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 被引量:8
1
作者 陈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教会女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但是在客观上教会女校冲击了中国旧的教育制度,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为中国培养了早一批知识女性,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中国 教会女校 近代女子教育
下载PDF
妇女与教育——我国教育性别平等的进程与反思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新蓉 武晓伟 林思涵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13,共13页
教育是所有妇女和女童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发展基石。在教育领域内推进性别平等和赋权妇女,既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关切的重大领域之一,也是我国执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基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的25年来,尤其是近5年,我... 教育是所有妇女和女童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发展基石。在教育领域内推进性别平等和赋权妇女,既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关切的重大领域之一,也是我国执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基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的25年来,尤其是近5年,我国在教育领域中保障女童和妇女的教育权益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将妇女参与教育的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提出建议,将有利于促进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女童 教育 性别平等
下载PDF
教会女校与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产生及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范牡丹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3-125,共3页
教会女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文化殖民"的性质,但是客观上教会女校在中国的创办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上的女禁,并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职业女性,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近代中国教育史... 教会女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文化殖民"的性质,但是客观上教会女校在中国的创办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上的女禁,并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职业女性,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不可小觑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教会女校 近代女子职业教育 社会影响
下载PDF
中日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萍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61,共4页
在日本教育史上,女子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女教育家。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许多初等、中等和高等女子学校,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提升了整个日本社会女性的知识和教养,并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史上... 在日本教育史上,女子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女教育家。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许多初等、中等和高等女子学校,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提升了整个日本社会女性的知识和教养,并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同样在近代,中国也产生了不少女教育家,她们积极创办各种女子学校,致力于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但是由于中日两国迥异的社会状况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中日两国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的女子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教育家 女子学校 比较
下载PDF
论元代的女童教育与女教书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2,共7页
元代汉人、南人的女童教育差别不大,都是以女红为主的家庭教育,父母和外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望族和儒士之家的女童能够依照司马光《书仪》《朱子家礼》的要求,幼时习诗文诵读,七岁始读儒家经典,十岁左右始习女工,十二三岁始习歌... 元代汉人、南人的女童教育差别不大,都是以女红为主的家庭教育,父母和外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望族和儒士之家的女童能够依照司马光《书仪》《朱子家礼》的要求,幼时习诗文诵读,七岁始读儒家经典,十岁左右始习女工,十二三岁始习歌舞等艺术。这些女童所读经史以朱子集注勘定的《论语》《孝经》《小学》为主,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受元代社会世俗化的影响,歌舞书算等技能教育受到普遍重视。与注重女红和辞章为中心的女童技能教育相比,元代女德教育则较为缺乏。受当时浓烈的贞节观念的影响,刘向《列女传》、曹大家《女诫》和《礼记》等颇有影响,但少见有读《女孝经》《女论语》者。许熙载《女教》就是根据当时不重视女教的情况,结合两个女儿的教育,辑定经史中有关女教的文字而成的新女教书,对元末明初的女童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女童教育 女教书
下载PDF
近代中国教会女校发展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学 易训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年第8期51-53,共3页
中国女子接受学校教育始于基督教教会创办的教会女子学校。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教士都把教育视为传教活动的从属品,但我们也不应忽略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思潮所产生的正面的和积极的影响。教会女校的创立,改变了清末与民... 中国女子接受学校教育始于基督教教会创办的教会女子学校。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教士都把教育视为传教活动的从属品,但我们也不应忽略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思潮所产生的正面的和积极的影响。教会女校的创立,改变了清末与民国时期中国妇女的教育现状,为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提供了多层面的借鉴。本文通过回顾近代中国教会女校的发展轨迹,对教会女校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我国现代女子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教会女校 女子教育
下载PDF
从经正女学到蔡元培的爱国女学 被引量:1
7
