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raveling the Pattern Weaving Technology in Ming Dynasty
1
作者 阙碧芬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5期145-149,共5页
The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inherited the lens-standing culture in China, of course including the textile technology. Besides a large amount of sinsle color damask silk, many pattern woven silk including dragon r... The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inherited the lens-standing culture in China, of course including the textile technology. Besides a large amount of sinsle color damask silk, many pattern woven silk including dragon robes, patterned costumes and luxurious silk textiles are found in complicated and colorful pattern woven brocade called zhuang hua. It was prevailed in Ming dynast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frequency of the name chuang hua recorded in relate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se pattern silk and brcrade were produced by the advanced pattern weavin8 technology, which was well developed in Ming dynasty.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of"Tian gong kai wu", Exploitation of the works of nature, there is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raw loom (hua Io ji) which can weave normal patterned textiles.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o produce dragon robes needed much more high technique, similar to the hua Io )i but more complicated and difficult. A big draw loom is found to weave Nanjing Yen brocade today inherits the technolosy to weave zhuang hua brocade. After sort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it is found that some records are coincident with the existed materials, both the silk textiles and weaving technology. With these evidence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his dissertatien tries to unravel the pattern weaving technolosy in the Mi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tern weaving draw loom textile history Tian gong kai wu ming dynasty.
下载PDF
Beyond Agricola: The Multiple Origins of European Knowledge in Adam Schall von Bell’s Chinese Mining and Metallurgy Handbook Kunyu Gezhi(1640) 被引量:1
2
作者 Alexander JOST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年第1期58-89,共32页
In 2015, a previously unknown manuscript was discovered in the Nanjing Library. It contained a Chinese mining and metallurgy handbook, and was identified as a copy of the Kunyu gezhi 坤輿格致, known as the lost Chines... In 2015, a previously unknown manuscript was discovered in the Nanjing Library. It contained a Chinese mining and metallurgy handbook, and was identified as a copy of the Kunyu gezhi 坤輿格致, known as the lo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eorgius Agricola’s(1494–1555) De re metallica(1556) by Jesuit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 A closer look at the text, however, reveals that, besides parts of Agricola’s book, content by at least four other European authors was included: Vannoccio Biringuccio(1480–1539), Modestinus Fachs(?–before 1595), Lazarus Ercker(1528/30–1594), and José de Acosta(1539/40–1599/1600).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how their books became available in China, why they were selected as sources for the Kunyu gezhi, and how they were eventually used and incorporated. From this,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Schall and his collaborators spared no effort to conduct this ambitious knowledge transfer project, and to present European technology at its best to the emper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SUITS translation De re metallica Kunyu gezhi AGRICOLA Adam Schall von Bell history of ming history of metallurgy knowledge transfer ming dynasty
