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e Evolution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A State Variable Model Assessment
1
作者 Paul S. Follansbee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5年第6期457-463,共7页
Strain hardening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is modeled according to an internal state variable constitutive model. Derivation of model constants from published stress-strain curves over a range of test temperature... Strain hardening i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is modeled according to an internal state variable constitutive model. Derivation of model constants from published stress-strain curves over a range of test temperatures and strain rates is reviewed. Model constants for this material system published previously are revised to make them more consistent with model constants in other materia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itutive modeling INTERNAL state variabl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STRAIN HARDENING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n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Tantalum and Tantalum Tungsten Alloy 被引量:2
2
作者 ZHOU Jian-qiu Akhtar S. Khan +1 位作者 CAI Rui CHEN Li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8-74,共7页
As a model bee metal, tantalum and its alloys have wide applications in defense-related fields. The KHL (Khan, Huang, Liang, 1999) model and the constitutive model proposed by Nemat-Nasser et al (Nemat-Nasser and K... As a model bee metal, tantalum and its alloys have wide applications in defense-related fields. The KHL (Khan, Huang, Liang, 1999) model and the constitutive model proposed by Nemat-Nasser et al (Nemat-Nasser and Kapoor, 2001) for tantalum and its alloy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 set of published data recorded during 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s of tantalum, tantalum alloy containing tungsten of 2.5% (Ta-2.5W), over a wide range of strains, strain rates, and temperatures were used to correlate the two models. Overal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KHL model correlates much better with the data than the model used by Nemat-Nasser 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itutive model strain rate elastic-viscoplastic behavior finite strain hardening rate
下载PDF
A hygro-thermo-mechanical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hape memory polymers filled with nano-carbon powder 被引量:3
3
作者 Jianping Gu Xiaopeng Zhang +2 位作者 Hao Duan Mengqi Wan Huiyu S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and Nano Materials》 SCIE EI 2021年第3期286-306,共21页
The nano-carbon powders are often used as fillers to endow the shape memory polymers(SMPs)with electroconductivity.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shape memory effects(SMEs)of SMPs filled with nano-carbon powder can be tri... The nano-carbon powders are often used as fillers to endow the shape memory polymers(SMPs)with electroconductivity.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shape memory effects(SMEs)of SMPs filled with nano-carbon powder can be triggered both by temperature and by water.To reveal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SMEs,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describing the thermally activated and moisture activated SMEs of these shape memory polymer composite(SMPCs)is developed here.Because both of the SMEs share the same driving mechanism,the variable moisture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framework of a thermo-mechanical modeling approach to disclose the effect of moisture on the thermoviscoelastic properties.The SMPCs are regarded as isotropic materials and the effect of carbon powd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rix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e paper.Because the complete recovery may not be reached even they are exposed to the stimulus environment long enough,the blocking mechanism is also considered here.This is the mainly new contribution compared to the early work.Using the method of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presented here,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hygro-thermo-mechanical constitutive model is confirmed by comparing the model results with the test data of uniaxial deformation from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 memory polymer composites nano-carbon powder hygro-thermomechanical constitutive model THERMODYNAMICS internal state variables
原文传递
A Constitutive Model of Granite Shear Creep under Moisture 被引量:9
4
作者 Xingang Wang Bin Hu +3 位作者 Huiming Tang Xinli Hu Jiading Wang Lei Hu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77-685,共9页
Previous constitutive models of granite shear creep have two limitations:(1) although moisture greatly affects granite shear creep behavior, currently there are no constitutive models that include this factor;(2)... Previous constitutive models of granite shear creep have two limitations:(1) although moisture greatly affects granite shear creep behavior, currently there are no constitutive models that include this factor;(2) there are also no models that include an acceleration stag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Burgers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the addition of a damage parameter to characterize the moisture effect and uses a nonlinear relation equation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for inclusion as the acceleration stage. The damage parameter is determined from granite creep experiment under four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0%, 0.22%, 0.49%, and 0.79%). The nonlinear relation equation is obtained by fitting a dataset of stain versus time under five different loading stages. To verify the presented model, a creep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other granite sampl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isture state shear creep constitutive model Burgers model damage variable nonlinear visco-elasto-plastic three-dimensional creep constitutive equation.
