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 Mode and Correspondi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Native Music Education
1
作者 Fei Li Li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10期21-23,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research on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 mode and correspondi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native music education.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has come to a critical per... In this paper, we research on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 mode and correspondi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native music education.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has come to a critical period,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serious influence is the quality of music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ic education make and manage the school, the school for students to adopt a unified education model, unifi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make the music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unification. Our proposed approach combines the advances of western education pattern with the native music education which will be effective and innov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ic Educatio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hinese Native Influence and Impact.
下载PDF
论明清《衢州府志》的秩序意识
2
作者 汤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145,F0003,共10页
秩序意识是中国人深沉的文化心理。地方志以纲张目举的形式网罗故实,囊括大典。其穷搜博采、勾陈稽考之处实有着复杂的动因与考量。浙江衢州是“东南阙里”“南孔圣地”。衢州历代府志在深植儒家意识上颇具代表性。四部明清《衢州府志... 秩序意识是中国人深沉的文化心理。地方志以纲张目举的形式网罗故实,囊括大典。其穷搜博采、勾陈稽考之处实有着复杂的动因与考量。浙江衢州是“东南阙里”“南孔圣地”。衢州历代府志在深植儒家意识上颇具代表性。四部明清《衢州府志》皆有鲜明的秩序意识导向。它们既标举理想的社会秩序,也如实记载了影响秩序稳定的变量因素,从而凸显了形塑与维护秩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体现了地方志这一文体在凝聚地方社会、植入共同秩序意识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讨论地方志编纂的秩序意识,无论在方法论层面还是价值追求上都对当代修志具有启示性意义,亦可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鲜活的历史记忆与切实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意识 《衢州府志》 儒家精神 礼乐教化
下载PDF
朱熹诗教与礼乐关系疏考
3
作者 王丽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先秦以六经为教,《诗经》居首。朱熹既是儒家诗教传统的传承者也是诗教理论的创新者。朱熹以“性体情用”的哲学思想,重新解读和确认了儒家诗教的意义。这种理学式的思路也成为朱熹阐释礼乐关系的逻辑基础。他明确提出“诗本乐末”“礼... 先秦以六经为教,《诗经》居首。朱熹既是儒家诗教传统的传承者也是诗教理论的创新者。朱熹以“性体情用”的哲学思想,重新解读和确认了儒家诗教的意义。这种理学式的思路也成为朱熹阐释礼乐关系的逻辑基础。他明确提出“诗本乐末”“礼乐同体”,从形而上的层面解决了诗教思想中的礼乐关系问题。他从礼乐的价值指向出发,明确了“敬”先“和”后的次第,使“礼”“乐”作为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中有了主从先后的分别,并进一步以“敬体和用”的理论讨论儒家诗教核心价值观“仁”的实现路径。立足朱熹诗教思想,深入考释其对礼乐关系的解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朱熹诗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教 礼乐关系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结果的因素解析
4
作者 李慧玫 康建东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56-64,91,共10页
音乐审美体验是音乐教育的基石,也是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带给人愉悦的审美享受,还可以透过其体验结果及相关性分析揭示个体的音乐审美认知、音乐审美情感、音乐审美偏好及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梳理现有的音乐心理学和神经美学... 音乐审美体验是音乐教育的基石,也是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带给人愉悦的审美享受,还可以透过其体验结果及相关性分析揭示个体的音乐审美认知、音乐审美情感、音乐审美偏好及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梳理现有的音乐心理学和神经美学的实证研究发现,音乐作品的熟悉度、复杂度、自传体记忆,体验者的人格特质、音乐素养程度、文化背景、体验前的情绪状态以及体验时的情境是影响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结果的主要因素。通过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素养,改变音乐审美体验结果;还可以发挥在调节情绪、平衡身心健康及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高校美育教学 音乐教育 音乐审美体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宗周乐舞思想内涵发微
