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paration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in IC and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ention Behavior and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1
作者 王艳花 韩小江 +2 位作者 陈雪松 李立 朱岩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41-646,共6页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eparation of 20 kinds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 using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 Dionex IonPac AS9-HC guard column (250mm×2mm) was used with a 9mmol/L sodium carbonate s...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eparation of 20 kinds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 using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 Dionex IonPac AS9-HC guard column (250mm×2mm) was used with a 9mmol/L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containing 50% (v/v) acetonitrile as eluent. A set of retention time data has been obtained using a conductivity detector DS6. Furthermore, geometrical optimization and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calculation of 20 kinds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 have been performed at the HF/6-31G* level of theory. A number of statistically-based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molecular surface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have been obtaine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ention time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Vs +, Vs -, П together with the dipole moment μ can be well used to express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time of this kind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 Good predictive capability has also been demonstrated. The result has provided a framework which further proves the general applicability of this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parameter set to a great extent,and with which the ion chromatographic adsorption mechanism can b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chromatography Retention time QSRR 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
下载PDF
静电离子色谱用于硼酸溶液中硼不同形态组分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申贵隽 彭增辉 +3 位作者 黄海英 师宇华 于爱民 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538-1541,共4页
改进了把胆汁酸诱导体胶束(CHAPSO)涂覆在ODS载体上制备静电离子色谱固定相的方法. 以纯水为流动相, 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 研究了硼酸溶液中硼的形态、分离条件, 并对色谱峰进行了解析. 此外, 还对硼酸溶液中硼离子。
关键词 静电离子色谱 硼酸溶液 形态 组分 分离
下载PDF
静电离子色谱分离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申贵隽 师宇华 +2 位作者 彭增辉 侯鹏 于爱民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93,共3页
采用静电离子色谱法(EIC),在ODS载体上涂覆胆汁酸诱导体胶束(CHAPS)进行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同时分离.以示差析光检测器检测,分别以纯水、碳酸盐、磷酸盐和十二烷基磺酸盐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探讨Na2SO4和NaB... 采用静电离子色谱法(EIC),在ODS载体上涂覆胆汁酸诱导体胶束(CHAPS)进行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同时分离.以示差析光检测器检测,分别以纯水、碳酸盐、磷酸盐和十二烷基磺酸盐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探讨Na2SO4和NaBr,Na2S2O3,NaF和NaNO3,NaNO3和KNO3各离子对的分离条件和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离子色谱 分离方法 磁场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蛋白质zeta电位与离子交换层析容量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进富 林东强 姚善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1-385,共5页
针对蛋白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过程预测的困难,选择zeta电位作为中间参数,建立zeta电位与层析容量因子之间的关联。选择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蛋白质,考察了pH、离子浓度、离子种类等对蛋白质zeta电位的影响,证实了zeta电位作为蛋白... 针对蛋白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过程预测的困难,选择zeta电位作为中间参数,建立zeta电位与层析容量因子之间的关联。选择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蛋白质,考察了pH、离子浓度、离子种类等对蛋白质zeta电位的影响,证实了zeta电位作为蛋白质表面电荷特性表征参数的可行性。以阴离子交换Sepharose FF DEAE为模型层析介质,测定了BSA在不同pH和盐浓度下的容量因子。综合考虑蛋白质和介质两方面因素,选择两者zeta电位乘积(-ζ_1×ζ_2)作为中间参数,对于不同pH和盐浓度的流动相,(-ζ_1×ζ_2)与容量因子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实现了由简便的zeta电位分析预估宏观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行为的目的,该关联关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层析分离过程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ZETA电位 离子交换层析 容量因子 静电相互作用
