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ng th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of Pile Group in Clay Under Two-Way Lateral Load
1
作者 Kooshyar Fadayi ASIABSARY Navid HADIANI +1 位作者 Amir Hossein EGHBALI Seyed Mohammad Ali SADREDDINI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819-828,共10页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behavior of a 2×2 pile group under two-directional lateral loads in addition to the vertical load.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based on Flac 3D software,the study ex...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behavior of a 2×2 pile group under two-directional lateral loads in addition to the vertical load.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based on Flac 3D software,the study examines the total bearing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coefficient of the pile group,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the angle of lateral load,relative pile spacing,and relative stiffness of the pile-soil system.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factors in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of pile groups to changing lateral load direction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increasing the angle of the lateral load from 0°to 45°enhances both the maximum total lateral load and th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of the pile group.When the relative stiffness of the pile-soil system significantly increases,soil stiffening occurs and reducing the relative spacing of the piles from 7 to 3 times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s diminishes the influence of the pile group.Consequently,the response of the pile group to lateral loads becomes more linear,with only a slight alteration in the maximum total lateral load and th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when the lateral load is angled from 0°to 45°.Conversely,increasing the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piles,specifically from 3 to 7 times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s,amplif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pile group.Both the maximum total lateral load and th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of the pile group exhibit an observed increase.These provide insights for designing pile groups and optimizing their performance under lateral load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group two-way lateral load load capacity efficiency coefficient Flac 3D
下载PDF
Study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at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of A Riser- Surface Casing Composite Pile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Run LIANG Chao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Reducing the cost of offshore platform construction is an urgent issue for marginal oilfield development.The offshore oil well structure includes a riser and a surface casing.The riser,surface casing and oil well ceme... Reducing the cost of offshore platform construction is an urgent issue for marginal oilfield development.The offshore oil well structure includes a riser and a surface casing.The riser,surface casing and oil well cement can be considered special variable cross-section piles.Replacing or partially replacing the steel pipe pile foundation with a variable cross-section pile to provide the required bearing capacity for an offshore oil platform can reduce the cost of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In this paper,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bearing mode of composite piles composed of a riser and a surface casing in saturated clay under a vertical load.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at the variable section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herical cavity expansion,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coefficient N_(c) are revealed,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N_(c) is proposed.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centrifuge test,the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re verif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er composite pile has a rigid core in the soil under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which increases the bearing capacity at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er-surface casing composite pile variable cross-section bearing capacity coefficient pile end resistance soil rigid core
