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oupled with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for determination of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1
作者 熊凤梅 唐骁爽 +4 位作者 唐玉海 木合塔尔.吐尔洪 孙四娟 张广彬 李海燕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8年第4期274-277,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behavior of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Methods ECL intensity of tris (2,2′-bipyridyl) rutheniumo(Ⅱ) was enhanced, th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lo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behavior of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Methods ECL intensity of tris (2,2′-bipyridyl) rutheniumo(Ⅱ) was enhanced, th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was established us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coupled with electrochemilumolinescence (ECL) detection. Results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ECL intensity varied linearly with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concentration from 7.0×10-6g/mL to 1.0×10-4g/mL. The detection limit (S/N=3) was 8.05×10-7g/mL.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ECL intensity and the migration time for 11 consecutive injections of 1.0×10-5g/mL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was 2.9% and 1.5%, respectively.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tablet determination. Conclusion The method has been established, validated and applied for determination of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perastine hydrochloride capillar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tris-(2 2'-bipyridyl) ruthenium (Ⅱ)
下载PDF
壳聚糖包埋Ru(bpy)_3^(2+)/SiO_2复合膜电极电化学发光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常志 韩梅 +1 位作者 丁保军 赵国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0-553,共4页
制备了壳聚糖包埋Ru(bpy) 2 + 3 /SiO2 复合膜电极 .对其电化学发光特性的研究表明 :铂和玻碳复合膜电极循环伏安曲线的阳极峰分别在 115 0和 1370mV ,阴极峰分别在 10 5 0和12 6 0mV ;复合膜电极的荧光发射光谱位于 5 85nm ;电极的响... 制备了壳聚糖包埋Ru(bpy) 2 + 3 /SiO2 复合膜电极 .对其电化学发光特性的研究表明 :铂和玻碳复合膜电极循环伏安曲线的阳极峰分别在 115 0和 1370mV ,阴极峰分别在 10 5 0和12 6 0mV ;复合膜电极的荧光发射光谱位于 5 85nm ;电极的响应时间为 10s,对基质具有电位和 pH选择性 ;对 5 .5× 10 -4 1.0× 10 -2 mol·L-1的草酸和抗坏血酸分别有相关系数为 0 .995和0 .992的线性响应 ,S/N =3时的检测限分别为 5 .0× 10 -5和 6 .4× 10 -5mol·L-1,5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9%和 6 .8% ;铂和玻碳复合膜电极通常使用时间分别可达 30和 17d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修饰电极 壳聚糖
下载PDF
CdS/Ru(bpy)_(3)^(2+)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及邻苯二酚的检测
3
作者 刘婷 杨学梅 杨敏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38-545,共8页
基于硫化镉量子点(CdS QDs)对三联吡啶钌(Ru(bpy)_(3)^(2+))电致化学发光(ECL)信号的增敏作用,在电极表面滴涂CdS QDs,然后引入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金纳米粒子(Au NPs)的(Ru(bpy)_(3)^(2+))复合物(MWCNTs-Au NPs-Ru(bpy)_(3)^(2+... 基于硫化镉量子点(CdS QDs)对三联吡啶钌(Ru(bpy)_(3)^(2+))电致化学发光(ECL)信号的增敏作用,在电极表面滴涂CdS QDs,然后引入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金纳米粒子(Au NPs)的(Ru(bpy)_(3)^(2+))复合物(MWCNTs-Au NPs-Ru(bpy)_(3)^(2+)),得到了自增强CdS/Ru(bpy)_(3)^(2+)ECL传感器.该传感器同时包含了ECL物质Ru(bpy)_(3)^(2+)和共反应剂CdS QDs,具有自增强特点,MWCNTs和Au NPs的存在可进一步放大传感器的信号.邻苯二酚的电极氧化产物与Ru(bpy)_(3)^(2+)之间存在能量转移,导致ECL信号淬灭,从而实现了邻苯二酚的灵敏检测,线性响应范围为5.0×10^(-9)~1.0×10^(-5)mol·L^(-1),检出限为1.5×10^(-9)mol·L^(-1).该传感器用于河水中邻苯二酚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同时,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ECL)传感器 三联吡啶钌(Ru(bpy)_(3)^(2+)) 硫化镉量子点(CdS QDs) 邻苯二酚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人尿中脯氨酸和羟脯氨酸 被引量:28
4