下载PDF
有机酸和有机酸盐的静电离子色谱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申贵隽 杨任飞 于爱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6-438,共3页
以涂敷了两性表面活性剂胆汁酸盐的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 ,以去离子水为流动相 ,选用电导检测器 ,研究了有机酸及其盐的同时分离 ;探讨了草酸钠、柠檬酸、苯甲酸钠溶液的色谱分离条件及分离机制 ,并应用于饮料中的苯甲酸钠和柠檬酸... 以涂敷了两性表面活性剂胆汁酸盐的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 ,以去离子水为流动相 ,选用电导检测器 ,研究了有机酸及其盐的同时分离 ;探讨了草酸钠、柠檬酸、苯甲酸钠溶液的色谱分离条件及分离机制 ,并应用于饮料中的苯甲酸钠和柠檬酸的定量测定。实验表明 ,这种以纯水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 ,不仅具有快速简单、检测背景干扰小、重现性好等特点 ,而且有效地克服了二次环境污染 ,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离子色谱 有机酸盐 有机酸 防腐剂 分离 分析 苯甲酸钠 饮料
下载PDF
决明子中不饱和脂肪酸高效液相色谱重叠峰的解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孟哲 王曼泽 刘万毅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利用HPLC-ESI/MS技术及提取离子色谱(EIC)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在正离子模式下,决明子脂溶性成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阳离子加合物[M+solvent+H]+或自身叠加的形式被检出。研究表明该法对未能完全分离的重叠峰进行解析,发现了重叠峰中含有... 利用HPLC-ESI/MS技术及提取离子色谱(EIC)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在正离子模式下,决明子脂溶性成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阳离子加合物[M+solvent+H]+或自身叠加的形式被检出。研究表明该法对未能完全分离的重叠峰进行解析,发现了重叠峰中含有亚麻酸的结构信息,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亚麻酸 重叠蜂的解析 提取离子色谱
下载PDF
不同形态抗坏血酸的分离及其变异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申贵隽 杨任飞 +3 位作者 于爱民 方赤光 常新 顾晓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提出了应用静电离子色谱法 ( EIC)同时分离测定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和变异脱氢抗坏血酸的方法。在自制的 ( EIC)固定相表面上 ,由于存在着微螺旋状胶束和均匀分布的正、负电荷 ,使几种形态的抗坏血酸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使用示差 -折... 提出了应用静电离子色谱法 ( EIC)同时分离测定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和变异脱氢抗坏血酸的方法。在自制的 ( EIC)固定相表面上 ,由于存在着微螺旋状胶束和均匀分布的正、负电荷 ,使几种形态的抗坏血酸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使用示差 -折光检测器 ,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 0 .2~ 2 mg· m L- 1。维生素 C片溶液 ( 1 mg·m L- 1)在常温下被空气氧化而失活的速度为 0 .0 4 5 mg·m L- 1· d- 1。该方法克服了样品测试过程中 ,由于抗坏血酸的变异而引起的系统误差 ,可为生物活性物质的动态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离子色谱 形态分析 抗坏血酸 变异速度 维生素C片剂 分离
下载PDF
UPLC-LTQ-Orbitrap-MS快速识别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加利 田婧鋆 +5 位作者 顾娟 孙倩倩 郭晓宇 张伽妹 王春国 刘永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7期881-887,共7页
目的:对驱虫斑鸠菊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MS)联用技术,总结驱虫斑鸠菊中黄酮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建立其乙醇... 目的:对驱虫斑鸠菊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MS)联用技术,总结驱虫斑鸠菊中黄酮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建立其乙醇提取物中多酚类成分的快速识别方法,并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初步鉴定出43种多酚类化合物,其中包括30种黄酮类成分和13种酚酸类成分。结论:有26种化合物是首次在驱虫斑鸠菊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 多酚类成分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的离子交换层析中静电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立民 林东强 +1 位作者 梅乐和 姚善泾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9-32,共4页
将分子模拟方法引入到蛋白质离子交换层析中的静电相互作用研究。选用蛋清溶菌酶和牛胰凝乳蛋白酶为模型蛋白质,阳离子交换吸附剂SP Sepharose FF等为模型层析介质。从蛋白质数据库(PDB)中获得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分析了介质孔径和配基... 将分子模拟方法引入到蛋白质离子交换层析中的静电相互作用研究。选用蛋清溶菌酶和牛胰凝乳蛋白酶为模型蛋白质,阳离子交换吸附剂SP Sepharose FF等为模型层析介质。从蛋白质数据库(PDB)中获得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分析了介质孔径和配基分布,以点电荷模拟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的功能配基,构筑了蛋白质-介质配基模拟表面体系。采用MCCE、Delphi和GRASP等程序包进行了分子模拟计算,考察了作用方向、作用距离、盐浓度、pH等对蛋白质和模拟配基平面间静电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的层析平衡常数与微观分子模拟计算的相互作用能量参数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层析 静电相互作用 分子模拟 结合能 保留因子 平衡常数
下载PDF
基于UPLC-LTQ Orbitrap MS的益气降脂颗粒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榆 胡少伟 +5 位作者 杨佳颖 张金华 王路 蒋丽娟 姜艳艳 刘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1-426,I0001,共17页
