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age information transfer via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based slow light
1
作者 王潇潇 孙家翔 +7 位作者 孙远航 李爱军 陈怡 张晓军 康智慧 王磊 王海华 高锦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52-255,共4页
In this work,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an image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two channels by using slow light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 in a solid. The probe optical image is slowed... In this work,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an image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two channels by using slow light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 in a solid. The probe optical image is slowed due to steep dispersion induced by EIT. By applying an additional control field to an EIT-driven medium, the slowed image is transferred into two information channels. Image intensities between two information channels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intensities of the control fields. The similarity of output images is further analyzed. This image information transfer allows for manipulating images in a controlled fashion, and will be important in furth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slow light four-wave mixing image transfer
下载PDF
Biomedical microwave-induced thermoacoustic imaging 被引量:4
2
作者 Qiang Liu Xiao Liang +3 位作者 Weizhi Qi Yubin Gong Huabei Jiang Lei Xi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22年第4期13-48,共36页
Microwave induced thermoacoustic imaging(MTAI)has emerged as a potential biomedical imaging modality with over 20-year growth.MTAI typically employs pulsed microwave as the pumping source,and detects the microwave-ind... Microwave induced thermoacoustic imaging(MTAI)has emerged as a potential biomedical imaging modality with over 20-year growth.MTAI typically employs pulsed microwave as the pumping source,and detects the microwave-induced ultrasound wave via acoustic transducers.Therefore,it features high acoustic resolution,rich elect romagnetic contrast,and large imaging depth.Benefiting from these unique advantages,MTAI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pathology,biology,material and medicine.Till now,MTAI has been deployed for a wide range of biomedical applications,including cancer diagnosis,joint evaluation,brain in-vestigation and endoscopy.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1)essential physics(endogenous/exogenous contrast mechanisms,penetration depth and resolution),(2)hardware configurations an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s(excit ation source,antenna,ultrasound detector and image recovery algorithm),(3)animal stud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and(4)future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acoustic imaging biomedical imag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coustic waves bio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下载PDF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System for Defect Detection of High-Speed Rail Wheel 被引量:1
3
作者 Yu Miao Xianglong Liu +4 位作者 Ze Liu Yuanli Yue Jianli Wu Jiwei Huo Yong Li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0年第4期474-483,共10页
A novel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EMT)system for defect detection of high-speed rail wheel is proposed,which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systems in its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coils.A U-shaped... A novel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EMT)system for defect detection of high-speed rail wheel is proposed,which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systems in its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coils.A U-shaped sensor array was designed,and then a simulation model was built with the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software.Three different algorithms were applied to perform image reconstruction,therefore the defects can be detected from the reconstructed images.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an experimental system was built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The reconstructed images obtained both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ystem indicated the locations of the defects of the wheel,which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MT system and revealed it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EMT) high-speed rail wheel defect detec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Parameters of Local Scattering Sources of a Metallic Strip from the Backscattering Pattern