下载PDF
Axial response and material efficiency of tapered helical piles 被引量:4
3
作者 Hamid Mortazavi Bak Amir M.Halabian +1 位作者 Hamid Hashemolhosseini Mohammadali Rowshanzamir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176-187,共12页
Different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open-ended piles.Welding helices to the shaft and tapering the pile shaft could be used simultaneously to enhanc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beha... Different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open-ended piles.Welding helices to the shaft and tapering the pile shaft could be used simultaneously to enhanc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behaviors of these piles.This paper subjects the bearing capacity,stiffness,frictional behavior,and material efficiency of the tapered helical piles to scrutiny.Tapered helical piles are introduced herein as an alternative option to improve the material efficiency of hollow piles.Based on the Taguchi method,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as designed and conducted.The axial responses of tapered helical piles are also investiga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es.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loadedisplacement curves and strain gage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xial compression responses of tapered helical piles.The effects of tapered angle,helices diameter and helices distance are examined using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and the degree of contribution of these factors is calculated on each of the enumerated variables individually.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aft friction resistance of tapered helical piles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ith the pile head settlement.Furthermore,the effect of tapered wall on the shaft friction resistance is more tangible at low stress leve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material efficiency factor of the optimum pile could be 2.5 times that of unoptimized pile with a similar quantity of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ered helical pile Axial response bearing capacity Shaft resistance initial tangent stiffness Relative material efficiency Taguchi method
下载PDF
静钻根植桩竖向承载性能现场试验研究
4
作者 周佳锦 马俊杰 +2 位作者 俞建霖 龚晓南 张日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0-647,共8页
通过一组现场试验对同一场地内静钻根植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性能进行研究,试桩均加载至极限状态。通过抗压和抗拔静载试验对静钻根植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静钻根植桩的抗压承载性能相比传统钻孔灌注桩有显... 通过一组现场试验对同一场地内静钻根植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性能进行研究,试桩均加载至极限状态。通过抗压和抗拔静载试验对静钻根植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静钻根植桩的抗压承载性能相比传统钻孔灌注桩有显著提高,本次试验场地各土层中静钻根植桩的桩侧摩阻力是规范建议的钻孔灌注桩极限侧摩阻力的1.49~3.21倍;静钻根植桩抗拔承载性能也明显优于钻孔灌注桩,抗拔试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根据规范计算的钻孔灌注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1.52~1.55倍;静钻根植桩抗拔状态下桩侧摩阻力明显小于抗压状态下的桩侧摩擦力,即静钻根植桩也存在侧阻抗拔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钻根植桩 现场试验 承载特性 侧摩阻力 侧阻抗拔系数
下载PDF
不同桩长对GFRP复合桩竖向承载性能影响研究
5
作者 边汉亮 马宇豪 +2 位作者 张建伟 瑜璐 樊亚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桩长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桩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普通钢筋混凝土(RC)桩和GFRP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开展室内模型实验,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桩长对其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模型试验中,... 目的探究不同桩长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桩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普通钢筋混凝土(RC)桩和GFRP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开展室内模型实验,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桩长对其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模型试验中,GFRP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大于RC桩,在桩顶荷载6 kN时,GFRP复合桩侧摩阻力占桩顶荷载的34.1%,RC桩占24.7%,GFRP材料明显改变了桩身的粗糙程度,使桩身界面摩擦特性增强,从而在较高的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小的端阻力。有限元软件模拟中,与RC桩相比,GFRP布与土体的摩擦系数比混凝土与土体的摩擦系数大,有利于GFRP复合桩侧摩阻力的发挥,相同桩长的GFRP复合桩端阻力占比明显低于RC桩。对比桩长5,10,15 m,RC桩,侧摩阻力值占桩基极限承载力的35.69%,42.44%,50.54%,GFRP复合桩的桩身侧摩阻力分别占桩基极限承载力的42.44%,63.09%,75.69%,表明GFRP复合桩是通过增加侧摩阻力来提高竖向承载力的,且桩长越长,GFRP复合桩承载性能提升越明显。结论相同桩长的GFRP复合桩竖向承载力明显高于RC桩;随着桩长增大,GFRP复合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效果更好,对应的桩基极限承载力越高,GFRP桩-土的界面摩擦特性发挥越理想。试验结果可为GFRP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复合桩 竖向承载性能 模型试验 压实度 摩擦系数