作者 薛静 梁恒 +1 位作者 李甜 武亚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5-788,共4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了人尿中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讨论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分离检测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脯氨酸和羟脯氨... 采用毛细管电泳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了人尿中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讨论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分离检测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分别在0.008~2和0.01~2m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7);检出限浓度分别为2和4μmol/L。测定了人尿中游离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以及两者总浓度,回收率96.4%~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脯氨酸 化学发光法 毛细管电泳 人尿 测定 磷酸盐缓冲液 联吡啶钌 实验条件 游离脯氨酸 分离检测 进样时间 相关系数 pH值 MOL 检出限 总浓度 回收率 电位
下载PDF
取代基对胺化合物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曦 易长青 +2 位作者 李梅金 李真 王小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62-1667,共6页
研究了苦豆子中主要生物碱槐定碱、苦参碱 ,以及神经兴奋药物甲基安非他命、安非他命等化合物 ,在碱性联吡啶钌 [Ru(bpy) 3 2 + ]水溶液 (pH 9 0 )中的电致化学发光 (ECL)行为 .在玻碳电极上 ,生物碱中的氨基氮于 +1 30V(vs .Ag/AgCl)... 研究了苦豆子中主要生物碱槐定碱、苦参碱 ,以及神经兴奋药物甲基安非他命、安非他命等化合物 ,在碱性联吡啶钌 [Ru(bpy) 3 2 + ]水溶液 (pH 9 0 )中的电致化学发光 (ECL)行为 .在玻碳电极上 ,生物碱中的氨基氮于 +1 30V(vs .Ag/AgCl)左右被氧化为氮正自由基离子 ,该自由基离子与Ru(bpy) 3 2 + 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 3 2 + 而发光 .研究比较了取代基性质、氨基氮周围的三维空间结构对各生物碱ECL的影响 ,并结合生物碱氨基氮的电离势和键角的计算 ,对这些影响进行了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基 胺化合物 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生物碱 苦豆子 氨基氮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祖玲 李建军 +1 位作者 屈凌波 杨冉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41-946,共6页
基于在碱性介质中,甲磺酸帕珠沙星(PM)对钌联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有增敏作用,建立了检测PM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研究了检测电位、钌联吡啶浓度、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进样高压、进样时间、运行高压等实验参数对PM检... 基于在碱性介质中,甲磺酸帕珠沙星(PM)对钌联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有增敏作用,建立了检测PM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研究了检测电位、钌联吡啶浓度、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进样高压、进样时间、运行高压等实验参数对PM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检测电位1.15V;钌联吡啶浓度7mmol/L;检测池缓冲溶液36mmol/L(pH8.0);流动缓冲液20mmol/L(pH8.0);进样高压10kV;进样时间14s;运行高压15kV,在3min内可实现PM的分离检测,线性范围为0.02~10mg/L,相关系数r=0.9968,检出限(S/N=3)为4.0×10-3mg/L,对2.0mg/LPM进行测定,峰高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4.28%和1.89%(n=11)。本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进样量少等特点,并且能有效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已成功用于实际样品(注射液、尿液)中PM含量的测定,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钌联吡啶 甲磺酸帕珠沙星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测定诺氟沙星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苏彩娜 康艳辉 邓必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135-137,共3页
基于诺氟沙星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致发光信号有增敏作用,与毛细管电泳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诺氟沙星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研究了工作电极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及其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诺氟沙星测定的影响... 基于诺氟沙星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致发光信号有增敏作用,与毛细管电泳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诺氟沙星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研究了工作电极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及其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诺氟沙星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其浓度线性范围为0.02~10μmol/L;检出限(3σ)为0.0048μmol/L;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1.0μmol/L,n=11)。本法可直接用于尿液中诺氟沙星(NFLX)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2.7%~97.9%,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诺氟沙星 联吡啶钌