4
作者 Stanislav N. Kutishchev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第12期492-496,共5页
In this paper, it is proved the ability of quantity reconstruction, amplitudes and coordinates of metallic strip local scattering sources from the backscattering pattern. They are performed as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In this paper, it is proved the ability of quantity reconstruction, amplitudes and coordinates of metallic strip local scattering sources from the backscattering pattern. They are performed as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olution for the infinite perfect conducting strip in case of E-polarization of the incident plane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this case it is necessary to fulfill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The local sources amplitudes should be the same order, in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directions the local sources should be separated into distances more than apparatus resolution, and the object maximum size does not have to be more than approximately 50λ. It was shown the limit and ability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offer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SCATTERING PATTERN Local SCATTERING SOURCES Radar image electromagnetic wave Method METALLIC STRIP
下载PDF
Compressive near-field millimeter wave im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Gini index and total variation mixed regularization
5
作者 Jue Lyu Dong-Jie Bi +7 位作者 Bo Liu Guo Yi Xue-Peng Zheng Xi-Feng Li Li-Biao Peng Yong-Le Xie Yi-Ming Zhang Ying-Li Bai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5-74,共10页
A compressive near-field millimeter wave(MMW)imag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From the compressed sensing(CS)theory,the compressive near-field MMW imaging process can be considered to reconstruct an image from the under-... A compressive near-field millimeter wave(MMW)imag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From the compressed sensing(CS)theory,the compressive near-field MMW imaging process can be considered to reconstruct an image from the under-sampled sparse data.The Gini index(GI)has been founded that it is the only sparsity measure that has all sparsity attributes that are called Robin Hood,Scaling,Rising Tide,Cloning,Bill Gates,and Babies.By combining the total variation(TV)operator,the GI-TV mixed regularization introduced compressive near-field MMW imaging model is proposed.In addition,the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based on a primal-dual framework is also proposed.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GI-TV mixed regularization algorithm has superior convergence and stability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widely used l1-TV mixed regularization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imeter wave(MMW) Compressed sensing(CS) Gini index(GI) Total variation(TV)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Hybrid Prisms: Revolutionizing Optical Systems across Spectral Ranges
6
作者 Friedrich Björn Grimm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CAS 2024年第4期1359-1366,共8页
