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党员教育研究
1
作者 王今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党员教育,以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水平,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党员教育,以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水平,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党委、边区中央局)领导下,边区乡村党员教育以西北局高干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乡村党员教育中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比较严重,教学方式以照本宣科为主,教育形式主要是流动训练班,教材内容艰深、枯燥无味。后一阶段,结合全党整风,较好地纠正了党员教育中存在的偏差,面向乡村党员干部的扫盲教育与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效果,基本实现了巩固和发展党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乡村党员教育 乡村党支部
下载PDF
次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欧洲校园”的身份演进与运行机制
2
作者 王小栋 苑大勇 +1 位作者 瞿铮 刘全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3,共17页
“欧洲校园”是一个区位概念,也是上莱茵地区的三国五校自发形成的次区域联盟。从自组织的视角审视“欧洲校园”的发展脉络与运作机制,揭示了其身份是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并逐步实现次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在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发展... “欧洲校园”是一个区位概念,也是上莱茵地区的三国五校自发形成的次区域联盟。从自组织的视角审视“欧洲校园”的发展脉络与运作机制,揭示了其身份是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并逐步实现次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在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发展过程中,“欧洲校园”经历了从合作伙伴到欧洲理想、再到实体法人的三次身份演进,是一种从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非线性过程。“欧洲校园”正式成立后,其运作方式表现为资源互补下的利益空间一体化、制度协同下的跨境流动一体化、经费统筹下的项目合作一体化。此外,“欧洲校园”的演进与发展,也得益于欧洲国家间的制度同构、边境地区间的非线性协同以及校园合作间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校园 高等教育 次区域一体化 教育国际化 跨境协作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价值和启示
3
作者 贾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1936年以前,陕甘宁地区师资匮乏,教育文化落后。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兴办师范教育,成立、接收六所师范学校,明确教育方针,制定教育制度,健全机构、课程设置,加强领导和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区师范教育的历史价值在于... 1936年以前,陕甘宁地区师资匮乏,教育文化落后。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兴办师范教育,成立、接收六所师范学校,明确教育方针,制定教育制度,健全机构、课程设置,加强领导和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区师范教育的历史价值在于:培养师资力量,改变了当地落后的教育状况;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为革命战争和边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注重实践探索,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其对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是:要始终重视教师质量的提高,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生态,创设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师范教育 教育质量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
4
作者 王馨玉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坚持敌后抗战和根据地自身建设中,不仅在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党的领导下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人才培养、思想解放,乃至推动全民统一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坚持敌后抗战和根据地自身建设中,不仅在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党的领导下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人才培养、思想解放,乃至推动全民统一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理论和实践,也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边区 教育文化建设 现代传承
下载PDF
晋察冀边区干部教育浅探
5
作者 张秀 肖守库 回娅冬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为适应新形势需要,遵从党中央的指示,开展了干部教育运动,包括构建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出台系列干部教育政策法规、形成在职干部教育以及干部学校教育为主的各级各类教育体系。边区干部教育运动的开展,极大地提...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为适应新形势需要,遵从党中央的指示,开展了干部教育运动,包括构建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出台系列干部教育政策法规、形成在职干部教育以及干部学校教育为主的各级各类教育体系。边区干部教育运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随之而来的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雄厚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与人才保证,且其经验至今仍极具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边区 干部教育 教育体系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识字组研究
6
作者 李维阳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136-139,共4页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工作面临着外部环境和现实需求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边区积极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教育活动。鉴于农村人口分散、无法设立学校的情况,识字组成为社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识字...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工作面临着外部环境和现实需求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边区积极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教育活动。鉴于农村人口分散、无法设立学校的情况,识字组成为社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识字组将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员组合在一起,指定小组长,赋予他们监督和推进识字的重要职责,通过专门辅导培训,普遍采用“小先生制”的教学方式,从家庭邻里扩展至街道巷口,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利用任何空闲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活动,推动了教学互动,为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政治意识、促进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 社会教育 识字组
下载PDF
边疆学校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价值与作用
7
作者 黄新卓 姚国安 芦忠文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0期159-162,共4页
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新时代边疆地区学校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深刻内涵、重要价值及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阐述学校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旨在揭示边疆地区学校体育在铸... 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新时代边疆地区学校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深刻内涵、重要价值及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阐述学校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旨在揭示边疆地区学校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独特价值和功能,从而充分发挥边疆地区学校体育在育人、文化传承和社会化方面的多重作用,助力边疆地区学校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地区 学校体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体育人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民教育
