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s and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Energy and Effective Electron Temperature of Nanosecond Pulsed Argon Plasma
1
作者 WEN Xueqing XIN Yu +1 位作者 FENG Chunlei DING Hongbi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0-47,共8页
The behavior of argon plasma driven by nanosecond pulsed plasma in a low-pressure plasma reactor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global model,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The time evolutio... The behavior of argon plasma driven by nanosecond pulsed plasma in a low-pressure plasma reactor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global model,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The time evolution of plasma density and the electron energy probability function are calculated by solving the energy balance and Boltzmann equations. During and shortly after the discharge pulse, the electron energy probability function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bi-Maxwellian distribution, indicating two energy groups of electrons.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electron temperature calculation, we find that there are more high-energy electron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citation and ionization processes than low-energy electrons. The effective electron temperature is also measured vi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to evaluate the simulation model. In the comparis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in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 ments. Furthermore, variations of the effective electron temperature are presented versus other discharge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width time, pulse rise time and gas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ive electron temperature model optical emission spectrum nanosecond pulsed glow discharge GLOBAL
下载PDF
a-Decay half-life screened by electrons
2
作者 Niu Wan Chang Xu Zhong-Zhou Re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9-53,共5页
In this paper,by considering the electrons in different external environments,including neutral atoms,a metal,and an extremely strong magnetic-field environment,the screened a-decay half-lives of the a emitters with p... In this paper,by considering the electrons in different external environments,including neutral atoms,a metal,and an extremely strong magnetic-field environment,the screened a-decay half-lives of the a emitters with proton number Z = 52–105 are systematically calculated.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the decay energy and the interaction potential between a particle and daughter nucleus are both changed due to the electron screening effect and their variations are both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lectron screening effect.Besides,the electron screening effect is f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cay energy and its proton n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屏蔽效应 Α衰变 半衰期 外部环境 相互作用势 中性原子 质子数 发射器
下载PDF
电子能损效应对材料辐照缺陷影响的理论模拟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姜炜 张超 +1 位作者 毛飞 张丰收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9-112,共14页
高能粒子与靶材料相互作用主要通过核能损和电子能损两种方式损失能量。电子阻止效应和电子-声子耦合效应是体现电子能损的两种不同机制。准确模拟高能粒子的辐照损伤过程,亟须解决电子能损效应对粒子辐照损伤的影响这一关键科学问题。... 高能粒子与靶材料相互作用主要通过核能损和电子能损两种方式损失能量。电子阻止效应和电子-声子耦合效应是体现电子能损的两种不同机制。准确模拟高能粒子的辐照损伤过程,亟须解决电子能损效应对粒子辐照损伤的影响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文综述了几种关键结构材料在考虑电子能损效应下辐照损伤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电子阻止效应、电子-声子耦合效应和电子热导率等对辐照缺陷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目前电子能损效应对靶材料辐照损伤的影响规律,归纳了高能粒子辐照靶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能损效应 辐照缺陷 双温度模型 电子-声子耦合 级联碰撞