This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es and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a hybrid prism, which combines the properties of a lens and a reflective prism, designed for optical systems that operate in different spectral ranges of el... This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es and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a hybrid prism, which combines the properties of a lens and a reflective prism, designed for optical systems that operate in different spectral range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e hybrid prism allows for precise focusing of light rays in a glass body and X-rays in a vacuum, enabling it to serve as an objective in various optical systems for imaging objects. The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hybrid prism, discussing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as an intraocular prism for macular degeneration, a lidar system for vehicle navigation, and objectives for cameras, telescopes, microscopes, X-ray devices, and X-ray microscopes. The revolutionary hybrid prism unlocks precise imaging of light and X-rays, reshaping optical systems and enabling groundbreak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ing Technology electromagnetic waves X-Rays LIGHT Lenses
下载PDF
基于电磁波的煤岩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柳圆 司垒 +2 位作者 王忠宾 魏东 顾进恒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65,共8页
将电磁波应用于煤岩识别中,可有效提高煤岩界面分辨能力。结合煤岩界面模型,阐述了运用电磁波技术进行煤岩识别的原理;介绍了γ射线法、雷达探测法、太赫兹信号法、电子共振法、X射线法和红外热成像法6种具体的煤岩识别方法,分析了各方... 将电磁波应用于煤岩识别中,可有效提高煤岩界面分辨能力。结合煤岩界面模型,阐述了运用电磁波技术进行煤岩识别的原理;介绍了γ射线法、雷达探测法、太赫兹信号法、电子共振法、X射线法和红外热成像法6种具体的煤岩识别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原理,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及煤矿井下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并结合实际工业应用分析了各方法的研究现状。γ射线法在探测距离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存在放射性问题,基本被淘汰;雷达探测法具有识别准确的优点,但由于其信号衰减严重,探测距离短,目前一般应用于薄煤层测厚;太赫兹信号法探测距离短,只有在井下环境组成稳定时才能应用;电子共振法信号衰减严重,探测距离较短且难度较大,所以目前矿井基本摒弃;X射线法穿透性强,成像较清晰,但危害性极大;红外热成像法中,主动红外激励法需耗费大量时间对煤岩进行激励,且在处于高瓦斯的矿井环境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截割闪温法虽耗时较短,但对于截齿多、排布复杂的情况很难实现有效的煤岩识别。指出电磁波回波信息决定着电磁波煤岩识别的准确性,后续应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电磁波 γ射线法 雷达探测法 太赫兹信号法 电子共振法 X射线法 红外热成像法
下载PDF
基于MLP-AE网络的电磁层析成像算法
8
作者 贾虎 王明泉 商奥雪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6-1102,共7页
电磁层析成像(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EMT)传统算法由于物理模型的限制,导致重建数据缺失,使其逆问题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定性和病态性。为解决重建图像普遍存在伪影多,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LP-AE的复合电磁层析成像算法。... 电磁层析成像(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EMT)传统算法由于物理模型的限制,导致重建数据缺失,使其逆问题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定性和病态性。为解决重建图像普遍存在伪影多,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LP-AE的复合电磁层析成像算法。首先用待测物场信息作为输入送入自编码神经网络(AE)学习,得到编码数据;再对待测物场进行电磁激励获取电压数据;将电压数据作为输入,待测物场信息编码后的数据作为输出送入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MLP)学习;最终解码实现端到端的图像重建。通过均方误差、结构相似性指数和成像时间评估所述算法的性能,并与线性反投影算法、Tikhonov正则化算法、Landweber迭代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算法在单幅图像上:均方误差较以上传统算法分别降低了28.77%、22.57%、23.74%,结构相似性指数分别提升了17.54%、14.38%、15.44%,成像时间分别快了73.78%、98.63%、93.86%。所述重建算法对于待测物位置和形状的预测更为精确,时间大幅度减少,为之后进行实时精确成像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计量 电磁层析成像 深度学习 图像重建 自编码 MLP
下载PDF
基于立体视觉的聚焦波作用下方形立柱近场波浪的三维测量
9
作者 李德玉 肖龙飞 +1 位作者 魏汉迪 李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
准确测量结构物的近场波浪演化是研究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针对固定方形立柱的聚焦波试验,提出基于立体视觉的近场波浪测量方法。使用轻质泡沫颗粒制成的标记网来标记波面以获得有丰富纹理的波面图像,在立柱前后各... 准确测量结构物的近场波浪演化是研究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针对固定方形立柱的聚焦波试验,提出基于立体视觉的近场波浪测量方法。使用轻质泡沫颗粒制成的标记网来标记波面以获得有丰富纹理的波面图像,在立柱前后各布置一个双目系统,全方位覆盖立柱周边区域,重建出聚焦波作用过程中立柱周围的三维波浪场,从空间分布的角度研究波浪爬升的三维演化。从连续图像序列的处理中可提取出波浪时历,与浪高仪的测量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立体视觉方法可以准确重建结构物的近场波浪演化,测量极端波浪下的波浪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场测量 三维重建 立体视觉 方形立柱 图像分割 聚焦波 波浪爬升
下载PDF
碳纤维拉索缺陷的电磁层析成像有限元仿真
10
作者 张苏嘉 苏益凡 +2 位作者 周伟 陈辰 韩金保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2,共7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腐蚀和抗疲劳等优点,是大跨度结构拉索的理想型材料。本文基于电磁层析成像技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碳纤维拉索的断股和脱粘缺陷进行仿真研究,设计了一种8线圈圆周型传感器阵列,探究了传感器尺寸...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腐蚀和抗疲劳等优点,是大跨度结构拉索的理想型材料。本文基于电磁层析成像技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碳纤维拉索的断股和脱粘缺陷进行仿真研究,设计了一种8线圈圆周型传感器阵列,探究了传感器尺寸、激励电流大小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根据仿真电磁信号研究了LBP算法、Tikhonov算法和Landweber算法3种重建算法对不同拉索缺陷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传感器线圈直径的减小和激励电流的增大,磁感应强度逐渐增大,并在线圈直径为5 mm和激励电流为1 A时达到最大值;与其他图像重建方法相比,Tikhonov算法能够更好的平衡图像重建效果和成像质量,更适用于碳纤维拉索缺陷检测图像的重建过程。此外,在传感器阵列固定的情况下将拉索缺陷旋转,分析了不同投影角度对缺陷成像效果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实验条件下碳纤维拉索的传感器阵列设计和缺陷检测成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层析成像 碳纤维拉索 有限元仿真 传感器阵列 图像重建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实验室波浪场实时重建
