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bodied Pollution in China-U.S.Trade——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Estimation of Input-Output Technology Matrix
1
作者 党玉婷 《China Economist》 2015年第1期43-57,共15页
Using input-output tables of China and the U.S., this paper has calculated the pollution embodied in trade and structure of pollution, the balance of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BEET) and the pollution terms of tra... Using input-output tables of China and the U.S., this paper has calculated the pollution embodied in trade and structure of pollution, the balance of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BEET) and the pollution terms of trade (PTT) for 18 manufacturing sectors of China and the US. between 2001 and 2010. The calculation aims to verify whether China has become a "pollution haven" in bilateral trade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represented by the U.S., and whether Chinese exports are "dirtier" compared with imports from the U.S., and further conducting an industry structure analysis and effect decomposition study on pollution embodied in trade in industrial goods between China and U.S.. Result of 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ccording to our calculation of the BEET, China remains a country with environmental deficits in bilateral trade with the U.S. while the gaps between pollution embodied in China's export and import are narrowing. Pollution embodied in China's export has the tendency of increase before decline while pollution embodied in import demonstrates no significant tendency of decline. Through effect decomposition, we further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arising from the substantial decline of pollution intensity effectively lowered pollution embodied in export and narrowed the environmental deficits of China in its bilateral trade. The effect of scale arising from growing export volum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hina's environmental deficits while the structural effect arising from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import and export is insignificant in reducing environmental deficits. Our calculation of the PTT led to the finding that China's export goods are more pollution intensive compared with import goods and that the structure of US exports to China is cleaner than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exports to the US., which requires further improvements of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US trade embodied pollution balance of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pollution terms of trade (PTT)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trade
下载PDF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China's trade growth
2
作者 张友国 《China Economist》 2009年第3期42-51,共10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comparable price input-output tables for 1987-2006 and estimates the impacts of trade o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O<sub>2</sub> emissions based on these tables.The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comparable price input-output tables for 1987-2006 and estimates the impacts of trade o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O<sub>2</sub> emissions based on these tables.The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energy and sulfur embodied in exports surged during the 1987-2006 period and the impact of exports o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reached a critical level.As energy and sulfur embodied in exports grew faster than pollution embodied in imports,the absolute gap between the two measurements continued to grow rapidly. Meanwhile,the terms of trade in energy and S02 severely deterio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lution embodied in trade pollution terms of trade INPUT-OUTPUT model RAS SDA
下载PDF
货物进口贸易对中国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蒋雅真 毛显强 +1 位作者 宋鹏 刘峥延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5-49,58,共6页
为了考察中国货物进口贸易带来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选取了2002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四个时间断面数据,运用投入产出(I-O)分析方法,从规避污染、节省能源资源的角度,对货物进口隐含污染物、隐含能源、隐含二氧化碳以及虚拟水进... 为了考察中国货物进口贸易带来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选取了2002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四个时间断面数据,运用投入产出(I-O)分析方法,从规避污染、节省能源资源的角度,对货物进口隐含污染物、隐含能源、隐含二氧化碳以及虚拟水进行核算,进而对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潜力的进口贸易部门进行辨析。结果表明:货物进口贸易对缓解中国资源环境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排污系数、资源消耗系数较高的部门,其进口的资源环境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通过合理地扩大进口,优化进口贸易结构,能进一步发挥进口贸易规避国内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进口贸易 隐含污染物 隐含能源 隐含二氧化碳 虚拟水
下载PDF
中美贸易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实证研究——基于内含污染的视角 被引量:14
4
作者 傅京燕 张珊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7,共7页
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在考虑中间产品产生污染的情况下,通过计算中美双边贸易的内含污染,考察对外贸易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的影响,检验污染避难所假说是否成立。本文首先构造中美两国28个制造业的总污染强度,在此基础上计算19... 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在考虑中间产品产生污染的情况下,通过计算中美双边贸易的内含污染,考察对外贸易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的影响,检验污染避难所假说是否成立。本文首先构造中美两国28个制造业的总污染强度,在此基础上计算1987-2004年中美制造业贸易的贸易内含污染条件指标,并分析中美制造业贸易的进出口内含污染的部门来源。研究发现,1992年之后,所有污染物的贸易内含污染条件值都大于1,这意味着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污染强度要高于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污染强度,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环境受损、美国环境获利,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从部门结构上看,中国出口内含污染主要来源于塑料制品、机械设备和工业化学这三个部门,进口内含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化学、机械设备和交通设备这三个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污染 贸易内含污染条件 投入产出法 总污染强度