下载PDF
联吡啶钌-草酸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猝灭法检测苯胺和联苯胺 被引量:6
8
作者 易长青 李梅金 +1 位作者 陶颖 陈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78-1480,共3页
利用苯胺和联苯胺对联吡啶钌 草酸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的强猝灭作用 ,建立了电致化学发光猝灭的流动注射检测苯胺和联苯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在所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苯胺和联苯胺的检出限分别为 5 .0× 10 -7mo... 利用苯胺和联苯胺对联吡啶钌 草酸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的强猝灭作用 ,建立了电致化学发光猝灭的流动注射检测苯胺和联苯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在所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苯胺和联苯胺的检出限分别为 5 .0× 10 -7mol/L和 2 .0× 10 -7mol/L。对 1.0× 10 -5mol/L的苯胺和联苯胺 ,测定的标准偏差分别为 3%和 2 .5 % (n =6 )。对苯胺和联苯胺对联吡啶钌 草酸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的猝灭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联苯胺 联吡啶钌-草酸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猝灭法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碳纳米管/Nafion-吡啶钌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激动素 被引量:8
9
作者 郭志慧 唐隆健 章竹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
实验发现激动素对固定于碳纳米管/Nafion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吡啶钌弱电化学发光信号有强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直接测定激动素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本方法测定激动素的线性范围为5.0×10-8~4.0&#... 实验发现激动素对固定于碳纳米管/Nafion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吡啶钌弱电化学发光信号有强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直接测定激动素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本方法测定激动素的线性范围为5.0×10-8~4.0×10-5g/L;检出限为2.0×10-8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8%(n=11,c=5×10-6g/L);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动素 电化学发光 修饰电极 吡啶钌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帕罗西汀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熊凤梅 唐玉海 +1 位作者 孙四娟 木合塔尔·吐尔洪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65,共3页
实验发现盐酸帕罗西汀能增强钌联吡啶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盐酸帕罗西汀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测定新方法。在实验中,分别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盐酸帕罗西汀检出限为3... 实验发现盐酸帕罗西汀能增强钌联吡啶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盐酸帕罗西汀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测定新方法。在实验中,分别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盐酸帕罗西汀检出限为3.45×10^-8g/mL(S/N=3),线性范围为3.0×10^-7-1.0×10^-4g/mL。通过对1.0×10^-5g/mL的盐酸帕罗西汀进行11次平行测定,峰高的RSD为2.5%。已用于盐酸帕罗西汀片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帕罗西汀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钌联吡啶
下载PDF
流动体系中维生素B_1的电致化学发光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曦 陈薇 王小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63-566,共4页
在0.1mol/L NaOH水溶液中(pH12.6),维生素B_1的水解产物在玻碳电极上于+0.88V(vs.Ag/AgCl,下同)处被氧化,其氧化产物在+1.20V处与被氧化的Ru(bpy)_3^(2+)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_3^(2+)而发光,发光波长为609nm,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液的p... 在0.1mol/L NaOH水溶液中(pH12.6),维生素B_1的水解产物在玻碳电极上于+0.88V(vs.Ag/AgCl,下同)处被氧化,其氧化产物在+1.20V处与被氧化的Ru(bpy)_3^(2+)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_3^(2+)而发光,发光波长为609nm,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液的pH值影响了维生素B_1的水解速率,从而引起发光强度的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维生素B1 流动注射分析 联吡啶钌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陶颖 李梅金 +1 位作者 章丽燕 陈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85-1888,共4页
在玻碳电极上,联吡啶钌[Ru(bpy)32+]于+1.50V(vs.Ag/AgCl)左右被氧化为Ru(bpy)33+,该氧化态离子与碱性水溶液中(pH8.2)的OH?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32+*而发光.研究比较了15种金属离子对Ru(bpy)32+碱性水溶液电致化学发光的影响,并对... 在玻碳电极上,联吡啶钌[Ru(bpy)32+]于+1.50V(vs.Ag/AgCl)左右被氧化为Ru(bpy)33+,该氧化态离子与碱性水溶液中(pH8.2)的OH?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32+*而发光.研究比较了15种金属离子对Ru(bpy)32+碱性水溶液电致化学发光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金属离子
