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著对《诸病源候论》引用研究
1
作者 李彤迪 王育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63-967,共5页
本文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收录的古代医籍为研究范围,探析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籍对《诸病源候论》的引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之成书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伤寒类”医籍发展的历程为《诸病源... 本文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收录的古代医籍为研究范围,探析宋金元时期“伤寒类”医籍对《诸病源候论》的引用情况,发现《诸病源候论》之成书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伤寒类”医籍发展的历程为《诸病源候论》在后世的流传保留了珍贵有效的史料与语料,给后人探寻古籍原貌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伤寒论 伤寒类医籍 宋金元时期
下载PDF
《伤寒论》版本研究概述 被引量:3
2
作者 阎琪 张瑞彬 +1 位作者 张海洋 陈凤芝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635-637,共3页
《伤寒论》的版本一向为学者所注意,但因年代久远,汉唐之时,书籍皆靠手抄传授而无刻版印刷,难以广为流传。通过对近10年《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纳总结《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和现况。近年来,对于《伤寒论》版本研... 《伤寒论》的版本一向为学者所注意,但因年代久远,汉唐之时,书籍皆靠手抄传授而无刻版印刷,难以广为流传。通过对近10年《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纳总结《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和现况。近年来,对于《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并不特别突出,《伤寒论》在版本研究方面,多数认同以宋本和成注本为权威版本。《伤寒论》版本的研究者中以钱超尘教授为首,其对宋本《伤寒论》的研究最为透彻,对张仲景本人及宋本《伤寒论》的流传演变研究颇为详细。另有其他学者亦对宋本《伤寒论》及其他版本的《伤寒论》进行了版本研究,但研究不够深入且不具有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版本 张仲景 钱超尘
下载PDF
汉末思想嬗变对《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一慧 张维波 +3 位作者 黄涛 韩彬 王广军 王瑞红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67,共2页
汉末是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过渡的时期,有清通简要、得意忘言、务实求真等时代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神仙之风对医学的影响。从思想嬗变的角度,对中医巨著《伤寒杂病论》的行文风格、方法原则、学术思想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 汉末是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过渡的时期,有清通简要、得意忘言、务实求真等时代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神仙之风对医学的影响。从思想嬗变的角度,对中医巨著《伤寒杂病论》的行文风格、方法原则、学术思想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其时代背景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末 思想嬗变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宋本《伤寒论》版本简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据考,宋本《伤寒论》中国藏有五部,日本藏有一部,今世所存凡六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之本为赵开美所刻无疑,但它是赵氏初刻本,不是翻刻本;而宽文本虽然不是好版本,但它对传播《伤寒论》功不可没。日本翻刻《伤寒论》最精善者是安政本。另... 据考,宋本《伤寒论》中国藏有五部,日本藏有一部,今世所存凡六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之本为赵开美所刻无疑,但它是赵氏初刻本,不是翻刻本;而宽文本虽然不是好版本,但它对传播《伤寒论》功不可没。日本翻刻《伤寒论》最精善者是安政本。另,考证宋本《伤寒论》务须将两类误称"仲景全书"者加以区别:一是与张卿子《仲景全书》相区别,二是与恽铁樵影印日本安政本相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本《伤寒论》 宋本《伤寒论》日本内阁本 宋本《伤寒论》日本宽文本 宋本《伤寒论》日本安政本 宋本《伤寒论》台湾本 版本
下载PDF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 被引量:8
5
作者 钱超尘 温长路 《河南中医》 2005年第1期3-7,共5页
考证张仲景里籍、名字、任长沙太守、王粲死因、建安当作建宁诸端 ,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证知《伤寒论》据《伊尹汤液》而成书。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生平 版本
下载PDF
20世纪四本《伤寒论》所据底本揭秘 被引量:5
6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06年第11期1-4,共4页
20世纪有四部《伤寒论》翻刻本、影印本或排印本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它们是1912年武昌医馆翻刻本、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排印本。这四部书均称据赵开美《仲景全... 20世纪有四部《伤寒论》翻刻本、影印本或排印本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它们是1912年武昌医馆翻刻本、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排印本。这四部书均称据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而翻刻、影印或排印。考证后认为:武昌医馆本是柯继文依照杨守敬提供的“影钞本”翻刻的;恽铁樵本是以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本为底本削去返点符号而影印者;《新辑宋本伤寒论》源于恽铁樵本;《伤寒论译释》本亦以恽铁樵本为底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武昌医馆翻刻本 《伤寒论》恽铁樵影印本 《新辑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译释》