5
作者 杜乐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60-82,349,350,共25页
周公“制礼作乐”,开启中国礼乐教化之先河。礼乐作为一个整体,建立起神人以和、和谐五伦的礼乐制度。从“乐”的角度而言,诗、乐、舞为一体,一方面为“礼”服务,配合礼,节情、饰貌和安乐。另一方面以乐舞保障礼的秩序,以乐舞提升品德修... 周公“制礼作乐”,开启中国礼乐教化之先河。礼乐作为一个整体,建立起神人以和、和谐五伦的礼乐制度。从“乐”的角度而言,诗、乐、舞为一体,一方面为“礼”服务,配合礼,节情、饰貌和安乐。另一方面以乐舞保障礼的秩序,以乐舞提升品德修养,以乐舞开展礼乐教化,乐舞成为社会“移风易俗”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舞”为研究入手点,在比较宗周时期礼、乐、舞之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舞”在礼乐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以期为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建设提供人文传统和文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礼作乐 乐舞 人文教化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工部局乐队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推动与影响探究
6
作者 仇红玲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上海工部局乐队是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音乐机构,以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成为中国音乐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与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乐队借鉴中国传统音乐创作的“中国... 上海工部局乐队是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音乐机构,以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成为中国音乐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与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乐队借鉴中国传统音乐创作的“中国风格”交响音乐作品,是一次中西音乐融合的新尝试,同时也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积累,更为中国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创新思路。工部局乐队时期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栽培与扶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西方音乐文化的理念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培养出一批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音乐素养的音乐人才,也为推动日后中国音乐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 中国音乐家 音乐教育 影响
下载PDF
角色在音乐美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谢嘉幸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I0002,共7页
席勒认为“游戏冲动”是“美与艺术的起源”,从而奠定了美育的基础。然而,“游戏冲动”源于何处?什么样的机制使其实现对人“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调和?在音乐美育中“角色”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文从角色理论出发,指出“角色”... 席勒认为“游戏冲动”是“美与艺术的起源”,从而奠定了美育的基础。然而,“游戏冲动”源于何处?什么样的机制使其实现对人“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调和?在音乐美育中“角色”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文从角色理论出发,指出“角色”是个体进入社会的必由通道,既是美育的出发点,也是美育的归属;进而探讨角色、仪式与故事共同构成的“游戏”机制,如何使人获得从生命、性命到使命的成长;最后指出具有“核心素养”的目的性“角色”与音乐活动中的功能性“角色”共同在音乐美育中起到育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 仪式 故事 游戏 音乐美育
下载PDF
论“乐”的伦理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梦肖 徐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
礼乐文明对中国传统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与“礼”所体现的伦理价值既不相同,又相辅相成。“礼”强调等级分明的伦理秩序,“乐”则追求整个社会的“和同”,体现一种“和”的伦理精神。这一独特的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过程复杂而漫... 礼乐文明对中国传统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与“礼”所体现的伦理价值既不相同,又相辅相成。“礼”强调等级分明的伦理秩序,“乐”则追求整个社会的“和同”,体现一种“和”的伦理精神。这一独特的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过程复杂而漫长,在殷商时代呈现为原始先民沟通天人的祭祀仪式,是凝聚群体的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西周的礼乐之治形成了“乐合同,礼别异”的价值格局,“乐”是具有“礼”之规范性的国家制度,通过伦理教化的方式来实现秩序之和;随着西周末年的礼坏乐崩,“乐”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的伦理规范功能逐渐式微。而孔子赋予“乐”在个体道德层面上的独特价值,是使个体以实现伦理价值为目标、自觉地修养德性的精神动力,由此赓续了“乐”所蕴含的伦理精神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别异 乐合同 乐教 伦理精神
下载PDF
论《礼记》因性成教的政治哲学特质
9
