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CUI Qian, WU Yu-ling, LI Qing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9期45-48,52,共5页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and reasonably evaluate the actual and potential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both social and ecological valu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b...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and reasonably evaluate the actual and potential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both social and ecological valu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considering the natural and economic values of cultivated land.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 viability, social acceptability,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Classifi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soil fertility of cultivated land. Then, grading of cultivated land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practical productivity (or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cultivated lan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the soil, 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plains, mountains and hills are mainly modifi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And index systems for the cultivated land classification in plains, mountains and hills are set up. The grading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conomic viability (economic value), social acceptability (social value) and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valu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cultivated land grading index is also carri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cultivated land INDE
下载PDF
Pressure on Cultivated Land in Fengxian County,Jiangsu Province,China
2
作者 HUANG Xiao1,DING zhong-yi1,TAO Yu-qiong1,LIAN Hui-min2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Spatial Informatic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2.The Party School of Changzhi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CPC,Changzhi 04600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8期49-52,共4页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search region,pressure index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is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population,cultivated land area,crop sowing area,grain sowing area,and ...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search region,pressure index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is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population,cultivated land area,crop sowing area,grain sowing area,and unit grain yield in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Fengxian County.The change of relevant factors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 index over time is analyzed,as well as the tension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essure on cultivated land is relatively great in Fengxian County in the years 1999-2005.Grain supply and demand is still under the unsafe state.There will be mor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ultivated land in Fengxian County in the future,and the grain security will under greater pressure.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ease the pressure on cultivated land in Fengxian County,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to ensure the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of grain and cultivated land,and to stabilize and improve the grain productivity in Fengxian County,such as protecting the current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by the strictest protection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enhancing the intensity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reclamation,enlarging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increasing the agricultural sci-tech input,and improving the grain unit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SURE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land USE Sustain
下载PDF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浙江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童悦 毛传澡 严力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4-670,共7页
以耕地可持续利用为切入点,应用基于能值分析的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从“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的角度出发修正浙江省耕地产量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耕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指数,时间维度上对浙江省2003-2012 年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动态... 以耕地可持续利用为切入点,应用基于能值分析的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从“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的角度出发修正浙江省耕地产量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耕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指数,时间维度上对浙江省2003-2012 年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空间维度上对浙江省2012 年11 个地级市的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 年浙江省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不大;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10 a 间人均生态赤字状况有所缓和,但耕地可持续利用指数基本保持在0. 215 0~0. 266 4 之间,为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浙江省各地级市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2012 年浙江省各地级市耕地生态供给均为赤字,其中宁波、舟山、绍兴、丽水、台州和金华耕地利用状态为中等不可持续利用,杭州、温州、湖州、衢州和嘉兴为强不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生态足迹 耕地 可持续性 浙江省
下载PDF
