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Associated Implications on Soil Ecosystem Functions in South Eastern Nigeria
1
作者 Nwabueze I. Igu Chinero N. Ayogu +1 位作者 Chidimma C. Umeogu Michael C. Obikwel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3年第5期126-134,共9页
Land use change affects soil functions and its capacity to provide ecosystem services. Though much of the tropics are experiencing accelerated increases in land use change, associated impacts of such changes are poorl... Land use change affects soil functions and its capacity to provide ecosystem services. Though much of the tropics are experiencing accelerated increases in land use change, associated impacts of such changes are poorly understood and studied.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xtent to which land use changes affect the soil ecosystem functions in a rainforest zone of south eastern Nigeria.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24 sample locations in selected natural forest, cashew and palm plantations. Samples were analyzed in triplicate in the laboratory for geochemical analysis, after which the result was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ANOVA,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Forest carbon had higher % mean carbon content;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 (2, 21) = .246, p = .784) in carbon level across land uses. R value of .301 showed low correlation between % carbon, organic matter and % loss in ignition. Furthermore, R<sup>2</sup> value of 9.1% total variation i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could only be explained by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CEC, Nitrogen, Potassium and Phosphorus content of the land us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CEC (F (2, 21) = .844, p (.44);Nitrogen (.243), p (.79), Potassium (.140), p (.87), Phosphorus (.783), p (.47). Th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soil fertility of the land uses, although natural forest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s for these variables. Across the land uses, soil texture equally had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 sand (F (2, 21) = .320, p (.729) % clay (.430), p (.656), % silt (.043), p (.958). Soil carbon was seen to be more enhanced in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than other land uses. Though plantations had reduced capacities to provide ecosystem functions, establishing such in modified landscapes is still advocated as they can coexist with such and yet ensure ecosystem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ecosystem Services Forest loss Modification Soil Processes
下载PDF
论期间损失公共索赔的边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佩霖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5,共10页
从公益角度来看,期间损失责任是对生态环境使用利益损失的赔偿责任;从私益角度来看,期间损失责任是对私人的用益物权造成的使用损失或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期间损失责任的公私二元属性使得,对同一期间损失标的可能同时存在公共索赔与... 从公益角度来看,期间损失责任是对生态环境使用利益损失的赔偿责任;从私益角度来看,期间损失责任是对私人的用益物权造成的使用损失或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期间损失责任的公私二元属性使得,对同一期间损失标的可能同时存在公共索赔与私人索赔。目前对期间损失责任的认知局限于公益角度,这使得期间损失全部通过公益诉讼索赔,当存在私人可以索赔的期间损失时,即生重复索赔。为避免重复索赔,需调整期间损失的索赔机制,划清期间损失公共索赔的边界。期间损失公共索赔的边界可以以“公上去私”为原则,在公共索赔的基础上排除对私人用益物权造成的使用损失和私人可索赔的纯经济损失这两类私人索赔的范围,并通过实体规则、程序规则、技术规则的完善予以实现。以此构建的期间损失公共索赔边界将随纯经济损失的可赔偿性的变化而变化,将来存在进一步缩窄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第1235条 期间损失 环境侵权 公益诉讼 纯经济损失
下载PDF
昌吉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分析
3
作者 王云霆 高敏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8-24,32,共8页
通过分析2000-2020年昌吉市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探究昌吉市经济发展下土地类型与生态价值的相互转移变化。结果表明,昌吉市的草地面积在总区域面积中占比最大,历年占比均超过40.00%;草地和水域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余地类面积总体呈增... 通过分析2000-2020年昌吉市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探究昌吉市经济发展下土地类型与生态价值的相互转移变化。结果表明,昌吉市的草地面积在总区域面积中占比最大,历年占比均超过40.00%;草地和水域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余地类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草地转为耕地的面积达44 715.71 hm^(2),是转移变化最大的方式。通过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15年草地和水域的面积依然处于下降趋势但减速放缓,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长也逐步放缓。2000-2020年昌吉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20.49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113.48亿元;草地的价值最大,约占总价值的60%左右。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中,除了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的生态功能的价值略有增加,其他各项生态功能的价值均呈不同程度减少。草地、林地和水域转出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其中草地转为未利用地是价值损失最大的一项土地转移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损益 灰色预测模型 昌吉市