下载PD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7,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art 1 被引量:1
3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7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关键词 Volume 7 the ming dynast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Part 1
原文传递
“Choosing the Refined”and“Collecting the Essential”and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Area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Song Dynasty—An Examination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in Economic History
4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年第2期136-144,共9页
关键词 and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Area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Collecting the Essential An Examination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in economic history Choosing the Refined
原文传递
何为隐逸:论陈继儒形象的转变及《明史·隐逸传》的编纂
5
作者 张循 罗吉芝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3,共13页
《明史》纂修中曾产生了数种过程稿,考察这些过程稿可以发现,《隐逸传》在《明史》的纂修中曾出现多次改动,其中《陈继儒传》的叙述更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这一系列变动与转折表明,纂修官们对于《明史》的认知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一是以... 《明史》纂修中曾产生了数种过程稿,考察这些过程稿可以发现,《隐逸传》在《明史》的纂修中曾出现多次改动,其中《陈继儒传》的叙述更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这一系列变动与转折表明,纂修官们对于《明史》的认知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一是以万斯同、严绳孙等为代表的老辈学者,以护惜故国之史为旨趣;二是以王鸿绪、汪由敦等为代表的清朝新一代史官,疏离前明的文化氛围,站在自身的学术立场上评判明朝史事。两种评判标准折射了《明史》纂修过程的流动性和历时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隐逸传 陈继儒 遗民 王鸿绪
下载PDF
医社、药市、信仰:明清杭州吴山的医疗社会
6
作者 冯玉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明清时期,经历代沿传累积,以杭州吴山及周边街区为中心,形成一个以医者、药商、民众为主体,包括医学、诊疗、药市、信仰等多维空间在内的医疗社会。在杭州的城市空间中,吴山处西湖东南之畔,又临杭州商业中心清河坊街,为人口密集、商业... 明清时期,经历代沿传累积,以杭州吴山及周边街区为中心,形成一个以医者、药商、民众为主体,包括医学、诊疗、药市、信仰等多维空间在内的医疗社会。在杭州的城市空间中,吴山处西湖东南之畔,又临杭州商业中心清河坊街,为人口密集、商业繁盛、文社汇聚之地。尤其特别之处,吴山为城中之山。山上庙宇林立,山顶平升处有药王庙矗立,既是药商同业祭祀聚会之处,又是民众祈拜安康之所。山间有侣山堂,是张志聪、高世栻等行医讲学处,亦为后人所言钱塘医派的主要活动地。吴山之侧还有名医汇集。在山下及坊街上,诸多知名药堂、药铺开设于此。时间序列上的累积,街区空间上的汇集,体现了医、病、药之间紧密的市场和社会关联,构建起以吴山为中心的医疗社会。这一医疗社会既呈现了以医者、药商为主体的医疗行业之链,也是杭州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植并嵌合于杭州的历史进程及民众的生活空间中。它既为在地民众提供公共医疗服务,也维系着医疗共同体的存续发展。明清杭州吴山的医疗社会的构成及其功能表明,“医疗社会”不只具有学科及认知意义,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也是具化可见的历史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杭州吴山 信仰 药市 医社 区域社会史
下载PDF
文体的扩张与自觉:“晚明小品”的概念史考察
7
作者 汤志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69,共10页
明清时期“小品”作为集部的书名,可以指诗集、文集、诗文集并称乃至选本、别本;用作文学批评术语,则指游戏之作,或是变格、变体的代称;作为丛书则可以囊括经史子集四部。自魏晋至明清,小品的文体逐步扩张,可以包括诗、词、曲、文、小... 明清时期“小品”作为集部的书名,可以指诗集、文集、诗文集并称乃至选本、别本;用作文学批评术语,则指游戏之作,或是变格、变体的代称;作为丛书则可以囊括经史子集四部。自魏晋至明清,小品的文体逐步扩张,可以包括诗、词、曲、文、小说等多种,但罕用“小品文”一词,而是用“小品文字”替代。民国间流行的“小品文”概念,起始文体并不明晰,与“散文诗”界限模糊。作为英语essay或sketch等词的译文,同时受到日本汉字直接移入的影响,翻译语境中的“小品文”与“小品”混用,显示出西方文论影响下的文体自觉。周作人等建构的“晚明小品”概念,将小品文的代表作者指向公安、竟陵派,取代了《四库全书总目》中以陈继儒为代表的“明季小品”,在其影响下出现的散文创作热潮及众多晚明小品选本出版,进一步固化了小品的文体特征与时代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文 文体 晚明 四库提要 概念史
