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on stock and sink economic values of forest ecosystem in the forest industry reg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Mingjuan L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3期875-882,共8页
The values of forest carbon stock (CSV) and carbon sink (COV) ar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anges in both for forest ecosystem in 2000−2015. With m... The values of forest carbon stock (CSV) and carbon sink (COV) ar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anges in both for forest ecosystem in 2000−2015. With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 obtained the factors tha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anges of CSV and COV, and then the impacts of these variables on CSV and COV were used for furth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using the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stand age and afforestation area positively affect CSV and COV;however, the forest enterprise gross output value negatively affects CSV. Stand age has the largest long-term cumulative impact on CSV and COV, reaching 40.4% and 9.8%, respectively.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gross output value and afforestation area on CSV and COV is the smallest, reaching 4.0% and 0.3%,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tock value carbon sink valu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VAR model
下载PDF
Clean Coal &High Carbon Efficiency Energy Engineering
2
作者 Stefan Petters Kalvin Ts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5年第4期348-355,共8页
Today we live in a world of Hydrocarbon Energy Carriers, where Carbon is always used as a Carrier for Hydrogen 1) Biomass (CH1.44O0.66 or C6H12O6);2) Natural Gas [NG] (CH4);3) Water Gas [C+H2O];4) Gasoline (C6H12, C7H... Today we live in a world of Hydrocarbon Energy Carriers, where Carbon is always used as a Carrier for Hydrogen 1) Biomass (CH1.44O0.66 or C6H12O6);2) Natural Gas [NG] (CH4);3) Water Gas [C+H2O];4) Gasoline (C6H12, C7H18, C8H18, etc.);5) Kerosene (C17H36, C18H38, C19H40, C20H42, C21H44, C22H46, etc.) and;6) Crude Oil. The Carbon aggregates are all storable and have worthwhile, logistically manageable energy densities. But whenever recovering Energy from the Carbon molarities, CO2 gets emitted into the atmosphere, while separate use of Hydrogen Energy contents carried by the Carbon moieties would just generate water vapor. Hydrogen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mediary in Refineries, hydrogenating lower grade Hydrocarbons into higher potencies, or for removing Sulfur by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 Sulfur, that can be dissociated after its segregation from the Hydrocarbon products. But most of the internal Hydrogen yields in Refineries today is used for onsite production of Ammonia as a basis for Energy fertilizers in high performance agriculture. Because Hydrogen is awkward to store and transport, most of it is currently used captive within large size centralized plants as a reactant for producing Hydrocarbon energy carriers, using the Carbon as a carrier for the Hydrogen moieties, to then be distributed over big enough areas for consumption of the such large scale plants’ volumes. With recently proven achievements of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excess Wind & Solar Power by electrolysis, Hydrogen could become available in abundant quantities, to be distributed locally within the coverage area of the transmission grid such Wind & Solar installations are feeding into. In combination with Carbon as a reactant such abundant Hydrogen could also be synthesized into Hydrocarbon Energy Carriers and substitute fossil commod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carbon carbon efficiency carbon Metabolism carbon Re-Use Chemical ENERGY Content Controlled Microbial Composting ENERGY Carriers Fossil Substitute Commodities INTERMEDIARIES Heating value Hybrid Power Plant Hydrocarbon Hydrogen Organic Waste VALORIZATION Photosynthesis Productivity REFINERIES
下载PDF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试点设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小剑 卢顺发 +1 位作者 丁树芳 祁新华 《中国水利》 2024年第4期17-21,共5页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在界定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主体—要素—运行”多层次框架,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投入—全周期运行”的水土保...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在界定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主体—要素—运行”多层次框架,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投入—全周期运行”的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以福建省龙岩市为试点示范区,系统梳理其试点基础及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试点策略,以期为龙岩市及类似地区实践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水土保持碳汇 “双碳”目标 试点示范 龙岩市