江苏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舒帮荣 徐梦洁 +1 位作者 黄向球 於海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3-745,共3页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计算、对比江苏省1996—2005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分析了江苏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江苏省耕地利用系统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且由于经济反馈能...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计算、对比江苏省1996—2005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分析了江苏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江苏省耕地利用系统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且由于经济反馈能值投入比例失调、"重产出,轻保护"、耕地利用环境污染加重、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耕地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等,其可持续性有减弱趋势。为促进江苏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应从调整耕地能值投入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及基础设施投入、治理工农业污染以及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耕地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江苏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开发整理后效益评价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俊锐 朱道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7-344,共8页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完善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土地开发整理的可持续发展,应用能值分析方法,以山东省淄博市杨峪地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开发整理前、后自然环境与人...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完善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土地开发整理的可持续发展,应用能值分析方法,以山东省淄博市杨峪地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开发整理前、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能值输入与输出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土地开发整理的后效益。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总能值投入产出比增加,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由于项目区开发了大面积未利用土地,造成土地环境负荷率加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降低。分析认为,在土地开发整理时,要尽可能减少土地开发,增加土地整理,最大限度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 能值分析 后效益评价 指数
下载PDF
基于几何方法评价长期施用化肥坡耕地作物轮作系统可持续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强 许明祥 +2 位作者 刘国彬 齐治军 王恒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4-892,共9页
为了评价长期施用化肥条件下黄土丘陵区坡耕地作物轮作系统的可持续性,本文基于三角形面积法,采样测定了长期施肥试验小区(17年)的土壤理化属性及作物产量,将所测定的18项指标划分并转化为土壤物理指数、养分指数和作物指数,并计算出可... 为了评价长期施用化肥条件下黄土丘陵区坡耕地作物轮作系统的可持续性,本文基于三角形面积法,采样测定了长期施肥试验小区(17年)的土壤理化属性及作物产量,将所测定的18项指标划分并转化为土壤物理指数、养分指数和作物指数,并计算出可持续性指数(三角形面积)。结果表明,1)与对照(N0P0)相比,长期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物理指数、养分指数、作物指数及可持续性指数平均增加16.0%、15.8%、64.1%和76.9%;2)单施氮、磷处理,可持续性指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N0P0→N1P0\N0P1→N2P0\N0P2)而增加,分别较对照(0.66)增加了13.6%、68.2%和68.3%、81.8%,但低于临界值(1.3)42.3%、14.6%和14.6%、7.7%,说明单施化肥处理的坡耕地作物轮作系统不可持续;3)氮磷配施可持续性指数平均比临界值(1.3)高39.2%,坡耕地作物轮作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系统可持续顺序依次为N1P2(2.15)>N2P1(1.88)>N2P2(1.62)>N1P1(1.57)。处理N1P2(施N 55.2 kg/hm2,P2O590 kg/hm2)是该研究区坡耕地可持续作物轮作系统的最优化肥施用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化肥 坡耕地 几何方法 可持续性指数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榆林市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梅焕 曹明明 朱志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7-233,共7页
应用能值理论对榆林市2003—2007年耕地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榆林市耕地系统能值总投入并未大幅变动,其中购买能值投入逐年增加,不可更新资源环境投入呈降低趋势,2004年后购买能值所占比重最大,不可更新资源... 应用能值理论对榆林市2003—2007年耕地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榆林市耕地系统能值总投入并未大幅变动,其中购买能值投入逐年增加,不可更新资源环境投入呈降低趋势,2004年后购买能值所占比重最大,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投入次之;对能值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该区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投入,但依赖程度呈逐步降低的趋势。通过与其它区域耕地系统的对比可以得到,榆林市耕地系统存在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发展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投入等问题;兼顾到该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并为维持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该区域应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在适度增加购买能值的基础上维持其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系统 能值代数 能值指标 可持续性发展 榆林
下载PDF
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杜清运 龚丽芳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2年第5期30-33,共4页
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从分析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内涵着手,结合我国耕地的特点及国内外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选择了一组能反映我国耕地利用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此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耕地 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旱地 土壤质量 坡耕地
下载PDF
河北省未来耕地养育力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葛京凤 王月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章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生态区域法等方法 ,测算了河北省未来时期作物潜力总产 ,预测了人口数量 ,计算了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营养水平下 2 0 0 5年和 2 0 2 0年的耕地人口养育量 ,用耕地养育力指数揭示了人口养育潜力 ,并在此... 文章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生态区域法等方法 ,测算了河北省未来时期作物潜力总产 ,预测了人口数量 ,计算了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营养水平下 2 0 0 5年和 2 0 2 0年的耕地人口养育量 ,用耕地养育力指数揭示了人口养育潜力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市的区域差异 ,提出了提高耕地养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养育力 可持续利用 河北 作物潜力 人均消费 人口预测 土地利用结构
下载PDF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以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文开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4,共5页