下载PDF
高应变动测技术在如东海域大直径钢管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顾龙声 张宇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8-142,共5页
基于江苏如东海域三根大直径敞口钢管桩的初打和复打高应变动测试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该海域的桩端折减系数η的推荐值和承载力恢复计算公式,为该海域大直径钢管桩基础的承载力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敞口钢管桩高应变试验数据显示,试验... 基于江苏如东海域三根大直径敞口钢管桩的初打和复打高应变动测试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该海域的桩端折减系数η的推荐值和承载力恢复计算公式,为该海域大直径钢管桩基础的承载力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敞口钢管桩高应变试验数据显示,试验桩侧阻力的恢复系数都远大于端阻力的,且桩侧阻力随时间增长显著,但端阻力的增长却很小。基于此,推荐如东海域大直径敞开钢管桩的桩端阻力折减系数η取0.05进行估算。此外,通过桩基土体恢复和增长机理探讨,提出桩基承载力恢复计算公式,且验证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高应变动测 大直径钢管桩 桩端折减系数 桩基承载力恢复
下载PDF
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复合地基设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彭良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2,共6页
目前在复合地基的设计中,由于采用桩体压缩模量计算得到的复合压缩模量偏大,造成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被低估;另外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主观性较强,导致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复合地基形成机理出发,指... 目前在复合地基的设计中,由于采用桩体压缩模量计算得到的复合压缩模量偏大,造成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被低估;另外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主观性较强,导致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复合地基形成机理出发,指出桩及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时必须保证桩土变形协调。桩土变形协调的条件是:(1)桩刺入垫层的深度不能超过垫层厚度;(2)桩宜设置为摩擦桩。在此前提下,分别计算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利用桩土变形协调方法得到了桩土应力比和承载力发挥系数理论值,进而得到加固区的沉降计算方法。工程算例证实,从保证复合地基有效设计和工程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该根据桩土变形协调来进行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桩土变形协调 承载力发挥系数 桩土应力比 沉降
下载PDF
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承载特征及竖向-水平联合荷载研究
8
作者 李海涛 任光明 +3 位作者 冯川 唐杨 王霆 王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147,共9页
为探究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以及水平、竖向荷载耦合作用(V-H联合荷载)的影响,揭示联合荷载相互作用规律,在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 3D对三种单一荷载情况进行数值反演,并对不同荷载比例下微型群桩基... 为探究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以及水平、竖向荷载耦合作用(V-H联合荷载)的影响,揭示联合荷载相互作用规律,在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 3D对三种单一荷载情况进行数值反演,并对不同荷载比例下微型群桩基础的V-H联合加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抗压和抗水平试验中,承台效应明显,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抗拔试验中,曲线为“陡变型”。②联合荷载下,施加水平荷载会削弱桩基竖向承载能力,水平荷载比例较大时,桩身抵抗力矩和桩侧极限摩阻力增大,荷载-上拔位移曲线突变点消失;在竖向荷载的影响下,存在临界荷载比n,下压-水平联合荷载中n 1=3.9,上拔-水平联合荷载中n 2=0.76,荷载比>n时,桩基水平承载力被削弱,<n时,桩基水平承载力提高。③联合荷载下,水平承载力与荷载比的倒数呈四次函数关系,竖向承载力与荷载比的倒数呈二次函数关系;联合荷载下的屈服包络线与单向极限荷载垂线所围空间分为“破坏区”与“安全区”,有别于单向加载的桩基承载特征,且桩基存在一个最优解,使各方向承载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群桩基础 V-H联合荷载 桩基承载性能 原型试验 数值模拟 高原山区 输变电工程
下载PDF
粮食筒仓群桩基础竖向承载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9
作者 来守祥 郑成明 +4 位作者 高昌 聂凯威 史仍博 周正勇 刘俊伟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粮食筒仓建设场地为原有海域经人工回填整平而成,极易引起沉降,为保证筒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不同阶段荷载和邻仓对筒仓群桩基础竖向承载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群桩基础竖... 粮食筒仓建设场地为原有海域经人工回填整平而成,极易引起沉降,为保证筒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不同阶段荷载和邻仓对筒仓群桩基础竖向承载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群桩基础竖向承载变形不均匀分布受上部荷载影响较大。施工完成阶段,结构自重荷载主要作用于外边缘,边桩竖向承载变形较大,最小和最大沉降量分别为0.551 mm和0.959 mm;服役阶段,满仓荷载分布较为均匀,中心桩竖向承载变形较大,最小和最大沉降量分别为1.271 mm和2.335 mm。群桩基础竖向承载变形受邻仓影响较大。对群桩竖向承载变形的影响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沉降量随邻仓数量的增加而增大;邻仓位置分布的不对称,导致沉降差异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仓结构 群桩基础 竖向承载力 堆载 不均匀沉降
下载PDF
海上风电嵌岩群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欣怡 胡中波 +3 位作者 王钦科 田德帅 刘畅博 李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645,共9页
以福建海域风电场中使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桩的嵌岩群桩高承台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嵌岩群桩基础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和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并与嵌岩单桩基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前期,钢管-混凝土组合桩群... 以福建海域风电场中使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桩的嵌岩群桩高承台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缩尺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嵌岩群桩基础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和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并与嵌岩单桩基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前期,钢管-混凝土组合桩群桩之间的覆盖层和基岩与桩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承载来自上部的下压荷载,这导致了群桩的桩端轴力增加幅度相对单桩较小,以及群桩的桩端阻力发挥受限,向下的应力较单桩更难扩散;加载后期,群桩之间出现连接裂缝,削弱了桩间土的承载能力,使得群桩的桩端阻力和端阻比增加明显。此外,为避免群桩效应的影响,钢管-混凝土组合桩的桩间距应在3倍桩直径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桩基础 承载力 海上 嵌岩群桩