下载PDF
河南省森林固碳量与碳汇价值评估
4
作者 于鲁冀 张亚慧 +2 位作者 樊雷 王莉 刘莹莹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为了解当前黄河中下游森林固碳量及碳汇价值现状,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全国森林清查和国土调查数据,以河南省为例,结合蓄积量转换法原理运用改进后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来测算森林固碳量动态变化和碳汇价值。结... 为了解当前黄河中下游森林固碳量及碳汇价值现状,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全国森林清查和国土调查数据,以河南省为例,结合蓄积量转换法原理运用改进后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来测算森林固碳量动态变化和碳汇价值。结果表明:河南省森林固碳量由2008年的1.76×10^(8)t上升至2018年的2.78×10^(8)t,年固碳量较高的森林类型为阔叶混和栎类,固碳量按龄级分布状况为幼龄林最大、过熟林最小,森林固碳量的空间格局表现为“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分布在南阳、洛阳和三门峡;森林碳汇价值由2008年的492.47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778.68亿元,年均增长28.62亿元,2018年阔叶混、栎类和杨树的碳汇价值占碳汇总价值的79.93%。针对当前河南省森林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和推动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建议,可为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固碳量 碳密度 碳汇价值 蓄积量 空间分布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北京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5
作者 毛军 王立平 +6 位作者 高永龙 姚永刚 隗骥超 李卫兵 田赟 刘鹏 查天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2,共9页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年)和八达岭林场碳通量实时监测为基础数据源,通过野外调查及典型样方观测,开展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旨在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森林经营建议.结果表明:1)2004−2014年八达岭林场针叶林和灌木林面积增长率分别为40.48%和3.32%,而阔叶林和混交林分别减少46.33%和3.57%,林场仍以混交林(703 hm^(2))和灌木林(1182 hm^(2))为主.2)2004−2014年阔叶林中椴树逐渐成为主要树种,2014年涵养水源量较2009年提高了1.55倍.油松作为混交林的优势树种,其涵养水源实物量2014年较2004年提高了67%.灌木林在201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涵养水源实物量较2004年提高了1倍左右,其价值量也相应增加.固碳、释氧、提供负氧离子、滞尘和吸收污染物等调节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均表现为混交林最高,针叶林次之,阔叶林最低(P>0.05);各林分服务功能价值量与功能实物量变化趋势相同,灌木林固土和保肥功能优于其余3种林分,混交林和针叶林营养物质累积量和生物多样性优于阔叶林.3)2004−2014年保育土壤(92.91%)、生物多样性保护(4.33%)及涵养水源功能(2.33%)对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率大于固碳释氧(0.37%)、森林防护(0.04%)和净化大气环境(0.02%)功能,其中混交林和针叶林对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贡献大于阔叶林和灌木林.由此可见,林分类型和林分面积是影响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八达岭人工林经营应持续保持保育土壤功能,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应注重固碳增汇功能,建议将现有林分多调整为混交林和灌木林,营造“异龄、复层”的理想人工林生态系统,逐渐提高北京八达岭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固碳增汇
下载PDF
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机制
6
作者 蔡为民 王燕秋 +3 位作者 林国斌 霍长宝 孙晓兵 王萌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要求中产生的,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为目标的价值实现路径。因森林碳汇具备“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四资”属性,该研究提出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视角厘清制约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障碍机理,发现: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不明晰的问题阻碍“资源”向“资产”转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滞缓的现状遏制“资产”向“资本”转化,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弊病掣肘“资本”向“资金”转化,最终导致了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进程滞缓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构建了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以森林碳汇产业为主体的森林碳汇产业支持制度,以市场平台为主体的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制度,共同构筑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与所有者权益落实目标双向交叉赋能、协同推进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多维制度体系,以森林碳汇价值实现为撬动点,对明晰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权责、推进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显化资产所有者收益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森林碳汇 价值实现 委托代理
下载PDF
碳汇视角下海洋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环渤海地级市为例
7
作者 狄乾斌 邵春雪 +2 位作者 陈小龙 张洁 梁晨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为了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基于2011~2020年环渤海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环渤海地级市的海洋生态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并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化看,2011~2020... 为了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基于2011~2020年环渤海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环渤海地级市的海洋生态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并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化看,2011~2020年环渤海地级市海洋生态效率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仍有较大进步空间。(2)从空间差异看,环渤海地级市海洋生态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由2011年高低生态效率水平相间分布的无序状态向2020年两个较高生态效率区空间上集聚的有序化发展倾向转变,但并未出现区域协同化发展趋势。(3)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表明,研究前期纯技术效率作为效率增长的单一推动力存在动力不足问题;研究后期2016~2020年,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双驱动,保证了海洋生态效率的提升。(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碳减排水平对环渤海地级市海洋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海洋产业结构呈显著负相关;海洋科技水平正向影响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未来要注重海洋科技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加强地区间合作,提升海洋发展基础以促进环渤海地区海洋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效率 非期望产出 环渤海地级市 TOBIT回归模型 海洋碳汇