原文传递
非饱和压实土率相关变形特征与时效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智超 金刚 +2 位作者 吴晓峰 邓旭华 董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9-727,共9页
为研究高填方路堤压实土率相关变形特征,对不同压实度的非饱和压实土分别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以及不同围压条件下的CD三轴剪切试验,探讨了不同工况下压实土的剪切强度指标;借助GDS饱和土静态三轴仪的围压控制器来间接测定非饱和压实土体... 为研究高填方路堤压实土率相关变形特征,对不同压实度的非饱和压实土分别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以及不同围压条件下的CD三轴剪切试验,探讨了不同工况下压实土的剪切强度指标;借助GDS饱和土静态三轴仪的围压控制器来间接测定非饱和压实土体变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压实土强度及变形特征具有明显的时间相依性,加载速率越大,压实土的抗剪强度越高,超固结变形特性越强,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值增幅较大、内摩擦角φ值增幅较小;低围压下,压实土呈应变软化及剪胀变形,且压实度越高,应变软化及剪胀变形越显著,c值增加明显、φ值增加缓慢。采用基于下负荷面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对路基压实土的率相关变形特征进行表征,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该模型适用于高填方路堤长期沉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土 率敏性 超固结 抗剪强度 弹黏塑性 本构模型
下载PDF
砂土的剪胀理论及其本构模型的发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蔡正银 李相菘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22-1128,共7页
经典的应力剪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建立,较好地模拟了黏性土的变形特性。最新的研究表明:由于应力剪胀理论中忽略了土体内部状态参量对剪胀的影响,而使得该理论应用于砂土时发生了困难。近来一些学者纷纷将土的密度... 经典的应力剪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建立,较好地模拟了黏性土的变形特性。最新的研究表明:由于应力剪胀理论中忽略了土体内部状态参量对剪胀的影响,而使得该理论应用于砂土时发生了困难。近来一些学者纷纷将土的密度作为变量引入剪胀方程,提出了状态相关剪胀理论,成功地模拟了砂土的各种变形特性。本文就砂土的状态及其描述、剪胀理论的发展、砂土本构模拟等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相关 砂土:剪胀理论 本构模型 状态参量
下载PDF
软岩三维弹黏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宋丽 廖红建 韩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有效地描述软岩的软化特征,首先推导了以压为正统一强度理论表达式,该理论可以考虑材料拉压强度不等及中间主应力效应,适合岩土工程界以压为正的使用习惯以及岩土材料拉压强度不等的特性;其次推导了以压为正统一强度理论π平面的极... 为了有效地描述软岩的软化特征,首先推导了以压为正统一强度理论表达式,该理论可以考虑材料拉压强度不等及中间主应力效应,适合岩土工程界以压为正的使用习惯以及岩土材料拉压强度不等的特性;其次推导了以压为正统一强度理论π平面的极限线;第三,基于推导的π平面的极限线,结合Yin-Graham模型,推导了软岩的三维统一弹黏塑性本构模型表达式。根据针对取自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端部的硅藻质泥岩所进行的不同围压、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的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资料确定了模型参数,进行了弹黏塑性数值模拟分析。并与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软岩三维统一弹黏塑性软化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可以很好地模拟软岩的应变软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应变软化 弹黏塑性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一种弹性粘塑性统一本构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明珲 吕和祥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3-408,共6页
在深入研究分析材料变形过程的基础上 ,对材料变形与选定描述材料变形内变量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唯象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金属材料变形的粘塑性统一本构模型 .用该模型对 30 4不锈钢的变形过程进行模拟 。
关键词 弹性粘塑性 统一本构模型 唯象论 材料变形力学 金属材料 304不锈钢 Miller模型
下载PDF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结构性软土蠕变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先伟 王常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7,共7页