下载PDF
“Neo-Confucian(ism)”概念的翻译、流传与阐发——以冯友兰的学术生涯为中心
8
作者 连凡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冯友兰在美国留学期间(1920-1923)使用并阐发了西方创造的“Neo-Confucian(ism)”概念,回国后(1924-1926)首次将其翻译为中文“新儒家(学)”概念。其后由于建构宋明儒学史的需要,加上“新儒学”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1932年底以后,冯友兰... 冯友兰在美国留学期间(1920-1923)使用并阐发了西方创造的“Neo-Confucian(ism)”概念,回国后(1924-1926)首次将其翻译为中文“新儒家(学)”概念。其后由于建构宋明儒学史的需要,加上“新儒学”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1932年底以后,冯友兰在其中论著中转而使用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内的传统“道学”概念来指称宋明新儒学。但李石岑(1926)、谢扶雅(1928)、陈寅恪(1934)等人都在冯友兰的影响下使用了这一概念。20世纪40年代以后,“新儒家(学)”概念又被用来指称现当代等其他时代的新儒家(学),标志着这一概念在当时国内学术界通行起来。20世纪50年代前后,卜德翻译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等论著的流行,又促进了“Neo-Confucian(ism)”概念的普及。在“Neo-Confucian(ism)”概念的传播及阐发过程中,继承宋明新儒学并倡导返本开新的海内外现代新儒家(以冯友兰、狄百瑞为代表)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新儒家 道学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论明代女教书籍出版的社会秩序建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关思雨 李明杰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明代女教书籍出版数量居历朝之冠,出版主体的身份明显趋于多样化,女性编撰者有皇后、太后、贵妃与民妇,男性编撰者有文官、藩王与士大夫,官、私、坊皆有刊刻。本文借鉴身份认同理论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明代出版女教书籍陡... 明代女教书籍出版数量居历朝之冠,出版主体的身份明显趋于多样化,女性编撰者有皇后、太后、贵妃与民妇,男性编撰者有文官、藩王与士大夫,官、私、坊皆有刊刻。本文借鉴身份认同理论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明代出版女教书籍陡然增多的深层社会原因,探寻明代女教书籍出版对于当时社会秩序的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教书籍 出版史 社会秩序 明代
下载PDF
明清时期福建宗教信仰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考察
10
作者 张沁兰 方宝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5-118,共14页
明清时期福建宗教信仰文化大规模向东南亚、琉球与日本等国传播,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传播主要是基于福建向海外移民的历史背景、通过移民在祖籍地所崇祀的神祇“分身”或“分香”方式予以实现,其外传的途径... 明清时期福建宗教信仰文化大规模向东南亚、琉球与日本等国传播,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传播主要是基于福建向海外移民的历史背景、通过移民在祖籍地所崇祀的神祇“分身”或“分香”方式予以实现,其外传的途径与福建海外移民的迁徙路线大体一致。福建沿海各地的主要民间神祇伴随移民传往海外后,逐步形成了一个个海外福建宗教信仰文化圈,呈现出祖籍地神祇信仰、血缘祖先崇拜、实用功利性、多元融合性等特点。海外福建移民在寓居地积极创建各种祖籍地的庙宇,参与各种族亲宗教信仰等活动,在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维护华侨社会团结、保障华侨基本权益、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史 福建 宗教信仰 移民 海外传播
下载PDF
“仅为举业而作?”:明代科举化经学价值的再认识
11
作者 张昊阳 文廷海 《考试研究》 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
自清代以来,学者大多对明代科举化经学持否定态度,将其与传统经学对立起来。明代科举化经学作为明代制度与社会文化交织影响下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原因与价值。通过对明代科举制度、社会风气、士人心态等方面的考察,重新审视明代科举化经... 自清代以来,学者大多对明代科举化经学持否定态度,将其与传统经学对立起来。明代科举化经学作为明代制度与社会文化交织影响下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原因与价值。通过对明代科举制度、社会风气、士人心态等方面的考察,重新审视明代科举化经学的特点与价值,其虽然偏离传统经学的研究路径,但也承担了明代社会一定程度上所必要的功用属性,对于明代经学的传播与普及具有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经学 科举化经学 学术史 经学史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药制剂发展研究
12
作者 王金鹏 任华忠 徐梦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3期102-105,共4页
