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normal use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XGBoost algorithm 被引量:6
1
作者 SONG Xiao-yu SUN Xiang-yang ZHAO Yang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39-346,共8页
The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algorithm is used to identify abnormal users.Firstly,the raw data were cleaned.Then user power characteristics were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Finally,the XGBoost classifier... The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algorithm is used to identify abnormal users.Firstly,the raw data were cleaned.Then user power characteristics were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Finally,the XGBoost classifier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abnormal users respectively in the balanced sample set and the unbalanced sample set.In contrast,under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the k-nearest neighbor(KNN)classifier,back-propagation(BP)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and random forest classifier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abnormal users in the two sampl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XGBoost classifier has higher recognition rate and faster running speed.Especially in the imbalanced data sets,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s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er identification electricity characteristics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 random forest
下载PDF
Potential of plant identification apps in urba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comparison of 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user experience of five apps
2
作者 Danqi Xing Jun Yang +1 位作者 Jing Jin Xiangyu Lu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889-1897,共9页
Information on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n urban forest is essential for its management.However,to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due to limited taxonomic expertise.In this study,we tested the po... Information on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n urban forest is essential for its management.However,to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due to limited taxonomic expertise.In this study,we teste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plant identification applications running on mobile platforms to fill this vacuum.Five plant identification apps were compared for their potential in identifying urban tree species in China.An onl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features of apps that contributed to users’satisfa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apps.The best performer achieved an accuracy of 74.6%at the species level,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e accuracy by professionals in field surveys.Among the features of apps,accuracy of identific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contributed to users’satisfaction.However,plant identification apps did not perform well when used on rare species or outside of the regions where they have been developed.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nt identification app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urban forest studies and management,but users need to be cautious when deciding which one to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identification Mobile apps Recognition accuracy user satisfaction TAXONOMY
下载PDF
Multi Sensor-Based Implicit User Identification
3
作者 Muhammad Ahmad Rana Aamir Raza +5 位作者 Manuel Mazzara Salvatore Distefano Ali Kashif Bashir Adil Khan Muhammad Shahzad Sarfraz Muhammad Umar Aftab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1年第8期1673-1692,共20页
