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MC Code to Model Fast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Through Dense Matter 被引量:2
1
作者 曹莉华 裴文兵 +3 位作者 刘占军 常铁强 李斌 郑春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9-274,共6页
A PIC (particle-in-cell)-MC (Monte Carlo) code to model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into dense matter is developed. The background target is treated as a cold, stationary fluid and the fast electrons as particles with... A PIC (particle-in-cell)-MC (Monte Carlo) code to model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into dense matter is developed. The background target is treated as a cold, stationary fluid and the fast electrons as particles with the relativistic motions. The process is described by a particle-in-cell metho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both the self-generated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as well as collisions between the fast electrons and the target. The collisional part of the code is solved by the Monte Carlo-type method. Furthermore by assuming that the background current balances with the fast electron current, the electric field is given by the Ohm's law and the magnetic field is calculated from the Faraday's law. Both are solved in a two-dimensional cylindrical geometry. The algorithms implemented in the code are demonstrated and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for monoenergy homogeneous fast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in an aluminum target when the fields, collision and angular scattering are switched on and off independ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PIC simulation energy deposition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PIC-MC Modeling for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Through Dense Plasma 被引量:1
2
作者 曹莉华 常铁强 +3 位作者 裴文兵 刘占军 李蒙 郑春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We have developed a three dimensional (3D) PIC (particle-in-cell)-MC (Monte Carlo) code in order to simulate an electron beam transported into the dense matter based on our previous two dimensional code. The rel... We have developed a three dimensional (3D) PIC (particle-in-cell)-MC (Monte Carlo) code in order to simulate an electron beam transported into the dense matter based on our previous two dimensional code. The relativistic motion of fast electrons is treated by the particle-in-cell meth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oth a self-generated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and an axial electric field, as well as collisions. The electric field generated by return current is expressed by Ohm's law and the magnetic field is calculated from Faraday's law. The slowing down of monoenergy electrons in DT plasma is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PIC simulation energy deposition
下载PDF
Two-Dimensional Hybrid Model for High-Current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in a Dense Plasma
3
作者 曹莉华 王欢 +3 位作者 张华 刘占军 吴俊峰 李百文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A two-dimensional hybrid code is developed to model the transport of a high-current electron beam in a dense plasma target. The beam electrons are treated as particles and described b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incl... A two-dimensional hybrid code is developed to model the transport of a high-current electron beam in a dense plasma target. The beam electrons are treated as particles and described b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including collisions with the target plasma