明清两代对中药传统制剂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整理,同时吸收西方制药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药学家、专著以及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进行发掘、收集、整理,并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归纳,发现该... 明清两代对中药传统制剂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整理,同时吸收西方制药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药学家、专著以及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进行发掘、收集、整理,并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归纳,发现该时期形成了中药制剂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主要体现在社会背景、管理体制、文献著作、制剂技术和名店名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中药制剂 药业史
下载PDF
清代官修《明史》对丘濬的书写——以汤斌《拟明史稿》为中心
13
作者 苏循波 陶继双 《南海学刊》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拟明史稿》中的《丘濬传》是清朝康熙时期官修《明史》的初期史稿,由理学家汤斌撰写。汤斌对丘濬的书写,主要集中于“文章”“道德”两个方面。其中在“文章”方面,他肯定了丘濬学识“博综”,同时也暗示其理学造诣“精微”不足;在“... 《拟明史稿》中的《丘濬传》是清朝康熙时期官修《明史》的初期史稿,由理学家汤斌撰写。汤斌对丘濬的书写,主要集中于“文章”“道德”两个方面。其中在“文章”方面,他肯定了丘濬学识“博综”,同时也暗示其理学造诣“精微”不足;在“道德”方面,他肯定了丘濬的廉介和淡泊名利,却刻意突出丘濬性格之偏隘,甚至将弘治时期的一些政治纷争内化为其性格特征。《丘濬传》的这种书写模式不仅影响了其后的416卷本《明史》、王鸿绪《明史稿》对丘濬的评价,也被殿本《明史》所继承,形成了清朝官方对丘濬的基本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濬 清代 《明史》 汤斌 《拟明史稿》
下载PDF
“景泰十才子”群体考辩——兼论钱谦益的明诗史建构
14
作者 宋子乔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在过往文学史论中,大多认为“景泰十才子”是活跃于景泰年间的文人群体。结合各类史料文献与诗文别集,考察发现“景泰十才子”早在永乐、宣德年间就已登上文坛。这个文学群体的名称在不同阶段曾发生演进,分别有“十才子”“金陵十才子... 在过往文学史论中,大多认为“景泰十才子”是活跃于景泰年间的文人群体。结合各类史料文献与诗文别集,考察发现“景泰十才子”早在永乐、宣德年间就已登上文坛。这个文学群体的名称在不同阶段曾发生演进,分别有“十才子”“金陵十才子”“吴下十才子”“宣德十才子”等多个称号。“景泰十才子”的群体称号与具体成员经由钱谦益《列朝诗集》的提炼才逐步形成,随着《明史》《四库全书总目》的编写而盖棺定论。钱谦益推许这个文学群体,除了因为他在明诗史建构时的流派与门户意识,还与其欲使先人不朽的私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泰十才子 金陵十才子 钱谦益 《列朝诗集》 明诗史
下载PDF
明代词论之“主情与近俗”论略
15
作者 彭志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68-81,共14页
“主情与近俗”是明代词论中一对颇为重要的审美范畴。在两宋金元的词论中,多有关涉词之主情、雅俗的阐述,这些为明代词论同类话题的诠解提供了思考基础。明前期,叶蕃、陈敏政、梁桥等人推崇词之教化主理,而强调词之主情是明代中后期词... “主情与近俗”是明代词论中一对颇为重要的审美范畴。在两宋金元的词论中,多有关涉词之主情、雅俗的阐述,这些为明代词论同类话题的诠解提供了思考基础。明前期,叶蕃、陈敏政、梁桥等人推崇词之教化主理,而强调词之主情是明代中后期词论的重要话题,对其发展有所贡献的主要有张綖、周逊、王世贞、沈际飞、陈子龙等人。就明代词论中雅俗观的嬗递情形来看,前期词学批评以雅正刚健为主流,中期众多词论者倡导近俗观念,而后期论述又复归至雅正之途。明代词论关涉主情与近俗的阐述,对清人的启发意义颇大。对明代词论之“主情与近俗”展开细读剖析,可还原千年词学史的重要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词论 主情 近俗 词学史
下载PDF
近二十年间国内清代东北社会经济史研究状况述评
16
作者 陈正鹏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东北地区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清代东北的矿业开发、商业、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等诸多领域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在地区社会经济研究、民族区域间的交流联系研究... 东北地区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清代东北的矿业开发、商业、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等诸多领域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在地区社会经济研究、民族区域间的交流联系研究、史料档案运用等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广大学者更加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清代 社会经济史 区域经济
下载PDF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文学述论
17
作者 潘志刚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的人生履历丰富,著作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泛。他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文词曲类作品,还有兵书、书法等著作,显示出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景观。官抚辰诗歌雄杰之气与禅韵之风并存,其词作展示了乱世的别情与柔情,体现出词家本...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的人生履历丰富,著作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泛。他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文词曲类作品,还有兵书、书法等著作,显示出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景观。官抚辰诗歌雄杰之气与禅韵之风并存,其词作展示了乱世的别情与柔情,体现出词家本色特征。官抚辰是儒家思想践行者,其散文以书、议、序类最为亮眼,创作主体意识强烈,塑造了晚明一位坚硬不屈、具有担当的士人形象。官抚辰无疑是明清之际湖北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黄冈 文学景观 官抚辰 湖北文学史
