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Rice Samples Using an Electronic Nose 被引量:28
1
作者 John Westbrook W.C.Hoffmann R.E.Lacey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290-297,共8页
Four rice samples of long grain type were tested using an electronic nose (Cyranose-320).Samples of 5 g of each variety of rice were placed individually in vials and were analyzed with the electronic nose unit consist... Four rice samples of long grain type were tested using an electronic nose (Cyranose-320).Samples of 5 g of each variety of rice were placed individually in vials and were analyzed with the electronic nose unit consisting of 32 polymer sensors.The Cyranose-320 was abl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varieties of rice.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rice odors for differentiating rice samples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The optimum parameter settings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Cyranose-320 training process especially for multiple samples,which are helpful for obtaining an accurate training model to improve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y.Further,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E-nose sensor selection for obtaining bett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A re- duced number of sensors could potentially shorten the data processing time,and could be used to establish an application pro- cedure and reduce the cost for a specific electronic nose.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for developing analytical procedures that adapt the Cyranose-320 as a tool for testing ric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grain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 nose data analysis pattern recognition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flow-induced forces on quartz-crystal-microbalance sensors in a Chinese liquor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nose: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被引量:2
2
作者 Qiang LI Yu GU Huatao WA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9期1301-1312,共12页
An electronic-nose is developed based on eight quartz-crystal-microbalance (QCM) gas sensors in a sensor box, and is used to detect Chinese liquors at room temperature. Each sensor is a highly-accurate and highly-sens... An electronic-nose is developed based on eight quartz-crystal-microbalance (QCM) gas sensors in a sensor box, and is used to detect Chinese liquors at room temperature. Each sensor is a highly-accurate and highly-sensitive oscillator that has experienced airflow disturbanc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ying room temperatures due to unstable flow-induced forces on the sensors surfaces.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nature of the airflow inside the sensor box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airflow on the sensors surfac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studi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ools. Higher simulation accuracy is achieved by optimizing meshes, meshing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using a fine unstructural tetrahedron mesh. An optimum temperature, 30 ℃, is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velocity streamlines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flow-induced forces over time, all of which may be used to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the electronic-nose for achieving stable and repeatable signals by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EMPERATURE quartz-crystalmicrobalance (QCM) gas sensor electronic nos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下载PDF
基于电子感官系统和GC-IMS技术的大黄饮片基原辨识研究
3
