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shape hardening function for bounding surface model for cohesive soils 被引量:1
1
作者 Andrés Nieto-Leal Victor N.Kaliakin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328-337,共10页
A shape hardening function is developed that improves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of the generalized bounding surface model for cohesive soils, especially when applied to overconsolidated specimens. This improvement i... A shape hardening function is developed that improves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of the generalized bounding surface model for cohesive soils, especially when applied to overconsolidated specimens. This improvement is realized without any changes to the simple elliptical shape of the bounding surface, and actual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model by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itutive model bounding surface plasticity Shape hardening function Clay
下载PDF
Elasto-plasticity and pore-pressure coupled analysis on the pullout behaviors of a plate anchor
2
作者 Cun Hu Fu-Ping Gao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15年第2期89-92,共4页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elasto-plasticity and pore-pressure coupled analysis on the pull- out behaviors of a plate anchor. The bounding-surface plasticity (BSP) model combined with Blot's consol- ida...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elasto-plasticity and pore-pressure coupled analysis on the pull- out behaviors of a plate anchor. The bounding-surface plasticity (BSP) model combined with Blot's consol- idation theory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cyclic loading induced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skeleton and the accompanying generation/dissipation of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The suction force generated around the anchor due to the cyclic variation of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has much effect on the pullout capacity of the plate anchor. The calculated pullout capacity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i.e., the coupled analysis) gets lower than that with the conventional total stress analysis for the case of long-term sustained loading, but slightly higher for the case of short-term monotonic loading. The cyclic loading induced accumula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may result in an obvious decrease of the stiffness of the soil-Plate anchor sv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 anchor bounding-surface plasticity model Pore pressure Coupled analysis
下载PDF
考虑小应变刚度特性的软土边界面模型与应用
3
作者 梁发云 郑瀚波 +2 位作者 李林 王如路 闫静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8-947,共10页
基坑开挖导致周边土体经历复杂的加卸载应力路径,传统的本构模型难以同时反映此过程中土体的超固结和小应变刚度特性。在现有的边界面模型中,引入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提出软土边界面模型小应变刚度修正方法。基于一种高效的半隐式应力... 基坑开挖导致周边土体经历复杂的加卸载应力路径,传统的本构模型难以同时反映此过程中土体的超固结和小应变刚度特性。在现有的边界面模型中,引入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提出软土边界面模型小应变刚度修正方法。基于一种高效的半隐式应力更新算法,将改进后的边界面模型采用UMAT子程序二次开发嵌入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并应用于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模型准确地反映了上海地区典型土层的小应变状态本构关系和土体的应变刚度相关性;由于改进的边界面模型能够同时反映土体超固结和小应变刚度特性,计算的围护结构变形与现场监测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面模型 小应变刚度 半隐式应力更新算法 深基坑工程
下载PDF
A 3D bounding surface model for rockfill materials 被引量:16
4
作者 XIAO Yang LIU HanLong +2 位作者 ZHU JunGao SHI WeiCheng LIU MengCh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1期2904-2915,共12页
