经济圈 文化产业链 错位 延展 补充 对接 协同发展 世界城市
下载PDF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技投入与产出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岳海鸥 张彦奇 +1 位作者 吕芳芳 王红芬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6年第5期19-26,共8页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指标,研究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技投入与发展现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科技创新的核心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对经济圈内各地市的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和分类研究,并给出提升经济...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指标,研究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技投入与发展现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科技创新的核心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对经济圈内各地市的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和分类研究,并给出提升经济圈科技投入与产出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科技投入与产出 熵值法 聚类分析 科技创新体系
下载PDF
论安徽省环巢湖旅游经济文化圈“三圈合一”战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汇道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9-181,共3页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从安徽省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来看,本文提出了整合"安徽省会经济圈"、"环巢湖旅游圈"和"环巢湖文化圈"的"三圈合一"战略;并从意义、可行性和相互关系以及整合路径...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从安徽省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来看,本文提出了整合"安徽省会经济圈"、"环巢湖旅游圈"和"环巢湖文化圈"的"三圈合一"战略;并从意义、可行性和相互关系以及整合路径等方面作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经济圈 环巢湖旅游圈 环巢湖文化圈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及其经济协调性——基于30个省会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靖学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4,共6页
我国30个省会(首府)城市之间城市化质量差异比较大,东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总体上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省会(首府)城市的城市化质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存在正向相关性,但是相关程度不是很大,二者的协调性总体上处于"... 我国30个省会(首府)城市之间城市化质量差异比较大,东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总体上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省会(首府)城市的城市化质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存在正向相关性,但是相关程度不是很大,二者的协调性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没有达到"好"或"较好"的理想状态;在协调性评价为"差"的7个省会(首府)城市中,南宁、昆明、银川、乌鲁木齐的城市化质量较多地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天津、郑州、重庆的城市化质量严重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省会城市 空间差异 经济协调性
下载PDF
安徽省会经济圈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安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是安徽的核心地带,其产业发展既具有明显的科教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也有产业同构现象较重、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等劣势;既面临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及产业转移的市场机遇,又受到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凸显的威胁。
关键词 安徽省会经济圈 产业发展 SWOT分析
下载PDF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森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0-94,121,共6页
当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发展的战略选择。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职业教育在整体布局、专业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引起的劳动力供需变化。需要... 当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发展的战略选择。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职业教育在整体布局、专业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引起的劳动力供需变化。需要从职教资源整合、专业布局调整、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在培养产业转型升级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路径,进一步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与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协调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产业转型 高职教育 专业结构
下载PDF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磊 《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3期35-39,共5页
构建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40项三级指标,通过德尔菲法进行指标权重设计,采用标准化处理、同化处理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指数化处理,最后根据不同城市... 构建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40项三级指标,通过德尔菲法进行指标权重设计,采用标准化处理、同化处理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指数化处理,最后根据不同城市指标综合得分情况评价该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竞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科技创新 指数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