下载PDF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续2) 被引量:7
7
作者 钱超尘 温长路 《河南中医》 2005年第3期3-6,共4页
考证张仲景里籍、名字、任长沙太守、王粲死因、建安当作建宁诸端 ,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证知《伤寒论》据《伊尹汤液》而成书。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生平 版本
下载PDF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续3) 被引量:6
8
作者 钱超尘 温长路 《河南中医》 2005年第4期3-7,共5页
考证张仲景里籍、名字、任长沙太守、王粲死因、建安当作建宁诸端,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证知《伤寒论》据《伊尹汤液》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生平 版本
下载PDF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考略(续1) 被引量:5
9
作者 钱超尘 温长路 《河南中医》 2005年第2期3-7,共5页
考证张仲景里籍、名字、任长沙太守、王粲死因、建安当作建宁诸端 ,依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证知《伤寒论》据《伊尹汤液》而成书。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生平 版本
下载PDF
从汉代敦煌、居延简牍看《伤寒论》的形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其斌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47-50,共4页
上世纪初至上世纪70年代于我国西北敦煌、居延地区出土了数万枚汉代简牍,这些简牍是西汉至东汉时期戍边队伍的文书档案,它们全部出自于汉代人之手,具有准确的时代内容和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有记载伤寒类疾病及治疗方药的医药简牍,反映... 上世纪初至上世纪70年代于我国西北敦煌、居延地区出土了数万枚汉代简牍,这些简牍是西汉至东汉时期戍边队伍的文书档案,它们全部出自于汉代人之手,具有准确的时代内容和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有记载伤寒类疾病及治疗方药的医药简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伤寒类疾病的认识水平。笔者试透过这些简牍内容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产生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汉简》 《居延汉简》 《伤寒论》
下载PDF
淳化本《伤寒论》的重要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1年第1期1-2,共2页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于北宋淳化三年(992)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宋本《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今以淳化本校宋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研读宋本《伤寒论》,宜...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于北宋淳化三年(992)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宋本《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今以淳化本校宋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此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本《伤寒论》 宋本《伤寒论》 《太平圣惠方》
下载PDF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心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17-521,共5页
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4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 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4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呕哕附”五个小字,从而把“厥利呕哕”混淆成厥阴病,是引发厥阴病篇纷乱的根源。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与《金匮玉函经》中,逐条找出“厥利呕哕”条文的踪迹.“厥利呕哕”不仅是附在厥阴病篇,更确切地说是附在三阳病三阴病六病之后,是集中对伤寒发病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厥”,以及贯穿于三阴三阳六病与“吃”有关联的常见症状“利、呕、哕”,进行深入地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克绍 厥阴病 厥利呕哕 赵刻宋本《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注解伤寒论》
下载PDF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版本之考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1年第5期441-444,共4页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逼真北宋原刻本,医家美称赵氏翻刻本为"宋本",北宋原刻本已佚。宋本今存五部,皆藏中国,极为珍秘,已为国宝。日本枫山秘府藏有一部,经反复考察,系据赵开美之初刻本翻刻者,翻刻草率,讹字甚多,日本安政...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逼真北宋原刻本,医家美称赵氏翻刻本为"宋本",北宋原刻本已佚。宋本今存五部,皆藏中国,极为珍秘,已为国宝。日本枫山秘府藏有一部,经反复考察,系据赵开美之初刻本翻刻者,翻刻草率,讹字甚多,日本安政期间中医文献学家堀川济据枫山秘府本翻刻之,改其讹字,刊刻精美,对中国影响甚大,1923年恽铁樵影印之,伪称影印件为"赵开美本",1946年叶桔泉予以揭露之。恽铁樵本影响巨大,《新辑宋本伤寒论》、《伤寒论译释》两书前言均称底本为赵开美本而实为恽铁樵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版《伤寒论》 《安政本伤寒论》 赵开美 恽铁樵 张仲景
下载PDF
宋以前《伤寒论》版本的“固瘕”诠释学研究
14