A 3D bounding surface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rockfill materials,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ppropriately predict the deformation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rockfill dams.Firstly,an associated plastic flow rule for rockfi... A 3D bounding surface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rockfill materials,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ppropriately predict the deformation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rockfill dams.Firstly,an associated plastic flow rule for rockfill materials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elaborate data from the large-style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nd the true triaxial tests.Secondly,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the 3D bounding surface model are established by several steps.These steps include the bounding surface incorporating the general nonlinear strength criterion,stress-dilatancy equations,the evolution of the bounding surface and the bounding surface plasticity.Finally,the 3D bounding surface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rockfill materials from the large-style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nd the true triaxial tests.Consequently,the proposed 3D bounding surface model can well capture such behaviors of rockfill materials as the strain hardening,the post-peak strain softening,and the volumetric strain contraction and expansion in both two-and three-dimensional stress sp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表面模型 堆石材料 边界 三轴压缩试验 真三轴试验 曲面模型 力学行为 流动法则
原文传递
Use of the Cam-Clay Model in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s after Identification of Soils from Simple Mechanical Tests
5
作者 Cheikhou Ndiaye Yves Berthaud Raphael Catusse 《Geomaterials》 2021年第3期59-68,共10页
In order to make the use of complex elasto-plastic behavior models more accessible, we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Cam-Clay model in two samples of tropical and lateritic soils (from Senegal/West Africa) from casagrande... In order to make the use of complex elasto-plastic behavior models more accessible, we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Cam-Clay model in two samples of tropical and lateritic soils (from Senegal/West Africa) from casagrande box shear and oedometric tests. This methodology was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triaxial trials. In this article, we first verify the test results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the Optum software. We use a simulation of the tests with the modified Cam Clay model as the behavior model. Then, we simulate the oedometric test on tropical soils with the Castem software and also use the modified Cam Clay model. These calculations make it possible to write the criterion of plasticity of the material starting from the expression of the surface of load while passing by the calculation of the volumetric and deviatoric str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ling Comportment elasto-plasticity Load surface CONSTRAINTS VOLUMETRIC Deviatoric Simulation Optum Cast3M CRITERIA TROPICAL Lateritic SOILS
下载PDF
强降雨影响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三维对数螺旋模型上限解
6