下载PDF
Swamp Forest Use and Loss in the Niger Delta: Contextual and Underlying Issues 被引量:1
4
作者 Nwabueze Ikenna Igu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7年第1期34-47,共14页
Forest ecosystems are vital not only for the ecosystem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but also for the livelihood of forest dependent communities for which its continual existence is a necessity. This study explored th... Forest ecosystems are vital not only for the ecosystem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but also for the livelihood of forest dependent communities for which its continual existence is a necessity.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attern of forest use in the hinterlands of the Niger Delta and sought to elucidate the drivers of forest loss and how the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the forest plots influenced the changes in the forest ecosystem. Ecosystem services reduction and forest loss/degradation were found to be increasing over the years due to crude oil activities, urbanization/developments, population increas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natural causes like flood. While each factor contributed to forest los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nd varied from community to community,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population growth were responsible for most of the losses across the landscape. Even though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were essential and thrived in the region, sustainable forest (land) uses could have reduced the associated implications of such land uses;but this was however hampered by the farming practises (shifting cultivation) across most of the communities. Lack of proper,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tructures, poor individual commitment and monitoring of forest activities were found to encourage forest loss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Provision of alternative sources of livelihood and ensuring that suitable guidelines on forest abstraction and harvest are enforced across the region, are steps to promot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FOREST MANAGEMENT ecosystem Services FOREST loss Resilienc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下载PDF
近20 a内蒙古高原城乡开发建设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萨日盖 包玉海 +3 位作者 窦银银 董禹麟 潘涛 匡文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2-933,共12页
内蒙古高原人类城乡开发建设活动监测及其对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科学评估对于建设国家北方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科学实践意义。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气象观测资料和其他辅助信息,综合应用动态度分析和邻域替代等方法,评估了2... 内蒙古高原人类城乡开发建设活动监测及其对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科学评估对于建设国家北方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科学实践意义。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气象观测资料和其他辅助信息,综合应用动态度分析和邻域替代等方法,评估了2000—2020年内蒙古高原城乡开发建设的空间范围、扩张速度以及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结果表明:(1)2020年内蒙古高原城乡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为18206.4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6%。(2)2000—2020年城乡建设扩张面积为7462.99 km~2,59.76%源于工矿用地的扩张。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其中城市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以占用农田为主,工矿用地以占用草地和荒漠为主。(3)2000—2020年内蒙古高原由于人类城乡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损失达到143.51×10~4tC,采矿开发导致的损失最多,占比由2000—2010年的60.72%增加到2010—2020年的73.91%。2010年以来,城乡开发建设占用农田导致的NPP损失有所缓解,然而草地NPP损失在加剧。(4)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系统NPP损失主要由采矿开发导致。城镇人口、GDP增加以及相关政策引起城乡建设不断扩张,对生态系统NPP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内蒙古高原高质量城乡开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开发建设 生态系统 NPP损失 内蒙古高原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尾矿库溃坝短期生态环境损失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水华 彭浩 +2 位作者 余琦 姚池 黄劲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220,共8页