以福建省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为例 ,初步认为耕地可持续利用应体现在以下 4个方面 :①耕地数量可持续 ,要维持一定的耕地数量 ,但不应盲目追求数量 ;②耕地质量可持续 ,应当着重内涵挖潜 ,提高耕地的生产力 ,以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 ;③... 以福建省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为例 ,初步认为耕地可持续利用应体现在以下 4个方面 :①耕地数量可持续 ,要维持一定的耕地数量 ,但不应盲目追求数量 ;②耕地质量可持续 ,应当着重内涵挖潜 ,提高耕地的生产力 ,以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 ;③耕地时空可持续 ,应当是几代人以上维持耕地属性不变 ,地块位置相对稳定 ;④土地法规支持 ,应当尽快制定有关法规 ,使耕地经营权相对集中 ,以利于对耕地的投入 ,使耕地质量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可持续发展 指标 湄洲湾北岸 经济开发区
下载PDF
江苏省丰县耕地压力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晓 丁忠义 +1 位作者 陶育琼 连惠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9050-19051,19054,共3页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丰县统计年鉴》中人口、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数据,采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各相关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研究表明,19992005...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丰县统计年鉴》中人口、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数据,采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各相关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研究表明,19992005年丰县耕地压力较大,县域范围内粮食供需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今后丰县耕地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大压力。为缓解耕地压力,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丰县耕地和粮食供需平衡,稳定和提高县域范围内的粮食生生产能力,提出了合理保护耕地的对策与建议:一是采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现有耕地资源;二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力度,增加耕地面积;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压力指数 土地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丰县
下载PDF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指数构建及分区 被引量:5
12
作者 符海月 吴树东 姜朋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38-246,共9页
探究耕地绿色低碳转型方法与对策对于解决耕地环境本底问题,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建立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基于“现状-目标”对比分析,构建耕地绿... 探究耕地绿色低碳转型方法与对策对于解决耕地环境本底问题,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建立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基于“现状-目标”对比分析,构建耕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指数,划分耕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管控区,提出相应管控路径,并以粮食主产区171个地级市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趋升,呈北高南低态势;2)预测2030年耕地绿色低碳水平会有所提高,但区域间增幅差异明显;3)降污减碳严控区、管控区、防护区和防污固碳保护区各占粮食主产区的9.36%、39.77%、10.52%和40.35%,主要分布在南部、中南部、山东省烟台市及东部沿海、内蒙古以及四川省等市;结合各区社会经济条件,提出相应强化耕地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创新耕地固碳减排技术、加强落实生产绿色低碳实践及建立耕地碳汇系统的差别化绿色低碳转型导向建议。研究结果对于拓展耕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也可为探索耕地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提出差别化管控建议,推动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 绿色低碳转型指数 分区管控 粮食主产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耕地撂荒可否持续的评判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术魁 王红玲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耕地撂荒是发生在我国耕地利用领域的新现象 ,其特征是极端粗放用地、不利用耕地。这种现象可否持续的任何结论都只能在对其作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后果评判后得出。提出了评判耕地撂荒可否持续所需指标的选择原则 ,细化了评判耕地撂... 耕地撂荒是发生在我国耕地利用领域的新现象 ,其特征是极端粗放用地、不利用耕地。这种现象可否持续的任何结论都只能在对其作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后果评判后得出。提出了评判耕地撂荒可否持续所需指标的选择原则 ,细化了评判耕地撂荒可否持续大指标中的具体项目 ,并确定了耕地撂荒可否持续的指标得分界限。表 1,参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可持续性 评判 指标体系
下载PDF
PSR模型下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红英 翟瑞常 蔡德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3-35,共3页
解析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结合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各个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部系统规律,构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耕... 解析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结合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各个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部系统规律,构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以便为下一步开展耕地资源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模型 耕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司朝霞 张合兵 陈宁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2028-2031,共4页
以河南省为例,从耕地的生产性、耕地的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2003-2012年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2011年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值最高,2003年分值... 以河南省为例,从耕地的生产性、耕地的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2003-2012年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2011年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值最高,2003年分值最低。2003-2012年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增长趋势,其中,2003-2007年耕地可持续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2007-2012年处于中度可持续状态。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各类工业废弃物治理率低和人口基数大是制约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对耕地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期为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可持续利用 变异系数法 综合指数法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耕地能值⁃生态足迹的耕地休耕规模研究--以贵州省松桃县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石飞 杨庆媛 +2 位作者 王成 江娟丽 胡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747-5763,共17页