Smartphones have ubiquitously integrated into our home and work environments,however,users normally rely on explicit but in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processes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Therefore,when a device is stol... Smartphones have ubiquitously integrated into our home and work environments,however,users normally rely on explicit but in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processes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Therefore,when a device is stolen,a thief can have access to the own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against the stored passwords.As a result of this potential scenario,this work proposes an automatic legitimate us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gait biometrics extracted from user walking patterns captured by smartphone sensors.A set of preprocessing schemes are applied to calibrate noisy and invalid samples and augment the gait-induced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features,then further optimized using a non-linear unsupervised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The selected features create an underlying gait biometric representation able to discriminate among individuals and identify them uniquely.Different classifiers are adopted to achieve accurate legitimate user identification.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a group of 16 individuals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with 5 to 70 samples per window,KNN and bagging classifiers achieve 87–99%accuracy,82–98%for ELM,and 81–94%for SVM.The proposed pipeline achieves a 100%true positive and 0%false-negative rate for almost all classif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ORS SMARTPHONE legitimate user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Predicting and Classifying User Identification Code System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4
作者 陈民枝 陈荣昌 +1 位作者 梁倩华 陈同孝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7年第2期280-283,共4页
In digital fingerprinting, preventing piracy of images by colluders is an important and tedious issue. Each image will be embedded with a unique User IDentification (UID) code that is the fingerprint for tracking th... In digital fingerprinting, preventing piracy of images by colluders is an important and tedious issue. Each image will be embedded with a unique User IDentification (UID) code that is the fingerprint for tracking the authorized user. The proposed hiding scheme makes use of a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to scramble two copies of a UID, which will then be hidden in the randomly selected medium frequency coefficients of the host image. The linear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will be used to train classifications by calculating the normalized correlation (NC) for the 2class UID codes. The trained classifications will be the models used for identifying unreadable UID cod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ccess of predicting the unreadable UID codes can be increased by applying SVM.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be used to provide protections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digital images aad to keep track of users to prevent collaborative pira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MARK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user identification (UID) code COLLUSION
下载PDF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Using CNN for Computer Vision in Smart Refrigerators 被引量:2
5
作者 Pulkit Jain Paras Chawla +2 位作者 Mehedi Masud Shubham Mahajan Amit Kant Pandit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2年第5期3337-3353,共17页
Machine Learning has evolved with a variety of algorithms to enable state-of-the-art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s.In particular the need for automating the process of real-time food item identification,there is a huge... Machine Learning has evolved with a variety of algorithms to enable state-of-the-art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s.In particular the need for automating the process of real-time food item identification,there is a huge surge of research so as to make smarter refrigerators.According to a survey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it has been found that 1.3 billion tons of food is wasted by consumers around the world due to either food spoilage or expiry and a large amount of food is wasted from homes and restaurants itself.Smart refrigerators have been very successful in 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mitigating this problem of food wastage.But a major issue is the high cost of available smart refrigerators and the lack of accurate design algorithms which can help achieve computer vision in any ordinary refrigerator.To address these issues,this work proposes an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for computer vision in smart refrigerators using InceptionV3 and MobileNe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architectures.The designed module and algorithm have been elaborated in detail and are considerably evaluated for its accuracy using test images on standard fruits and vegetable datasets.A total of eight test cases are considered with accuracy and training time as the performance metric.In the end,real-time testing results are also presented which validates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 computer vision Internet of Things(Io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