作者 钱斌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6-30,共5页
从经元善的经正女学到蔡元培的爱国女学,不仅能追溯中国女子教育源流,而且从一个视角再现了我国教育从封建走向近代的艰辛历程。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虽受到经元善的影响,但他办女学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反封建阶段,已步入到资产阶级教... 从经元善的经正女学到蔡元培的爱国女学,不仅能追溯中国女子教育源流,而且从一个视角再现了我国教育从封建走向近代的艰辛历程。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虽受到经元善的影响,但他办女学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反封建阶段,已步入到资产阶级教育轨道。较之经正女学,蔡元培办爱国女学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经元善 爱国女学 经正女学 女子教育史
下载PDF
中国近代报刊与女子教育关系探析
8
作者 郑永安 刘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5,共6页
中国近代报刊和女子教育的发展可以根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划分为发蒙、渐进、兴盛和转型等四个时期。不断的社会变革使中国近代报刊和女子教育在其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本土化、理性化、政治化和科学化... 中国近代报刊和女子教育的发展可以根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划分为发蒙、渐进、兴盛和转型等四个时期。不断的社会变革使中国近代报刊和女子教育在其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本土化、理性化、政治化和科学化的发展特点,两者间也经历了同源关系、促进关系、互惠关系和交融关系的逐步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刊 女子教育 女性报刊 女子学校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河北省女性教育的发展特征
9
作者 徐爱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2-75,共4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省的女性教育迎来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妇女解放思想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思想教育的主题。女子学校在层次和类别上呈多样性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兴起了有组织、较规范的女子社会教育;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省的女性教育迎来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妇女解放思想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思想教育的主题。女子学校在层次和类别上呈多样性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兴起了有组织、较规范的女子社会教育;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促使河北女性迈出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教育 河北省女性教育 女子学校
下载PDF
论温州教会女校的兴衰
10
作者 郑春生 任娇娇 《蚌埠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49-152,共4页
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温州教会女校,经过中西文化长时间的碰撞、摩擦、融合,蹒跚前进,曲折发展,形成了独有的特色。由于其带有侵略性质,在新中国成立后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但它的创立改变了温州落后的妇女教育状况,启迪了温州女性自身的觉... 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温州教会女校,经过中西文化长时间的碰撞、摩擦、融合,蹒跚前进,曲折发展,形成了独有的特色。由于其带有侵略性质,在新中国成立后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但它的创立改变了温州落后的妇女教育状况,启迪了温州女性自身的觉醒,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温州妇女解放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教会女校 女子教育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历史记忆的省思——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为中心
11
作者 李净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6,158,共7页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反传统的激进言行并存的历史图景是官立新式女子学校为女性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种方式和可能。对传统经典的阐释也不再是男性知识精英的特权,而是通过两性的共同解读和传播,具有更加丰富的性别意涵。在...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反传统的激进言行并存的历史图景是官立新式女子学校为女性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种方式和可能。对传统经典的阐释也不再是男性知识精英的特权,而是通过两性的共同解读和传播,具有更加丰富的性别意涵。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语境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阐释往往与国族主义话语紧密联系在一起。出于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对社会失序的极度焦虑,他们不断阐发传统经典的时代意义。近代报刊媒体积极参与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记忆的形成与传播,为传统文化在近代的阐释与传承提供了十分便捷、开放的舆论平台,更凸显了女性有关传统文化的言说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传统文化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女子教育 性别
下载PDF
生命历程与大学开女禁——以邓春兰上书事件为中心
12
作者 王晓慧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2-48,共7页
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是平等地获得受教育权,在男女平等的宏大叙事话语下,男女同等地接受高等教育是必然之举。大学开女禁是近代妇女解放的标志性事件和符号之一,而邓春兰上书则是推动大学开女禁得以成功的关键性举措。在生命历程理... 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是平等地获得受教育权,在男女平等的宏大叙事话语下,男女同等地接受高等教育是必然之举。大学开女禁是近代妇女解放的标志性事件和符号之一,而邓春兰上书则是推动大学开女禁得以成功的关键性举措。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邓春兰上书事件的历史社会学考察表明,妇女解放实质上是多元互动型构的结果,个体转型与社会变迁转型是同步的,它们通过主体嵌入、结构型塑、历史网络型构和关键的生命事件等交互作用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大学开女禁 邓春兰上书 妇女解放 女子高等教育
下载PDF
从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看现代女校建立的意义和女性教育特色
13
作者 胡英娣 《价值工程》 2010年第7期159-160,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不少女子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各有其不同的办学特点。本文从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入手,对现代女子院校建立的意义和女性教育的特色问题,表述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 我国女子教育 现代女校 女性教育特色