particles. The background target plasma is assumed to be a stationary fluid with temperature variations. The return current and the self-generated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are obtained by combining Amp^re's law without the displacement current, the resistive Ohm's law and Faraday's law. The equations are solved in two-dimensional cylindrical geometry with rotational symmetry on a regular grid, with centered spatial differencing and first-order implicit time differencing. The algorithms implemented in the code are described, and a numerical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for an electron beam with Maxwellian distribution ejected into a uniform deuterium-tritium plasma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hybrid simulation energy deposition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intense sheet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using the macroscopic cold-fluid model and the single-particle orbit theory
4
作者 韩莹 阮存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207-213,共7页
The focusing and the stable transport of an intense elliptic sheet electron beam in a uniform magnetic field are investigated thoroughly by using the macroscopic cold-fluid model and the single-particle orbit theory.T... The focusing and the stable transport of an intense elliptic sheet electron beam in a uniform magnetic field are investigated thoroughly by using the macroscopic cold-fluid model and the single-particle orbit theor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velopes and the tilted angles of the sheet electron beam obtained by the two theories are consistent.The single-particle orbit theory is more accurate due to its treatment of the space-charge fields in a rectangular drift tube.The macroscopic cold-fluid model describes the collective transport process in order to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beam dynamics,such as beam shape,density,and velocity profile.The tilt of the elliptic sheet beam in a uniform magnetic field is carefully studied and demonstrated.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 two complete theories for systemically discussing the transport of the sheet beam and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of electron optics systems in high power vacuum 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ing and transport macroscopic cold-fluid model sheet electron beam single-particle orbit theory
下载PDF
Local wavelength evolution and Landau damping of electrostatic plasma wave driven by an ultra-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 in dense inhomogeneous plasma
5
作者 李然 黄太武 +2 位作者 郁明阳 周沧涛 阮双琛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13,共8页
Evolution of an electrostatic plasma wave driven by a low-density ultra-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 in dense inhomogeneous plasma is considered. In particular, the wavelength variation as observed at fixed locations in... Evolution of an electrostatic plasma wave driven by a low-density ultra-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 in dense inhomogeneous plasma is considered. In particular, the wavelength variation as observed at fixed locations in the plasma is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wave characteristics. It is shown that for a negative density gradient, the observed local wavelength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ime, but for a positive density gradient, it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ime, accompanied by reversal of the wave phase. However, in both cases the