建立了中药复方复杂成分快速鉴定的高效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复方中药制剂益气降脂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 Orbitrap MS)扫描提供的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 建立了中药复方复杂成分快速鉴定的高效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复方中药制剂益气降脂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 Orbitrap MS)扫描提供的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多级碎片离子信息,与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实现对化合物结构的准确鉴定。共鉴定了益气降脂颗粒中97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蒽醌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及其他类成分,其中小麦黄素、小麦黄素-7-O-葡萄糖苷、8-乙酰基-7-羟基-4-甲基香豆素、3-乙酰基香豆素为首次从益气降脂颗粒组方药味中鉴定得到。对益气降脂颗粒中多种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可以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降脂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 Orbitrap MS) 黄酮类 蒽醌类 生物碱类
下载PDF
基于UHPLC-LTQ-Orbitrap MS n和分子网络技术快速鉴定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雨婷 王春国 +8 位作者 邓欣祺 闫兴丽 刘窈玉 兰宇 王宇航 王家平 金重先 石晋丽 张硕峰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7-299,共13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技术及分子网络技术联合应用的快速分析方法鉴定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化学成分。采用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技术及分子网络技术联合应用的快速分析方法鉴定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化学成分。采用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LTQ-Orbitrap MS数据,根据MS/MS碎裂模式的相似性创建GNPS分子网络,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筛选结构相似的分子簇。根据碎片结构的相似性,化合物被聚为咖啡酰酯衍生物和黄酮类2大类别。最后,根据保留时间、高分辨质谱精确分子质量和MS ^(n)碎片等信息鉴定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化学成分。通过对主要类别化合物进行鉴定,在灯盏细辛注射液中共快速筛查到84种化学成分,其中49种成分为首次鉴定。该方法可为灯盏细辛注射液的质量控制、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 MS) 分子网络 特征成分 多级碎片
下载PDF
基于UPLC-LTQ-Orbitrap-MS分析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治均 杨欣欣 +8 位作者 梅矩铭 王梓轩 李娅琦 刘春生 雷海民 徐拥军 陈吓第 王学勇 马长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83-591,共9页
目的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2μL,在电喷雾正... 目的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2μL,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经Reaxys数据库检索番荔枝属类化合物信息,通过质谱信息比对各化合物的m/z值、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碎片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鉴定的化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各化合物的特征裂解规律,从刺果番荔枝叶中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包括16个生物碱类,14个番荔枝内酯类,7个黄酮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以番荔枝内酯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居多,与文献报道番荔枝内酯与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发挥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致。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为刺果番荔枝叶的提取分离与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果番荔枝叶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 化学成分 番荔枝内酯类 生物碱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测定空气中25种醛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利荣 吴宇峰 +5 位作者 张静 刘殿甲 张肇元 王效国 许亮 关玉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55-3065,共11页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UV)、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四极杆质谱法(UPLC-ESI-MS/MS,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三重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ESI-Q-Orbitrap MS,Orbitrap MS)...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UV)、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四极杆质谱法(UPLC-ESI-MS/MS,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三重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ESI-Q-Orbitrap MS,Orbitrap MS)分别同时测定空气中25种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流动相梯度、碎裂电压和碰撞能等参数.结果发现,3种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UV法比MS/MS法线性范围更宽,在30—15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而MS法线性最高点仅为300μg·L^(-1)内,Orbitrap MS法适合检测浓度最低,约为0.45—300μg·L^(-1).方法检出限UV法略高于MS/MS法,分别在0.12—0.40μg·m^(-3)和0.08—0.60μg·m^(-3)之间,Orbitrap MS法最低,在1.1—13 ng·m^(-3)之间.加标量为75 ng的模拟样品UV法、MS/MS法和Orbitrap MS测得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68.9%—98.8%、67.9%—97.6%和66.5%—107%,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4.9%—10%、6.9%—18%和5.6%—11%. 3种方法检测实际样品,UV法和MS/MS法检出化合物分别为9种和14种,均远少于Orbitrap MS法的24种. 3种方法均能检出的目标物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20%,均可用于醛酮类羰基化合物检测,但MS法定性较UV法更加准确,UV法可以测定高浓度样品,MS/MS法适合测定中等浓度样品,而Orbitrap MS不仅适用于测定极低浓度样品,同时还可用于筛查非靶标目标物,为污染物识别和防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酮类化合物 方法优化和比较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四极杆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下载PDF