作者 杨硕 徐中利 +4 位作者 赵新芝 石典花 戴衍朋 毕钰 辛义周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探寻不同基原大黄饮片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对大黄饮片进行基原辨识。方法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不同基原大黄饮片间的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 目的探寻不同基原大黄饮片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对大黄饮片进行基原辨识。方法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不同基原大黄饮片间的滋味、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Fisher判别等方法对大黄饮片基原进行辨识研究并建立基原判别标准。结果3种基原大黄饮片的滋味差异主要表现在苦味、涩味以及苦和涩的回味,气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无机硫化物、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甲烷等短链烷烃、醇醚醛酮类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差异性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为醇醛酮酸类成分,并且8批样品均能很好地聚集为3类。根据差异性挥发物质之间的峰强度比值可有效辨识3种大黄饮片,如当2-乙酰基呋喃峰强度是异丁酸[二聚体]峰强度的3~19倍时为药用大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判别模型以及特征挥发性物质峰强度判别标准可用于大黄饮片基原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饮片 电子舌 电子鼻 气相-离子迁移谱 基原鉴别 特征挥发物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烟丝受虫害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4
作者 史姜维 王潇洒 +4 位作者 刘普明 匡映 杨苡晨 刘梦龙 张楚安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65-170,共6页
针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中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检测技术不完善,检测结果不可靠等问题,以电子鼻检测结果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和Loading分析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烟丝的主要挥发物质为硫类物质... 针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中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检测技术不完善,检测结果不可靠等问题,以电子鼻检测结果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和Loading分析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烟丝的主要挥发物质为硫类物质、短链烷烃、醇醚醛酮、小分子氮氧化合物等,虫样及性激素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是小分子氮氧化合物、硫化物。受虫害后烟丝中硫类化合物明显降低,在对无机硫化物敏感的传感器(W1W)中浓香虫害烟丝的响应值比浓香烟丝下降48.33%,清香虫害烟丝比清香烟丝下降59.48%;在对有机硫化物敏感的传感器(W2W)中浓香虫害烟丝的响应值比浓香烟丝下降35.72%,清香虫害烟丝比清香烟丝下降48.55%。PCA结果显示,4种烟丝样品表现出非常好的区分度,雌虫、雄虫样品在占比高达99.70%的主成分1上几乎没有差别。Loading分析结果显示,烟丝样品中气味主要成分为硫类物质,烟草甲虫样气味主要成分是小分子氮氧化物,其次为硫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烟丝 虫害 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 电子鼻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和电子鼻结合CNN-Transformer模型的绿茶种类识别
5
作者 刘川正 马景余 +2 位作者 白雪瑞 曾琬晴 王志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52,共10页
[目的]实现绿茶种类的快速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电子舌和电子鼻结合CNN-Transformer组合模型实现绿茶种类辨识的快速检测方法。分别使用电子舌、电子鼻对5种不同种类绿茶采集味觉、嗅觉的指纹信息,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 [目的]实现绿茶种类的快速识别。[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电子舌和电子鼻结合CNN-Transformer组合模型实现绿茶种类辨识的快速检测方法。分别使用电子舌、电子鼻对5种不同种类绿茶采集味觉、嗅觉的指纹信息,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将一维电子舌和电子鼻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充分揭示信号能量在时频域的分布特性;提出一种CNN-Transformer组合模型实现电子舌和电子鼻的信息融合和模式识别。该模型引入选择性核卷积和归一化注意力设计卷积模块来替换传统的CNN卷积层,以实现对信号时频图的局部特征动态提取;采用Transformer编码器中的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提取电子舌和电子鼻特征的全局时序信息,并实现其特征的加权融合;最后,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识别。[结果]基于电子舌和电子鼻的信息融合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绿茶样本的味觉和嗅觉信号深层特征,并为模型提供更丰富的融合特征表征,以实现对不同绿茶种类的高准确识别,其测试集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 1-Score分别达到99.00%,99.05%,99.00%,99.00%。[结论]试验方法具有成本低、快速、高效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种类识别 电子鼻 电子舌 Transformer 信息融合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樱花花香测定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熊青青 范俊俊 +1 位作者 马敬泽 张往祥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88,共8页
