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long the fault intersection zone-a case study on the reef-flat systems of the No.1 slope break zone in the Tazhong area, Tarim Basin 被引量:14
1
作者 Xiang Caifu Pang Xiongqi +4 位作者 Yang Wenjing Wang Jianzhong LiQiming Liu Luofu Li Yanqu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11-225,共15页
Understanding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is one of the key scientif ic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solved for effectiv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superimposed basins developed in northwest Chin... Understanding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is one of the key scientif ic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solved for effectiv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superimposed basins developed in northwest China. The northwest striking No.1 slope break zone, which is a representative of superimposed basins in the Tarim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due to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northeast strike-slip faults.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c framework, the types and properties of reservoirs and the hydrocarbon compositions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from east to west. Anomalies of all the parameters were found on the fault intersection zone and weakened up-dip along the structural ridge away from it. Thu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intersection zone is the hydrocarbon charging position. This new conclusion differs greatly from the traditional viewpoint, which believes that the hydrocarbon migrates and accumulates along the whole plane of the No.1 slope break zone. The viewpoint is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evidence from the theory of main pathway systems, obvious improvement of the reservoir quality (2-3 orders of magnitude at the intersection zone)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fault intersection zone. Differential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entrapment exists in and around the strike- slip faults. This is controlled by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fa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ore complicated the fault structure is, 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effects will be. If there is a deformation band, it will hinder the cross fault migration due to the common feature of two to four orders of magnitude reduction in permeability. Otherwise, hydrocarbons tend to accumulate in the up-dip structure under the control of buoyancy.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fault structure should be emphas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 chromatographic effect fault intersection zone differential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superimposed basin Tazhong area Tarim Basin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effective carrier system and function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Gaoyou Sag,Subei Basin,China
2
作者 李浩 高先志 +2 位作者 孟晓燕 赵赟龙 张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679-1692,共14页