结构性和蠕变性对软土工程性质具有双重影响,有必要建立一种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扰动带来结构性逐步破损的过程并同时反映软土蠕变特性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引入扰动状态概念,选取三元件广义Kelvin模型描述相对完整状态,3DEVP模型描述完全调... 结构性和蠕变性对软土工程性质具有双重影响,有必要建立一种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扰动带来结构性逐步破损的过程并同时反映软土蠕变特性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引入扰动状态概念,选取三元件广义Kelvin模型描述相对完整状态,3DEVP模型描述完全调整状态,扰动函数采用经验表达式,建立了一个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结构性软土蠕变模型。从宏观试验结果和微观结构变化分析,说明扰动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在应力作用下软土结构性在蠕变过程中逐渐衰减的过程。模型中的参数都可通过等向压缩蠕变试验与三轴蠕变试验获取。通过黄石地区的结构性软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描述结构性软土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软土 扰动状态理论 蠕变模型 弹-黏-塑性
下载PDF
率相关本构模型的临界状态描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孔令明 罗汀 姚仰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42-2450,共9页
临界状态是土的重要破坏特征,是当今许多土本构模型建立的基础。由于工程和试验中不能忽略时间因素,临界状态实际上是土在一定的时间作用下或者说一定的加载速率作用下表现出的破坏规律。率相关本构模型作为考虑了时间对土应力-应变关... 临界状态是土的重要破坏特征,是当今许多土本构模型建立的基础。由于工程和试验中不能忽略时间因素,临界状态实际上是土在一定的时间作用下或者说一定的加载速率作用下表现出的破坏规律。率相关本构模型作为考虑了时间对土应力-应变关系影响的本构模型,理应可以描述临界状态。通过使用较为常用的率相关本构模型——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对三轴不排水和排水剪切进行预测,探讨了这些模型对临界状态的描述情况。预测结果表明:(1)第1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该模型认为屈服面是黏塑性体积应变率的等值面)计算所得的三轴不排水应力路径在临界状态线的下方出现应变软化,并且应力路径趋向于坐标原点,不能终止于临界状态;(2)第2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认为屈服面是黏塑性标量因子的等值面)在对高应变率三轴排水剪切进行预测时,所得的最终应力比超过临界状态应力比;(3)第3类过应力弹黏塑性模型,亦即时间UH模型(认为屈服面是统一硬化参量变化率的等值面,并认为土产生应力塑性变形)在三轴不排水和排水剪切条件下均能较好反映临界状态。通过3种模型的公式分析了前述预测结果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性 弹黏塑性 过应力理论 临界状态 本构模型
下载PDF
金属流变成形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迎社 罗凯文 胡云贵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41,共5页
结合工程实际 ,对具有弹粘塑性性质的金属材料的本构方程和流变成形机理进行了探讨 ,由此发现线性粘塑性介质只是非线性粘性介质的一种极限情况。详细讨论了该零件的实验条件和成形工艺方法 ,最后进行了试验结果分析。
关键词 流变成形 流变模型 弹粘弹性 本构方程 金属
下载PDF
岩石内变量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乔丽苹 王者超 +3 位作者 李术才 王永刚 杨文东 原小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29-3537,3603,共10页
通过一系列砂岩、页岩和辉绿岩室内蠕变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和初始应变状态下岩石蠕变特性。通过误差分析讨论了计算蠕变速率时如何选择时间增量。讨论了复杂加、卸载条件下时间相关蠕变模型的局限性,提出采用不可恢复应变作为内变量来... 通过一系列砂岩、页岩和辉绿岩室内蠕变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和初始应变状态下岩石蠕变特性。通过误差分析讨论了计算蠕变速率时如何选择时间增量。讨论了复杂加、卸载条件下时间相关蠕变模型的局限性,提出采用不可恢复应变作为内变量来描述复杂条件下岩石蠕变性质,并据此提出了岩石的内变量蠕变模型。试验数据与模型拟合结果对比表明,内变量蠕变模型较好地反映了3种岩石的蠕变行为。此外,还初步讨论了模型在岩石率相关性质研究中的适用性,并利用相关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蠕变 本构模型 内变量 不可恢复应变 时间相关 率相关
下载PDF
金属流变成形机理探讨与实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迎社 罗中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13,共3页
结合工程实际,对金属流变成形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一维流变学模型理论出发,求出具有弹粘塑性性质的金属材料的本构方程,进而分析了三维复杂应力状态下.各向同性不可压粘塑性材料在轴对称流变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场、速度场和流量计... 结合工程实际,对金属流变成形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一维流变学模型理论出发,求出具有弹粘塑性性质的金属材料的本构方程,进而分析了三维复杂应力状态下.各向同性不可压粘塑性材料在轴对称流变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场、速度场和流量计算公式,由此发现线性粘塑性介质只是非线性粘性介质的一种极限情况。文章详细讨论了该零件的试验条件和成形工艺方法,最后进行了试验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成形 流变模型 弹粘塑性 本构方程 金属
下载PDF
H62铜合金本构模型构建及游动芯头拉拔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艳祥 姜志宏 +1 位作者 许永强 李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171-174,共4页