【目的】为建立基于电子鼻技术的樱花花香气味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樱花种质鉴定。【方法】以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e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分析不同顶空平衡时间、样品量、花期和采样时间对电子鼻测定樱花花香的影响,筛选最佳测定参数,... 【目的】为建立基于电子鼻技术的樱花花香气味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樱花种质鉴定。【方法】以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e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分析不同顶空平衡时间、样品量、花期和采样时间对电子鼻测定樱花花香的影响,筛选最佳测定参数,并利用山樱花、东京樱花Cerasus yedoensis和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 var.lannesiana等3种樱花种质进行效果验证。【结果】传感器W1C、W5S、W1S、W1W、W2W和W3S对樱花香气组分响应值较大,其他传感器响应值较小(G/G0≈1)。不同因素下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值差异显著,各因素对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影响大小依次为:花期>样品量>采样时间>顶空平衡时间。根据高响应值,确定电子鼻测定樱花花香的最佳组合为A2B4C3D2,即在12:00采集盛开时期的花朵4 g,在顶空平衡30 min后测定。基于最佳电子鼻测定参数,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线性判断分析(LDA),进行不同樱花种质区分发现,PCA及LDA分析均较好地实现了不同樱花种质区分,且LDA法的区分度高于PCA法的区分度(LDA法区分度=1;PCA法区分度=0.677~0.974),LDA法区分效果优于PCA法。载荷因子Loading分析发现,传感器W1W、W2W、W5S、W1S、W2S和W3S对第一主成分起正向贡献作用,W6S对第二主成分起主要正向贡献作用,表明烷烃类与氮氧化合物及硫化物类可能是区分樱花种质香型的主要成分。【结论】电子鼻测定樱花花香的最佳参数为在12:00采集盛开时期的花朵4 g,在顶空平衡30 min后测定,结合LDA法进行不同种质区分,区分度较高(区分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电子鼻 花香 正交试验 种质鉴定
下载PDF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快速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的研究
7
作者 王俊亮 查圣华 +1 位作者 廉翠翠 张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142-149,共8页
目的 通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对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气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不同批次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气味进行分析,获得其电子鼻气相色谱信息,通过筛选色谱峰判别能力≥0.850,峰... 目的 通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对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气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不同批次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气味进行分析,获得其电子鼻气相色谱信息,通过筛选色谱峰判别能力≥0.850,峰面积≥1000的色谱峰,分析金银花与山银花可能的主要差异化合物,并建立金银花与山银花基于电子鼻色谱信息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软独立建模分析(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SIMCA)、浓度量化(concentration quantification,CQ)统计分析模型。结果 从山银花与金银花中筛选出三甲胺、乙醇、正丁胺等14种主要气味差异化合物,其中巴豆醛、2-甲基丁醇、顺式-3-己烯-1-醇、顺式-3-己烯醇甲酸酯、苯甲醛5种主要差异化合物色谱峰判别能力大于0.900,且色谱峰面积相对较大,表明其可能为判别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关键性挥发性化合物。建立的PCA、DFA、SIMCA统计分析模型识别能力分别为91%、100%、100%,说明PCA、DFA、SIMCA统计分析模型可对金银花与山银花进行快速有效鉴别;CQ分析模型线性为0.9779,对于金银花中掺假山银花线性良好,说明CQ分析模型可以对金银花中掺假山银花量进行快速鉴别。结论 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可实现对金银花与山银花快速鉴别,为金银花原药材粉末及其金银花制剂中掺假山银花快速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山银花 电子鼻 气味差异 快速鉴别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BP神经网络对‘黑珍珠’鲜食玉米产地的区分和识别
8
作者 马洪江 郝曦煜 +7 位作者 高铭 于有强 杨书恒 刘士伟 马喜山 王文鑫 段盛林 王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9-245,共7页
以‘黑珍珠’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技术分别测定了黑龙江、陕西两大产区共计200个鲜食玉米样品的气味传感器响应值原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以‘黑珍珠’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技术分别测定了黑龙江、陕西两大产区共计200个鲜食玉米样品的气味传感器响应值原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DFA)对不同产地鲜食玉米的挥发性风味进行了区分,采用软独立建模分析(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class analogy,SIMCA)建立了黑龙江‘黑珍珠’鲜食玉米的判定模型,并通过Pytorch软件建立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产地的‘黑珍珠’鲜食玉米进行鉴别区分。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黑珍珠’鲜食玉米的挥发性风味虽有相似之处但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SIMCA模型可实现对未知样品是否来自黑龙江产区的有效识别(正确率为97%),BP神经网络模型则可对未知产地的‘黑珍珠’鲜食玉米样品进行产地预测及鉴别,平均正确率达99.44%。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的区分和识别‘黑珍珠’鲜食玉米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软独立建模 BP神经网络 产地鉴别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气味指纹图谱快速鉴别茶籽油 被引量:2
9
作者 方芳 田孜敬 +2 位作者 王耀耀 刘欣 王建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1-217,共7页