下载PDF
CE-ECL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盐酸哌唑嗪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泉秀 陆桦 +1 位作者 谢芳 邓必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7,共4页
基于盐酸哌唑嗪能增强钉联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哌唑嗪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人血浆样品中的盐酸哌唑嗪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 基于盐酸哌唑嗪能增强钉联吡啶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哌唑嗪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人血浆样品中的盐酸哌唑嗪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盐酸哌唑嗪在0.001-5.0mg·L^-1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检出限为0.35μg·L^-1(S/N=3)。对1.0mg·L^-1的盐酸哌唑嗪平行测定11次,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4%和1.9%。应用该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哌唑嗪含量,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哌唑嗪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血浆 钌联吡啶
下载PDF
基于电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阿托品固态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秀云 徐春荧 +1 位作者 袁柏青 由天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33-1237,共5页
将电纺碳纳米纤维(CNF)掺杂于吸附有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Nafion聚合物膜中,制成固态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对阿托品的检测。实验表明,CNF的加入能够增强Ru(bpy)32+/阿托品体系的电化学和ECL信号,且Ru(bpy)32+在膜中的... 将电纺碳纳米纤维(CNF)掺杂于吸附有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Nafion聚合物膜中,制成固态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对阿托品的检测。实验表明,CNF的加入能够增强Ru(bpy)32+/阿托品体系的电化学和ECL信号,且Ru(bpy)32+在膜中的电化学反应受扩散控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ECL强度与阿托品浓度在1×10-7~1×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logI=6.7408+0.8148logC(n=8),r=0.9967;检出限为1×10-7 mol/L(S/N=3)。考察了此传感器的重现性,对1×10-5mol/L阿托品重复检测7次,ECL强度的RSD为2.86%。此传感器的稳定性结果令人满意。将此方法用于尿样中阿托品的检测,回收率在81%~8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 碳纳米纤维 三联吡啶钌 纳芬(Nafion) 电化学发光 阿托品 化学修饰电极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联吡啶钌复合物修饰的石墨电极上电化学发光行为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利军 陈昌东 +3 位作者 蔡卓 李斯光 钟亮 程昊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共5页
基于盐酸曲马多对联吡啶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联吡啶钌复合物修饰的石墨电极上电化学发光检测盐酸曲马多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通过循环伏安扫描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表现出... 基于盐酸曲马多对联吡啶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联吡啶钌复合物修饰的石墨电极上电化学发光检测盐酸曲马多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通过循环伏安扫描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表现出极好的电分析活性,对联吡啶钌具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并可应用于盐酸曲马多药物的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曲马多浓度在6.0×10-4~5.0×10-6mol/L与相对发光强度成线性关系(r=0 9982),检出限(S/N=3)为2.0×10-6mol/L。连续平行测定曲马多溶液(5.0×11-5mol/L)8次,发光强度的RSD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置化学法光 联吡啶钌 多壁碳纳米管 壳聚糖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土霉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常志 陶晟辰 +1 位作者 李莹 李明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7-459,共3页
基于土霉素在铂电极上增强三联吡啶合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1种测定土霉素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含有5.0×10^-5mol/L Ru(bpy)3^2+的pH=8.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1.15 V的应用... 基于土霉素在铂电极上增强三联吡啶合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1种测定土霉素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含有5.0×10^-5mol/L Ru(bpy)3^2+的pH=8.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1.15 V的应用电位和2.0 mL/min的流速,测定土霉素的检出限为1.30 mg/L(S/N=3),线性范围为2.50-25.0 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0%(n=9),加标回收率为97.4%-104%.该法简单、快速、灵敏,现已成功地用于药物制剂中土霉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土霉素 流动注射分析 三联吡啶合钌