11
作者 李德玉 肖龙飞 魏汉迪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3-1471,共9页
准确测量波浪场演化对于海洋结构物的水动力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建立了一套用于测量室内波浪的图像识别方法,以轻质泡沫作为示踪粒子标记波面以获得具有丰富纹理的波面图像,根据极线约束矫正图像,使用阈值分割避免光照... 准确测量波浪场演化对于海洋结构物的水动力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建立了一套用于测量室内波浪的图像识别方法,以轻质泡沫作为示踪粒子标记波面以获得具有丰富纹理的波面图像,根据极线约束矫正图像,使用阈值分割避免光照不均和水底反射的干扰,使用GPU加速的立体视觉匹配算法,实现波浪图像的实时立体匹配,重建出波面的三维点云与网格模型。通过对图像序列的重建,提取出的波浪时历与浪高仪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波高以及周期值的吻合性良好。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测量实验室内的三维波浪场,捕捉瞬时波浪演化,并可提供实时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测量 实时三维重建 双目视觉 立体匹配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基于降维处理的快速EMT图像重建算法
12
作者 马振起 刘泽 +1 位作者 曹景铭 李俊杰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4年第4期92-97,共6页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MT)具有非侵入、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在工业过程监测和多相流测量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针对电磁层析成像逆问题的病态性,提出了1种非迭代的、基于灵敏度矩阵降维的EMT图像重建算法,应用核主成分分析(KP...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MT)具有非侵入、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在工业过程监测和多相流测量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针对电磁层析成像逆问题的病态性,提出了1种非迭代的、基于灵敏度矩阵降维的EMT图像重建算法,应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对灵敏度矩阵进行降维,有效降低了算法计算复杂度,同时降低了灵敏度矩阵的病态程度。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将该算法应用于平面EMT金属探伤,并将其与传统的线性反投影算法和Landweber迭代法进行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成像质量远高于线性反投影算法,与Landweber迭代法相近,且该算法的计算耗时仅为Landweber迭代法的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算法 数据降维 核主成分分析 病态性
下载PDF
基于涡旋电磁波新体制的雷达前视三维成像
13
作者 潘浩然 马晖 +1 位作者 胡敦法 刘宏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9-1122,共14页
涡旋电磁波具有独特的波前相位调制特性,其作为一种新的雷达发射端分集模式,可实现目标雷达截面积(RCS)分集、提升信号与信息处理维度和性能,其探测与成像性能在多种雷达体制中得到了验证。该文针对前视雷达成像的应用背景,基于均匀圆... 涡旋电磁波具有独特的波前相位调制特性,其作为一种新的雷达发射端分集模式,可实现目标雷达截面积(RCS)分集、提升信号与信息处理维度和性能,其探测与成像性能在多种雷达体制中得到了验证。该文针对前视雷达成像的应用背景,基于均匀圆阵发射与圆阵中心单天线接收的收发体制,在建立了电磁涡旋前视雷达信号模型与成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时多模态扫描的成像方法,利用多模态涡旋电磁波在不同俯仰角的幅度差异性和在不同方位角的相位差异性,以及雷达与目标相对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提出了改进的后向投影-距离多普勒算法,实现了目标三维成像。由于涡旋电磁波的能量发散特点,随着俯仰角增大,高模态方向图增益急剧下降,该文所提方法通过对多个模态在空域能量分布的有效利用,在较大视场角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基于点目标成像结果,验证了在多模态涡旋波覆盖的较大视场范围内,目标成像结果的归一化等效增益在低俯仰角与高俯仰角处基本相当。所提方法通过对飞机目标的实验验证,根据成像结果可较为准确地重构目标的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电磁波雷达 前视三维成像 分时多模态 后向投影算法 距离多普勒
下载PDF
基于无线互联控制的电磁波成像及测量系统
14
作者 黄盈盈 莫航 +3 位作者 姜湖 陈萌宇 李海鸥 傅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电磁波成像及测量设备具有价格昂贵、体积大、针对性强的特点。为了给教学和科研提供易用、廉价的便携式电磁波测量成像系统,设计了一种以矢量网络分析仪(VNA)为平台,基于无线互联控制的电磁波成像及测量系统。本系统使用手机或平板等... 电磁波成像及测量设备具有价格昂贵、体积大、针对性强的特点。为了给教学和科研提供易用、廉价的便携式电磁波测量成像系统,设计了一种以矢量网络分析仪(VNA)为平台,基于无线互联控制的电磁波成像及测量系统。本系统使用手机或平板等移动设备作为信息显示客户端,以ESP8266物联模组为无线程控硬件基础,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作为无线程控转发软件载体,实现全无线模式下数据及机电平台的互联控制测量。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与矢量网络分析仪、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相连,并进行参数设置与数据采集,再通过相应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图像及滤波处理,实现电磁波成像及测量。系统以无线交互的方式使用户环境与精密仪器隔离,既保护了仪器,也降低了仪器的使用成本。实测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够准确地表征样品的表面波电场特性,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 无线互联 电磁波成像 TCP/IP协议 ESP8266 测量系统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公路陷穴(暗孔)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15
