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潜根线虫侵染后寄主细胞膜丙二醛含量和外渗电导率的改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慧平 解宜林 杨荣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利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讨论了不同接虫期和接虫量下,水稻潜根线虫侵染后,寄主水稻在3个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乳熟期)细胞膜丙二醛含量和外渗电导率的变化。病株丙二醛含量在3个生育期依次高出健株19.6%、9.1%和6.... 利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讨论了不同接虫期和接虫量下,水稻潜根线虫侵染后,寄主水稻在3个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乳熟期)细胞膜丙二醛含量和外渗电导率的变化。病株丙二醛含量在3个生育期依次高出健株19.6%、9.1%和6.7%;分蘖期病株外渗电导率平均高出健株19.3%。同时,这两项指标在水稻3个生育期中的测定值受接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潜根线虫 外渗液电导率 丙二醛 含量
下载PDF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Bile Acid Distribution and Intestinal Transport from Native Cow-bezoar and Artificial and in vitro Cultured Substitutes using Caco-2 Cell Monolayer Model 被引量:2
2
作者 Ying CHEN Xiao-Ru HU +6 位作者 Xian-Long CHENG Shuang-Cheng MA Qing-Sen RAN Qing YANG Wei-Jie QIANG Zhong DAI Xiao-Xin ZHU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8年第4期261-271,共11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conjugated bile acids(BAs)in Calculus bovis and its substitutes to detect differences in these materials.Methods A Caco-2 monolayer cel...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conjugated bile acids(BAs)in Calculus bovis and its substitutes to detect differences in these materials.Methods A Caco-2 monolayer cell model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value and efflux ratio(ER)of BAs in natural cow-bezoar(NCB),artificial cow-bezoar(ACB),and in vitro cultured cow-bezoar(Ivt-CCB).Papp and ER values were determi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amples were separated on an analytical column.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BAs in NCB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CB and Ivt-CCB.The percentages of conjugated BA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CB than in the two substitutes.Th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of conjugated and unconjugated BAs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costly NCB from relatively inexpensive substitutes.Conclusion Th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BAs in Ivt-CCB were more consistent with NCB than with ACB,even when the proportions of BAs in Ivt-CCB were closer to those of AC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acids Cow-bezoar Intestinal transport Caco-2 cell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alue efflux ratio
下载PDF
深宽比、控制道对射流切换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熊青山 王小建 +1 位作者 秦亮 张小春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05年第4期20-25,共6页