下载PDF
关于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中势函数物理意义的讨论 被引量:6
4
作者 郑能武 周涛 +3 位作者 王涛 马东霞 杨如义 林昕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2-296,共5页
从屏蔽、贯穿和极化作用考虑 ,对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 (简称WBEPM理论 )的势函数进行了讨论。通过一系列推导、论证 ,得出WBEPM理论的有效势的物理意义为 :势函数中的第一项表示最弱受约束电子在有效核电荷 +Z′e中心场中的势能 ;... 从屏蔽、贯穿和极化作用考虑 ,对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 (简称WBEPM理论 )的势函数进行了讨论。通过一系列推导、论证 ,得出WBEPM理论的有效势的物理意义为 :势函数中的第一项表示最弱受约束电子在有效核电荷 +Z′e中心场中的势能 ;第二项代表最弱受约束电子对非最弱受约束电子和核组成的“实”的极化作用所引起的偶极子场中的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 有效势 屏蔽效应 贯穿效应 极化效应 势函数 原子 电离 势能 物理意义
下载PDF
一种考虑温度影响的SiC JFET的数据驱动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萍 王莉 阮立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建模思想建立考虑温度影响的常断型SiC JFET器件模型的方法,解决了目前物理建模方法应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建模过程中器件自身结构、材料等参数获取困难的问题。根据常断型SiC JFET器件手册的图表信息并结合部分实测数... 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建模思想建立考虑温度影响的常断型SiC JFET器件模型的方法,解决了目前物理建模方法应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建模过程中器件自身结构、材料等参数获取困难的问题。根据常断型SiC JFET器件手册的图表信息并结合部分实测数据,在Saber软件中建立其热电耦合模型。通过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考虑温度影响的常断型SiC JFET数据驱动模型的准确性。该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功率半导体器件如功率SiC MOSFETs和GaN FETs等的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数据驱动模型 碳化硅 温度影响
下载PDF
低温金属环境中^198Au半衰期的测量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晟 T. Spillane +1 位作者 F. Raiola C. Rolls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1-484,共4页
利用德国鲁尔大学DTL实验室的中子源,通过197Au(n,γ)198Au反应得到198Au@Au样品,在室温(T=293 K)和低温(T=12 K)条件下交替测量金属Au环境中198Au的412 keV特征γ射线,通过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198Au的半衰期。实验结果表明,与文献值T1/2... 利用德国鲁尔大学DTL实验室的中子源,通过197Au(n,γ)198Au反应得到198Au@Au样品,在室温(T=293 K)和低温(T=12 K)条件下交替测量金属Au环境中198Au的412 keV特征γ射线,通过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198Au的半衰期。实验结果表明,与文献值T1/2=(2.694 3±0.000 8)d相比,T=293 K时198Au的半衰期变长(0.4±0.7)%;T=12 K时变长(4.0±0.7)%。这一变化趋向与德拜等离子体模型的预言相符,但其幅度显著小于模型的估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衰变半衰期 金属环境 温度效应 德拜等离子体模型
下载PDF
金属环境中低能D(d,p)T反应的研究
7
作者 吕会议 王铁山 +3 位作者 陈建勇 杨振 刘盛进 方开洪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0-248,共9页
近年来一系列实验表明,金属环境中的低能带电粒子引起的核反应截面与气体靶中的相比出现明显增大,这种现象通常被归结为电子屏蔽效应。全面介绍了金属环境中D(d,p)T反应电子屏蔽效应的测量方法、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规律性,并简要论述... 近年来一系列实验表明,金属环境中的低能带电粒子引起的核反应截面与气体靶中的相比出现明显增大,这种现象通常被归结为电子屏蔽效应。全面介绍了金属环境中D(d,p)T反应电子屏蔽效应的测量方法、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规律性,并简要论述了包括德拜等离子体模型在内的各种理论模型对实验结果的解释。通过研究,可以获得有关核物理、核天体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的宝贵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核反应 电子屏蔽效应 德拜模型
下载PDF
基于瞬态反射-透射技术的金属纳米薄膜电子和晶格传热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吴文智 任世为 +1 位作者 孔德贵 柴志军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1年第4期41-50,共10页
使用飞秒瞬态反射-透射技术研究了金和铜纳米薄膜的电子和晶格动力学,应用双温和Curde近似模型分析了金属薄膜的非平衡热传导动力学。假设在瞬态反射中电子-晶格耦合常数为常数的情况下,计算超快脉冲加热后的电子和晶格温度。金和铜纳... 使用飞秒瞬态反射-透射技术研究了金和铜纳米薄膜的电子和晶格动力学,应用双温和Curde近似模型分析了金属薄膜的非平衡热传导动力学。假设在瞬态反射中电子-晶格耦合常数为常数的情况下,计算超快脉冲加热后的电子和晶格温度。金和铜纳米薄膜的反射和透射信号在初始2 ps内相似,随后时间里信号明显不同,透射模式下的电子-晶格耦合效应要比反射模式下的更强和更敏感。这是由于沿着膜厚方向的温度变化受到金属薄膜和基底间的界面散射影响造成的。在研究半透明薄膜的超快动力学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反射和透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温模型 电子-声子耦合 超快脉冲加热 基底效应 Crude模型近似
下载PDF
高频异质结晶体管直流和交流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金明 李垚 《电子器件》 CAS 201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针对漂移扩散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的解建立了SiGe HBT的直流和交流理论模型,综合考虑了速度饱和效应、基区和发射区的禁带变窄效应和复合效应,并与台面型SiGe HBT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截止频率为10.5 GHz,电流增益为45,与理论结果基本符合。