下载PDF
大直径群桩基础承载特性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11
作者 汤名雨 《江西建材》 2024年第3期53-54,60,共3页
文中结合某大跨径桥梁工程,采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直径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桩的直径从2.5 m增加至3.0 m时,桩基承载能力可提升9.58%,增加桩长同样能有效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群桩基础承载特性的... 文中结合某大跨径桥梁工程,采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直径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桩的直径从2.5 m增加至3.0 m时,桩基承载能力可提升9.58%,增加桩长同样能有效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群桩基础承载特性的相关系数均为0.95以上;随着群桩桩数的增加,群桩的极限承载力明显上升,群桩效应系数在不断下降,说明群桩效应越发明显,群桩的利用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基础 承载力试验 承载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群桩基础负摩阻力分析
12
作者 朱筱博 《江西建材》 202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文中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群桩的桩土沉降、负摩阻力以及桩身轴力。结果表明,群桩的极限荷载承载力为45 kN,所有桩的桩周土沉降量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当距桩顶深度小于20 m时,中心桩的桩周土沉降最小;当距桩顶深度大于20 m... 文中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群桩的桩土沉降、负摩阻力以及桩身轴力。结果表明,群桩的极限荷载承载力为45 kN,所有桩的桩周土沉降量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当距桩顶深度小于20 m时,中心桩的桩周土沉降最小;当距桩顶深度大于20 m时,中心桩的桩周土沉降最大。浸水后的角桩、边桩和中心桩的摩阻力分别比浸水前高40%、38%、33%。浸水前,桩身轴力随着桩顶深度的增加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浸水后,桩身轴力随着桩顶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距桩顶最远处,浸水后角桩、边桩和中心桩的桩身轴力均高于浸水前的桩身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群桩基础 负摩阻力 桩轴力 承载力
下载PDF
厦门地区预制中短管桩抗压承载力统计分析
13
作者 张添文 《工程勘察》 2024年第3期29-37,共9页
本文收集了厦门地区27根φ500预制中短管桩(桩长为4.9~14.8m,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强风化花岗岩)的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采用极差法、修正箱线图法和勘察规范统计法对27根桩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分九种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与统计,得出了预制中... 本文收集了厦门地区27根φ500预制中短管桩(桩长为4.9~14.8m,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强风化花岗岩)的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采用极差法、修正箱线图法和勘察规范统计法对27根桩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分九种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与统计,得出了预制中短管桩桩长宜按15m界定,其对应的短桩效应承载力折减经验系数为0.84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经验参数,同时也剖析了极差法、修正箱线图法和勘察规范统计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中短管桩 抗压极限承载力 试设比 极差法 修正箱线图法 勘察规范统计法 短桩效应承载力折减经验系数
下载PDF
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现场试验研究
14
作者 徐茂 姜开渝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云南红河特大桥建水侧采用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锚碇后趾区和前趾区分别坐落在中风化板岩和强风化板岩上。该工程在前趾区域采用非等长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解决土岩组合地基、偏心受荷等因素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问题。为保证方案... 云南红河特大桥建水侧采用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锚碇后趾区和前趾区分别坐落在中风化板岩和强风化板岩上。该工程在前趾区域采用非等长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解决土岩组合地基、偏心受荷等因素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问题。为保证方案可靠性,项目在中风化和强风化板岩区域分别进行了3组直剪试验、3组载荷试验,针对刚性桩开展了2组单桩载荷试验。试验得到了中风化、强风化板岩的地基承载力分别不小于1200 kPa、800 k Pa,与基础的摩阻系数分别为0.60、0.55;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500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基础 刚性桩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 地基承载力 摩阻系数
下载PDF
山区公路滑坡综合治理研究
15
作者 兰亚光 蓝香源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7期130-134,共5页
山区公路因地形多变、地质情况复杂等原因,极易发生滑坡,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以攀枝花机场路K10+935滑坡治理工程为例,结合研究区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采用传力系数法计算正常工况(天然工况)、非正常工况... 山区公路因地形多变、地质情况复杂等原因,极易发生滑坡,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以攀枝花机场路K10+935滑坡治理工程为例,结合研究区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采用传力系数法计算正常工况(天然工况)、非正常工况Ⅰ(暴雨工况)、非正常工况Ⅱ(地震工况)下的滑坡推力,并以此为依据,从前缘支挡(桩板墙)、坡面防护、坡面排水等方面对该滑坡的综合治理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推力 地基系数 抗滑桩内力 桩侧应力 横向容许承载力 局部稳定性 过流量
下载PDF
基于静载试验的花岗岩持力层上覆厚层软土基桩弹性压缩分析
16
作者 王幼明 汪四新 +1 位作者 何高峰 张晓衡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8期25-30,共6页