下载PDF
联吡啶钌修饰电极固相电致化学发光 被引量:4
17
作者 陶颖 林志杰 +1 位作者 陈晓梅 陈曦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2-367,共6页
由于电致化学发光(ECL)的连续可测性、高灵敏度、稳定和方法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药学、化学和环保等领域。而将可电化学再生的ECL试剂固定于电极表面,可获得ECL传感器,从而减少分析过程中试剂的消耗并简化实验装置。联吡啶钌... 由于电致化学发光(ECL)的连续可测性、高灵敏度、稳定和方法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药学、化学和环保等领域。而将可电化学再生的ECL试剂固定于电极表面,可获得ECL传感器,从而减少分析过程中试剂的消耗并简化实验装置。联吡啶钌及其衍生物在电极表面的固定化研究成为ECL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2004年以来联吡啶钌及其衍生物修饰电极的固相ECL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各种固定方法及其相关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修饰电极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汪敬武 彭志兵 杨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9,共5页
基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检... 基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维C银翘片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在3min内可实现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为5.0×10-7~1.0×10-4mol/L(相关系数0.9994),检出限为5.1×10-8mol/L(S/N=3)。本法可用于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C银翘片 马来酸氯苯那敏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下载PDF
甲醇-联吡啶钌(Ⅱ)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曦 贾丽 +1 位作者 佐藤 昌宪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研究了碱性溶液中甲醇-联吡定钌(Ⅱ)[Ru(bpy)_3^(2+)]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在玻碳电极上甲醇于+1.28V(vs.Ag/AgCl)处被氧化为甲氧基离子(CH_3O·),该自由基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激发态的甲醛(HCHO^(?)),发出波长为545nm的光.另一方... 研究了碱性溶液中甲醇-联吡定钌(Ⅱ)[Ru(bpy)_3^(2+)]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在玻碳电极上甲醇于+1.28V(vs.Ag/AgCl)处被氧化为甲氧基离子(CH_3O·),该自由基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激发态的甲醛(HCHO^(?)),发出波长为545nm的光.另一方面当体系含有少量的Ru(bpy)_3^(2+)时会得到较强的发光信号,发光波长为608nm,该发光起因于在甲醇的氧化电位下,Ru(bpy)_3^(2+)被氧化成Ru(bpy)_3^(3+),CH_3O·与Ru(bpy)_3^(3+)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_3_(2+)(?)而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甲醇 联吡啶钌 ECL
下载PDF
Nafion-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卡马西平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海涛 吴睿 吴迎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1-738,共8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修饰电极检测卡马西平含量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首先通过滴涂与离子交换法制备了Nafion-碳纳米管(CNTs)/Ru(bpy)32+玻碳修饰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与电化学发光信号-电势图谱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同时初步探讨了该方法检... 建立了一种利用修饰电极检测卡马西平含量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首先通过滴涂与离子交换法制备了Nafion-碳纳米管(CNTs)/Ru(bpy)32+玻碳修饰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与电化学发光信号-电势图谱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同时初步探讨了该方法检测卡马西平含量的可能原理;再基于中性介质中,少量卡马西平能显著增敏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利用增敏的电化学发光强度对卡马西平进行分析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卡马西平浓度在3.0×10-9~1.0×10-7 mol/L浓度范围内与增敏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检出限与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10-9 mol/L及1.9%(c=1.0×10-8 mol/L,n=11)。应用该方法测定片剂卡马西平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2.3%,结果较为满意,有望应用于临床检验中卡马西平含量的准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ion/碳纳米管 三(2 2′-联吡啶)钌(Ⅱ) 修饰电极 电化学发光 卡马西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