作者 刘志敏 荆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礼记》对人性“致德”的概括,包含教以成德、以教为政的双重意蕴,礼乐教化既是成德之途也是为政之道,其思想基础是《大学》《中庸》《乐记》中对人性“明明德”“致中和”“德者得也”的积极期待。人性致德是教化的前提,成就人性秉于... 《礼记》对人性“致德”的概括,包含教以成德、以教为政的双重意蕴,礼乐教化既是成德之途也是为政之道,其思想基础是《大学》《中庸》《乐记》中对人性“明明德”“致中和”“德者得也”的积极期待。人性致德是教化的前提,成就人性秉于天道的内在之德并外化为德性秩序,是礼乐教化和为政的目的。在对人性的积极期待基础上,《礼记》“教化的政治”思想凸显出因性成教、以教为政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致德 修身 礼乐教化 因性成教
下载PDF
20世纪前期中国“新音乐”教育思想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10
作者 成泽卿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7-21,共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新音乐”开始萌芽,音乐人根据自己的音乐思想进行各类音乐实践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音乐”初步成型。“新音乐”是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与冲突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人音乐实践的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新音乐”开始萌芽,音乐人根据自己的音乐思想进行各类音乐实践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音乐”初步成型。“新音乐”是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与冲突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人音乐实践的结果。研究20世纪前期各阶段中国音乐人对“新音乐”的实践,有助于厘清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明确各阶段音乐教育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促进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音乐” 教育思想 发展 影响
下载PDF
儒家诗教生成的礼乐政治背景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金善 受志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儒家诗教以它凸显政治教化、强调"温柔敦厚"的风格影响着后世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对其被长久奉行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论文尚不多见。拟从礼乐政治与《诗》的关系,"为政以德"的儒家政治诉求对诗教的需求,政教合... 儒家诗教以它凸显政治教化、强调"温柔敦厚"的风格影响着后世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对其被长久奉行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论文尚不多见。拟从礼乐政治与《诗》的关系,"为政以德"的儒家政治诉求对诗教的需求,政教合一的体制下儒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对诗教的影响,士大夫政治使得儒学、进而儒家诗教的长期奉行成为可能等方面来分析儒家诗教历代承传的原因,并强调要正确认识儒家诗教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温柔敦厚 礼乐 士大夫政治
下载PDF
“礼乐教化”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更粹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86,共4页
礼乐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和涵摄人的一生且无所不包的弥散性的人文体系;教化是一个人文历程;礼乐教化就是一种以礼乐为仪式与表徵的,在润物无声的情况下,向民众传达蕴于礼乐之中的义理精神的化成天下的人文活动。
关键词 礼乐 教化 礼乐教化 人文
下载PDF
论“士”之起源发生及与西周教育的关系--以诗三百《雅》《颂》之“士”为突破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木斋 邹雅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共12页
士的本源意义并非如同此前学者所说的为男人、为官员、为农民耕作、为武士等;"士"的早期含义是文士,是中国早期儒家教育的重要组成,主要是周公制礼作乐制度形成之后的产物,其主要含义类似于当下所说的士子。诗三百中的《雅》... 士的本源意义并非如同此前学者所说的为男人、为官员、为农民耕作、为武士等;"士"的早期含义是文士,是中国早期儒家教育的重要组成,主要是周公制礼作乐制度形成之后的产物,其主要含义类似于当下所说的士子。诗三百中的《雅》《颂》部分共计出现士21次,清晰显示了由学而士、由士而为俊杰髦士、由学者人才而为六卿之首之卿士、由学子而为一般官员总称的内涵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制度 儒家经典教育 《诗经》
下载PDF
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世雯 徐建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69,共4页
人的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成长时期,有的儿童在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问题。面对"特殊儿童",有的人尝试用音乐教育来对他们... 人的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成长时期,有的儿童在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问题。面对"特殊儿童",有的人尝试用音乐教育来对他们进行心灵、智慧及爱的启迪,以规范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弥补其初始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让其健康成长,回归社会。这些有益的方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儿童 音乐教育 社会化 影响
下载PDF
“诗乐”教育的理念与其传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祖襄 《美育学刊》 2010年第1期45-52,共8页
"诗乐"教育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甲骨文"乐"字已包涵着诗、乐、舞三种意义,西周时期的"乐德""乐语""乐舞"教育也体现出这三方面。"诗乐"不仅用于宫廷礼乐制度,也用... "诗乐"教育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甲骨文"乐"字已包涵着诗、乐、舞三种意义,西周时期的"乐德""乐语""乐舞"教育也体现出这三方面。"诗乐"不仅用于宫廷礼乐制度,也用于学校教育。北宋"湖学"兴起之时,"诗乐"也随之而兴。元初熊朋来为振兴华夏文化,编撰《瑟谱》来进行"诗乐"教育。"诗乐"又是华夏民族语言与音乐相融合的一种传统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教育 礼乐制度 上博简