下载PDF
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剑波 高鹏 彭劲松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138,共8页
借鉴污染贸易条件分析方法,构建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污染贸易条件指数,并基于2012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从总体、产品部门和三次产业视角测度和剖析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外)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状况。推进低碳贸易发展和控制贸易... 借鉴污染贸易条件分析方法,构建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污染贸易条件指数,并基于2012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从总体、产品部门和三次产业视角测度和剖析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外)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状况。推进低碳贸易发展和控制贸易污染转移,应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根据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地区差异,健全不同污染指标的统计分析制度;提高减排技术水平标准,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减排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 对外贸易 低碳绿色发展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环境污染赤字国?——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党玉婷 盛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92,共12页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42个部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口中间投入与国产中间投入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品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42个部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口中间投入与国产中间投入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品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染、贸易的内涵污染平衡及贸易污染条件,以探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污染赤字国问题。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剔除出口品中进口中间投入影响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转为污染盈余国,污染更多地由他国承担,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出口品污染性低于进口品,但废水、废气的污染盈余有下降趋势,出口品的SO_2污染性有上升趋势;中国出口品生产的国内废水和COD污染降低,废气、SO_2、固体废物污染上升,其中,一般贸易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是污染产生最多的企业类型,出口生产对国内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产生;中国通过进口大量节约了本国的废气、SO_2和固体废物污染,规模效应增加了环境污染,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但结构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在出口贸易中需从技术角度入手,通过提高环境标准降低重污染行业污染系数,通过调整贸易结构降低污染系数较高行业的出口份额、相应提高进口份额,尤其是提高其进口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国产中间投入比例,以降低高污染工序的参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 出口的国产内涵污染 贸易内涵污染平衡 贸易污染条件
下载PDF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省际转移研究--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2
7
作者 兰天 韩玉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6,共13页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研究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省际碳转移问题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利用最新编制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尝试从对外贸易与省际贸易两个维度考察中国31个省份的碳排放转移,并在分析不同省份对外贸易碳...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研究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省际碳转移问题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利用最新编制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尝试从对外贸易与省际贸易两个维度考察中国31个省份的碳排放转移,并在分析不同省份对外贸易碳排放流动关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省际碳转移方向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从中国31个省份碳排放转移模式来看,浙江、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由对外贸易引起的净碳流入可通过省际贸易向外转移,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内陆省份间的碳转移是由省际贸易主导;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呈净流入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工业制成品隐含碳含量较高,而省际碳转移则主要集中于初级产品贸易;从测算结果来看,大多数省份进出口产品的碳贸易条件CTT>1,表明比进口更为“肮脏”的出口结构不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省际碳贸易条件以及碳排放强度的显著差异是影响各省份碳转移流向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制定差异化碳减排政策,加快推进省际合作碳减排机制建设,将有助于外贸低碳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隐含碳 碳转移 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碳贸易条件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的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傅京燕 张珊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2-76,共5页
本文的目的是测算开放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即环境成本转移指数。本文运用物质流的方法,采用对外贸易内含污染的平衡指标(balance of embodied emissionsintrade)对中国在1976-2004年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对外贸易的内含六种空气污染... 本文的目的是测算开放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即环境成本转移指数。本文运用物质流的方法,采用对外贸易内含污染的平衡指标(balance of embodied emissionsintrade)对中国在1976-2004年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对外贸易的内含六种空气污染物污染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总进口的空气污染排放要大于总出口,总体上对外贸易有利于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但中国同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环境贸易条件(environmental terms of trade)在样本期内呈逐步恶化趋势。从部门结构看,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内含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化学和钢铁这两个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贸易条件 内含污染 物质流 对外贸易
下载PDF