以不同产地、不同类型、不同工艺和不同质量的茶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鼻技术获取茶籽油的风味信息,结合Loading负载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对电子鼻传感器数据进行解读。通过欧氏距离(ED)、马氏距离(MD)和判别... 以不同产地、不同类型、不同工艺和不同质量的茶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鼻技术获取茶籽油的风味信息,结合Loading负载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对电子鼻传感器数据进行解读。通过欧氏距离(ED)、马氏距离(MD)和判别函数法(DFA)对未知样品进行鉴别,以期建立不同茶籽油的快速、准确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加工工艺极大地影响了茶籽油的气味差异,电子鼻响应值雷达图及Loading负载分析均表明W1S、W1W、W2S、W2W传感器对茶籽油样品具有较好的响应值,通过ED、MD、DFA可以识别不同类型和不同质量的茶籽油。基于PCA的LDA可以有效鉴别不同类型的茶籽油,模型准确性高,其确定性大于99%。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快速、有效鉴别不同的茶籽油并为茶籽油掺伪的快速鉴别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电子鼻 化学计量学 快速鉴别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对汉源花椒的鉴别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振平 张丹 黄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6-312,共7页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包括汉源花椒在内的全国6个不同主要产地的红花椒进行10个传感器通道的风味成分测定和分析,用于汉源花椒的鉴别。利用传感器响应的风味成分分布轮廓的差异对6个不同产地红花椒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包括汉源花椒在内的全国6个不同主要产地的红花椒进行10个传感器通道的风味成分测定和分析,用于汉源花椒的鉴别。利用传感器响应的风味成分分布轮廓的差异对6个不同产地红花椒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e Analysis,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并构建了汉源花椒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PCA和LDA模型均能较好地将汉源花椒与其他5种红花椒分别区分,在PLS-DA中建立了汉源花椒的“是-否”鉴别模型,模型的预测能力参数(Q^(2))和拟合优度参数(R^(2))分别为0.947和0.968,交叉验证和置换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未发生过拟合,稳健有效。同时,对汉源花椒掺杂5%、10%、30%及50%的其他种类红花椒样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LDA及PLS-DA鉴别模型均能将掺杂的样品与纯正的汉源花椒准确鉴别。本研究通过电子鼻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汉源花椒与其他不同产地红花椒样品的准确鉴别和汉源花椒的掺杂鉴别,为汉源花椒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质量控制和产地溯源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技术 汉源花椒 模型鉴别 线性判别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和电子鼻的沉香及其仿制品鉴别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梦阳 陈涛 严雪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期50-57,共8页
沉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树脂与植物木质的结合体,因其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温润的外观,常被制作成手串或雕件等首饰工艺品。沉香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市场上充斥着用香精浸泡木材制成的仿制品,其外观及气味与沉香相似,难以区分。对市面上收集的... 沉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树脂与植物木质的结合体,因其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温润的外观,常被制作成手串或雕件等首饰工艺品。沉香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市场上充斥着用香精浸泡木材制成的仿制品,其外观及气味与沉香相似,难以区分。对市面上收集的国内外各产区14批(45件块状物)天然沉香与9批(6件串珠和3件块状物)沉香仿制品,进行了三维荧光光谱测试,并对其中14批天然沉香与4批沉香仿制品进行了电子鼻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天然沉香具有相同的特征三维荧光光谱,有一个鼓包形荧光峰,荧光区域均在λEm=390~600 nm/λEx=300~500 nm,峰强最强处均在λEm=470 nm,λEx=385 nm附近。根据荧光特征,沉香仿制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仿制品测试范围内无特征荧光;第二类存在多个荧光峰,即除最强峰λEm=470,λEx=400 nm外,存在其他位置的荧光峰;第三类与沉香具有近似荧光,有一个荧光峰,荧光区域均在λEm=380~600 nm/λEx=300~550 nm,峰强最强处在λEm=470,λEx=400 nm处附近。对样品进行电子鼻测试,数据使用SPSS进行Fisher判别分析(FDA)可以较准确地区分真伪。使用三维荧光特征识别具有第一、二类荧光的沉香仿制品,使用电子鼻识别具有第三类荧光的仿制品,可快速辨别沉香的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沉香 真伪鉴别 电子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的茶油掺伪定性和定量检测
12
作者 蒋涵 李大鹏 +2 位作者 文韬 杨干 龚中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0,共6页
目的:实现对茶油中掺入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的掺伪检测。方法:采用电子鼻检测平台对茶油中分别掺入不同比例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进行掺伪检测,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茶油掺伪定性鉴别分析,并使用多层感知器(... 目的:实现对茶油中掺入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的掺伪检测。方法:采用电子鼻检测平台对茶油中分别掺入不同比例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进行掺伪检测,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茶油掺伪定性鉴别分析,并使用多层感知器(MLP)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茶油掺伪定量预测模型。结果:最佳输入参数下的SVM对茶油掺伪鉴别准确率高于LDA,其平均精确率、平均召回率、平均F-分数分别为94.85%,96.11%,95.34%,比LDA的提高了5.17%,4.44%,5.29%;MLP对茶油掺伪比例预测结果优于PLSR,对于掺入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的茶油,MLP预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0.99,0.98,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02%,1.45%,3.74%。