Effective carrier system comprises carrier beds which transport hydrocarbon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ffectiveness of carrier system i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ce of hydrocarbon show, hydrocarbon inclusio... Effective carrier system comprises carrier beds which transport hydrocarbon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ffectiveness of carrier system i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ce of hydrocarbon show, hydrocarbon inclusion and sealing ability of fault to hydrocarbons distribution, together with matching relation of activity history of fault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of source rock.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considerations, transporting ability of effective carrier system can be evaluated using parameters such as fluid potential,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spatial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pathway as well as activity rate of fault. Additionally, a new concept of"transporting threshold porosity" was proposed. Five styles of effective carrier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in Gaoyou Sag, displaying either layered or z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porting time ranges from the sedimentary time of Ezdz to early stage of sanduo uplift. Effective carrier systems can be described to be lowly-efficient and highly-efficient. Major faults (convex or steep fault plane) with activity rate greater than 20 m/Ma and structure ridges of sand layers with spatial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pathway greater than 25% are defined to be highly-efficient carrier beds. Hydrocarbons are concentrated around high-efficient carrier beds and E1 f traps of northern shanian area are predicted to have great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ive carrier system transporting threshold porosity of carrier beds fluid potential hydrocarbon migration GaoyouSag
下载PDF
基于EDEM-FLUENT岩体微裂隙渗流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
3
作者 杨灿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151-156,共6页
为进行微观层面裂隙渗流过程的研究,构建三维单裂隙渗流模型,借助EDEM-FLUENT软件对单裂隙模型进行控制变量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单裂隙结构在渗流过程中流体-颗粒关于压力流速分布图像,描述了单裂隙结构在渗流过程中流体-颗粒渗流特征的... 为进行微观层面裂隙渗流过程的研究,构建三维单裂隙渗流模型,借助EDEM-FLUENT软件对单裂隙模型进行控制变量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单裂隙结构在渗流过程中流体-颗粒关于压力流速分布图像,描述了单裂隙结构在渗流过程中流体-颗粒渗流特征的相关性。在承压水作用下,由颗粒迁移引发单裂隙的冲蚀效应,使裂隙喉部贯通处水流形态呈现阶段性变化:初始阶段、软化冲蚀阶段、扩展阶段、完全贯通阶段。以颗粒冲蚀速率评价微裂隙的演化过程,直观地描述了微裂隙演化过程呈现阶段性变化,其表现为快速增长-缓慢-平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渗流 颗粒迁移 冲蚀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龙凤山地区火石岭组火山岩输导体系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帅 蒋有录 +2 位作者 苏圣民 金帅 陈杏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9,共12页
受构造、风化淋滤等作用影响,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火石岭组发育断层-不整合-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运聚与分布。火石岭组内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气层,平面上自北部洼陷带至西部构造带,均有油气发现。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输导体系分... 受构造、风化淋滤等作用影响,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火石岭组发育断层-不整合-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运聚与分布。火石岭组内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气层,平面上自北部洼陷带至西部构造带,均有油气发现。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输导体系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输导体系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平面上分布广泛性以及纵向分布差异性与输导体系组合类型及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早期活动断裂以及有效输导层是原油运移至西部构造带形成下部含油气层的重要通道,晚期断裂、不整合结构以及有效输导层则是天然气运移至东部斜坡带形成上部气层的重要输导体系;输导体系组合及演化造成现今油气平面分布差异显著,表现为“早期远源含油,晚期近源富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油气分布 断裂 不整合 有效输导层 输导体系
下载PDF
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运移示踪:基于驱替实验和分子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严刚 徐耀辉 +4 位作者 刘保磊 孙砚泽 李姗姗 赵守钰 钟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0-520,共11页