尾矿库溃坝不但会对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定量评估尾矿库溃坝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在溃坝尾砂流演进过程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尾矿库溃坝生态环境损失评估方法... 尾矿库溃坝不但会对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定量评估尾矿库溃坝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在溃坝尾砂流演进过程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尾矿库溃坝生态环境损失评估方法。以江西省某铁矿尾矿库工程为例,模拟了溃坝尾砂流演进过程,获取了该尾矿库下游受灾区域分布及危险程度区划图,并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评估了尾矿库溃坝造成的短期生态环境损失。结果表明:采用Bingham流变模型可有效模拟尾矿库溃坝及尾砂演进过程,获得尾矿库下游地区受灾情况;尾矿库下游地区受到溃坝影响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的损失最大。所提方法可为类似尾矿库工程漫顶溃坝生态环境损失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溃坝 尾砂流演进过程 短期生态环境损失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严长安 杨汝兰 +2 位作者 付潇华 刘艳 吴文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194-6202,共9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日趋剧烈,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日趋剧烈,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体系,定量评估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转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0年和2016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688.16亿元和729.31亿元,6年间增加了41.15亿元。从各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看,由大到小排序为林地>水域>耕地>建设用地>草地>裸地。(2)2010—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为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裸地>水域,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较高,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52.71km~2,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了93.25km~2。(3)2010—2016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相互间的转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88亿元,其中耕地、草地、城镇用地和裸地面积的变化增加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54.62亿元,林地和湿地面积的变化减少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50.74亿元。研究成果可为滇池流域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损益 土地利用动态度 滇池流域
下载PDF
基于矿场历史数据集的生态环境损害期间损失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晓倞 周庆 +2 位作者 叶脉 余璇 孙贝丽 《四川环境》 2023年第6期89-94,共6页
为研究广东西部某矿场多次非法占用林地行为累计造成的支持服务、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等生态环境损害期间损失,以追究其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结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采用历史数据集为基线,研究了案例... 为研究广东西部某矿场多次非法占用林地行为累计造成的支持服务、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等生态环境损害期间损失,以追究其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结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采用历史数据集为基线,研究了案例矿场占用林地行为造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其行为造成支持服务期间损失约117万元,调节服务期间损失约499万元,供给服务期间损失约41万元,期间损失总价值量约657万元,此部分期间损失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追究生态破坏行为人的损害赔偿责任,但同类案件却往往因调查研究难度较大、数据获取难等原因往往未被追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破坏 生态环境损害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期间损失 损害赔偿
下载PDF
喀斯特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氮流失的水文驱动特征
9
作者 任惠敏 付智勇 +1 位作者 王发 陈洪松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3,共10页
喀斯特坡地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并存,共同驱动了土壤关键生源物质的迁移,造成该区土壤生产力下降、地下水污染。为揭示喀斯特坡地土壤碳氮流失途径及其水文驱动机制,本研究以喀斯特坡地径流微区(2 m×1.2 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火烧、轻... 喀斯特坡地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并存,共同驱动了土壤关键生源物质的迁移,造成该区土壤生产力下降、地下水污染。为揭示喀斯特坡地土壤碳氮流失途径及其水文驱动机制,本研究以喀斯特坡地径流微区(2 m×1.2 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火烧、轻度砍伐、重度砍伐、人工林、耕地、牧草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流失途径、形态及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是土壤碳氮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降雨产流阈值为16 mm,55 mm时达到产流峰值。各土地利用方式仅在暴雨下有显著差异,其中,人工林的土壤碳氮流失量较大,而重度砍伐的流失量较小。土地利用方式不改变土壤碳氮的流失途径,各土地利用方式均以地表流失为主(51.29%~75.15%),壤中流为辅,其中壤中流主要通过A层流失(65.20%~89.12%)。氮素流失形态以NO_(3)^(-)-N为主(45.84%~56.49%)。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喀斯特坡地生源物质流失过程及其水文驱动机制、研发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阻控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 人为干扰 面源污染 碳氮流失 壤中流
下载PDF
国际贸易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渠道的探究
10
作者 李婷婷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2期52-55,63,共5页
汇集了国际学者们有关国际贸易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总结了国际贸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渠道,分析了国内外历史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不良后果。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提出了一些降低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贸易网络 跨国贸易 物种丧失 生态系统紊乱
下载PDF
农果复合系统营养物质的盈亏平衡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发启 刘海斌 周正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3-416,共4页