结论:基于电子鼻平台建立的SVM茶油掺伪鉴别模型和MLP茶油掺伪比例预测模型可有效实现茶油的鉴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茶油 掺伪 定性鉴别 定量预测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分析不同等级俄色绿茶香气物质差异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静 罗晶晶 +4 位作者 朱开宪 雷敏 彭毅秦 易宇文 吴华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6-24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等级俄色绿茶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差异。方法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极品(LCJP)、特级(LCTJ)、一级(LCYJ)俄色绿茶的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 目的研究不同等级俄色绿茶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差异。方法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极品(LCJP)、特级(LCTJ)、一级(LCYJ)俄色绿茶的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评价识别3种不同等级俄色绿茶间的香气差异。结果电子鼻和GC-IMS分析结果均表明3种等级茶叶香气特征有显著差别,其中LCYJ与LCTJ风格相似,而LCJP风格独特。GC-IMS在3种茶样中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醛类、酮类、醇类物质;OPLS-DA模型筛选得到25个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大于1的特征物质,乙醇、月桂烯在LCJP样本中含量最低,是引起LCJP茶汤香气清淡风味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利用电子鼻结合GC-IMS可实现俄色绿茶不同质量等级的有效甄别,对俄色绿茶的质量化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可为后续俄色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ethyl alcohol and myr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色绿茶 电子鼻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香气物质 质量鉴别
下载PDF
基于Heracles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不同产地西洋参快速鉴别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查圣华 王俊亮 +2 位作者 周舒扬 姜水红 张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4-291,共8页
目的:应用Heracles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不同产地西洋参基于气味差异的快速、有效鉴别方法。方法:采用Heracles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不同产地西洋参气味进行分析,获得西洋参样品的气味色谱信息,筛选色谱峰分离强度及区别能力强的色谱... 目的:应用Heracles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不同产地西洋参基于气味差异的快速、有效鉴别方法。方法:采用Heracles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不同产地西洋参气味进行分析,获得西洋参样品的气味色谱信息,筛选色谱峰分离强度及区别能力强的色谱峰,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及Arochembase数据库内容,对不同产地西洋参主要气味差异性化合物进行定性,通过主要差异化合物的气味阈值和相对含量,根据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主要差异化合物对西洋参气味的贡献程度大小,并进行PCA、DFA化学计量学模型分析。结果:通过Heracles超快速气相电子鼻从不同产地西洋参中筛选出丙醛、正戊醛、正己醛等13种主要差异化合物。通过对主要差异化合物的ROAV分析,确定正己醛、丙醛、十二醛、正戊醛、2,3,5-三甲基吡嗪、丁酸甲酯、2-庚醇7个主要差异化合物是对西洋参气味贡献较大的气味物质,其中正己醛是对西洋参气味贡献最大的关键气味化合物,正己醛、正戊醛、2,3,5-三甲基吡嗪、2-庚醇在美国产西洋参中含量最高;丙醛、丁酸甲酯在加拿大产西洋参中含量最高;十二醛在吉林产西洋参中含量最高。建立了PCA、DFA化学计量模型,PCA模型的识别指数为88,DFA模型的判别因子累计区分指数为100%,说明PCA、DFA模型均能较好地区分不同产地西洋参气味,能够对西洋参样品气味进行鉴别分析。结论:Heracles超快速气相电子鼻能够快速、有效地区别不同产地西洋参,为西洋参产地溯源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电子鼻 气味差异 快速鉴别 不同产地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在茶叶辐照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京舒婷 京舒娉 +1 位作者 曾凡红 罗蔚苗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2期134-138,146,共6页
以辐照0、1、3、5 k Gy的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电子鼻测茶叶香气的技术参数,并对未辐照和辐照茶叶、辐照茶叶不同辐照剂量组的气味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函数分析(LDA),研究电子鼻技术在茶叶辐照鉴定中的... 以辐照0、1、3、5 k Gy的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电子鼻测茶叶香气的技术参数,并对未辐照和辐照茶叶、辐照茶叶不同辐照剂量组的气味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函数分析(LDA),研究电子鼻技术在茶叶辐照鉴定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技术可显著区分辐照茶叶和未辐照茶叶,区分率为1.000,并且在PCA分析中可显著区分辐照茶叶的不同辐照量组。表明在辐照茶叶鉴别中电子鼻技术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电子鼻技术 辐照鉴定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函数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鲈鱼新鲜度评价 被引量:73
16
作者 赵梦醒 丁晓敏 +2 位作者 曹荣 雷敏 刘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147,共5页