下载PDF
碳中和愿景下林业碳汇经济价值评估及效率测算
8
作者 张亚连 张启航 梁旭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81,共11页
林业碳汇作为成本最低的碳吸收手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1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估算了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当前的林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构建了以林业碳汇价值为正外部性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分析模型... 林业碳汇作为成本最低的碳吸收手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1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估算了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当前的林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构建了以林业碳汇价值为正外部性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较高,但区域间差异较大;2008—2018年,四大林区林业碳汇经济价值的排序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但在2021年南方林区反超东北林区,位居第二;林业碳汇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年增长速度达到31.9%,增速较高,在近三年来尤为突出;四大林区的林业碳汇效率的排序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技术进步效率为林业碳汇效率作出了巨大贡献,分时期来看,四大林区的Malmquist指数均呈现“U”型变动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固碳增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林业碳汇 经济价值 碳汇效率
下载PDF
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绩效
9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努力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与低碳经济发展双目标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可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助于碳排放绩效改善,其赋能效应在不同... 努力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与低碳经济发展双目标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可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助于碳排放绩效改善,其赋能效应在不同类型、技术水平以及污染密集度的行业中存在差异性;能源利用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是全球价值链地位作用于碳排放绩效的主要路径,同时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对碳排放绩效改善的正向作用。我国制造业应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深化链条间行业的上下游合作,推动制造业内部的能源技术溢出效应转换,对不同行业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加强适时监督,规制行业的短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地位 碳排放绩效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消费结构 环境规制
下载PDF
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碳汇工作 提升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10
作者 蒲朝勇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文章阐述了水土保持碳汇的基本内涵与其主要特征,分析认为水土保持是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方面,对我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提出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碳汇工作的主要举措,包括深化碳汇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巩固提升... 文章阐述了水土保持碳汇的基本内涵与其主要特征,分析认为水土保持是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方面,对我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提出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碳汇工作的主要举措,包括深化碳汇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巩固提升碳汇作用与碳汇能力、完善碳汇监测和计量核算体系、推动建立水土保持碳汇价值实现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
下载PDF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的价值实现路径探析——以福建龙岩地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为例
11
作者 杨洋 董翀 冯兴元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0,共11页
近年来,森林碳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林业碳汇经济作为乡村振兴和林业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迫切需要优质高效的绿色金融保险产品和服务。论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具有“保险—... 近年来,森林碳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林业碳汇经济作为乡村振兴和林业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迫切需要优质高效的绿色金融保险产品和服务。论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具有“保险—碳汇规模—社会经济—气候调节”的价值路径机制,认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通过定损赔付来保护森林和碳汇规模,有助于林农等经营主体稳定收入,实现碳汇的经济效益。林业碳汇规模稳定有利于促进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落实“双碳”和乡村振兴等社会目标,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森林经营管理能促进碳库积累,达到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福建省龙岩市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创新为案例,对林业碳汇保险实践的内容、成效和不足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完善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价值实现路径的政策建议:一是找准路径的关键堵点,完善保险产品设计和尽快恢复碳市场交易;二是调动各方面生产要素向碳汇保险创新倾斜,激发保险价值实现路径的内生动力;三是保险价值实现路径涉及多个领域和多方市场主体,不仅要维护保险市场和碳市场的有序竞争秩序,还要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在宏观上保证碳市场运行规范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指数保险 林业碳汇 龙岩 价值路径
下载PDF
高值化等鞭金藻固碳研究进展
12