以H62铜合金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单向拉伸试验。采用唯象建模方法建立铜合金的本构模型。通过二次开发,将本构模型导入MARC,以拉拔速度为实验参数,对游动芯头拉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强化系数与黏性系数建立的本... 以H62铜合金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单向拉伸试验。采用唯象建模方法建立铜合金的本构模型。通过二次开发,将本构模型导入MARC,以拉拔速度为实验参数,对游动芯头拉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强化系数与黏性系数建立的本构模型,对不同应变率下单向拉伸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弹黏塑性模型对不同应变率下拉伸成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随着拉拔速度增加,拉拔力逐渐增大,但增加的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 游动芯头拉拔 拉伸实验 弹黏塑性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对B-P本构模拟材料率相关塑性变形和循环硬化的改进(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多奇 杨晓光 王延荣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3-89,共7页
An additional isotropic internal variable is utilized to extend the Bodner-Partom unified 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original B-P) to improve the modeling of rate-dependent plasticity and cyclic hardening beha... An additional isotropic internal variable is utilized to extend the Bodner-Partom unified 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original B-P) to improve the modeling of rate-dependent plasticity and cyclic hardening behaviors of metals. The extended model (new B-P) contains two isotropic internal variables: one plays the role of representing the fast hardening in smaller inelastic strain range, while the other evolutes at slower speed accompanied by larger accumulated inelastic deformation, such as cyclic hardening.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extended constitutive model, the rate-dependent plasticity of a Ni-base superalloy Udimet 720Li at 650℃ and 700℃ are characterized using both models. Not on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for various loading conditions by implementing both models into ABAOUS using a user material subroutine, also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two models is complet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ended material constants in the new model provide more flexible capability in modeling the inelastic behavior of the material with sound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propulsion SUPERALLOY constitutive relation viscoplasticITY internal state variable
下载PDF
PC/ABS高分子合金材料的热黏塑性内时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佳宝 赵社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65-1468,1474,共5页
针对PC/ABS(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高分子合金材料在冲击压缩下所表现出的强非线性行为,包括温度相关性、率相关性及应变强化-软化-再强化的特性等,建立了一个考虑ABS增韧机理的内时变量的内时本构模型,由此对PC/ABS合金在20&#... 针对PC/ABS(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高分子合金材料在冲击压缩下所表现出的强非线性行为,包括温度相关性、率相关性及应变强化-软化-再强化的特性等,建立了一个考虑ABS增韧机理的内时变量的内时本构模型,由此对PC/ABS合金在20°C、70°C下,压缩冲击应变率分别为8.0×102、2.7×103、1.0×104s-1时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模拟,并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热黏塑性内时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PC/ABS合金材料的冲击压缩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 内时变量 热黏塑性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土体率敏性的长期变形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智超 胡茜 +1 位作者 郑军星 熊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03,115,共6页