下载PDF
冯梦祯孝道思想研究
18
作者 山淼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6期59-63,共5页
为进一步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拓展冯梦祯个案研究新思路,该文通过整理、点校冯梦祯《快雪堂集》,以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其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论述。冯梦祯作为晚明万历时期江浙地区重要的士人,受所处时代及人生经历的影响,其对孝道... 为进一步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拓展冯梦祯个案研究新思路,该文通过整理、点校冯梦祯《快雪堂集》,以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其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论述。冯梦祯作为晚明万历时期江浙地区重要的士人,受所处时代及人生经历的影响,其对孝道的理解具有多重性。首先冯梦祯认可实现孝道的最根本途径是实现自身成就、立身行道方可扬名显亲的传统儒学观念,但在生活实践中,他并不强求自己子孙在仕途上的发展,反之更重视他们对长辈身体力行的陪伴和照顾。同时,能继承先人遗业,扬其遗风,妥善依礼地操持先人的身后事,在冯梦祯看来也是履行孝道的重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祯 《快雪堂集》 孝道 儒学 思想史 晚明
下载PDF
历史地理视角的明清时期“束水攻沙”治黄之败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宇 卢勇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6-211,共6页
Since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1856 Qing dynasty,"shu shui gong sha"is the authentic theorem of water-control in lower reaches of Huang-he river,but plan was always used period of time which appeared problem... Since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1856 Qing dynasty,"shu shui gong sha"is the authentic theorem of water-control in lower reaches of Huang-he river,but plan was always used period of time which appeared problem and to be fail.Based History geography’s view,we can see it was resulted in land-increasing and bayou-extending from bedload which be eroded by water.In Ming and Qing dynasty,the coastline varied prodigiouss near the bayou,the bayou reached 90 km eastwardly,which elongated the riverway in lower reaches of Huang-he river in disguised form,caused the gradient minish,the water flowed slowly,the bedload deposited on riverbed,which conduced the bank bursted easily in the flood season,result flood in a high frequency.Finally,the river to be hang river,the bank difficult to be maintained,the Huang-he river be compelled to flow northly to the Bo-hai sea,the "shu shui gong sha" fai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GEOGRAPHY ming and QING dynasty "shu shui gong sha" failure
下载PDF
我国明代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启忠 柳茜 +2 位作者 李峰 徐丽君 陶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4-214,共11页
苜蓿被《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群芳谱》和《农政全书》以及明皇帝实录与方志等经典要籍所记载,充分体现了苜蓿在明代的重要性、研究的普遍性和种植的广泛性。本研究以记载明代苜蓿的相关典籍为基础,应用植物考据学原理和方法,结合... 苜蓿被《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群芳谱》和《农政全书》以及明皇帝实录与方志等经典要籍所记载,充分体现了苜蓿在明代的重要性、研究的普遍性和种植的广泛性。本研究以记载明代苜蓿的相关典籍为基础,应用植物考据学原理和方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明代苜蓿种植分布与状况、植物生态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和利用方式等进行尝试性研究考查。结果表明,明代在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北京、甘肃和宁夏等省均有苜蓿种植,其中以"三晋为盛,秦、鲁次之,燕、赵又次之"。在苜蓿植物学、生态生物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对苜蓿植株形态、花色及其着生部位、荚果种子形状的精准描述已达到现代植物学的水准。同时,对苜蓿的轴根性也有一定的认识,记载其根的形态与黄芪的根相类似。在明代出现了紫花和黄花2种苜蓿的记载;主张苜蓿与荞麦混作,并利用苜蓿的肥田能力,将苜蓿纳入了轮作制度中;提倡7、8月种苜蓿,一年三刈,种子田一刈;苜蓿3年后生长进入旺盛期,7、8年后衰退垦去。在苜蓿饲用方面明代王象晋提出了最佳利用时期,即"苜蓿花时,刈取喂马牛,易肥健食"。同时,在苜蓿的食用、药用等方面人们利用得更加具体有效。此外,苜蓿还可做贡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明代 栽培利用 苜蓿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