作者 蔡楠 方静平 +1 位作者 陈必链 何勇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0,共13页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CO_(2)是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诱因。气候变暖往往伴随着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全球变暖,各国纷纷设定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目...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CO_(2)是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诱因。气候变暖往往伴随着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全球变暖,各国纷纷设定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目标,并致力于对CO_(2)进行固定和资源化利用。海洋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固碳效率高的特点,集成废/污水处理和生物固碳,转化合成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高值生物活性物质的等鞭金藻固碳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碳捕获和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和比较了常用的CO_(2)捕获技术的优缺点,强调基于等鞭金藻的碳捕获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固碳效率的优势。其次阐明了海洋等鞭金藻光合固碳机制及其与卡尔文循环、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通路的联系;探讨光和CO_(2)对微藻固碳能力和胞内碳流分布的影响,探究培养条件、光生物反应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藻株等影响等鞭金藻固碳效率的因素。最后,概述了等鞭金藻光合固碳与岩藻黄素、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高值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关系,为精深加工、开发高值化等鞭金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推动等鞭金藻固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协同推进节能减排,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条经济可行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等鞭金藻 固碳 高值化生物质 碳代谢 效率 生物活性成分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基于碳中和进程的测度与分析
13
作者 王道平 刘琳琳 刘杨婧卓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科学量化我国碳中和进程,并考察相关政策效果,总结分析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本文首先从区域总体、人均和能源消耗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各省份碳...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科学量化我国碳中和进程,并考察相关政策效果,总结分析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本文首先从区域总体、人均和能源消耗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各省份碳中和进程的指数体系,总结了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省级经验数据,深入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推进我国各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碳排放和碳吸收(即碳汇)两端产生积极的政策效果;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两个渠道促进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健全中国碳市场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证证据和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排放权交易 能源效率 碳排放 碳汇
下载PDF
碳源、碳汇视角下的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14
作者 朱彤瑶 曹俊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5,共7页
探索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对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农业碳源、碳汇进行核算,然后将碳源、碳汇纳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并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 探索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对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农业碳源、碳汇进行核算,然后将碳源、碳汇纳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并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汇、碳源比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十三五”时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不考虑农业碳源因素将会高估农业生态效率,忽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汇因素,则会低估农业生态效率;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高于全国水平,但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不协调;黄河流域大多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但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黄河流域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为此,应完善相关农业政策工具设计,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强化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要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农业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碳源 碳汇 农业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下载PDF
森林“碳库”经济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15
作者 钟金发 邓佳露 +1 位作者 翁志强 林榅荷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以“福建经验”为例,从森林“碳库”经济价值的研究现状出发,基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梳理其识别、界定、运营、交换、回馈价值之间的理论逻辑,并结合“福建经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森林“碳库”的经济价值实现能够完成“碳库—钱... 以“福建经验”为例,从森林“碳库”经济价值的研究现状出发,基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梳理其识别、界定、运营、交换、回馈价值之间的理论逻辑,并结合“福建经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森林“碳库”的经济价值实现能够完成“碳库—钱库—碳库”的价值流转,并且良性的价值实现路径能够推动森林“碳库”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固碳增汇中发挥更高质高效的作用。因此,结合发展情况,从“内固、外延、上扩、下沉”4个维度,提出完善森林“碳库”经济价值产生、开发链条、交易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库” 碳汇 福建经验 经济价值实现
下载PDF
中国省域净碳汇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任悦宁 张建勋 +1 位作者 董宏杰 董旭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5,共10页