local wavelength eventually decreases with time since Landau damping becomes significant as the wavelength becomes of the order of the plasma Debye length. Results from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agree well with theoretical analyses of the wavelength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inhomogeneous plasma energy dissipation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锂镧锆钽氧(Li_(6.5)La_(3)Zr_(1.5)Ta_(0.5)O_(12))固体电解质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王道喜 石海婷 +4 位作者 刘胜凯 邵瑞琪 王硕 曾鸣 徐志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出室温下高离子电导率Ta掺杂的锂镧锆钽氧(Li_(6.5)La_(3)Zr_(1.5)Ta_(0.5)O_(12),LLZTO)固体电解质,详细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LLZTO固体电解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250 kGy、500 kGy)辐照后并未产生其...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出室温下高离子电导率Ta掺杂的锂镧锆钽氧(Li_(6.5)La_(3)Zr_(1.5)Ta_(0.5)O_(12),LLZTO)固体电解质,详细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LLZTO固体电解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250 kGy、500 kGy)辐照后并未产生其他杂相,且晶格间距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变大,这有利于降低离子在晶格中的扩散能垒。第一性原理的计算发现,低剂量电子束辐照样的Li+扩散能垒比未辐照样降低了0.07 eV,说明辐照产生的缺陷能促进Li+扩散。辐照前后的电解质交流阻抗测试进一步证实了低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有利于提升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利用电子束辐照探究其对LLZTO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结构和电导率的影响对固体电解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固体电解质 氧化物 第一性原理 离子传输
下载PDF
不同入射角度下强流脉冲电子束能量沉积剖面和束流传输系数模拟计算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海亮 邱爱慈 +2 位作者 张嘉生 黄建军 孙剑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782,共5页
强流脉冲电子束在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能量沉积系数和束流传输系数受其入射角的影响很大 ,理论计算了 0 .5~ 2 .0MeV的电子束以不同的入射角在Al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和能量沉积系数 ,并且还计算了 0 .4~ 1.4MeV电子束以不同入射... 强流脉冲电子束在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能量沉积系数和束流传输系数受其入射角的影响很大 ,理论计算了 0 .5~ 2 .0MeV的电子束以不同的入射角在Al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和能量沉积系数 ,并且还计算了 0 .4~ 1.4MeV电子束以不同入射角穿透不同厚度C靶的束流传输系数。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入射角的增大 ,靶材表面层单位质量中沉积的能量增大 ,电子在靶材料中穿透深度减小 ,能量沉积系数减小 ,相应的束流传输系数也减小 ;能量为 0 .5~ 2 .0MeV的电子束当入射角在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模拟计算 入射角 电子输运 能量沉积 束流传输系数 固体靶
下载PDF
2219铝合金板电子束焊接过程热流传输行为的数值分析(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成财 何景山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19-1326,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二维数学模型,以研究20 mm厚2219铝合金板在电子束焊接过程的热传递、流体流动以及匙孔的动力学行为。采用一种能够实时跟踪匙孔深度的自适应热源模型来数值模拟电子束的加热过程。由表面张力、热毛细力、反冲...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二维数学模型,以研究20 mm厚2219铝合金板在电子束焊接过程的热传递、流体流动以及匙孔的动力学行为。采用一种能够实时跟踪匙孔深度的自适应热源模型来数值模拟电子束的加热过程。由表面张力、热毛细力、反冲压力、流体静压力以及热浮力等诱导的不同涡旋的热和质量输运作用与匙孔演变相互耦合。详细分析了一系列物理现象,包括电子束焊接过程中的匙孔钻取、塌陷、重新打开、准稳态过程、回填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深度方向降低的电子束热流能减慢反冲压力的匙孔钻取速度,并促进准稳定状态的出现。在准稳定状态出现之前,匙孔会发生塌陷并加剧涡旋流体输运的复杂性。最后,所有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数学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递 流体流动 匙孔动力学 电子束焊接 质量传输 涡旋 反冲压力 回填
下载PDF
BEPCII电子枪系统设计(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波 顾孟平 池云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82-1686,共5页
BEPCII改进工程需要更高流强的电子枪。新电子枪系统的物理设计、机械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均进行了描述。电子枪的设计发射电流在脉宽为1 ns时大于10 A,重复频率50 Hz。将会采用脉冲电源来为电子枪提供最高200 kV的脉冲高压。在设计阶... BEPCII改进工程需要更高流强的电子枪。新电子枪系统的物理设计、机械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均进行了描述。电子枪的设计发射电流在脉宽为1 ns时大于10 A,重复频率50 Hz。将会采用脉冲电源来为电子枪提供最高200 kV的脉冲高压。在设计阶段,电子枪的几何结构和束流传输过程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了优化。EGUN和DGUN的计算结果表明导流系数为0.22μA.V-3/2,电子枪出口的发射度为16π.mm.mrad。PARMELA的模拟结果表明束流能顺利地传输至第一根加速管末端,捕获效率为67%,出口的均方根发射度为25 mm.mrad。基于EPICS平台的电子枪控制系统设计也已完成,提供了全新的双脉冲运行模式和2.5μs长脉冲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枪 设计 模拟 束流传输 控制系统