采用电子鼻获取不同保藏时间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鱼鳃和鱼肉的气味信息,通过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负荷加载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菌落总数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技术判... 采用电子鼻获取不同保藏时间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鱼鳃和鱼肉的气味信息,通过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负荷加载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菌落总数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技术判别鲈鱼新鲜度的方法。结果表明,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强度逐渐增大,鲈鱼鱼鳃和鱼肉的气味随之发生变化,且鱼鳃的气味响应强度大于鱼肉,其中2号传感器对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电子鼻分析结果与感官、TVB-N值和菌落总数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电子鼻可以用来区分不同新鲜度的鲈鱼,鱼鳃的区分效果优于鱼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鲈鱼 新鲜度 评价
下载PDF
电子鼻检测猪肉新鲜度的研究 被引量:59
17
作者 柴春祥 杜利农 +3 位作者 范建伟 蔡悦 陈佺 王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44-447,共4页
本实验用电子鼻技术检测了猪肉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考察了保存温度和时间对猪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对在5、15、25℃保存不同时间的猪肉样品进行电子鼻检测得出:电子鼻输出信号随采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输出信号与采... 本实验用电子鼻技术检测了猪肉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考察了保存温度和时间对猪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对在5、15、25℃保存不同时间的猪肉样品进行电子鼻检测得出:电子鼻输出信号随采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电子鼻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和采集时间的0.5次方呈线性关系,可以用其斜率表示各个样品的特征值;电子鼻输出信号的特征值随猪肉样品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也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初步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猪肉挥发性成分发生变化,电子鼻可检测到这些变化,因此可尝试用电子鼻技术评价猪肉新鲜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猪肉 检测
下载PDF
电子鼻在牦牛肉和牛肉猪肉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4
18
作者 贾洪锋 卢一 +4 位作者 何江红 潘涛 肖岚 张振宇 朱丽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8-363,共6页
为了探索电子鼻对肉类掺假识别的可行性,利用电子鼻对牦牛肉、牛肉和猪肉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为了探索电子鼻对肉类掺假识别的可行性,利用电子鼻对牦牛肉、牛肉和猪肉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analysis,PLS)。结果表明:几种肉类在电子鼻传感器上有不同的特征性响应图谱,电子鼻能够有效识别猪、牛肉;同时电子鼻能够识别不同部位的牦牛肉和普通牛肉;但不能识别不同部位的猪肉。在牛肉馅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猪肉馅时,电子鼻也能进行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电子鼻响应信号和猪肉馅掺入比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为0.9762),PLS模型预测误差在1.27%~7.00%之间。试验证明电子鼻可用于肉类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传感器 农产品 电子鼻 牦牛肉 牛肉 猪肉 掺假
下载PDF
电子鼻检测鸡肉新鲜度的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柴春祥 施婉君 +2 位作者 蔡悦 陈佺 王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3,共4页
本实验用电子鼻技术检测鸡肉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考察保存温度和时间对鸡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对在5、15、25℃条件下保存1、2、3、4和5d的鸡肉样品进行电子鼻检测发现:电子鼻输出信号随采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输出... 本实验用电子鼻技术检测鸡肉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考察保存温度和时间对鸡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对在5、15、25℃条件下保存1、2、3、4和5d的鸡肉样品进行电子鼻检测发现:电子鼻输出信号随采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电子鼻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的0.5次方呈线性关系,可以用其斜率表示各个样品的特征值;电子鼻输出信号的特征值随鸡肉样品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也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初步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鸡肉挥发性成分发生变化,电子鼻可检测到这些变化,因此可尝试用电子鼻技术评价鸡肉新鲜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鸡肉 检测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稻米气味检测与品种识别 被引量:18
20
作者 胡桂仙 王俊 +1 位作者 王建军 王小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0-676,共7页
采用商用PEN2电子鼻,通过分析测定样品质量、顶空空间及静置时间等匹配的试验参数,以及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对5个不同水稻品种进行区分与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0 g样品时以200... 采用商用PEN2电子鼻,通过分析测定样品质量、顶空空间及静置时间等匹配的试验参数,以及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对5个不同水稻品种进行区分与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0 g样品时以200 mL顶空空间、60 min静置时间的电子鼻响应值相对较稳定;PCA和LDA法均对谷物状态和精米状态区分效果较佳,对米饭状态区分欠佳.该实验能将样品进行较好的区分,验证了电子鼻检测是对稻米中所有含量较高的、可被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状态的识别,从而为利用电子鼻进行稻米气味检测技术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电子鼻 气味检测 品种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