下载PDF
晏阳初女子教育思想对凉山彝族女童教育的启示
14
作者 景志明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第4期61-63,共3页
凉山彝族女童教育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探析晏阳初的女子教育思想,分析凉山彝族女童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从而阐述了晏阳初女子教育思想对凉山彝族女童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女童教育 女子教育 凉山彝族 晏阳初
下载PDF
教会女校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女子教育的影响
15
作者 王建平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8-60,共3页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帝国主义在华的扩张,教会女校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尽管教会女校本意是宣传基督教的福音,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把西方文明带入了中国,极大的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尤其是促进了中国女学的发展和女性思想的解放。
关键词 教会女校 女子教育 思想解放
下载PDF
吴贻芳教育思想对当代女大学生培养的启示
16
作者 樊晶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11年第4期58-61,共4页
吴贻芳在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2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鲜明的教育目标—造就女界领袖;明确的人才培养规格—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全人;科学的培养途径—深化课程改革。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启迪我们,对女大... 吴贻芳在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2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鲜明的教育目标—造就女界领袖;明确的人才培养规格—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全人;科学的培养途径—深化课程改革。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启迪我们,对女大学生的培养应体现时代特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其独立的完整人格形成;持续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提高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高等教育 女大学生培养 教育思想 吴贻芳
下载PDF
印度表列群体女童教育问题及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美妍 吕文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8-105,共8页
在印度女童总人口中,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女童是印度女童群体中最弱势的群体。她们备受阶级、经济、传统观念等多重束缚,教育权利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严重阻碍。较低的入学率和居高不下的辍学率,使得表列群体女童的教育一直... 在印度女童总人口中,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女童是印度女童群体中最弱势的群体。她们备受阶级、经济、传统观念等多重束缚,教育权利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严重阻碍。较低的入学率和居高不下的辍学率,使得表列群体女童的教育一直没有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为改变现状,印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障表列群体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在表列群体女童教育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印度表列群体女童教育问题对我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问题有如下启示:一是教育政策要切实保障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女童的教育权利;二是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改革,剔除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三是社区要参与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童教育 表列群体 印度女性
下载PDF
晚清女性关于女学的探讨——以第一份妇女报纸《女学报》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人锋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女学报》是晚清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它在女子教育刚刚萌生的时候就集中地探讨女学问题,从为什么兴办女学、兴办何种女学、兴办女学为了什么、如何兴办女学四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发展女子教育。
关键词 晚清女性 《女学报》 女学
下载PDF
试述中国女子教育之滥觞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宇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7-69,共3页
封建社会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中国被迫开放以后 ,基督教采取“以学辅教”的策略在中国设立教会女校 ,客观上打破了这种千年的陈腐观念。教会女校及反缠足运动的兴起 ,均成为中国女子教育 ,乃至中国妇女... 封建社会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中国被迫开放以后 ,基督教采取“以学辅教”的策略在中国设立教会女校 ,客观上打破了这种千年的陈腐观念。教会女校及反缠足运动的兴起 ,均成为中国女子教育 ,乃至中国妇女解放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教育 教会女学 反缠足
下载PDF
重审《妇人画报》中的摩登女郎形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岳颖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文章以20世纪30年代发行于上海的《妇人画报》为研究文本,通过结合“女性嫌恶症”这个生发于上海语境的本土词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解读“摩登女郎”被审视的细节和原因。不难发现,摩登女郎表面上的前卫实则是男性作者对女性肉体的臆想... 文章以20世纪30年代发行于上海的《妇人画报》为研究文本,通过结合“女性嫌恶症”这个生发于上海语境的本土词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解读“摩登女郎”被审视的细节和原因。不难发现,摩登女郎表面上的前卫实则是男性作者对女性肉体的臆想与规划;女性享受溢美之词,以甘愿跳入他们打造的美的枷锁为代价;男性对摩登女郎爱恨交织,体现了他们自身情感上的矛盾。这些“女性嫌恶症”表现背后的原因与女性社会角色的多维期待、近代女学的“失控”、男性作家融入上海大都市的焦虑等相关。图文形塑的“摩登女郎”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维度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中与西、性别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登女郎 女性嫌恶症 《妇人画报》 贤妻良母 女子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