原油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沿运移路径的分布,除了受地质色层分馏效应的影响,还受到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地质色层分馏效应单一因素下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的运移示踪规律,在驱替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用... 原油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沿运移路径的分布,除了受地质色层分馏效应的影响,还受到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地质色层分馏效应单一因素下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的运移示踪规律,在驱替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剖析了驱替路径上该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运移分馏规律,并从分子模拟角度进行了佐证。结果表明: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吸附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和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MDBT)的绝对浓度均呈现递减趋势;参数4-/1-MDBT、4,6-/(1,4+1,6)-DMDBT和4,6-/2,4-DMDBT显著减小,而参数2,4-/(1,4+1,6)-DMDBT和(2,6+3,6)/(1,4+1,6)-DMDBT则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根据分子模拟结果,发现烷基二苯并噻吩类与水介质之间吸附作用的强弱同时与化合物的Connolly分子表面积及偶极矩紧密相关,表面积和偶极矩越大,分子越容易与地层介质中的水分子发生吸附作用,且分子偶极矩的差异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二苯并噻吩 Connolly分子 地质色层分馏效应 驱替实验 分子模拟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有效烃源岩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被引量:36
6
作者 翟志伟 张永庶 +5 位作者 杨红梅 沙威 年秀清 郝小梅 仁仟 张建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42,共7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具有典型的前陆盆地特征,已发现的油气田多集中在冷湖—南八仙构造带。为了拓展勘探局面,对该盆地北缘地区有效烃源岩特征以及油气运聚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野外露头及钻井取心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明确了侏罗系...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具有典型的前陆盆地特征,已发现的油气田多集中在冷湖—南八仙构造带。为了拓展勘探局面,对该盆地北缘地区有效烃源岩特征以及油气运聚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野外露头及钻井取心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明确了侏罗系烃源岩的有利分布区;在对冷湖—伊北、德令哈两大主力生烃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预测该区侏罗系天然气的资源量为4 903.4×108 m3。对油气运聚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自下而上发育有基岩古潜山、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等4套储盖组合,有自生自储、下生上储、下生侧上储、源外等4种源储组合;②在经历晚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多次构造运动后,形成了以中下侏罗统为烃源岩,以基岩、侏罗系、古近—新近系为储集层的下生上储、自生自储和源外成藏等多种模式的油气藏;③断层、渗透性砂体及不整合面是该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而断裂活动、岩石破裂以及构造运动是油气运聚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前陆盆地 有效烃源岩 生烃潜力 资源量 断裂系统 不整合面 油气运聚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莺东斜坡带隐蔽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1 位作者 张树林 刘宝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莺东斜坡带具有“两脊一洼”分段式展布之特殊区域地质构造格局,且自北而南“两脊一洼”三段式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构造及断裂活动特征与油气运聚规律,故不同区域区带隐蔽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差异明显,其中,北段(即北延伸脊)成藏主... 莺东斜坡带具有“两脊一洼”分段式展布之特殊区域地质构造格局,且自北而南“两脊一洼”三段式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构造及断裂活动特征与油气运聚规律,故不同区域区带隐蔽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差异明显,其中,北段(即北延伸脊)成藏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于烃源及油气运聚输导系统;中段(一洼即岭头断阶区)成藏主控因素则受控于烃源与岩性圈闭的有效性;南段(南延伸脊)成藏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复合圈闭的有效性。根据不同类型隐蔽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即可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及勘探技术对策,以期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油气藏类型 斜坡带 莺歌海盆地 成藏 油气运聚规律 隐蔽油气藏 构造格局 区域地质 活动特征 输导系统 岩性圈闭 复合圈闭 地层岩性 分布规律 技术对策 研究方法 油气勘探 分段式 三段式 烃源 延伸 展布 区带
下载PDF
有效运聚通道的提出与确定初探 被引量:58
8
作者 王震亮 陈荷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75,共5页