土体长期变形的预测与控制是大量工程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常规方法是结合蠕变试验来预测土体变形,其存在耗时长、难以考虑复杂应力路径以及不便用于复杂有限元计算分析等缺点。考虑土体的率敏性特征,通过对饱和超固结土以及人工制备结构... 土体长期变形的预测与控制是大量工程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常规方法是结合蠕变试验来预测土体变形,其存在耗时长、难以考虑复杂应力路径以及不便用于复杂有限元计算分析等缺点。考虑土体的率敏性特征,通过对饱和超固结土以及人工制备结构性土分别开展3种不同加载速率下的三轴剪切试验,获得了土体强度、变形以及率敏性指标,从而得到了基于上下负荷面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参数,并利用该模型成功预测了土体的率敏性和蠕变变形行为。结果表明:①结合土体率敏性试验来预测土体长期变形,仅较常规土三轴试验增加了几组不同加载速率的剪切试验,而不需增加额外的试验条件,试验效率高;②由土体率敏性试验确定的本构模型参数能正确预测土体的蠕变变形,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良好;③基于上下负荷面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可用于复杂边值问题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结合土体率敏性来预测土体长期变形的新方法将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变形 率敏性 弹黏塑性 本构模型 蠕变 上下负荷面
下载PDF
软岩三维非线性统一弹粘塑性本构模型有限元分析
18
作者 宋丽 廖红建 韩剑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4,214-215,共6页
在作者已建立的软岩三维非线性统一弹粘塑性软化本构模型基础上,讨论了软岩三维非线性统一弹粘塑性本构模型有限元分析过程,即推导了软岩三维非线性统一弹粘塑性屈服面(破坏面)的流动矢量表达式,便于编程与通用的有限元程序接口,进行二... 在作者已建立的软岩三维非线性统一弹粘塑性软化本构模型基础上,讨论了软岩三维非线性统一弹粘塑性本构模型有限元分析过程,即推导了软岩三维非线性统一弹粘塑性屈服面(破坏面)的流动矢量表达式,便于编程与通用的有限元程序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张量求导的原则,导出了流动矢量对应力求导公式中关键矩阵的具体表达式,并结合平面应力、平面应变和轴对称问题的特点进行了简化,得出了适合于分析二维问题的关键矩阵的表达式;采用流动矢量奇异性的统一处理方法,有效地处理了各种角点奇异性问题;最后给出了有限元分析的流程图,便于编制有限元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应变软化 本构模型 有限元 弹粘塑性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岩石力-热-水耦合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震 朱珍德 +1 位作者 陈会官 朱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08-2616,共9页
在寒区隧道工程中,冻胀的水分迁移作用加剧了隧道围岩的冻融破坏。耦合水分迁移作用的岩石本构模型对防治冻融渗漏、崩塌等隧道围岩灾害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内状态变量理论,将冻胀过程中的水分迁移量作为本征变量引入Helmholtz自由能,在... 在寒区隧道工程中,冻胀的水分迁移作用加剧了隧道围岩的冻融破坏。耦合水分迁移作用的岩石本构模型对防治冻融渗漏、崩塌等隧道围岩灾害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内状态变量理论,将冻胀过程中的水分迁移量作为本征变量引入Helmholtz自由能,在热力学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岩石力-热-水耦合本构模型。模型描述了温度和水分迁移对冻融后岩石损伤阈值、等向强化饱和值、等向强化速率等力学参数的影响。模拟了岩石冻融后力学性质的劣化。区别于全量经验公式,本模型以增量形式给出,为复杂应力历史条件下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便利。通过将模型模拟曲线与冻融后岩石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初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为实际寒区工程的冻胀破坏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热力学 内状态变量理论 水分迁移 本构关系
下载PDF
基于不可逆内变量热力学的岩石材料粘弹-粘塑性本构方程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泷 刘耀儒 +1 位作者 杨强 吕庆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4-41,共8页
岩石材料的粘弹性和粘塑性变形是与时间相关的能量耗散行为。在Rice不可逆内变量热力学框架下,引入两组内变量分别用来描述在粘弹性和粘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内部结构调整。通过给定比余能的具体形式和内变量的演化方程,推导出内变量粘... 岩石材料的粘弹性和粘塑性变形是与时间相关的能量耗散行为。在Rice不可逆内变量热力学框架下,引入两组内变量分别用来描述在粘弹性和粘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内部结构调整。通过给定比余能的具体形式和内变量的演化方程,推导出内变量粘弹-粘塑性本构方程。粘弹性本构方程具有普遍性,能涵盖Kelvin-Voigt和Poynting-Thomson在内的经典粘弹性模型的本构方程。并指出热力学力与应力呈线性关系是组合元件模型为线性模型的根本原因。粘塑性本构方程能较好地刻画岩石材料在粘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硬化现象。对模拟岩石的模型相似材料进行单轴加卸载蠕变试验,将蠕变过程中的粘弹性和粘塑性变形分离并根据试验数据对本构方程的材料参数进行辨识。试验数据和理论曲线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本构方程能很好地模拟材料的蠕变行为。该类型的本构方程能为岩石工程的长期稳定性的预测、评价以及加固分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内变量热力学 粘弹-粘塑性 本构方程 模型相似材料 蠕变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