区域耕地休耕规模测算是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源承载力视角理解,其本质是将休耕空间布局于耕地资源承载力相对较低的区域。立足于从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探索耕地休耕规模,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和生态足迹方法,以生态严重退... 区域耕地休耕规模测算是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源承载力视角理解,其本质是将休耕空间布局于耕地资源承载力相对较低的区域。立足于从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探索耕地休耕规模,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和生态足迹方法,以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国家第一批休耕试点县的贵州省松桃县为案例区,修正了耕地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EC和EF,简称“修正模型”)与耕地能值可持续指数(ESIcl),测算了松桃县2016年休耕面积范围值。结果表明:(1)耕地能值生态盈亏可以作为乡镇是否应该休耕的判定标准,基于此测算的最大休耕面积关键在于测算生态耕地面积。总体来看,全县耕地能值生态赤字,应该安排耕地休耕;从分乡镇来看,有3个乡镇可以不休耕、25个乡镇应该休耕。按照全县平均统计(SCAL)和按照分乡镇统计(STL),全县最大休耕面积分别19558.62hm^(2)和17673.83hm^(2)。最大休耕面积中等及以上等级的乡镇散布于4个区域的8个乡镇。(2)ESIcl可以作为休耕乡镇时序的判定标准,其优先休耕乡镇的最大休耕面积之和即为全县最小休耕面积。全县ESIcl偏低,应该适度休耕。优先休耕、适度休耕和暂不休耕的乡镇分别有2个、23个和3个。全县最小休耕面积1396.10hm^(2),占耕地面积的1.88%。按照全县平均统计(SCAL),全县休耕面积范围值1396.10-19558.62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88%-26.34%;按照分乡镇统计(STL),全县休耕面积1396.10-17673.83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88%-23.8%。修正模型和ESIcl为测算区域休耕规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技术方法,以期为其他类似区域开展休耕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规模 耕地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耕地能值可持续指数 贵州省松桃县
下载PDF
集中连片贫困区耕地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忻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艳珍 郑庆荣 +1 位作者 罗淑政 李晓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9-927,共9页
为评价集中连片贫困区——忻州市的耕地安全性,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而计算生态盈余/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耕地安全性指数,采用权重赋值后的综合安全指数对忻州市... 为评价集中连片贫困区——忻州市的耕地安全性,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而计算生态盈余/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耕地安全性指数,采用权重赋值后的综合安全指数对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2009—2018年的耕地安全性进行分析,并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2009—2018年忻州市综合安全指数呈现出时间差异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忻州市14个县(市、区)综合安全性表现为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区域差异性,综合安全等级趋向于不安全,不安全县(市、区)增多,东、西部综合安全性低于中部,向不可持续方向发展;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农业投入与产出、资源禀赋对忻州市耕地安全均有影响,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影响忻州市耕地安全的因素是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忻州市耕地安全性发展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贫困区 综合安全指数 耕地安全性 生态压力 可持续发展 忻州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莹 《辽宁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23-26,共4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动态分析了重庆市2003~2012年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均呈下降趋势,耕地生态赤字逐年减少,耕地生产力可持续指数总体缓慢上升,但耕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仍处...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动态分析了重庆市2003~2012年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均呈下降趋势,耕地生态赤字逐年减少,耕地生产力可持续指数总体缓慢上升,但耕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仍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阶段。最后针对重庆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减少生态足迹、增强生态承载力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产力可持续指数 重庆市 耕地
下载PDF
广东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永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6-59,共4页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计算广东省1991~2005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分析了广东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广东省耕地利用系统处于不持续发展阶段,为了促进广东省耕地的可持...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计算广东省1991~2005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分析了广东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广东省耕地利用系统处于不持续发展阶段,为了促进广东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应从调整耕地能值投入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及基础设施投入、治理工农业污染以及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耕地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
下载PDF
耕地转入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影响——基于经营规模、细碎化水平的作用路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晓 孙晓雯 彭文龙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0-639,共20页
基于曲阜、莒县526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碳足迹、能值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估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SICLU),在对耕地转入影响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耕地经营规模、细碎化水平的中介... 基于曲阜、莒县526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碳足迹、能值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估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SICLU),在对耕地转入影响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耕地经营规模、细碎化水平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耕地转入户SICLU水平较高,耕地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生态效率有待提高。转入户、未转入户、全样本农户户均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分别为0.115、0.067、0.081,0.623、0.630、0.628,0.045、0.043、0.044,0.261、0.247、0.251。(2)基准回归表明耕地转入对SICLU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抚养比是影响SICLU的重要因素。(3)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耕地转入对经营规模、平均地块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19;平均地块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021%;以上中介效应均通过稳健性检验。(4)农户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耕地转入对“高家庭抚养比”“参加农业保险”组农户SICLU水平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低家庭抚养比”“未参加农业保险”组农户SICLU水平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耕地转入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推动耕地利用转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可持续集约化 耕地转入 碳足迹 能值分析 中介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