8
作者 李丹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紧扣党的中心工作和边区各项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农民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赋予了农民教育全新的使命,拓展了农民教育的思路和内容,大大推动了边...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紧扣党的中心工作和边区各项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农民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赋予了农民教育全新的使命,拓展了农民教育的思路和内容,大大推动了边区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农民教育各项措施的实施,不仅助推边区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权建设,也对保障抗战胜利产生了积极影响,创造了战时农民教育的成功实践模板,为新中国成立后乃至当今的农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农民教育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优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9
作者 李婷婷 王洋 盘璇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边疆民族地区,该地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 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边疆民族地区,该地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有待加强、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优化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必须以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为关键,增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性,进而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意义 问题 优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以文化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当代意义
10
作者 马文珠 栗洪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的历史背景下实施的政治动员和思想教育运动,也是通过文化教育促进边区乡村社会革新、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边区利用村规民约、乡村传统文化和多种教育组织的教育力量,将党的政治理念、... 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的历史背景下实施的政治动员和思想教育运动,也是通过文化教育促进边区乡村社会革新、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边区利用村规民约、乡村传统文化和多种教育组织的教育力量,将党的政治理念、执政措施、思想观念嵌入乡村社会,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当代乡村振兴战略是陕甘宁边区乡村改造的继承和发展,总结边区政府社会教育的实践经验,对于当下以史为鉴、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来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陕甘宁边区 社会教育
下载PDF
文艺大众化资源的征用路径——以定县秧歌为例
11
作者 王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8期104-108,共5页
20世纪20—40年代,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晋察冀边区先后在华北乡村开展乡村建设为旨归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定县秧歌文脉深厚而成为运动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定县秧歌存在的封建性因素以及实施主体的认知差异,定县秧歌经历了用与弃、亲与疏... 20世纪20—40年代,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晋察冀边区先后在华北乡村开展乡村建设为旨归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定县秧歌文脉深厚而成为运动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定县秧歌存在的封建性因素以及实施主体的认知差异,定县秧歌经历了用与弃、亲与疏的艰难抉择。新中国成立至今,经过主题和形式的不断革新,定县秧歌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该文探究定县秧歌发展的个中缘由,帮助大众进一步认识文艺大众化的复杂历史脉络,以期为今日乡村文艺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乡村文艺 乡村建设 定县秧歌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晋察冀边区
下载PDF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审视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媛 张正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劳动教育是助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高校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最终坚定劳动信念。为此,边区始终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通过规范的教学计划、丰... 劳动教育是助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高校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最终坚定劳动信念。为此,边区始终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通过规范的教学计划、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广泛的媒体宣传,获得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同时有效促进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转变、全面发展和情感建立。以历史观照现实,陕甘宁边区高校劳动教育的成功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其推出的宏观政策制度的建立、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坚持为时代育人以及多元教育主体构建等创新举措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高等学校 劳动教育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中西医合作方针的确立与实践——以1944年文教大会为线索
13
作者 曾浩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9-96,共8页
陕甘宁边区建立初期,群众卫生意识淡薄,疾病肆虐,医疗资源不足,缺医少药又巫神猖獗,加之中西医各自为营,医疗卫生条件相当落后。1944年,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文教事业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建设被提上日程。毛泽东倡议召开文教大会以推进文化... 陕甘宁边区建立初期,群众卫生意识淡薄,疾病肆虐,医疗资源不足,缺医少药又巫神猖獗,加之中西医各自为营,医疗卫生条件相当落后。1944年,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文教事业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建设被提上日程。毛泽东倡议召开文教大会以推进文化教育建设,并首提中西医合作理念。在文教大会筹备期间,关于中医与西医合作的讨论洋洋盈耳。最终于文教大会上正式将其确立为卫生工作方针。在中西医合作方针的指引下,边区开展了合作的实践探索,采取了成立研究会、中西医交流经验及合作诊疗等措施,在普及卫生知识,进行反巫神斗争、治理疾疫及培养医药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方针对边区卫生事业的兴旺发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影响着新中国的卫生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合作 陕甘宁边区 文教大会
下载PDF
探索与调适:晋察冀边区“民办公助”小学教育的实施
14