下载PDF
古代乐官重要功能述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黎国韬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84-92,共9页
古代乐官的功能多种多样,其中正乐功能主要包括校正乐律、修造乐器、采集并编订民间歌舞、校正并重建前朝乐舞等四个方面;传播功能包括横向传播及纵向传播两大类;文化保存功能主要包括历史的保存、乐舞戏剧的保存、乐谱的创造与利用等... 古代乐官的功能多种多样,其中正乐功能主要包括校正乐律、修造乐器、采集并编订民间歌舞、校正并重建前朝乐舞等四个方面;传播功能包括横向传播及纵向传播两大类;文化保存功能主要包括历史的保存、乐舞戏剧的保存、乐谱的创造与利用等几个方面;而教育功能的发展变化则与古代学政和乐政的变迁息息相关。以上四种功能虽历经变迁,却能始终贯彻持续,因而对古代社会、古代文化、古代音乐戏剧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官 功能 正乐 传播 文化保存 教育
下载PDF
儒家礼治思想的缘起、学理与文化功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6,共6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只有人人都成为身心健全的君子,人类的进化才告完成。儒家文化以人为中心展开,将礼乐教化作为培养君子的主要途径。周人总结历史教训后,选择礼治的道路。中国文化中的"礼",范围广大,...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只有人人都成为身心健全的君子,人类的进化才告完成。儒家文化以人为中心展开,将礼乐教化作为培养君子的主要途径。周人总结历史教训后,选择礼治的道路。中国文化中的"礼",范围广大,几乎无所不包,相当于西方人的"文化"。从学理上而言,礼以治身,乐以化性,礼乐双修,是完人教育的最高层次。礼的社会功能,是为社会提供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加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是移风易俗的最好"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德治 完人教育 礼乐教化 移风易俗
下载PDF
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晓武 《艺术探索》 2008年第6期116-117,共2页
文章从音乐自身的特点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出发,以公共音乐教育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实施途径为主线,介绍了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说明普通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加走近音乐,更好地接受音乐的熏陶、... 文章从音乐自身的特点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出发,以公共音乐教育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实施途径为主线,介绍了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说明普通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加走近音乐,更好地接受音乐的熏陶、感染,改善大学生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音乐教育 心理健康 积极影响
下载PDF
孔子的礼乐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珊珊 《大舞台》 2011年第2期198-199,共2页
孔子的礼乐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乐"是"仁"的外化,有了"礼乐"就能很好得表现"仁"的精神本质,因此,孔子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在总结周礼的基... 孔子的礼乐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乐"是"仁"的外化,有了"礼乐"就能很好得表现"仁"的精神本质,因此,孔子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在总结周礼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礼乐观,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孔子生活的时代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孔子礼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孔子礼乐思想的内涵及特点,并期望从中汲取有价值的理念,以促进当前音乐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礼乐思想 音乐教育
下载PDF
《乐记》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其逊 刘文昭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5-120,128,共7页
《乐记》是基于中国心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儒家的“乐教”传统,对“礼乐教化”这一核心理念进行系统论述的作品,是儒家美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乐记》之美育观源于心性文化义理系统及先秦“礼乐教化”的实践经验,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君... 《乐记》是基于中国心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儒家的“乐教”传统,对“礼乐教化”这一核心理念进行系统论述的作品,是儒家美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乐记》之美育观源于心性文化义理系统及先秦“礼乐教化”的实践经验,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君子修养”为人格范式的美育目标,以“礼乐相和”为教化方式的美育途径,以“制礼作乐”为源泉和归宿的美育实践。总之,《乐记》美育是对心性文化理想及其实践方式的探索,主张遵循中国人感受、体验、类比的思维习惯进行审美教化,对我国当代美育理论的建构及美育实践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审美教育 礼乐教化 心性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