基于UPLC-LTQ-Orbitrap-MS分析加味参芪地黄汤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众 刘王振祖 +3 位作者 谈鸣岳 徐东亮 胡诚 纪万里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31-237,264,共8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LTQ-Orbitrap-MS)技术分析鉴定加味参芪地黄汤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r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LTQ-Orbitrap-MS)技术分析鉴定加味参芪地黄汤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r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及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量分析器,采集质谱碎片信息为正、负离子模式,通过与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进行比对,并根据质谱碎片信息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报道,实现对加味参芪地黄汤中化学成分的准确鉴定。结果研究发现加味参芪地黄汤水煎剂采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共鉴定出62个化学成分,包括13个芳香酸类、9个黄酮类、8个皂苷类成分、5个芳香胺类、3个酮酸类、2个酚类、1个芳香醌类及其他成分。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鉴定分析方法高效、准确,可应用于加味参芪地黄汤中化学成分的鉴定分析,为其后期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芪地黄汤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下载PDF
八珍益智方中非挥发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15
作者 卜凡淑 牛阳 +3 位作者 张婷 黄楷迪 钱大玮 段金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90-1698,共9页
目的分析八珍益智方中非挥发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八珍益智方水煎液(13.95 g/kg)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法分析其血浆、胆汁、尿液、粪便中的非挥发... 目的分析八珍益智方中非挥发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八珍益智方水煎液(13.95 g/kg)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法分析其血浆、胆汁、尿液、粪便中的非挥发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6个原型及40个代谢产物,主要发生Ⅰ相代谢反应(氧化、去甲基化等)、II相代谢反应(磺化、葡萄糖醛酸化、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结合等)。结论该方法快速有效,可用于鉴定大鼠体内八珍益智方代谢产物,并为进一步研究该复方制剂的功效物质基础和药动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益智方 非挥发性成分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
下载PDF
水为洗脱剂的静电离子色谱-增强电导检测法测定常见无机阴离子(英文)
16
作者 Daisuke KOZAKI Kazuhiko TANAKA Nobutake NAKATANI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1-364,共4页
To enhance the conductivity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common anions(Na-anions) in electrostatic ion chromatography(EIC) by elution with water,a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column packed with strong acid cation exchange re... To enhance the conductivity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common anions(Na-anions) in electrostatic ion chromatography(EIC) by elution with water,a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column packed with strong acid cation exchange resin in the H-form was inserted between an octadecyl silane(ODS)-silica separation column modified with zwitterionic surfactant(CHAPS: 3-{(3-cholamidopropyl)-dimethylammonio}propanesulfonate) and a conductivity detector.Specifically,the Na-anion pairing is converted to H-anion pairing after the EIC separation and then detected sensitively by the conductivity detector.The effects of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and suppression in the EIC by the enhanced conductivity detection were characterized for the common strong acid anions such as SO2-4,Cl-,NO-3,I-and ClO-4 and weak acid anions such as F-,NO-2,HCOO-,CH3COO-and HCO-3.For the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effect in the EIC,it is found that the conductivity of measured for all strong acid anions(Na-anions) was enhanc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conductivity predicted for H-anions and that of the measured for weak acid anions was suppressed depending on their pKa of H-anions.For the calibration linearity in the EIC,the strong acid anions were linear(r2=0.99-1.00) because the degree of dissociation is almost 1.0 over all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and that of the weak acid anions was non-linear because the degree of dissociation de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weak acid anions.In conclusion,the EIC by enhanced conductivity detection was recognized to be useful only for the strong acid anions in terms of conductivity detection and calibration linea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tatic ion chromatography(eic) common anions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water eluent