液动射流冲击器是解决深井、硬岩钻进难题的一种有效工具。但是,它存在核心部件易损坏、寿命低等问题。原因在于其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尤其是喷嘴的过水断面设计不合理。解决的办法是增大喷嘴过水断面,而增大喷嘴过水断面势必会影响射... 液动射流冲击器是解决深井、硬岩钻进难题的一种有效工具。但是,它存在核心部件易损坏、寿命低等问题。原因在于其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尤其是喷嘴的过水断面设计不合理。解决的办法是增大喷嘴过水断面,而增大喷嘴过水断面势必会影响射流元件切换性能,故有必要进行研究。由于工作室内流体流动非常复杂,因此采用试验的方法。笔者研究了射流元件喷嘴深宽比、控制道对射流切换性能的影响。经试验得出,当深宽比增加,射流切换性能变好;控制道宽度的变化对射流切换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元件 液动射流冲击器 控制道 喷嘴 深宽比
下载PDF
槽式自由切换射流元件模拟试验研究
4
作者 熊青山 李佳 +1 位作者 安传奇 刘双亮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自由切换射流元件有许多优点,可用于多个领域。现有自由切换射流元件存在结构参数调节繁琐,存在溢流等不足,故要研制槽式自由切换射流元件。改变射流元件中控制道宽度、劈形、劈宽、喷嘴宽度、深宽比等进行试验,研究这些因素对射流自由... 自由切换射流元件有许多优点,可用于多个领域。现有自由切换射流元件存在结构参数调节繁琐,存在溢流等不足,故要研制槽式自由切换射流元件。改变射流元件中控制道宽度、劈形、劈宽、喷嘴宽度、深宽比等进行试验,研究这些因素对射流自由切换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切换 射流元件 控制道 分流劈 深宽比
下载PDF
气垫式流浆箱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铭力 孙 瑜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本文针对流浆箱数学模型较为复杂且变量之间存在耦合的特点,提出了流浆箱模糊控制方案。在总结人工操作经验的基础上, 经优化处理制定了模糊控制规则。为了简化计算,引进了调整因子。实际运行表明这种控制器可以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气垫式流浆箱 模糊控制器 设计 造纸机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各径级马尾松树干CO_2释放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涂洁 樊后保 +1 位作者 王勇刚 李志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明退化红壤区重要先锋树种马尾松不同径级间树干CO_2释放速率(F_(CO_2))的差异及其温度敏感性,以期为正确评价马尾松人工林树干呼吸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贡献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全自动便携式光合仪与自制PVC呼吸环相... 【目的】探明退化红壤区重要先锋树种马尾松不同径级间树干CO_2释放速率(F_(CO_2))的差异及其温度敏感性,以期为正确评价马尾松人工林树干呼吸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贡献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全自动便携式光合仪与自制PVC呼吸环相连,对马尾松人工林4个径级(15.9~17.9,18.9~20.5,22.8~24.8和27.1~29.8 cm)共12棵样树的树干CO_2释放速率F_(CO_2)进行为期1年的活体原位监测,并同步监测树干1 cm深处温度,分析F_(CO_2)的季节变化及径级间差异,并建立F_(CO_2)与树干温度的指数函数模型。【结果】4个径级F_(CO_2)均呈现出一致的单峰季节性变化趋势,生长季F_(CO_2)极显著高于非生长季(P<0.01),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且生长季各径阶样树F_(CO_2)间差异显著(P<0.01);4个径级F_(CO_2)与树干温度均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但两者间的回归模型及其决定系数因径阶而异,表现出大径阶F_(CO_2)与树干温度的相关性高于小径阶;4个径级树干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_(10))间差异不显著(1.47~1.64);马尾松F_(CO_2)与DBH显著正线性相关(R^2=0.89),表明DBH可作为针叶树种F_(CO_2)预测和推算的一个简便实用指标。【结论】在采用局部通量法进行森林生态系统树干呼吸估算时,应同时考虑F_(CO_2)的季节变化及径级差异,以提高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树干温度 树干CO2释放速率 径级
下载PDF
Si/As调控苗期水稻吸收、外排和转运砷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洁 陈苗苗 +3 位作者 樊利敏 孙洪欣 薛培英 刘文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0-376,共7页
通过生物模拟法,将水稻幼苗分别暴露于含有10μmol/L无机三价砷As(Ⅲ)或五价砷As(V)的营养液中12,24,48h,探究硅砷摩尔比(Si/As为0∶1,100∶1和200∶1)对苗期水稻吸收、外排、转运和累积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暴露于含As(Ⅲ)营养液中1... 通过生物模拟法,将水稻幼苗分别暴露于含有10μmol/L无机三价砷As(Ⅲ)或五价砷As(V)的营养液中12,24,48h,探究硅砷摩尔比(Si/As为0∶1,100∶1和200∶1)对苗期水稻吸收、外排、转运和累积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暴露于含As(Ⅲ)营养液中12h,与Si/As为0∶1相比,Si/As为200∶1的处理使水稻的As(Ⅲ)吸收速率降低30.7%(P<0.05),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水稻对As(Ⅲ)的吸收速率逐渐降低,不同Si/As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也减弱。