作者 郭宝升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给各地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已通车运营的公路项目中,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才能确保公路运营安全,在日常巡查中,往往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病害,但此时道路内部可能已经有较大的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给各地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已通车运营的公路项目中,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才能确保公路运营安全,在日常巡查中,往往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病害,但此时道路内部可能已经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如陷穴、暗孔等情况。此时就需要采用探地雷达来给公路进行“体检”。探地雷达不但可以对公路进行一般性的质量检查,还可以对道路内部的陷穴、空洞等进行探测,以便能及早发现隐藏的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陷穴 电磁波 三维成像
下载PDF
建筑水泥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甘露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建筑水泥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水泥质量的检测至关重要。传统的水泥质量检测方法需要破坏性取样,而无损检测技术则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得水泥材料的质量信息。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建... 建筑水泥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水泥质量的检测至关重要。传统的水泥质量检测方法需要破坏性取样,而无损检测技术则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得水泥材料的质量信息。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建筑水泥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红外热像检测、电磁波检测等,探讨了它们在建筑水泥质量检测中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无损检测技术,为建筑工程提供多种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水泥质量检测方法,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水泥 无损检测 超声波 红外热像 电磁波
下载PDF
大坝CT技术研究概况与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余志雄 薛桂玉 +1 位作者 周洪波 苏玉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94-1397,共4页
介绍了CT技术的原理和分类,讨论了弹性波CT技术、电磁波CT技术和电阻率CT技术在大坝隐患检测中的应用和进展,并列举实例,证明其应用效果,说明CT技术在大坝隐患检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坝 CT 地下工程 隐患检测 电磁波成像 电阻率成像
下载PDF
基于平面阵列电磁传感器的金属缺陷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剑鸣 杨伟明 +4 位作者 王琦 崔莉莎 孙玉宽 王化祥 窦汝振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2,共7页
针对传统金属缺陷检测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位置、形状和尺寸测量失真问题,设计了新型平面阵列电磁传感器,该传感器能有效克服中心区域检测不敏感问题,提高检测精度,通用性更强。分别采用传统扫描式检测方法和基于平面阵列电磁传感器的电磁... 针对传统金属缺陷检测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位置、形状和尺寸测量失真问题,设计了新型平面阵列电磁传感器,该传感器能有效克服中心区域检测不敏感问题,提高检测精度,通用性更强。分别采用传统扫描式检测方法和基于平面阵列电磁传感器的电磁层析成像检测新方法进行了金属缺陷检测实验,新方法在重建缺陷图像时使用了稀疏加权算法。最终文中对比了两种检测方法用于仿真和真实实验的成像结果,表明新方法更适合金属缺陷图像重建,其缺陷成像结果能较好反映出缺陷位置、形状和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传感器 电磁层析成像 金属缺陷检测 图像重建
下载PDF
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基础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锡令 赵亮 刘迪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9-82,共4页
研究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要涉及到两个物理基础问题 :一是油井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二是油井中流体介质的电磁性质。首先 ,采用场分析的方法 ,分析井内套管和流体介质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油井内的套管是钢铁质圆管 ,对电磁波的传播... 研究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要涉及到两个物理基础问题 :一是油井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二是油井中流体介质的电磁性质。首先 ,采用场分析的方法 ,分析井内套管和流体介质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油井内的套管是钢铁质圆管 ,对电磁波的传播将产生限制和引导作用 ;油井内流体介质的电性质将决定导波的传播常数 ,影响电磁场在井的轴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布状态和波的传播特性。通过研究提出了由于井内流体为有耗媒质 ,油井构成的导波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圆波导 ,可以传播高频或低频电磁波的新观点。其次 ,从物理机理出发 ,对油、气与水的介电特性和导电特性差异进行分析 ,指出油井内混合流体的电性质不仅与各相流体的电性参数有关 ,而且与流体的流动速度、各相含量、分布状态以及测量电磁场有关。研究结果不仅论证了电磁波成像测井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 ,而且明确了正确测量和显示井内流体流动截面必须合理选择电磁波的工作模式和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动 电磁波成像测井 电测井 油井测量
下载PDF
瞬变电磁场拟波动方程偏移成像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本池 李金铭 周凤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6-554,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瞬变电磁场偏移成像方法。该方法满足扩散方程的低频电磁场,并可由积分变换转换为满足波动方程的波场,然后直接利用地震偏移成像技术,求取介质的几何参数。文中针对有源二维地电模型,推导出了与瞬变电磁场定解问...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瞬变电磁场偏移成像方法。该方法满足扩散方程的低频电磁场,并可由积分变换转换为满足波动方程的波场,然后直接利用地震偏移成像技术,求取介质的几何参数。文中针对有源二维地电模型,推导出了与瞬变电磁场定解问题相对应的变换波场的定解问题方程,并采用有限差分逆时深度偏移方法,成功地对有源二维瞬变电磁场进行了偏移成像处理,得到了清晰的、与理论模型吻合很好的偏移断面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场 偏移成像 电磁法勘探 波动方程 波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