下载PDF
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凤 仵轩 +2 位作者 冯立杰 张珂 刘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3-1445,共13页
精准识别产品创新机会对制造商规避盲目创新风险,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中因视角单一致使制造商价值创造的效率难以最大化,以及识别的创新机会聚焦度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基于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 精准识别产品创新机会对制造商规避盲目创新风险,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中因视角单一致使制造商价值创造的效率难以最大化,以及识别的创新机会聚焦度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基于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构建了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首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从用户在线评论和产品描述文本中分别提取用户偏好及制造商偏好的产品属性主题;其次,基于两类主题之间的相似度进行主题分类以获取具象产品的创新需求;再次,从现有相关专利中提取创新要素并依托多维技术创新地图识别产品创新机会;最后,以老年智能手环靶向开展产品创新机会识别为例,验证了所提路径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能够为制造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机会识别 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结构主题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符号聚合近似和层次聚类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赣 茅欢 +2 位作者 冯燕钧 华济民 曾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1,共9页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拓扑档案中可能存在的户变关系异常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符号聚合近似(MF-SAX)和层次聚类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首先,运用符号聚合近似表达方法将用户电压时间序列转化为字符串序列,并引入电压波动系数和电压...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拓扑档案中可能存在的户变关系异常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符号聚合近似(MF-SAX)和层次聚类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首先,运用符号聚合近似表达方法将用户电压时间序列转化为字符串序列,并引入电压波动系数和电压变化趋势两个附加参数对其特征表达进行强化。然后,基于编辑距离生成用户电压曲线相似性矩阵,并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实现户变关系的识别。最后,实际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于现有方法准确率更高,误报更少,能直接应对数据缺失的情况,且具有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台区 户变关系 层次聚类 拓扑识别 电压曲线相似性
下载PDF
利用邻近度与内容特征的用户识别方法
8
作者 卢菁 尤晨璐 +1 位作者 盖祺凯 刘丛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4-1077,共14页
社交网络对用户拓扑结构进行了获取限制,使得利用结构特征进行识别的方法准确率大大下降。利用邻近度与内容特征的用户识别方法构建了一个融合属性特征、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的基于XGboost的半监督网络模型,将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问题转... 社交网络对用户拓扑结构进行了获取限制,使得利用结构特征进行识别的方法准确率大大下降。利用邻近度与内容特征的用户识别方法构建了一个融合属性特征、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的基于XGboost的半监督网络模型,将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问题转换为二分类问题。针对无法获得完整用户拓扑结构与种子用户不足的问题,提出显式好友与隐式好友的提取方法,根据待匹配用户对好友网络中的显式匹配用户对、隐式匹配用户对与其他好友将好友网络融合,结合用户重要度改进LINE算法二阶邻近度的经验概率,获取待匹配用户对的结构特征;将用户发文时间序列特征、生成内容关键词重叠度特征与关注用户标签特征作为生成内容特征;最后将属性特征、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进行融合完成用户识别。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用户识别 邻近度 XGBoost 用户生成内容
下载PDF
基于异质图注意力网络与多特征融合的跨社交媒体用户识别研究
9
作者 毕达天 张雪 +1 位作者 孔婧媛 陈功坤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26,共14页
跨社交媒体用户识别对于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以及用户偏好的全方位识别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存在数据表达能力弱、忽略用户信息的动态性和关联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异质特征嵌入与实体动态关联的跨社交媒体用户... 跨社交媒体用户识别对于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以及用户偏好的全方位识别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存在数据表达能力弱、忽略用户信息的动态性和关联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异质特征嵌入与实体动态关联的跨社交媒体用户识别模型。首先,整合用户的基本属性、生成内容和社交结构信息,构建各个社交媒体的异质信息网络;其次,通过设计新的元路径识别策略构造邻接矩阵,使用异质图注意力网络模型汇聚用户节点信息,增强节点特征的表示能力;再其次,引入了3种连续时间衰减函数,对跨社交媒体的实体相似矩阵进行加权,增强实体之间的动态关联;最后,融合单社交网络和跨社交网络中的以上特征,利用多层感知机实现跨社交媒体用户的识别和预测。在微博-知乎真实数据集中的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模型的整体性能优于其他基准模型,特别是线性衰减函数,其展现了最佳效果,且本文提出的元路径识别策略对提升用户识别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社交媒体 用户识别 异质网络 注意力机制 命名实体
下载PDF
副车架衬套分数阶粘弹动力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10