关键词 SIGE HBT 漂移扩散模型 波尔兹曼模型 电子温度 复合效应 速度饱和效应
下载PDF
MgB_2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常数与超导转变温度的计算
10
作者 金东泽 郭振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9-471,共3页
计入短波声子的倒逆过程和电子的屏蔽效应,推导出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常数N(0)V的表达式,并利用有关的实验数据计算出N(0)V=0.309,Debye温度为798.45 K,纵向Debye温度ΘDL为1 137.3 K.以ΘDL取代BCSTc公式中的ΘD,求得Tc=38.8 K,该值与实... 计入短波声子的倒逆过程和电子的屏蔽效应,推导出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常数N(0)V的表达式,并利用有关的实验数据计算出N(0)V=0.309,Debye温度为798.45 K,纵向Debye温度ΘDL为1 137.3 K.以ΘDL取代BCSTc公式中的ΘD,求得Tc=38.8 K,该值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研究表明,对MgB2的超导有贡献的主要是纵向声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2 纵向debye温度 超导转变温度 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常数 屏蔽效应 倒逆过程
下载PDF
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电子屏蔽效应的温度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晟 F.Raiola +2 位作者 B.Burchard C.Rolfs 连刚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为了揭示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电子屏蔽效应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在德国鲁尔大学实验室的100kV加速器上系统测量了T=200℃时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族以及镧系元素氘化靶中d(d,p)t反应的电子屏蔽效应.由于氘在介质中的溶度(介质对氘的吸附能... 为了揭示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电子屏蔽效应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在德国鲁尔大学实验室的100kV加速器上系统测量了T=200℃时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族以及镧系元素氘化靶中d(d,p)t反应的电子屏蔽效应.由于氘在介质中的溶度(介质对氘的吸附能力)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该温度下金属表面不能形成氘化物,导致金属性增强,因而观测到了比常温下更显著的电子屏蔽效应.这一测量结果可以用德拜模型来解释.为了进一步验证德拜模型,还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氘化Co和Pt靶中d(d,p)t反应的电子屏蔽效应,得到了电子屏蔽效应和温度相关性的曲线.实验结果与德拜模型的预言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屏蔽效应 温度相关性 德拜模型
原文传递
等离子体屏蔽对He^(2+)与H原子碰撞电离微分截面的影响
12
作者 丁丁 何斌 +2 位作者 刘玲 张程华 王建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419-8425,共7页
应用经典径迹Monte Carlo(CTMC)方法研究了He2+与H原子在等离子体环境下的碰撞电离过程,计算了在5—400keV/u的能区随等离子体屏蔽作用变化的碰撞电离总截面和一阶微分截面.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Debye-Hückel模型... 应用经典径迹Monte Carlo(CTMC)方法研究了He2+与H原子在等离子体环境下的碰撞电离过程,计算了在5—400keV/u的能区随等离子体屏蔽作用变化的碰撞电离总截面和一阶微分截面.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Debye-Hückel模型来描述.由于等离子体屏蔽效应的存在,靶中束缚态电子能级及其经典微正则分布以及入射离子与靶电子的相互作用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碰撞电离过程.研究发现,碰撞电离总截面随等离子屏蔽的增加而增大,特别是在10keV/u以下的低能区电离截面有量级的增加.对随能量变化的一阶微分截面,在低能碰撞过程中,屏蔽作用增加,微分截面呈量级增加,高能碰撞微分截面呈倍数增加.同时,屏蔽作用导致电离电子向高能方向移动,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两体碰撞机制的贡献越来越大,并在较高的出射电子能量出现了一个新的峰.对无屏蔽的自由原子碰撞过程,CTMC方法计算出的电离总截面在碰撞能量大于70keV/u的较高能区在实验误差内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很好,而在较低的能区比实验值小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粒子碰撞电离 等离子体屏蔽效应 经典径迹Monte CARLO方法 debye-Hückel模型
原文传递
纳秒与飞秒激光作用下纳米金棒光热效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3
作者 赵鹏辉 冯璟 +3 位作者 邢林庄 李东 陈斌 廖丁莹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36-144,共9页
纳米金颗粒可以有效增强激光诱导光学击穿效应,但不同脉冲激光下激光诱导光学击穿的机理不同。为了从微观角度揭示纳秒和飞秒激光照射纳米金颗粒过程中颗粒内部的光热转换和环境介质的变化,建立了脉冲激光加热水介质中纳米金棒的电子-... 纳米金颗粒可以有效增强激光诱导光学击穿效应,但不同脉冲激光下激光诱导光学击穿的机理不同。为了从微观角度揭示纳秒和飞秒激光照射纳米金颗粒过程中颗粒内部的光热转换和环境介质的变化,建立了脉冲激光加热水介质中纳米金棒的电子-声子双温度模型,结合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激光能量密度和脉冲宽度对光热转换过程的影响,以及纳米金棒微观熔化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纳秒和飞秒激光照射下纳米金棒内部的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飞秒激光照射时纳米金棒的熔化阈值约为纳秒激光照射时的1%,纳秒激光照射时纳米金棒周围的水温更高。飞秒激光照射时纳米金棒形貌的改变主要以机械碎裂为主,而纳秒激光作用下则主要以热致纳米金棒熔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纳米金棒 激光诱导光学击穿 光热效应 电子-声子双温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