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南部3个村农果复合型生态农业的营养物质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是农果复合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主要输入途径.输入的营养物质中,化石能所占比重较大,而有机肥投入相对不足.农果复合生态系统内用于... 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南部3个村农果复合型生态农业的营养物质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是农果复合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主要输入途径.输入的营养物质中,化石能所占比重较大,而有机肥投入相对不足.农果复合生态系统内用于循环的N、P、K仍远低于营养物质N、P、K的输出量.3村营养物质的产投比虽有差异,但总体水平仍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物质 盈亏平衡 农果复合生态系统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同安湾围(填)海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的货币化预测评估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萱 陈伟琪 +1 位作者 张珞平 郭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5914-5924,共11页
基于围(填)海负面生态影响的分析,针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各类服务自身的特点,运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调查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构建了围(填)海造成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的货币化评估模型,并应用于厦门同安湾的案例研究。尝试对同... 基于围(填)海负面生态影响的分析,针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各类服务自身的特点,运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调查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构建了围(填)海造成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的货币化评估模型,并应用于厦门同安湾的案例研究。尝试对同安湾4个围(填)海规划方案可能造成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害进行货币化评估。结果显示,从方案一至方案四,随着围(填)海面积的增大,其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损失依次为13593万元/a、54392万元/a、67937万元/a和147848万元/a,单位面积损失依次为68.65元/(m·2a)、70.36元/(m·2a)、72.43元/(m·2a)和76.84元/(m·2a)。基于评估结果,针对厦门围(填)海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生态系统服务损害 预测评估 同安湾
下载PDF
玉树地震灾后自然生态系统损失评估与土地利用规划 被引量:6
13
作者 贾克敬 徐小黎 +1 位作者 何春阳 赵媛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2,共6页
研究目的:评估玉树地震对震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建议。研究方法:卫星遥感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和社会调查。研究结果:灾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价值高、结构封闭和不易恢复3个基本特征;此次地震明显影... 研究目的:评估玉树地震对震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建议。研究方法:卫星遥感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和社会调查。研究结果:灾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价值高、结构封闭和不易恢复3个基本特征;此次地震明显影响了区域高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其中,草地生态系统损失最为严重。研究结论:灾后玉树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应坚持"生态先行",在充分考虑灾区生态承载力基础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并注意与生态移民、特色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灾后规划 自然生态系统 损失评估 玉树地震
下载PDF
围填海造陆引起的海岛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以浙江省洞头县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隋玉正 李淑娟 +1 位作者 张绪良 张朝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96,共7页
利用 SPOT5、IRS-P5高分辨遥感数据、海图并结合实地调查,以2004年数据为基准,分别获取了2008年和2010年浙江洞头县14个有居民岛屿的岸线以及填海造地数据。根据填海工程造成海岛周围海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等多种服务损失构建生... 利用 SPOT5、IRS-P5高分辨遥感数据、海图并结合实地调查,以2004年数据为基准,分别获取了2008年和2010年浙江洞头县14个有居民岛屿的岸线以及填海造地数据。根据填海工程造成海岛周围海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等多种服务损失构建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估算模型,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花费法等方法评估了海岛造地导致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情况,结果表明:洞头县2004-2010年填海造地导致海岛周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为13626.95万元/a,其中供给价值损失最大,占价值总损失的87%,从价值损失分布空间看状元岙岛周围海域损失最大,其次是洞头岛,小门岛周围海域损失最小。因此,在开发利用海岛资源时,应对养殖、捕捞、港口、自然保护等海岛开发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控,提高海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海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围填海造陆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损失 洞头县
下载PDF
集合种群理论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鲁庆彬 王小明 丁由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70,共8页
环境问题的改善是生态与环境学家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其核心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遭到极大的破坏 ,最明显的表现是生境破碎和栖息地丧失。本文探讨了集合种群理论的形成与成因 ,概述了该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应用前景。在集合种群... 环境问题的改善是生态与环境学家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其核心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遭到极大的破坏 ,最明显的表现是生境破碎和栖息地丧失。本文探讨了集合种群理论的形成与成因 ,概述了该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应用前景。在集合种群理论应用于生态恢复实践的论述中 ,阐述了一些原则性问题 ,包括集合种群平衡观、最小可存活集合种群、最适斑块密度以及高质量生境斑块等 ,以求在人们设计物种保护和恢复对策时 ,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栖息地丧失 集合种群理论 生态恢复 最小可存活集合种群
下载PDF
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货币化评估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锋 陈伟琪 王萱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11期1-5,共5页