作者 陈宝 周凤 +2 位作者 陈伦洋 田裕枫 曹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0,共6页
通过某车后副车架衬套动刚度试验数据分别辨识了分数阶Kelvin-Voigt模型和高阶分数阶导数FVMP模型,通过对比辨识拟合误差最终选择高阶分数导数三单元并联的衬套数学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和Adams中的用户子程序Gfosub文件,完成了橡胶衬... 通过某车后副车架衬套动刚度试验数据分别辨识了分数阶Kelvin-Voigt模型和高阶分数阶导数FVMP模型,通过对比辨识拟合误差最终选择高阶分数导数三单元并联的衬套数学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和Adams中的用户子程序Gfosub文件,完成了橡胶衬套力学模型编写和编译,搭建了整车平顺性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建模方法进行随机输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线性模型的后座椅导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大约为14.1%,新建模型的误差大约为9.2%,更接近实车平顺性评价指标,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黏弹特性 参数辨识 用户子程序 整车试验验证
下载PDF
透过“名”与“实”分离表象识别真实竞争情报行为场景--以香橼公司做空恒大地产报告为例
11
作者 陈峰 《竞争情报》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以香橼公司2012年做空恒大地产事件为例,提出透过“名”与“实”分离表象识别真实的竞争情报行为场景的学术问题。从竞争情报专业视角,概要介绍香橼公司2012年做空恒大地产报告内容要点,对香橼公司做空恒大地产案例进行解析,提出了对竞... 以香橼公司2012年做空恒大地产事件为例,提出透过“名”与“实”分离表象识别真实的竞争情报行为场景的学术问题。从竞争情报专业视角,概要介绍香橼公司2012年做空恒大地产报告内容要点,对香橼公司做空恒大地产案例进行解析,提出了对竞争情报研究与服务创新发展的启示,强调指出新形势下透过“名”与“实”分离表象识别现实社会中诸多真实的竞争情报行为场景,对于做好竞争情报研究与服务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情报 用户研究 需求识别 行为场景
下载PDF
交通弱势出行者轨迹预测及安全管控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含月 徐永能 陈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针对骑车人在交通事故中易受伤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骑车人意图识别的轨迹预测方法.首先,从骑车人角度及车辆角度提取骑车人的多元特征,如运动方向、回头概率、与车辆相对位置等,在十字路口场景下构建动态贝叶斯模型网络,分析了骑车人... 针对骑车人在交通事故中易受伤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骑车人意图识别的轨迹预测方法.首先,从骑车人角度及车辆角度提取骑车人的多元特征,如运动方向、回头概率、与车辆相对位置等,在十字路口场景下构建动态贝叶斯模型网络,分析了骑车人意图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骑车人意图后验概率.其次,根据意图识别结果,构建了相关交通场景并给出了骑车人运动方程,通过基于粒子滤波方法的骑车人轨迹预测算法,结合运动方程及观测方程,以粒子模拟骑车人未来轨迹集.最后,搭建激光雷达和单目相机为主的数据采集硬件平台,获取与骑车人运动及姿态有关的信息,根据收集的7 358帧数据,计算出骑车人进入十字路口区域的时长,用以对算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算法在骑车人过街前0.24~0.54 s可基本识别骑车人的意图,能够预测骑车人未来5.0 s内的轨迹集;算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以降低骑车人与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弱势出行者 骑车人轨迹预测 粒子滤波 意图识别 动态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基于AKNN异常检验与ADPC聚类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子轶 夏向阳 +3 位作者 刘佳斌 谷阳洋 王玉龙 洪佳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低压台区拓扑信息的准确记录是进行台区线损分析、三相不平衡治理等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拓扑档案排查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k近邻(adaptive k nearest neighbor,AKNN)异常检验和自适应密度峰值(adaptive density pea... 低压台区拓扑信息的准确记录是进行台区线损分析、三相不平衡治理等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拓扑档案排查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k近邻(adaptive k nearest neighbor,AKNN)异常检验和自适应密度峰值(adaptive density peaks clustering,ADPC)聚类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度量低压台区用户间电压序列的相似性,通过AKNN异常检验算法检验并校正异常的用户与变压器之间的关系(简称“户变关系”),在得到正确户变关系的基础上,采用ADPC聚类算法对台区内用户进行相位识别;最后,通过实际台区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不需要人为设置参数,能有效实现低压台区的拓扑识别,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户变关系 相位识别 自适应k近邻 自适应密度峰值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用户连接方法
14
作者 范耀文 周乾 +1 位作者 陈伟 赵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41-2648,共8页
为弥补用户连接现有工作中存在的以下两个问题:大部分方法只考虑用户的文本和网络结构信息,忽略了图像等多模态信息;现有方法大都通过简单的特征拼接融合不同模态的信息,忽略了这些信息的互补性、关联性和异质性,提出一个基于多模态信... 为弥补用户连接现有工作中存在的以下两个问题:大部分方法只考虑用户的文本和网络结构信息,忽略了图像等多模态信息;现有方法大都通过简单的特征拼接融合不同模态的信息,忽略了这些信息的互补性、关联性和异质性,提出一个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用户连接模型MIFUIL。获取用户的文本、视觉以及异构网络的嵌入表示;利用注意力机制学习不同模态信息间的互补性、关联性和异质性,获取用户多模态信息的融合嵌入表示,通过多模态对比学习实现跨平台的用户连接。实验结果表明,MIFUIL模型在两个多模态数据集TWFQ、DB-YAGO上的性能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连接 用户身份识别 实体用户 社交媒体 复杂网络 表示学习 多模态融合
下载PDF
无线网络智能化的探索和应用
15
作者 毕强 吴彦涛 张冠楠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随着5G网络的完善和5G流量的快速增长,如何满足网络连接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感知保障能力,成为网络运营智能化的关键点。介绍了某省联通在无线网络智能化、潜在贬损用户识别与感知提升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整合XDR话单和专业网... 随着5G网络的完善和5G流量的快速增长,如何满足网络连接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感知保障能力,成为网络运营智能化的关键点。介绍了某省联通在无线网络智能化、潜在贬损用户识别与感知提升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整合XDR话单和专业网管等多源数据,引入熵权法、分层二元评分法等科学算法模型,结合用户体验回访结果不断迭代优化算法,实现了对潜在贬损用户的有效识别,同时在感知驱动网络问题闭环解决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智能化 大数据 贬损用户识别
下载PDF
融合多用户属性的网络知识社区核心用户识别研究:基于情感加权的LeaderRank算法
16
作者 杨瑞仙 于政杰 +2 位作者 钟茜 刘莉莉 韦华楠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5-696,共12页