处理48h,100∶1和200∶1的Si/As均降低水稻根部As(Ⅲ)向茎叶的转移系数,较Si/As为0∶1分别降低51.2%和56.9%,同时水稻地上部As(Ⅲ)含量比Si/As为0∶1的处理分别降低50.7%和67.2%;暴露在As(V)营养液中12h,Si/As为100∶1促进水稻对As(V)的吸收,增幅高达82.3%,但暴露24h,Si/As为200∶1则抑制水稻根系对As(V)的吸收,以及As(Ⅲ)的外排和As(Ⅲ)由水稻根系向茎叶的转运,降幅分别为28.0%,41.9%和39.9%。暴露48h时,Si/As为200∶1的水稻As(Ⅲ)转移系数较Si/As为100∶1的处理降低57.9%,并且处理24,48h时,Si/As为100∶1和200∶1水稻地上部As(Ⅲ)含量显著降低53.6%和75.0%,25.0%和52.8%。此外,水稻根系对As(V)的吸收与As(Ⅲ)的外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21,P<0.01),该关系不受Si/As和暴露时间的影响。无论是As(Ⅲ)或As(V)处理,在12~48h的暴露时间内,Si/As为200∶1显著抑制砷的吸收、As(Ⅲ)的外排和As(Ⅲ)在水稻体内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砷摩尔比 水稻 吸收 外排 转运 无机砷
下载PDF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FGFC1吸收和转运的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格 严婷 +3 位作者 傅诗情 吴文惠 张朝燕 包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研究纤溶化合物FGFC1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特性。方法:以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阳性对照药荧光黄和普萘洛尔的表观渗透系数(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值来评... 目的:研究纤溶化合物FGFC1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特性。方法:以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阳性对照药荧光黄和普萘洛尔的表观渗透系数(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值来评价模型的完整性、紧密性和通透性。通过LC/MS/MS考察浓度为0.5~5μmol·L-1的FGFC1溶液所产生的外排比、总回收率和表观渗透系数来评价药物的转运特性。结果:本实验培养的Caco-2细胞显示出优良的完整性、紧密性和通透性。在AP→BL方向的总回收率是(35.778±1.285)%^(52.336±4.342)%,在BL→AP方向的总回收率是(25.485±1.131)%^(53.022±2.011)%,AP→BL方向和BL→AP方向的Papp值均小于2.5×10-6cm·s-1,在AP→BL方向的外排比率是(8.745±0.155)%^(26.759±1.024)%,在BL→AP方向的外排比率是(25.549±1.551)%^(52.421±2.203)%。结论:FGFC1不是P-gp的底物。0.1%BSA能明显提高回收率和改善特异性吸附。FGFC1在Caco-2细胞模型中以被动扩散为主。FGFC1低渗透率的研究结论显示出静脉注射给药途径较口服给药途径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C1 CACO-2细胞 表观渗透系数 外排比 总回收率
原文传递
黄诺马苷在MDCK单层细胞模型上的转运机制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冉峥 郭艳丽 +4 位作者 王丽凤 张永威 李琳琳 骆新 毛新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55-160,共6页
目的:研究黄诺马苷在马丁达比犬肾上皮(MDCK)单层细胞模型上的吸收转运特性。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黄诺马苷对MDCK细胞的毒性,使用Millicell-ERS-2型细胞电阻仪检测MDCK单层细胞模型的电阻值,考察黄诺马苷的质量浓度、给药时... 目的:研究黄诺马苷在马丁达比犬肾上皮(MDCK)单层细胞模型上的吸收转运特性。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黄诺马苷对MDCK细胞的毒性,使用Millicell-ERS-2型细胞电阻仪检测MDCK单层细胞模型的电阻值,考察黄诺马苷的质量浓度、给药时间以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s)抑制剂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抑制剂对其跨膜转运的影响,采用UPLC-MS/MS测定黄诺马苷的含量,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及外排比(ER)。结果:黄诺马苷质量浓度为5. 625~120 mg·L-1时对MDCK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黄诺马苷在MDCK单层细胞模型上的转运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且Papp基本处于1×10-6~10×10-6cm·s-1。在60 min和90 min时,与空白组相比,根皮苷组中黄诺马苷在MDCK单层细胞模型上的转运量显著减少。结论:黄诺马苷在肠道中属于中等吸收的药物,其跨膜转运机制以被动转运为主,兼有主动转运存在,且SGLTs转运体可能参与介导了黄诺马苷在MDCK单层细胞模型上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诺马苷 马丁达比犬肾上皮细胞 单层细胞模型 跨膜转运 根皮苷 根皮素 外排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