贸易中隐含碳问题溯源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敏 伍世林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7-80,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在加剧,有关气候变化等国际环境问题的探索日益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CO_2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在加剧,有关气候变化等国际环境问题的探索日益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CO_2等温室气体的控制减排已不再是个纯科学议题,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话题,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梳理探索隐含碳问题的渊源,并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隐含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正确合理界定中国实际CO_2排放量并从外贸角度为缓解碳排放压力提供有利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 对外贸易 污染排放
下载PDF
低碳约束下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晓兰 余建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为了衡量低碳约束下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在分析现有的低碳视角下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不足的基础上,引入贸易污染条件指数对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并用修正后的指标对中国等七个国家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 为了衡量低碳约束下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在分析现有的低碳视角下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不足的基础上,引入贸易污染条件指数对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并用修正后的指标对中国等七个国家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与比较。对比分析指标修正前后各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考虑碳因素之前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考虑碳因素后虽然国际地位略有上升,但是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低碳竞争力 贸易污染条件 造纸产业
下载PDF
从污染贸易条件看京津冀一体化污染控制对策
11
作者 庞军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年第1期67-71,共5页
通过计算京津冀地区各行业的污染贸易条件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贸易对三地各行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及特点。结果显示:从污染贸易条件来看,河北各行业在京津冀地区处于较为明显的劣势地位,这是河北在京津冀地区贸易中处于对自身污染减排不... 通过计算京津冀地区各行业的污染贸易条件值,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贸易对三地各行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及特点。结果显示:从污染贸易条件来看,河北各行业在京津冀地区处于较为明显的劣势地位,这是河北在京津冀地区贸易中处于对自身污染减排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京津冀地区在实现地区一体化污染控制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地区间污染贸易条件失衡对地区污染减排和环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发展地区贸易的同时应考虑三地污染贸易条件的优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贸易 隐含污染 污染贸易条件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的核算及其与环境要素的关联研究综述
12
作者 许冬兰 宋晓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4-29,共6页
全球价值链作为联系全球生产的跨国价值链,不仅产生了各国的价值收入,也对各国的环境影响深远。在既有研究中,全球价值链的核算主要基于垂直专业化、出口技术复杂度及增加值口径等视角来进行,对于全球价值链与环境要素的关联研究,主要... 全球价值链作为联系全球生产的跨国价值链,不仅产生了各国的价值收入,也对各国的环境影响深远。在既有研究中,全球价值链的核算主要基于垂直专业化、出口技术复杂度及增加值口径等视角来进行,对于全球价值链与环境要素的关联研究,主要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等对各国环境产生的影响而展开,其中规模效应起主导作用。既有研究还通过全球价值链中的隐含碳测算来剖析价值链中的污染转移问题,并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环境效应及环境治理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实证研究。未来相关全球价值链核算的研究应将各国文化、社会、环境等所受影响纳入分析框架,在研究环境治理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方面应切入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污染属性、人力资本等差异性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环境污染 隐含碳 增加值
下载PDF
基于31省MRIO模型的中国省际碳转移及碳公平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陈晖 温婧 +2 位作者 庞军 陈政 韦雨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40-5550,共11页
基于MRIO模型方法自主编制了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31省在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视角下的碳排放量,以及省际贸易隐含碳转移量.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各省在省际贸易隐含碳净转移与隐含GDP净转移之间的关系、污染贸易条件... 基于MRIO模型方法自主编制了2012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31省在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视角下的碳排放量,以及省际贸易隐含碳转移量.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各省在省际贸易隐含碳净转移与隐含GDP净转移之间的关系、污染贸易条件值以及碳基尼系数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省际碳公平性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差异,各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视角下的碳排放量存在明显差异;隐含碳净转入省份多位于西部或属于欠发达省份,隐含碳净转出省份多为经济发达省份.中国31省在省际贸易中存在着明显的碳不公平现象,部分发达省份不仅让外省承担了自身的部分碳排放,而且获得了来自外省的GDP净输入,污染贸易条件值也小于1,在碳排放空间分配及经济效益上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部分西部省份不仅为外省承接了部分碳排放还对外省净输出了GDP,污染贸易条件值也大于1,在碳排放空间分配和经济效益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2012年我国31省碳基尼系数在消费者责任视角下为0.24,在生产者责任视角下则达到了0.31,表明生产者责任视角下我国省际碳排放空间分配不公平性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O模型 省际贸易隐含碳 污染贸易条件 碳基尼系数 省际碳公平
下载PDF
中国进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变化研究
14
作者 韦政伟 杨川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8-62,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面加大对外贸易开放力度,进出口贸易企业不断增多,为促进中国贸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全球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加之自然与气候环境的恶化,进出口贸易企业面临的碳排放和碳税成本增长压力也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面加大对外贸易开放力度,进出口贸易企业不断增多,为促进中国贸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全球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加之自然与气候环境的恶化,进出口贸易企业面临的碳排放和碳税成本增长压力也越来越大。鉴于此,在探讨近些年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情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强海关及贸易监管、加强碳污染排放管控、提高能源整合利用效率、加强技术研发改善能源结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产品 隐含碳污染 贸易条件
下载PDF