基于对网络知识社区用户属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用户属性的核心用户识别方法,以提升核心用户识别的效率和效果,为提高社区运营和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首先,基于用户的基本属性数据对用户的活跃性和专业性进行量化;其次,... 基于对网络知识社区用户属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用户属性的核心用户识别方法,以提升核心用户识别的效率和效果,为提高社区运营和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首先,基于用户的基本属性数据对用户的活跃性和专业性进行量化;其次,构建网络知识社区超网络模型,提出基于邻居好友重叠度的用户社交关系重要性算法、用户交互活动中的累计交互情感计算方法以及用户综合情感倾向性排名算法;最后,采用熵权法融合上述指标作为用户核心性得分,并通过得分排序识别核心用户。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用户社交关系网络中的度中心性排名和用户交互关系网络中的LeaderRank排名,本文提出的融合多属性的网络知识社区核心用户识别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用户识别 情感分析 LeaderRank 网络知识社区 链接分析
下载PDF
基于标幺化三阈值事件检测与LDA分类器的工商业负荷辨识方法
17
作者 陈霄 马云龙 +3 位作者 李新家 方磊 严永辉 喻伟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4年第3期112-118,共7页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技术能够低成本的获取用户各类设备使用情况,实现电力负荷的在线监测与分析,对支撑负荷预测、需求响应等应用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一般工商业用户类型多样、负荷种类繁多、设备运行特性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标...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技术能够低成本的获取用户各类设备使用情况,实现电力负荷的在线监测与分析,对支撑负荷预测、需求响应等应用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一般工商业用户类型多样、负荷种类繁多、设备运行特性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幺化三阈值事件检测与LDA分类器的工商业负荷辨识方案。首先针对不同能耗级别、不同启停特性的设备设计了参数可调的统一负荷事件检测框架,提升了缓变型、分段型、震荡型负荷事件的检出准确度。随后提出了基于多元特征与LDA线性判别的设备类型判断算法,在兼顾边缘端计算效率的同时取得了与随机森林等非线性分类器相同的辨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一般工商业用户 事件检测 改进三阈值算法 LDA线性判别
下载PDF
基于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新能源配电台区拓扑识别方法
18
作者 谢宏 张华赢 +3 位作者 梁晓锐 陈煜 杨林立 周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2,共9页
针对传统拓扑识别方法难以适应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下低压配电台区电气耦合特性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新能源配电台区拓扑识别方法。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对低压台区线户关系识别的影响机理,提出了高渗透... 针对传统拓扑识别方法难以适应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下低压配电台区电气耦合特性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新能源配电台区拓扑识别方法。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对低压台区线户关系识别的影响机理,提出了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下配电台区的自适应线户关系识别方法,通过电压皮尔逊相关系数矩阵建模和全局自适应聚类方法实现线户关系识别。基于新能源台区拓扑关联特性将配网节点关联分类匹配为分隔、上下、并列及光伏节点接纳关系,建立了适应分布式光伏接入的台区拓扑邻接矩阵模型。提出了基于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台区拓扑生成算法,通过提取电压量测数据形成台区节点特征矩阵,基于关系图链接预测挖掘潜在节点关联关系逐步生成配电台区拓扑。算例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拓扑识别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算法相比可提升识别准确率4.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分布式光伏 线户关系识别 拓扑生成 图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特征辨识和变分自编码器网络的工商业空调负荷辨识
19
作者 谭伟涛 姚冰峰 +4 位作者 郭大琦 马闯 麻吕斌 王朝亮 林振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68,共8页
空调负荷功率的准确计算是实现其需求侧管理的关键,为此,提出基于负荷曲线特征辨识和变分自编码器网络的工商业用户空调负荷辨识方法。针对用户的连续日负荷曲线,提出基于局部加权线性拟合和快速动态时间规整的负荷曲线形态相似度度量方... 空调负荷功率的准确计算是实现其需求侧管理的关键,为此,提出基于负荷曲线特征辨识和变分自编码器网络的工商业用户空调负荷辨识方法。针对用户的连续日负荷曲线,提出基于局部加权线性拟合和快速动态时间规整的负荷曲线形态相似度度量方法,以实现对负荷曲线形态特征的度量。提出基于点排序的聚类结构辨识算法的日负荷序列特征辨识方法,以实现对负荷曲线的分类。针对同一特征类型下的用户日负荷序列,提出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网络的空调负荷辨识算法,以实现空调负荷功率的准确计算。以浙江某市的加工制造业和商业写字楼宇用户负荷数据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无需电表高频采样数据、无须预先获取用户的用电设备信息和用电行为信息的条件下准确辨识用户空调负荷功率,为量化空调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可调潜力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负荷 工商业用户 负荷辨识 局部加权线性拟合 OPTICS算法 变分自编码器网络
下载PDF
基于多可穿戴传感器的用户人体复杂行为主动识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彩仙 胥立军 《传感器世界》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文章旨在解决人体复杂行为的主动识别问题,通过对多可穿戴式传感器数据的融合,提高识别准确性并降低识别耗时。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可穿戴式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首先,根据用户生理、生化、行为指标设计采集流程;其次,采集用户指标... 文章旨在解决人体复杂行为的主动识别问题,通过对多可穿戴式传感器数据的融合,提高识别准确性并降低识别耗时。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可穿戴式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首先,根据用户生理、生化、行为指标设计采集流程;其次,采集用户指标传感数据,将其融合,结果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输入,构建用户虚拟现实场景;在此场景中,利用自相关系数和循环神经网络提取可识别特征点,并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函数实现用户行为的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识别耗时更低且准确率更高,F1-score达到了0.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可穿戴式 传感器数据融合 用户人体行为 复杂行为 主动识别 识别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