下载PDF
UPLC-Orbitrap-MS/MS研究葶苈子化学成分及其质谱裂解规律
17
作者 田晓 窦旸 +3 位作者 罗群 张燕燕 李书沐 汪福意 《质谱学报》 EI CAS 2024年第6期773-784,I0002,共13页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PLC-Orbitrap-MS/MS)法鉴定葶苈子化学成分。将葶苈子的甲醇-水溶液(70:30,V/V)提取液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后,导入Orbitrap高分...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PLC-Orbitrap-MS/MS)法鉴定葶苈子化学成分。将葶苈子的甲醇-水溶液(70:30,V/V)提取液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后,导入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全扫描-数据依赖型(data dependent)二级质谱扫描(Full MS/dd-MS^(2))模式采集数据,并使用Compound Discoverer(CD)软件对数据进行色谱峰对齐和提取。随后,将母离子和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导入CD软件与各数据库进行匹配,归纳各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南葶苈子1(DS1)提取液中鉴定到39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强心苷类、酰胺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等。采用该方法进一步鉴定南葶苈子2(DS2)和北葶苈子(LA),DS2中鉴定到37种化合物,其中10种为DS1中未鉴定到的;LA中鉴定到42种化合物,其中7种在DS1和DS2中均未鉴定到。本研究可为探讨不同来源葶苈子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和葶苈子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PLC-Orbitrap-MS/MS) 葶苈子 化学成分 裂解规律
下载PDF
痛泻要方水煎液化学成分的UPLC-LTQ-Orbitrap-MS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彭苏芹 严志宏 +5 位作者 向汝群 熊庆 张臣 宁静 张雪冰婷 朱根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191,共9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MS)快速鉴定痛泻要方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MS)快速鉴定痛泻要方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5%~15%B;4~10 min,15%~25%B;10~15 min,25%~60%B;15~20 min,60%~90%B;20~25 min,90%~100%B;25~27 min,100%B;27~30 min,100%~5%B;30~32 min,5%B),流速0.3 m L·min^(-1),进样量3μL,柱温3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100~1 250,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MS、MS/MS数据。结合对照品、数据库和文献信息,运用Trace Finder 4.1和Xcalibur 2.1软件对痛泻要方水煎液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痛泻要方水煎液中共鉴定出90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香豆素类、单萜糖苷类、色原酮类、内酯类。通过对所有化合物的药材来源进行归属,发现其中9个化合物来源于白术,21个化合物来源于白芍,24个化合物来源于陈皮,29个化合物来源于防风,另有7个化合物来源于至少2味药材。结论: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全面地识别痛泻要方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明确了痛泻要方化学组成。鉴定出的化合物涵盖了4味组方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且丰度较高,说明痛泻要方提取方法和药材配比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为该方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MS) 化学成分 药效物质基础 经典名方 水煎液 黄酮类
原文传递
静电离子色谱法测定草乌药材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乌头碱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玉荣 王瑞忠 +2 位作者 何轶 张聿梅 鲁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草乌含量测定项下方法,并测定草乌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乌头碱的含量。方法:采用Xcharg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 目的: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草乌含量测定项下方法,并测定草乌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乌头碱的含量。方法:采用Xcharg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5 nm。结果: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乌头碱的检测下限分别为2.68、3.49和7.14μg·g^-1,线性范围分别为20.9~1045μg·mL^-1(r=0.9999)、15.12~756μg·mL^-1(r=0.9999)、9.43~471.5μg·mL^-1(r=0.9999),回收率分别为98.3%、97.7%和97.6%;3批样品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及乌头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51~4.85、1.23~1.44、0.40~0.74 mg·g^-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稳定可靠,分析时间短,可用于草乌药材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新乌头碱 次乌头碱 乌头碱 双酯型生物碱 含量测定 静电离子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