中日贸易污染条件研究——基于MRIO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马晶梅 王新影 贾红宇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对2000-2011年中日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日本拥有大量的隐含碳顺差,中国单位出口的平均污染量是其从日本进口的5.3-7.5倍。因此,由于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更为"肮脏",中国成为...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对2000-2011年中日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日本拥有大量的隐含碳顺差,中国单位出口的平均污染量是其从日本进口的5.3-7.5倍。因此,由于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更为"肮脏",中国成为日本转移高碳产业的"污染避难所"。在此基础上,采用SDA法对影响中日贸易污染条件变迁的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碳排放强度效应和日本中间投入结构效应为负,对改善中日贸易污染条件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中国中间投入结构效应、日本碳排放强度效应、中国出口结构及日本进口结构效应为正,加剧了中国贸易污染条件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隐含碳 贸易污染条件 污染避难所 MRIO模型 SDA法
原文传递
外贸中隐含碳的计算及其变化的因素分解 被引量:36
16
作者 黄敏 蒋琴儿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6,共9页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分析了外贸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发现中国隐含碳净出口的绝对数量及占国内总排放之比都增长较快。从因素分解结果来看,贸易规模的扩大是贸易过程中隐含碳增加的重要原因,两阶段规模效应皆为正向。同时,节能减...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分析了外贸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发现中国隐含碳净出口的绝对数量及占国内总排放之比都增长较快。从因素分解结果来看,贸易规模的扩大是贸易过程中隐含碳增加的重要原因,两阶段规模效应皆为正向。同时,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就,2002~2005年各部门技术效应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出口总技术效应为正向,进口总技术效应却为反向,但2005~2007年各部门的技术效应均为反向。另外,贸易结构也至关重要,2005~2007年出口总结构效应为正向,但进口总结构效应却为反向。2005~2007年进口总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之和超过了规模效应,使得隐含碳总进口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 对外贸易 污染排放 投入产出
原文传递
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118,共10页
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从总体、26个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但其数值都远远大... 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从总体、26个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但其数值都远远大于1,这表明中国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肮脏",中国成为全球转移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26个产品部门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都大于1,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且稳居前两位,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排名后三位;第一产业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除2002年小于第三产业外,其余年份均大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且呈逐年上涨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则是先增加后减小,但第三产业减小趋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产品 隐含碳 投入产出模型 污染贸易条件
原文传递
中国贸易增长的能源环境代价 被引量:125
18
作者 张友国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30,共15页
本文构建了1987~2006年的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并以此为基础测算了贸易对中国能源消耗和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期间出口含能量和出口含硫量增长迅速,且增速快于相应的进口含污量增速,同时能源和SO2的贸易条件也明显恶化。而出口含... 本文构建了1987~2006年的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并以此为基础测算了贸易对中国能源消耗和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期间出口含能量和出口含硫量增长迅速,且增速快于相应的进口含污量增速,同时能源和SO2的贸易条件也明显恶化。而出口含能量和出口含硫量之所以快速上升,这主要是出口规模迅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不过技术变动有效地抑制了上述规模效应。此外,结构效应很小,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结构变化对能耗和SO2排放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含污量 环境贸易条件 投入产出模型 RAS SDA
原文传递
中美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以及贸易环境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静 刘友金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05,共12页
中美贸易的巨额逆差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包括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7年-2009年中美贸易中所隐含的CO2排放量,得出如下结论:中美贸易中中国大部分行业污染贸易条件均大于1,且呈不断恶化趋势;出口规模越大... 中美贸易的巨额逆差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包括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7年-2009年中美贸易中所隐含的CO2排放量,得出如下结论:中美贸易中中国大部分行业污染贸易条件均大于1,且呈不断恶化趋势;出口规模越大、贸易竞争力越强的产业单位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越小,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与污染品并无必然联系;美国对华FDI转移并未引起美国污染产业向中国转移,而全球FDI向华转移使得"污染天堂"理论在华成立;中国出口CO2排放速度低于其出口速度,单位出口的CO2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改变中国污染顺差国的地位,中国需加强对美国污染品的进口,积极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加快对价值链高端清洁产品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 污染贸易条件 污染避难所 碳排放 环境投入产出法
原文传递
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碳排放转移——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潘安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7-69,共13页
我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其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国际上的碳排放转移呢?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转移过程中,到底是对外贸易,还是区域间贸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呢?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 我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其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国际上的碳排放转移呢?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转移过程中,到底是对外贸易,还是区域间贸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呢?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和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并从对外贸易和区域间贸易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的碳排放转移,以得到我国不同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确实存在区域间碳排放转移,且面临的碳泄漏主要在于区域间贸易而非对外贸易,即广东、江苏、浙江等碳排放净流出地区是碳排放从国外转移至国内的中转地,而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碳排放净流入地区则是碳排放转移链的目的地。(2)国外向我国转移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贸易,而不同地区则通过区域间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主要由国内初级产品贸易引起。(3)资源禀赋状况、外贸发展模式等因素均会对我国各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文章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地区碳减排政策与目标提供了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转移 区域间贸易 隐含碳 碳泄漏 污染避难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