油气成藏系统与运移通道的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和数量。本文从砂岩孔隙型通道入手,着眼于资源评价目的,提出应用同类地区工业性油气田(藏)下限标准与不同时期油气汇聚区的水流量来定义临界饱和度。该饱和度值所圈闭的范围,即... 油气成藏系统与运移通道的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和数量。本文从砂岩孔隙型通道入手,着眼于资源评价目的,提出应用同类地区工业性油气田(藏)下限标准与不同时期油气汇聚区的水流量来定义临界饱和度。该饱和度值所圈闭的范围,即为有效运聚通道。利用盆地模拟结果参数可分别计算平面和剖面上的水流量,从而得到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有效运聚通道的分布范围,这将有利于运聚史和运聚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运聚通道 油气运移 饱和度 石油生成
下载PDF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有效性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景东 蒋有录 马国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7-50,137,共4页
根据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系统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形成、有效性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差异控制优势运移通道的发育,断层面在纵向上和走向上均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 根据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系统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形成、有效性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差异控制优势运移通道的发育,断层面在纵向上和走向上均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明显的有效性,油源供给条件、断层分布位置、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性和流体压力等是影响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控制油气的纵向分布层系和横向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 有效性 油气分布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烃渗漏蚀变带“磁亮点”的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媛媛 杨宇山 +2 位作者 刘天佑 李庆浩 邓荣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采用多层组合棱柱体建立了磁性蚀变带磁场正演模型 ,并分析了由它产生的“磁亮点”的特征 ,运用“磁亮点”的宽度和异常幅值特征构制的滤波器 ,提取了 7个可能与烃运移有关的“磁亮点”。结合地质与伽马能谱测量资料的分析得出 ,其中的 ... 采用多层组合棱柱体建立了磁性蚀变带磁场正演模型 ,并分析了由它产生的“磁亮点”的特征 ,运用“磁亮点”的宽度和异常幅值特征构制的滤波器 ,提取了 7个可能与烃运移有关的“磁亮点”。结合地质与伽马能谱测量资料的分析得出 ,其中的 2个“磁亮点”位于含油地层石炭系较厚的凹中隆和山前断阶带 ,且该区也有放射性低值异常显示 ,是值得进一步工作的油气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运移渗漏效应 正演模型 滤波 巴彦浩特盆地 油气勘探 油气远景
下载PDF
四川盆地烃类垂向微运移及其地球化学效应 被引量:11
11
作者 汤玉平 刘运黎 +1 位作者 赵跃伟 陈银节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8-511,共4页
根据钻井垂向剖面中烃类的变化特征,研究其烃类垂向微运移迹象,用以追溯地表异常来源,进而研究近地表异常模式及成因机理。四川盆地油气井中自深至浅,环烷烃百分组成逐渐降低,正构和异构烷烃不断增加;280 nm和210 nm紫外导数值逐渐降低... 根据钻井垂向剖面中烃类的变化特征,研究其烃类垂向微运移迹象,用以追溯地表异常来源,进而研究近地表异常模式及成因机理。四川盆地油气井中自深至浅,环烷烃百分组成逐渐降低,正构和异构烷烃不断增加;280 nm和210 nm紫外导数值逐渐降低;运移指向明显,表征了烃类垂向微运移客观存在的事实。川西地区近地表样品与下伏储层C1—C5色谱图及三维荧光图谱基本相似,说明二者同源,揭示了近地表化探异常为“有源之水”,近地表化探异常及其靶区预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微运移 地球化学效应 油气化探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歧口凹陷滨海断裂带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龙华山 向才富 +1 位作者 牛嘉玉 魏立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3-684,共12页
热流体能够影响沉积盆地内物质组分的重新分配,如矿物的溶解和油气相态的变化,以及输导系统的热异常,通常沿断裂分布。滨海断裂带为控制烃源岩展布的断裂之一,同时也是流体热异常活动的场所。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气体地球化... 热流体能够影响沉积盆地内物质组分的重新分配,如矿物的溶解和油气相态的变化,以及输导系统的热异常,通常沿断裂分布。滨海断裂带为控制烃源岩展布的断裂之一,同时也是流体热异常活动的场所。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气体地球化学、成岩矿物及地层水化学特征等对研究区内流体的热活动进行了研究,为油气沿断裂发生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证据,进一步指明了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热流体沿断裂上涌发生热对流对局部温度场的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镜质体反射率异常反映局部烃源岩受局部温度场的变化发生热演化异常;②成岩期形成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大于其最大埋深时的温度;③黏土矿物出现同一深度段多类型和同一类型多层段的演化异常;④储层碎屑矿物颗粒的热蚀变。热流体对物质场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热流体带来了深部幔源的无机CO_2于浅层富集成藏;②大量高于卤水矿化度的深部流体渗入发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储层中存在高矿化度的地层水;③储层早成岩期胶结于孔隙的碳酸盐类等矿物溶蚀形成多个次生孔隙带,进一步证实了水-岩相互作用,次生孔隙的发育来源于碳酸盐类矿物的溶解和重新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储层的物性;④热流体携带的大量物质发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靠近断裂带的岩石中所含微量元素异常。上述证据均指示了烃类流体能够沿断裂和渗透性砂岩储层发生运移,并可能聚集成藏形成大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体活动 热效应 油气运移与聚集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油气质点运移方向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全稳 陈景山 +2 位作者 严宁珍 沈守文 曹淑丽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14-17,21,共5页