作者 张治国 罗杰 +2 位作者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87-3601,3616,共16页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既有成果,还较少考虑降雨环境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尤其是强降雨入渗带来的土工影响。首先,基于分层假定Green-Ampt模型来模拟强降雨入渗过程;其次,在土体抗剪强度理论和有效应力理论的基础上,将修正后的Moh...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既有成果,还较少考虑降雨环境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尤其是强降雨入渗带来的土工影响。首先,基于分层假定Green-Ampt模型来模拟强降雨入渗过程;其次,在土体抗剪强度理论和有效应力理论的基础上,将修正后的Mohr-Coulomb准则和Darcy定律结合,推导出与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相关的分段形式表观黏聚力表达式;然后,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构建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机制,将表观黏聚力做功引入上限定理的虚功率方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考虑强降雨入渗和地下水位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力的上限解。最后,将上限解析解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及既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降雨强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降雨强度较小时(F/ks≤1,F为平均降雨强度,ks为饱和渗透系数),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加速增大,随降雨历时的变化不明显,当降雨强度较大时(F/ks>1),极限支护力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当地下水位深度较小时(Z_(w)/D≤3,Z_(w)为地下水位深度,D为开挖直径),极限支护力随地下水位深度的增加线性减小,当地下水位深度较大时(Z_(w)/D>3),其变化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盾构隧道开挖面 GREEN-AMPT模型 三维对数螺旋 上限定理
下载PDF
基于CPTu的状态相关边界面模型标定研究
7
作者 汪明元 孙吉主 +1 位作者 王勇 杨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80-3287,共8页
对土工结构进行数值分析时,需要引入土的有效应力本构模型,以预测土体变形或液化破坏。然而,由于土单元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和缺乏适当的试验结果,模型参数标定经常成为实际工程应用的障碍。在现有边界面模型中引入状态相关的剪胀性概念... 对土工结构进行数值分析时,需要引入土的有效应力本构模型,以预测土体变形或液化破坏。然而,由于土单元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和缺乏适当的试验结果,模型参数标定经常成为实际工程应用的障碍。在现有边界面模型中引入状态相关的剪胀性概念,使得土体破坏时处于临界状态。基于现场孔压静力触探试验(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的测试数据,提出了模拟单调和循环荷载下土体液化和破坏的边界面模型的参数标定方法。取现场残余强度为室内试验的临界状态,用于标定临界状态线相关参数。基于现有CPTu数据的抗液化强度图,以及震级比例系数与液化等效循环次数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土体液化应力比与等效循环次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标定卸载体积模量参数的方法。最后基于CPTu实测地层数据,具体说明了模型相关参数的标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边界面模型 状态相关 残余强度 参数标定
下载PDF
结构性粘土的边界面砌块体模型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成 沈珠江 +2 位作者 陈铁林 殷建华 郦能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1,共5页
把天然粘土的变形看作是由结构的破坏引起的。总的变形由结构性粘土的弹性变形、结构面的滑移塑性变形和结构体破损引起的的损伤塑性变形组成。把滑移屈服面看作可以扩大、旋转的运动硬化面,并作为边界面,通过内插塑性模量来描述滑移塑... 把天然粘土的变形看作是由结构的破坏引起的。总的变形由结构性粘土的弹性变形、结构面的滑移塑性变形和结构体破损引起的的损伤塑性变形组成。把滑移屈服面看作可以扩大、旋转的运动硬化面,并作为边界面,通过内插塑性模量来描述滑移塑性变形。采用损伤边界面,通过规定加荷或反向加荷产生损伤变形,卸荷不产生损伤变形来描述损伤塑性变形。建立了结构性粘土的边界面砌块体模型,并用试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粘土 本构模型 边界面 损伤函数 各向异性
下载PDF
辫状河砂体储层沉积学研究──以张家口地区露头砂体为例 被引量:28
9
作者 伍涛 王建国 王德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3,共7页
本文从储层沉积学的角度,对张家口地区辫状河砂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划分了3级层次界面和6种岩石相类型,对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沉积作用是影响砂体物性的主要因素,成岩作用对物性的改造受沉积作用控... 本文从储层沉积学的角度,对张家口地区辫状河砂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划分了3级层次界面和6种岩石相类型,对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沉积作用是影响砂体物性的主要因素,成岩作用对物性的改造受沉积作用控制。粒度中值和泥质含量与储层物性密切相关,胶结物对孔隙度的影响大于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砂岩相与储层物性能建立起很好的对应关系,代表高能环境的砂岩相总是对应相对较好的储层物性;界面对储层的影响表现在:1级界面控制了砂体的几何形态和规模,2级界面控制了单砂体的宏观非均质性,3级界面控制了高孔、渗区的分布。最后建立了辫状河砂体的一维和二维储层地质模型,这将对油田的开发设计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岩石相 砂体 储集层 油矿床 沉积学
下载PDF
热力耦合边界面模型在COMSOL中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费康 刘汉龙 +1 位作者 孔纲强 吴宏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19-1826,共8页
基于边界面理论的热力耦合模型可以模拟边界面形状和尺寸随温度的变化,能够反映不同超固结比情况下升-降温引起的土体体积变化和温度对剪切特性的影响等土体重要的热力学特性。为了在热-流-固耦合分析中采用热力耦合边界面模型,基于有... 基于边界面理论的热力耦合模型可以模拟边界面形状和尺寸随温度的变化,能够反映不同超固结比情况下升-降温引起的土体体积变化和温度对剪切特性的影响等土体重要的热力学特性。为了在热-流-固耦合分析中采用热力耦合边界面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通过修改内置材料方程、耦合渗流和固体力学控制方程以及添加计算边界面内塑性应变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对一热力耦合边界面本构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利用所开发模型,对一维固结问题、常温等向压缩问题、排水条件下等向升-降温问题和不同温度下不排水三轴压缩问题进行了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本构模型 边界面 COMSOL 二次开发