下载PDF
FEL对束流传输系统的消色差和等时性要求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银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4-268,共5页
讨论了自由电子激光器(FEL)对束流传输系统的特殊要求,推导得到了实现束流传输系统消色差和等时性要求的充分必要条件,为设计一个符合FEL实验要求的束流传输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 束流输运 消色差性
下载PDF
电子入射角对束流传输系数和能量沉积的影响
11
作者 杨海亮 邱爱慈 +2 位作者 张嘉生 黄建军 孙剑锋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20-724,共5页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能量 (0 .4— 1.4MeV)的电子束以不同的入射角穿透不同厚度碳靶的束流传输系数和能量沉积。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电子束入射角的增大 ,束流的传输系数减小 ,而较小入射角 (接近垂直入射角 )的电子在靶材料中穿透深...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能量 (0 .4— 1.4MeV)的电子束以不同的入射角穿透不同厚度碳靶的束流传输系数和能量沉积。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电子束入射角的增大 ,束流的传输系数减小 ,而较小入射角 (接近垂直入射角 )的电子在靶材料中穿透深度更大 ;能量为 1.0— 1.4MeV的电子束当入射角在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电子入射角 电子输运 束流传输系数 能量沉积 碳靶 材料 辐照效应
下载PDF
W波段带状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阮存军 王树忠 《真空电子技术》 2010年第6期12-16,共5页
带状注速调管以其在毫米波段可获得高功率和高增益输出,以及小型化、紧凑型、平面微加工成形等的技术优势而备受国际前沿领域广泛关注。本文重点给出了正在开展的W波段带状注速调管的研究工作,通过采用均匀场聚焦的带状电子注的方式,研... 带状注速调管以其在毫米波段可获得高功率和高增益输出,以及小型化、紧凑型、平面微加工成形等的技术优势而备受国际前沿领域广泛关注。本文重点给出了正在开展的W波段带状注速调管的研究工作,通过采用均匀场聚焦的带状电子注的方式,研制出了椭圆截面带状电子注成形与传输的束流样管。通过实验测试获得的电子枪压缩和成形的带状电子注截面为10 mm×0.7 mm,且在电子注电压为20~82 kV,电流0.5~4.27 A时,长度为100 mm的漂移通道内电子注传输的直流通过率达到98%以上,从而验证了采用均匀场传输带状注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电子注 成形与传输 均匀场聚焦 直流通过率
下载PDF
亚微米电子束曝光机自动输片系统结构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继红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9-51,55,共4页
着重描述了自动输片系统完成的各项功能,并详细介绍机械手的设计功能及精度分析。
关键词 电子束曝光机 输片机构 机械手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微通道板电子透射膜及其粒子透过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端木庆铎 姜德龙 +5 位作者 田景全 李野 高延军 王国政 吴奎 富丽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4-907,共4页
 文中介绍了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电子透射膜及其形成技术,研究了粒子(电子和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死电压概念、死电压曲线、死电压与膜厚关系曲线以及半视场对比测试结果;给出了采用XPS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介绍了电子透射膜的离子透过特...  文中介绍了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电子透射膜及其形成技术,研究了粒子(电子和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死电压概念、死电压曲线、死电压与膜厚关系曲线以及半视场对比测试结果;给出了采用XPS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介绍了电子透射膜的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表征膜层对离子阻止能力的离子透过率的概念,提出了离子透过率测试的原理方案和相关技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电子透射膜 免污染成膜工艺 死电压 离子透过率
下载PDF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主束流输运线的研制
15
作者 黄永章 庄杰佳 +4 位作者 张令翊 吴钢 吴庆武 王言山 畅祥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5-40,共6页
给出北京自由电子激光器主束流输运线的设计和研制结果,特别就磁铁各项技术公差对电子束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 主束流输运线 北京 研制
下载PDF
电介质/半导体结构样品电子束感生电流瞬态特性
16
作者 李维勤 霍志胜 蒲红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6,共10页