为使厚层软土地区花岗岩等“硬岩”为持力层的超长灌注桩的桩身弹性压缩量计算更加合理,通过对该类场地灌注桩抗压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和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端阻比与长径比等参数的函数关系以... 为使厚层软土地区花岗岩等“硬岩”为持力层的超长灌注桩的桩身弹性压缩量计算更加合理,通过对该类场地灌注桩抗压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和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端阻比与长径比等参数的函数关系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系数的样本统计值,建立了通过长径比等参数估算桩身弹性压缩系数ξe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简化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某案例计算与规范推荐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该公式计算桩身弹性压缩量的准确性及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载试验 桩端阻比 桩侧阻力分布 承载力 桩身弹性压缩系数
下载PDF
注浆在桩土共用受力基础中的现场试验研究
17
作者 张志昊 《福建建筑》 202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为了研究后注浆对强风化岩层中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对厦门市某超高层建筑的3根直径为1200 mm的钻孔灌注桩进行自平衡静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了未注浆桩与后注浆桩的承载与变形特性,发现散体状和碎裂状强风化岩层经后注浆技... 为了研究后注浆对强风化岩层中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的影响规律,对厦门市某超高层建筑的3根直径为1200 mm的钻孔灌注桩进行自平衡静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了未注浆桩与后注浆桩的承载与变形特性,发现散体状和碎裂状强风化岩层经后注浆技术处理后,岩层抗压承载能力得到提升,基桩承载力亦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将试桩静载测试数据与现行规范及地勘报告中的推荐值进行对比,发现本工程强风化花岗岩层中后注浆桩侧摩阻力增强系数β_(si)达到2.24~2.77,较规范推荐值1.4~1.8,提升了约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后注浆 竖向承载力 静载试验 增强系数
下载PDF
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勇 陈于斯 +3 位作者 谭豪 李鹏甲 刘运思 于艺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39-3348,共10页
为探究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的承载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单桩及不同桩数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桩数群桩桩端岩层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根据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破坏模式的特点将破坏面分为两个部分,结合极限... 为探究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的承载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单桩及不同桩数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桩数群桩桩端岩层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根据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破坏模式的特点将破坏面分为两个部分,结合极限分析法提出了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计算值与室内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随桩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可为岩溶区桥梁桩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下伏空洞群桩桩端岩层发生整体冲切破坏时,破坏体整体可视为与单桩破坏体等效的大型墩基;(2)当桩间距较小时,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随外围基桩外包络线长度增大而增加,当外包络线长度相同时,内部基桩布置方式对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无影响;(3)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加,临界桩间距为5d~6d(d为桩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群桩 空洞地基 极限承载力 极限分析 群桩效应系数
下载PDF
基坑开挖卸荷对坑底管桩承载性状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庆光 陈小巍 +2 位作者 贺敏 刘杰 何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7-783,共7页
对于先地面成桩后基坑开挖的坑底管桩基础,基坑开挖卸荷会对坑底管桩成桩挤土效应产生弱化效应,进而对管桩竖向承载力造成影响,而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Vesic圆孔扩展理论,在考虑基坑开挖卸荷对管桩挤土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开... 对于先地面成桩后基坑开挖的坑底管桩基础,基坑开挖卸荷会对坑底管桩成桩挤土效应产生弱化效应,进而对管桩竖向承载力造成影响,而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Vesic圆孔扩展理论,在考虑基坑开挖卸荷对管桩挤土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开挖卸荷影响下坑底管桩竖向承载力折减系数k计算方法。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开挖前后静压桩和钻孔桩荷载-沉降关系特征。结果表明:开挖卸载对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所对应变形量变化量是钻孔桩的3倍;沉降量相同时,竖向承载力折减系数k试验值为0.856,与计算值0.833相差仅为2.72%,但明显低于钻孔桩承载力折减系数k试验值0.923。此外,计算结果表明:折减系数k与基坑开挖深度/管桩桩长(H/L_(0))比值变化曲线表现出明显非线性特征,且δ取值改变对k值影响较k_(0)和c取值变化对k值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成果能为坑底管桩承载力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挤土效应 承载力折减系数 承载性状 开挖卸载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受力状态理论的群桩基础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俭斌 薛允杰 +1 位作者 王启 赵维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9-998,共10页
目的 将结构受力状态理论应用于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判定,推广计算群桩基础安全容度和降低材料浪费的方法,为群桩设计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群桩基础模型,应用结构受力... 目的 将结构受力状态理论应用于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判定,推广计算群桩基础安全容度和降低材料浪费的方法,为群桩设计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群桩基础模型,应用结构受力状态理论分析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精确判定群桩基础工作过程中的弹塑性分支荷载与失效荷载,并与当前规范理论获取的荷载判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考虑群桩效应等不利因素的前提下,所判定的群桩承载力在保证安全的同时,相较于以控制沉降为40 mm方式得到的群桩基础设计荷载提高了21.6%,失效荷载比极限荷载大770 kN。结论 弹塑性分支荷载可以直接作为群桩基础的设计荷载,从极限荷载至失效荷载这一区间经证明群桩结构可以正常工作,可作为群桩基础的安全裕度使用,为研究群桩基础承载力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基础 有限元模拟 结构受力状态理论 M-K判定方法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