转动系统中的油气质点总是要朝着能使自身转动惯量减少的方向移动 ,地球的自转促使油气质点向两极移动 ,地球的公转促使油气质点向北极移动。油气质点的运动具有科里奥里效应。北半球生油凹陷的油气 ,按照顺时针的形式向其周围提供油气 ... 转动系统中的油气质点总是要朝着能使自身转动惯量减少的方向移动 ,地球的自转促使油气质点向两极移动 ,地球的公转促使油气质点向北极移动。油气质点的运动具有科里奥里效应。北半球生油凹陷的油气 ,按照顺时针的形式向其周围提供油气 ,最优先获得油气的部位为凹陷的北东方向紧邻的部位 ,而南半球生油凹陷的油气 ,则按照逆时针的形式向其周围提供油气 ,最优先获得油气的部位为凹陷的西北方向紧邻的部位。我国准噶尔盆地盆 1井西凹陷北石西油田、玛湖凹陷北玛北油田等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轮南油田、库车凹陷北依奇克里克油田等实际资料印证了这一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质点 油气运移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科里奥里效应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石油二次运移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津辉 史基安 +2 位作者 王有孝 王琪 郭雪莲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37-540,共4页
该文采用索氏抽提法获得模拟实验中不同运移距离的油样,用GC/MS对这些油样中的饱和烃、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正构烷烃、烷基菲、烷基硫芴以及烷基芴在石油二次运移初期分馏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极性非常小的正构烷烃进入充满水的疏导层后... 该文采用索氏抽提法获得模拟实验中不同运移距离的油样,用GC/MS对这些油样中的饱和烃、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正构烷烃、烷基菲、烷基硫芴以及烷基芴在石油二次运移初期分馏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极性非常小的正构烷烃进入充满水的疏导层后,受粘土矿物物理吸附的影响较大,导致nC18-/nC19+的峰值比在一定的运移距离内呈现递减的趋势,当物理吸附达到平衡后,nC18-/nC19+峰值比则有明显的递增趋势;极性较大的芳烃馏分在地质色层效应的影响下,烷基菲、烷基硫芴、烷基芴表现出明显的高分子滞后的运移分馏效应;正构烷烃和芳烃馏分在石油二次运移初期首先受到物理吸附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对正构烷烃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远大于芳烃馏分。这些实验认识为合理有效地评价油气运移过程提供了有力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正构烷烃 芳烃 物理吸附 地质色层效应 石油 二次运移 模拟
下载PDF
低丰度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延钧 陈义才 +3 位作者 徐志明 吕强 石晓英 左智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直接影响到其生烃能力的客观评价 ,特别对于低丰度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的影响尤为严重。文章阐述了碳酸盐岩的普遍存在运移沥青 ,以及识别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的各种方法 ,并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古... 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直接影响到其生烃能力的客观评价 ,特别对于低丰度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的影响尤为严重。文章阐述了碳酸盐岩的普遍存在运移沥青 ,以及识别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的各种方法 ,并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为例 ,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低丰度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识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碳酸盐烃源岩 有机质原生性 油气运移
下载PDF
烃源岩地质色层效应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利用未混油或混油源岩样品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分别对纹层状泥岩、暗色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样品进行排烃模拟实验,其中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被研碎后混入同层原油,而纹层状泥岩不被研碎(也未混油),以保持其层理结构的完整性。实验... 利用未混油或混油源岩样品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分别对纹层状泥岩、暗色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样品进行排烃模拟实验,其中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被研碎后混入同层原油,而纹层状泥岩不被研碎(也未混油),以保持其层理结构的完整性。实验结果显示,排烃过程造成轻烃相对富集,色谱图中主峰碳前移,正构烷烃分布及部分甾、萜烷参数值在排烃过程中产生明显变化,萜烷对运移的敏感性没有甾烷强。在排烃过程中纹层状泥岩与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的地质色层效应有着显著的差异,相对而言,块状泥岩与块状灰质泥岩的排烃效率低,但排烃过程造成了它们出现较为明显的地质色层效应,而纹层状泥岩排烃效率高,但在排烃过程中地质色层效应不明显。分析认为源岩的物理结构是造成这种地质色层效应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烃 初次运移 地质色层效应 烃源岩 模拟实验
下载PDF
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分布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浩 高先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9,67,共8页