提升净碳汇效率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论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净碳汇效率,分别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中国省域净碳汇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净碳汇效率整... 提升净碳汇效率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论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净碳汇效率,分别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中国省域净碳汇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净碳汇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总值偏低且区域差异明显,呈现西南及东北区域高、中部及东部沿海区域低的格局。(2)净碳汇效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黑龙江等区域,低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天津、山东等区域。(3)城市化水平、工业污染治理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净碳汇效率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且多数因子交互作用后均产生非线性增强作用。建议根据各区域差异化特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规制等方法以达到社会经济低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碳汇效率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政府-市场-社会”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以广东省碳汇产品交易机制为例
17
作者 查炎 蔡云楠 张曦文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8期38-47,63,共11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政府-市场-社会”视角,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流转情况及相关认知的演变历程,总结了现阶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困境。文章以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政府-市场-社会”视角,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流转情况及相关认知的演变历程,总结了现阶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困境。文章以广东省碳汇产品交易机制为例,梳理了碳汇产品的交易框架,并对其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主体角色行为进行分析。结合案例经验,从健全政府职能框架、推动市场产业转型、建立生态-社会适应性治理体系、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联动与边界等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碳汇产品 碳普惠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实物期权的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评估
18
作者 徐玥 张绍文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剖析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构成,构建以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的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评估模型,以兴安盟阿尔山人工造林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数值评估项目的实际价值,探讨木材价格、碳汇价格等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项目价值... 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剖析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构成,构建以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的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评估模型,以兴安盟阿尔山人工造林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数值评估项目的实际价值,探讨木材价格、碳汇价格等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项目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涵盖了林木资产价值、碳汇资产价值和投入成本等多个方面,林木资产与碳汇资产的价值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化,分别产生一定的期权价值,因此在进行林业碳汇项目的整体价值评估时,必须充分考虑两者各自的期权价值;木材价格和碳汇价格对项目价值有正面影响,而无风险利率对项目价值有负面影响。最后,结合碳汇交易政策和林业碳汇发展现状,提出鼓励林业碳汇发展和增强林业碳汇项目社会效益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 价值评估 实物期权 二叉树模型
下载PDF
低碳循环视角下生态脆弱地区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南疆四地州户用沼气CERs项目为例
19
作者 孙德华 刘维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2-290,共9页
低碳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农碳汇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可助推三农低碳化发展并利农惠农。以生态脆弱区南疆四地州的户用沼气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循环的视角,利用小规模方法学AMS-Ⅲ.R和AMS-Ⅰ.C,综合测算温室气体的双重碳减排效益,... 低碳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农碳汇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可助推三农低碳化发展并利农惠农。以生态脆弱区南疆四地州的户用沼气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循环的视角,利用小规模方法学AMS-Ⅲ.R和AMS-Ⅰ.C,综合测算温室气体的双重碳减排效益,估算其参与CERs项目后的经济效益,并进行项目碳减排成本的核算,最后就地区实际给出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南疆四地州户用沼气工程的总碳减排量为32.46×10^(4) t/a,其中第一重碳减排量为0.96×10^(4) t/a,第二重碳减排量为31.50×10^(4) t/a,平均每户碳减排量为1.12 t/a;建池农牧民参与CERs项目的碳减排经济总收益可达3 385万元,参与CERs项目十年后的每户净现值为2 229.6元,内部收益率可达30%,动态投资回收期为3.16年;单位碳减排增量成本(ICER)为9.01元/t CO_(2)当量,即1.42美元/t CO_(2)当量。因此,其户用沼气CERs项目开发具有可行性,且开发潜力较大,加入碳交易市场实现其作为三农碳汇产品的价值对于地区生态恢复、减碳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碳汇产品 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脆弱地区 发展效益
下载PDF
基于协同效益的蓝碳增汇融资机制与路径研究
20
作者 严欣恬 李杨帆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8期200-205,共6页
为实现向可持续、净零排放和韧性社会过渡,亟需探索新的蓝碳融资路径,构建更加丰富的蓝碳融资模式,吸引更多潜在的投资者。梳理国内外蓝碳增汇的融资实践发现,目前蓝碳融资存在收益高度依赖碳交易、融资路径单一、蓝碳项目协同效益融资... 为实现向可持续、净零排放和韧性社会过渡,亟需探索新的蓝碳融资路径,构建更加丰富的蓝碳融资模式,吸引更多潜在的投资者。梳理国内外蓝碳增汇的融资实践发现,目前蓝碳融资存在收益高度依赖碳交易、融资路径单一、蓝碳项目协同效益融资潜力长期被忽视等问题,严重阻碍蓝碳增汇项目的发展。从蓝碳生态系统的协同效益出发,分析蓝碳项目在海岸防护、生物多样性、渔业栖息地、休闲娱乐方面的协同效益及国际上对蓝碳协同效益融资的前沿探索,提出将蓝碳协同效益纳入融资框架的新思路。建议开发“碳+协同效益”信用额的混合融资模式、结合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反哺蓝碳项目,以及建立基于协同效益的蓝碳融资机制网络来推动环境资源和效益的市场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碳 蓝碳增汇 碳融资 协同效益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双碳”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