海湾是人类活动的密集地带,它以其特有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种服务。从海湾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入手,在分析溢油事故可能给海湾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运用... 海湾是人类活动的密集地带,它以其特有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种服务。从海湾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入手,在分析溢油事故可能给海湾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调查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服务(子服务)损失货币化评估的相应计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海湾 生态系统服务 损害 货币化评估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19
17
作者 冯起 刘蔚 +1 位作者 司建华 苏永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2-690,共9页
近30a来,由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无序的开发利用,导致了严重水土环境退化.从20世纪50—70年代,下游300km河道逐渐干涸,致使下游水文过程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1960—1980年下游水位由2~4m下降到4~10m;1980年后,水位年降速率是20cm.1958... 近30a来,由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无序的开发利用,导致了严重水土环境退化.从20世纪50—70年代,下游300km河道逐渐干涸,致使下游水文过程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1960—1980年下游水位由2~4m下降到4~10m;1980年后,水位年降速率是20cm.1958—1978年,塔里木河流域胡杨减少了2/3,生物量下降了1/2;1950—19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主要树种胡杨林减少了3820km2,而灌木和草地面积减少了200km2.这种水文变化已导致水环境的明显恶化,并引起了土地沙漠化,1960—1990年代形成沙漠化土地12300km2.塔里木河的盐分含量逐渐升高,1960年的最大含盐量是1.28g·L-1,但1981—1984年达到4g·L-1,到1998年达7.8g·L-1.根据对沙漠化土地有机碳含量推算,近30a塔里木河流域土壤由于退化向大气中释放的有机碳多达112Tg,且28.3%来自表层0~1.0m土壤.人类活动的强度干扰是导致以上水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对水资源与水土环境监测、观测、管理和恢复的科学与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土环境变化 生态系统退化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板栗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流失规律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正科 袁穗波 +2 位作者 姚敏 田育新 刘文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115-118,123,共5页
为探讨红壤低山丘陵区不同板栗复合经营模式内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对7 个模式内的土壤流失量进行连续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幼林下间种、停止间种和林冠迅速生长、林分充分郁闭 3个阶段,土壤流失量出现缓慢... 为探讨红壤低山丘陵区不同板栗复合经营模式内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对7 个模式内的土壤流失量进行连续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幼林下间种、停止间种和林冠迅速生长、林分充分郁闭 3个阶段,土壤流失量出现缓慢减少、急剧减少和基本稳定的变化过程;幼林下间种的当年,各模式内土壤流失量变化在22.5-31.1 t/(hm2·a)之间,但小于对照32.91%-51.45%;模式经营进入第3阶段后,林地土壤流失量均在 0.05t/(hm2·a)以下;在日降雨量10—70 mm间,日降雨引起的土壤流失量差异较大,间种作物覆盖地表,对于10~ 70 mm日降雨强度的土壤侵蚀力且有重要的抗蚀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红壤 农林复合 土壤流失
下载PDF
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估算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亚华 张宁 施祖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7,41,共6页
利用多种方法估算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并综合已有相关研究,认为1999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流域GDP的0.63%-16.6%。利用影子价格法估算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流域GDP的7.3%。海河流域现状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相对经济... 利用多种方法估算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并综合已有相关研究,认为1999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流域GDP的0.63%-16.6%。利用影子价格法估算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流域GDP的7.3%。海河流域现状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相对经济损失值处在历史高峰期。未来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及按照规划开展大规模节水挖潜举措的前提下,经济损失的相对量将大为减少,但是绝对经济损失量可能还会有所增大。向流域节水挖潜领域的项目投资,会给全社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 水生态环境 经济损失 影子价格
下载PDF
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经济损失估算及启示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杨光梅 闵庆文 李文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44-49,共6页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绿色屏障,以天然牧场为基础的草原畜牧业是当地的主体经济,但是目前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成为主要的风沙源。对草原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有助于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将生态环境...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绿色屏障,以天然牧场为基础的草原畜牧业是当地的主体经济,但是目前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成为主要的风沙源。对草原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有助于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将生态环境的基础性作用考虑其中。根据草原生态功能的特点和资料的可靠性,选择典型指标,对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2年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09×108元,间接经济损失为12.24×108元,总经济损失为23.33×108元,与2002年第一产业国民生产总值相当;退化草原的恢复费用需要18.11×108元,占2002年GDP的22.1%,而目前草场恢复的资金远远低于理论数值,草原恢复速度低于退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退化 经济损失估算 生态系统服务 恢复成本 锡林郭勒草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