下载PDF
考虑颗粒破碎引起级配演变的道砟边界面本构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殷志祥 高哲 +3 位作者 张建成 孙逸飞 冯瑶 何慧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69-2675,共7页
道砟即使在低围压下也会产生颗粒破碎,从而改变其原始级配。级配作为道砟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显著地影响着道砟本身物理、力学特性。建立可以反映颗粒破碎引起级配演变的本构模型至关重要。基于Einav的分形破碎指标和土体边界面塑性理论... 道砟即使在低围压下也会产生颗粒破碎,从而改变其原始级配。级配作为道砟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显著地影响着道砟本身物理、力学特性。建立可以反映颗粒破碎引起级配演变的本构模型至关重要。基于Einav的分形破碎指标和土体边界面塑性理论,通过分析道砟三轴试验结果,尝试建立了低围压下可以反映颗粒破碎引起级配演变的道砟边界面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道砟在低围压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同时,可以对加载过程中颗粒破碎引起的级配演变进行合理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砟 颗粒破碎 级配 边界面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结构性软黏土的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柳艳华 黄茂松 李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5-1071,共7页
在边界面塑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以描述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性饱和软黏土力学特性的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通过在本构方程中引入表征土体结构性损伤内变量的方法,将软黏土结构损伤与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引入各向异性张... 在边界面塑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以描述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性饱和软黏土力学特性的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通过在本构方程中引入表征土体结构性损伤内变量的方法,将软黏土结构损伤与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引入各向异性张量及旋转硬化法则描述其各向异性及演化特征。同时,在映射准则的定义中采用映射中心可移动的方法,以反映土体在卸载再加载时的弹塑性。通过对典型结构性软黏土及上海软黏土循环三轴试验结果的模拟,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软黏土 结构性 各向异性 边界面模型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黏土改进边界面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剑 陈善雄 姜领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7-392,450,共7页
为克服边界面模型应用不便、不能反映卸载过程中土体的弹塑性性质的缺陷,提出了一个循环荷载作用下可考虑弹塑性加、卸载过程的重塑黏土改进边界面模型。模型采用了简单的边界面形式,可大大简化该模型理论的推导与计算;采取了不预先定... 为克服边界面模型应用不便、不能反映卸载过程中土体的弹塑性性质的缺陷,提出了一个循环荷载作用下可考虑弹塑性加、卸载过程的重塑黏土改进边界面模型。模型采用了简单的边界面形式,可大大简化该模型理论的推导与计算;采取了不预先定义边界面大小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改进边界面模型在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性;加入边界面胀缩规则,使模型可考虑土样卸载过程中的弹塑性性质,进而可反映土样的滞回特性。通过对重塑黏土进行循环三轴数值模拟试验,并与真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边界面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改进边界面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参数易于确定、形式相对简单的特点,且该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面模型理论 改进边界面模型 循环三轴试验 滞回特性 边界面胀缩
下载PDF
钙质砂不排水性状的损伤-滑移耦合作用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汪稔 孙吉主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5-78,共4页
针对钙质砂在低应力水平下的颗粒破碎现象 ,指出其变形在微观上存在颗粒破碎与滑移两种机制的耦合作用 ,并分别采用弹性损伤模型和边界面塑性模型予以描述。本文提出的损伤 滑移耦合作用力学模型对建立钙质砂可靠的本构关系作了新的尝试。
关键词 钙质砂 颗粒破碎 损伤模型 边界面 耦合
下载PDF
边界面模型在ABAQUS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费康 刘汉龙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前岩土动力分析中,土体的本构模型大多采用等效线性粘弹性模型,其仅是通过迭代的手段来近似地反映土体的剪切模量与阻尼比随应变水平的非线性关系,不能反应孔压的增长和永久变形的发展,与土体的真实特性尚有较大差距。因此采用能反映... 目前岩土动力分析中,土体的本构模型大多采用等效线性粘弹性模型,其仅是通过迭代的手段来近似地反映土体的剪切模量与阻尼比随应变水平的非线性关系,不能反应孔压的增长和永久变形的发展,与土体的真实特性尚有较大差距。因此采用能反映土体动力特性的弹塑性模型是十分有必要的。给出了边界面模型的Eu ler向后本构积分算法和的一致切线模量矩阵的推导,介绍了利用UMAT子程序在ABAQU S中开发了边界面模型的具体过程。对三轴不排水静、动力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边界面用户材料子程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从而可利用ABAQU S前后处理方便、计算精度高和模拟复杂问题能力强的优点,为岩土动力分析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面模型 有限元 动力分析 ABAQUS