电子束照射下电介质/半导体样品的电子束感生电流(electron beam induced current,EBIC)是其电子显微检测的重要手段.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研究了高能电子束辐照下SiO2/Si薄膜的瞬态EBIC特性.基于Rutherford模型和快二次电子模型研... 电子束照射下电介质/半导体样品的电子束感生电流(electron beam induced current,EBIC)是其电子显微检测的重要手段.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研究了高能电子束辐照下SiO2/Si薄膜的瞬态EBIC特性.基于Rutherford模型和快二次电子模型研究电子的散射过程,基于电流连续性方程计算电荷的输运、俘获和复合过程,获得了电荷分布、EBIC和透射电流瞬态特性以及束能和束流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电子散射效应,自由电子密度沿入射方向逐渐减小.由于二次电子出射,净电荷密度呈现近表面为正、内部为负的特性,空间电场在表面附近为正而在样品内部为负,导致一些电子输运到基底以及一些出射二次电子返回表面.SiO2与Si界面处俘获电子导致界面附近负电荷密度高于周围区域.随电子束照射样品内部净电荷密度逐渐降低,带电强度减弱.同时,负电荷逐渐向基底输运,EBIC和样品电流逐渐增大,电场强度逐渐减小.由于样品带电强度较弱,表面出射电流和透射电流随照射基本保持恒定.EBIC、透射电流及表面出射电流均随束流呈现近似正比例关系.对于本文SiO2/Si薄膜,透射电流随束能的升高逐渐增大并接近于束流值,EBIC在束能约15 keV时呈现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电子束感生电流 俘获 输运
下载PDF
应用于电流量子化的弱流电子束装置概念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小飞 余佶成 +4 位作者 胡桐宁 周峰 胡浩亮 黄俊昌 聂琪 《自动化仪表》 CAS 2020年第8期61-65,共5页
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电压基准与电阻基准都实现了量子化。然而,电学计量中的电流量子化面临更大的挑战。引入粒子加速器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技术,以探索实现电流量子化所需弱流电子束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综述了弱流电子加速... 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电压基准与电阻基准都实现了量子化。然而,电学计量中的电流量子化面临更大的挑战。引入粒子加速器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技术,以探索实现电流量子化所需弱流电子束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综述了弱流电子加速器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量子化电流的技术要求,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射频(RF)电子加速器和可调狭缝组合的弱流电子束产生与输运方法。给出了装置的总体方案,并开展了初步的束流动力学计算。研究与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用于产生并输运μA量级的弱流电子束,从原理上初步验证了粒子加速器应用于电流量子化的可行性,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理论与工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 计量 电流基准 弱流 电子束 单电子 加速器 束流输运
下载PDF
亚微米电子束曝光机自动输片控制系统研制
18
作者 罗正全 《微细加工技术》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概略地介绍了在电子束曝光机上使用的自动输片系统的要求及其组成;较详细地叙述了自动输片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最后给出了运行和检测结果。
关键词 电子束曝光机 输片机构 自动控制系统 亚微米
下载PDF
InAs量子点引入应力对调制掺杂结构中二维电子气输运特性的影响(英文)
19
作者 田海涛 王禄 +5 位作者 温才 石震武 孙庆灵 高怀举 王文新 陈弘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系统研究了在调制掺杂AlGaAs/GaAs异质结中嵌入InAs量子点后对二维电子气输运特性的影响。使用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了量子点层与二维电子气沟道距离(Tch)不同的3个样品,霍尔测试结果表明,二维电子气的电子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都随Tch的减... 系统研究了在调制掺杂AlGaAs/GaAs异质结中嵌入InAs量子点后对二维电子气输运特性的影响。使用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了量子点层与二维电子气沟道距离(Tch)不同的3个样品,霍尔测试结果表明,二维电子气的电子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都随Tch的减小而降低。基于几何相位分析算法对部分样品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像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其应变分布图。结果表明,应变主要分布在量子点的周围,并延伸到了量子点的上方。该不均匀的应力场可能是除库伦散射外影响电子迁移率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二维电子气 应力 分子束外延
下载PDF
7N01铝合金电子束定点焊熔池输运现象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成财 刘琛 +5 位作者 朱智 国旭明 赵野 范晓琳 郭芳显 吕华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97,共5页
为有效改善真空电子束焊焊缝成形并抑制成形缺陷产生,本文以12 mm厚7N0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CFD软件Ansys Fluent深入分析了电子束定点焊匙孔钻取过程及熔池传热和流体输运现象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真实反映电子束流能量密度空间分布特... 为有效改善真空电子束焊焊缝成形并抑制成形缺陷产生,本文以12 mm厚7N0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CFD软件Ansys Fluent深入分析了电子束定点焊匙孔钻取过程及熔池传热和流体输运现象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真实反映电子束流能量密度空间分布特点,建立了考虑束流活性区特征的自适应热源模型并采用VOF算法对气液界面进行实时追踪.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束流能量密度分布及与瞬态熔池/匙孔之间的耦合作用是直接决定焊缝成形良好与否的关键.当束流处于下聚焦模式时,特有的能量分布形式及其诱导的等离子体保温作用、金属蒸汽反冲压力、Marangoni流以及热浮力的耦合向上输运作用(最大流体速度为15 m/s左右),导致最终焊缝余高的形成及钉头区域扩展.由于深度方向上束流能量密度先增加后大幅降低,导致熔深熔宽的增加速度出现类似的演变规律,并且在匙孔底部可能诱发钉尖缺陷的产生.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匙孔深度增加,能量波动、金属蒸汽反冲压力与表面张力竞争作用逐渐加剧,促使匙孔钻取过程具有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N01铝合金 电子束定点焊 输运现象 金属蒸汽反冲压力 钉尖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