作者 张浩溟 李婉瑶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发展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革命战争时期,党曾在小学教育领域推行了“民办公助”的教育政策,其中尤以晋察冀边区的实施最为得力。晋察冀边区“民办公助”小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政策推行和政策延续变化两个阶... 发展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革命战争时期,党曾在小学教育领域推行了“民办公助”的教育政策,其中尤以晋察冀边区的实施最为得力。晋察冀边区“民办公助”小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政策推行和政策延续变化两个阶段,在资金筹措、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更加灵活多样。这种教育模式促进了边区基础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战时环境下边区教育的发展,同时展示了对“新教育方针”的努力探索,反映出教育与边区政治、经济等因素互相调适的发展特点,为新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公助” 晋察冀边区 小学教育
下载PDF
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基于五省高校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9
15
作者 史利平 柳翔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3-78,共6页
采用自编问卷对我国跨境民族地区五省高校的720名在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总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系统调查,发现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度普遍较低,在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与国家认同呈正相关,... 采用自编问卷对我国跨境民族地区五省高校的720名在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总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系统调查,发现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度普遍较低,在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与国家认同呈正相关,且相关度较大,其中学校因素影响非常显著,其次是家庭因素,最后是社会因素。国家认同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国家建构的核心力量,欲消弭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危机,有效提高其国家认同度,就需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以实现跨境民族长治久安、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认同 跨境民族 民族认同 民族教育
下载PDF
教育界与近代边疆教育——以参与边疆教育事业的轨迹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建中 田正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38-45,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是新式教育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推动新式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教育界广大人士在致力于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在祖国辽阔的边疆民族地区留下了他们活动的深深印记。教育界人士的这些实践活动,... 20世纪上半叶是新式教育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推动新式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教育界广大人士在致力于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在祖国辽阔的边疆民族地区留下了他们活动的深深印记。教育界人士的这些实践活动,为近代边疆教育事业的初步转型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对边疆教育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办学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迄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界 边疆教育 边疆地区
下载PDF
新疆南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分析——以和田和喀什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房风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71-74,共4页
近年来,在中央、新疆全区和援疆省市的帮助和扶持下,新疆南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地区,得到加快发展,成效明显,但目前仍面临基础设施欠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专业建设不够规范、师资数量不足、就业水平低等问题,需... 近年来,在中央、新疆全区和援疆省市的帮助和扶持下,新疆南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地区,得到加快发展,成效明显,但目前仍面临基础设施欠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专业建设不够规范、师资数量不足、就业水平低等问题,需要在经费投入、教育教学、教师编制、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加强改革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南疆地区 中等职业教育 和田地区 喀什地区
下载PDF
云南边境沿线学校教育发展现实困境阐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孝川 王凌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1期145-147,共3页
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沿边线一带学校教育呈现出"离农"性的倾向,教师流失严重,以及"双(多)语"教学开展困难等特殊的问题形态。而学校教育的功能定位游离于边民的需求之外,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很难留住人才,以... 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沿边线一带学校教育呈现出"离农"性的倾向,教师流失严重,以及"双(多)语"教学开展困难等特殊的问题形态。而学校教育的功能定位游离于边民的需求之外,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很难留住人才,以及多民族杂居的实情带来双(多)语教学工作的困境是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要应对这一局面,必须从云南边民的实际需求入手,重新定位沿边线学校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以待遇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基点稳定教师队伍,并大力培养和培训双(多)语教师,确保双(多)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促进沿边线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沿边线 学校教育 特殊问题 阐析
下载PDF
湘鄂渝黔边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互动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兆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2,共5页
湘鄂渝黔边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非均衡状况,根据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理,高等教育是影响边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快边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湘鄂渝黔边区 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正林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50-55,共6页
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一是扫除文盲,二是提高民众的政治水平、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政治参与的热情。由于传统的文化背景、民众对识字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在社教中强化政治教育而... 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一是扫除文盲,二是提高民众的政治水平、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政治参与的热情。由于传统的文化背景、民众对识字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在社教中强化政治教育而弱化识字教育以及边区的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等多种原因,使扫盲的实际效果与扫盲理想相差甚远。边区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比较彻底的社会动员,后者显得更重要、更突出。民众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中共在乡村政权的认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共实现了在边区乡村权力主角的转换,并通过社会教育控制了全部乡村社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社会教育 乡村政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