下载PDF
饱和砂土相变状态边界面本构模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卫华 赵成刚 傅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0-939,共10页
为了很好地描述砂土的应力应变特征,通常利用以临界状态孔隙比为基础的状态参数建立弹塑性本构关系,但是对于密砂排水试验,临界状态参数很难测到。相变状态作为一特征状态,相关参数较容易测得。基于相变状态定义状态参量,并考虑应力诱... 为了很好地描述砂土的应力应变特征,通常利用以临界状态孔隙比为基础的状态参数建立弹塑性本构关系,但是对于密砂排水试验,临界状态参数很难测到。相变状态作为一特征状态,相关参数较容易测得。基于相变状态定义状态参量,并考虑应力诱发的各向异性,建立饱和砂土的边界面本构模型。最后,利用提出的模型参数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较好地反映了密砂的应变强化和软化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砂 相变状态 状态参量 剪胀 边界面 本构模型
下载PDF
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开富 戴俊生 +1 位作者 刘海磊 王珂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4-69,共6页
本文应用建筑结构分析法研究塔河油田一区三叠系下油组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根据取心井岩心观察识别出12种岩相类型;通过连井剖面对比和测井曲线识别,采用层次分析的思路定义了7级界面;在岩相识别和界面划分的基础上划分出7种结构要素:河... 本文应用建筑结构分析法研究塔河油田一区三叠系下油组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根据取心井岩心观察识别出12种岩相类型;通过连井剖面对比和测井曲线识别,采用层次分析的思路定义了7级界面;在岩相识别和界面划分的基础上划分出7种结构要素:河道滞留沉积(CHL)、河道充填(CH)、纵向砂坝(LB)、横向砂坝(TB)、落淤层(FS)、越岸细粒沉积(OF)和洪泛平原细粒(FF);建立了砂体建筑结构平面组合模式:平面以河道充填(CH)和砂坝(CB)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分析 岩相 层次界面 结构要素 组合模式
下载PDF
基于阻尼的边界面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方成 尚守平 +1 位作者 王海东 蒋隆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1-858,共8页
阻尼比反映了土消耗能量的能力,土的动力本构模型真实地体现土的阻尼比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基于阻尼的滞回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应力偏平面上引入相应的硬化准则,将其推广至弹塑性领域,建立了基于阻尼的边界面模型。给出了详细的推导... 阻尼比反映了土消耗能量的能力,土的动力本构模型真实地体现土的阻尼比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基于阻尼的滞回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应力偏平面上引入相应的硬化准则,将其推广至弹塑性领域,建立了基于阻尼的边界面模型。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以及对相应的硬化准则的说明。理论预测结果与循环单剪试验结果的比较,说明了模型的可靠性。与基于曼辛准则的模型的比较,说明了其先进性,能够真实地反映阻尼比对土动力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比 边界面模型 硬化准则 循环单剪试验
下载PDF
钙质砂的耦合变形机制与本构关系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吉主 汪稔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63-1266,共4页
针对低应力水平下钙质砂的颗粒破碎现象具有特殊性,分析了围压对钙质土颗粒破碎的影响,揭示其变形过程的力学机制;然后考虑钙质土的颗粒破碎与滑移两种变形机制的耦合作用,并分别采用损伤模型和边界面模型予以描述。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 针对低应力水平下钙质砂的颗粒破碎现象具有特殊性,分析了围压对钙质土颗粒破碎的影响,揭示其变形过程的力学机制;然后考虑钙质土的颗粒破碎与滑移两种变形机制的耦合作用,并分别采用损伤模型和边界面模型予以描述。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本构关系 颗粒破碎 损伤 耦合作用 边界面
下载PDF
天然软黏土屈服特性及主应力轴旋转效应的本构模拟 被引量:20
20
作者 黄茂松 柳艳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7-1675,共9页
为合理模拟主应力轴旋转等复杂加载应力状态,对已有的结构性黏土的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中屈服面在π平面上的形状函数M(θ)进行修正,使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并将模型由三轴应力空间拓展到一般的三维应力空间。通过对天然沉积上海软黏土的... 为合理模拟主应力轴旋转等复杂加载应力状态,对已有的结构性黏土的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中屈服面在π平面上的形状函数M(θ)进行修正,使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并将模型由三轴应力空间拓展到一般的三维应力空间。通过对天然沉积上海软黏土的一维压缩试验、等压及偏压固结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一系列K0固结三轴排水应力路径试验以及不同中主应力系数和主应力轴旋转角度下的空心圆柱不排水剪切试验,对上海软黏土的屈服特性和主应力轴旋转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天然沉积的上海软黏土具有明显的结构屈服特性和塑性各向异性,初始状态边界面在p′q平面上呈并非以K0线为对称轴的倾斜椭圆形状,临界应力比随中主应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验证了模型中所用的三维边界面方程的合理性;主应力轴旋转对天然沉积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天然沉积上海软黏土等压及偏压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并对应力路径三轴排水试验以及主应力方向旋转的空心圆柱剪切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初步验证了拓展后模型在模拟复杂加载路径及主应力轴旋转效应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屈服 结构性 各向异性 主应力旋转 边界面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