有效砂岩输导层是指经历过油气运移的砂层,据油气显示和油气包裹体识别有效砂岩输导层,同时结合烃源岩的分布、砂层的空间位置以及构造背景来分析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分带性和分层性的分布特征:... 有效砂岩输导层是指经历过油气运移的砂层,据油气显示和油气包裹体识别有效砂岩输导层,同时结合烃源岩的分布、砂层的空间位置以及构造背景来分析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分带性和分层性的分布特征:在北部斜坡带,阜一段主要分布在其顶部砂层段,具'广而薄'的特点,阜三段主要分布层段从内坡带向外坡带逐渐抬升,内坡带全段分布,而在中、外坡带集中在中上部的砂层段;在断裂带,戴一段主要分布于阜四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内,而戴二段分布较局限,主要沿油源断层分布,具有'窄而厚'的特点。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受沉积相带、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的分布以及源岩与输导层接触关系、油源断层、区域盖层和辉绿岩的侵入等多种因素控制。有效砂岩输导层控制着高邮凹陷斜坡带油藏的分布位置和层位,有效砂层的顶面形态控制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有效砂岩输导层、有效烃源岩和输导动力场的优势配置控制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砂体分布 有效砂岩输导层 高邮凹陷
下载PDF
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运移通道匹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渠芳 陈清华 +1 位作者 连承波 王志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东部油田中高程度的油气勘探而兴起的强调油气运移通道的勘探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于油气运移通道研究中各要素的相互配置及其联合起来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所起的关键作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综合应用地质、钻井...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东部油田中高程度的油气勘探而兴起的强调油气运移通道的勘探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于油气运移通道研究中各要素的相互配置及其联合起来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所起的关键作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综合应用地质、钻井、测井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在系统研究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运移通道的类型、组合样式、运移方向、运移动力的基础上,以成藏期油气运移通道的发育及配置为中心,指出断层—输导砂体的时空匹配可定性判断源—藏对应关系;而主干油源断层的断面形态和易形成"地震泵"源的部位联合决定了油气在断面中的优势运移通道及其时空有效性;进而结合区域不整合的空间有效性,进一步确定油气在不同层位的平面分布。将各运移通道要素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层层推进,从整体上把握油气在不同成藏期的动态运移和聚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通道 源—藏对应关系 地震泵源 时空有效性 成藏 孤岛油田西南缘
下载PDF
芳烃地质色层效应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2-616,共5页
为考察芳烃系列地质色层效应,利用未混油或混油源岩样品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对块状暗色泥岩及灰质泥岩样品进行排烃模拟实验,实验样品来源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坨73井沙三下段3 160 m处泥岩及梁斜61井沙四上段2 432 m处灰质泥岩,两块样... 为考察芳烃系列地质色层效应,利用未混油或混油源岩样品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对块状暗色泥岩及灰质泥岩样品进行排烃模拟实验,实验样品来源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坨73井沙三下段3 160 m处泥岩及梁斜61井沙四上段2 432 m处灰质泥岩,两块样品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08%和4.0%,成熟度指标Ro分别为0.42%和0.45%。实验结果显示,芳烃系列地质色层效应强弱与芳烃化合物分子量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分子量越大,运移能力越弱,地质色层效应越不明显;排烃过程造成萘等低分子量系列离子流含量整体升高,而三芳甾烷等高分子量系列离子流含量整体下降;在系列内部,重排后的1,3,6-TMN(三甲基萘)较1,2,5-TMN容易运移,甲基取代菲比其对应的无取代基的母体菲难以运移,氧芴、硫芴及联苯系列内部各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较大,该系列化合物有关比值具有作为油气运移指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芳烃 地质色层效应 排烃 初次运移 模拟实验
下载PDF
埕北断坡区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长海 查明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4-78,共5页
根据埕北断坡区三维地震资料,探讨了主要断层的构造特征;依据石油运移地球化学资料和油气分布特征,研究了主要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以沿断层垂向运移方式为主,以侧向运移为辅,该区油气藏类型多与断层有关,主... 根据埕北断坡区三维地震资料,探讨了主要断层的构造特征;依据石油运移地球化学资料和油气分布特征,研究了主要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以沿断层垂向运移方式为主,以侧向运移为辅,该区油气藏类型多与断层有关,主要圈闭类型为断块和断鼻型。据此建立了油气沿断裂运移的模式,并预测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认为歧东断层和张东断层之间、张北断层和张东断层之间、海4井断层和羊二庄断层之间等区域以及关家堡—埕海地区为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北断坡区 断层 油气运移 油气藏 控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