作者 刘超武 刘桂颖 +2 位作者 朱振刚 王泓午 张涛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固瘕"见于《伤寒论》原文191条。历代注家学者因方法不同,莫衷一是。诠释学作为西方研究文本技术的科学,在其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借助宋以前《伤寒论》版本进行诠释学循环,对"固瘕"一词进行诠释学研究,发现其可以从... "固瘕"见于《伤寒论》原文191条。历代注家学者因方法不同,莫衷一是。诠释学作为西方研究文本技术的科学,在其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借助宋以前《伤寒论》版本进行诠释学循环,对"固瘕"一词进行诠释学研究,发现其可以从多层面角度得出不同诠释结论,虽不一致、也不矛盾,呈现出诠释结论的历史性,符合诠释学意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燥屎 诠释学 宋以前版本
下载PDF
赵开美生平事迹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2年第1期33-35,共3页
赵开美(1563-1624),为明代著名藏书家,字玄度,一字如白,号清常道人,江苏常熟人,万历中以父荫授刑部郎中,官太仆丞,晚年又名"琦美",其人保藏整理《古今杂剧》242种,翻刻大量珍贵古书,其中包括宋板《伤寒论》。
关键词 赵开美 《古今杂剧》 宋板《伤寒论》 《刑部郞中趙君墓表》 《脉望馆书目跋》 钱谦益
下载PDF
谈宋本《伤寒论》原文的398条与808条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丰杰 李宇航 《河南中医》 2020年第6期811-814,共4页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概论、伤寒辨证之规范,其内容不乏精妙,学术价值亦不可低估;痉湿暍篇虽见于《金匮要略》,然其证与伤寒相似,具有鉴别诊断之意义,示人不可误治。中10篇论六经辨证、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是《伤寒论》的重点与核心,共计398条,不可混同于397法。后8篇原文共计288条,其内容虽与中10篇重复较多,但有学者考证提出后8篇的内容本是王叔和所见散失《伤寒杂病论》的原始状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校注》 张仲景
下载PDF
王履与缪希雍外感热病学术特色辨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董男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0-12,共3页
对王履、缪希雍著作中涉及外感热病的内容进行梳理,辨析其学术特色。王履认为伤寒、温病、热病的病因相同,但病机不同,伤寒是由表入里,温病是由里达外,发表之法不同,较少使用麻黄、桂枝等。缪希雍认为外感热病感邪途径为口鼻,提出"... 对王履、缪希雍著作中涉及外感热病的内容进行梳理,辨析其学术特色。王履认为伤寒、温病、热病的病因相同,但病机不同,伤寒是由表入里,温病是由里达外,发表之法不同,较少使用麻黄、桂枝等。缪希雍认为外感热病感邪途径为口鼻,提出"三阳多兼阳明"之说,以津液为本,治以清润,常将大剂石膏与麦冬、知母等合用,慎用汗下之法、温热及苦寒之品,强调因地因人制宜。他们的学术皆根植于《伤寒论》,认为伤寒是外感热病包括温病、疫病的主要病因;都认同温病与伤寒概念、病机、治法不同;在治法上较多使用清热、滋阴法,都提出慎用麻黄、桂枝。他们的学说推动了外感热病学术发展,对温病、疫病学术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履 缪希雍 伤寒论 明代 外感热病 伤寒 温病 疫病
下载PDF
仲景学说在宋代迅速成为显学的成因分析
18
作者 王润春 刘欢 刘桂荣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95,共3页
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除《伤寒杂病论》自身的学术特点以及历代医家的整理与继承,与其学说在宋代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医界迅速传播密不可分。宋代国内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 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除《伤寒杂病论》自身的学术特点以及历代医家的整理与继承,与其学说在宋代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医界迅速传播密不可分。宋代国内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家层面对医学的关注、发达的科技与文化等,不仅为仲景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强有力地推动了仲景学说的传播。仲景学说之所以在宋代成为显学,并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正是由于宋代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仲景学说的显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宋代
下载PDF
《温疫论》传本学术传承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张志斌 《天津中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91-394,共4页
对《温疫论》最早版本的认识,基本定论在康熙年间的石本、张本等几种版本,但系统研究其学术传承关系者尚属鲜见。文章经过对《温疫论》版本大量细致的调查,从崭新视角对其学术传承关系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 《温疫论》 传本 学术传承关系
下载PDF
宋本《伤寒论》北京—上海—美国—台湾转移释秘
20
作者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09年第5期417-419,共3页
今存之宋本《伤寒论》非北宋校正医书局原刻之本。原刻本分大字本与小字本两种。小字本亡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后,大字本《伤寒论》据清末藏书家伯兮题记所述,他藏有北宋治平二年(1065)大字官刻本,今不知何在。今称之宋本《伤寒论》,... 今存之宋本《伤寒论》非北宋校正医书局原刻之本。原刻本分大字本与小字本两种。小字本亡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后,大字本《伤寒论》据清末藏书家伯兮题记所述,他藏有北宋治平二年(1065)大字官刻本,今不知何在。今称之宋本《伤寒论》,指明代万历二十七年江苏常熟赵开美请当地优秀刻工赵应期刊刻之《伤寒论》,以北宋元祐三年(1088)小字原刻本为底本翻刻,尊称"宋本伤寒论",实明刻也。宋本《伤寒论》确知共存五部,除台湾今存一部外,其余四部藏于中国大陆: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一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一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部,上海图书馆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宋本《伤寒论》 王重民 傅振伦 杨殿珣 谢国桢 刘修业 赵开美 赵应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