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阳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研究
1
作者 王帅 马彦旭 +2 位作者 程五中 王磊 朱莉莉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接受艾灸腰阳关治疗,观察组则接受艾灸腰阳关联合温阳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同时进行...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接受艾灸腰阳关治疗,观察组则接受艾灸腰阳关联合温阳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同时进行痛经症状评分,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经周期后采用VAS评分量表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另取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前列腺素E2(PGE2)、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痛经相关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和CMSS评分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IL-8、hs-CRP、TNF-α、PGE2、NGF和PGF2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水平降低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0.00%(P>0.05)。结论:温阳活血汤联合艾灸可降低IL-8、hs-CRP、TNF-α、PGE2、NGF和PGF2α水平,改善患者痛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温阳活血汤 艾灸 寒凝血瘀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壮医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秀娟 李美康 +3 位作者 宋宁 韩海涛 李婕 黄瑾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壮医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针灸科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片口服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壮医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针灸科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别在治疗1月后、治疗3月后及疗程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起效快,疗效更稳定(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起效快,能明显减轻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稳定,且无痛、操作简便,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针灸 寒凝血瘀 原发性痛经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3
作者 张梅 黄鹂 +2 位作者 宋梦瑶 潘娜 田怿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461-3465,共5页
目的对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文和外文数据库关于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PD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分别由2名独立评估员进行,有效数据则使用RevMan 5.3.3软件... 目的对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文和外文数据库关于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PD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分别由2名独立评估员进行,有效数据则使用RevMan 5.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收集病例797例,met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寒凝血瘀型PD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在总有效率、中医症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前列腺素E_(2)(PGE_(2))方面相较于单纯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凝血瘀型PD患者服用少腹逐瘀汤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艳辉 吴绘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18-625,共8页
【目的】观察养血散寒通脉方(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而成)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虚寒凝型EM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 【目的】观察养血散寒通脉方(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而成)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虚寒凝型EM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种疼痛评分[包括经期腹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痛经、非经期盆腔痛、性交痛、盆腔压痛、骶韧带结节触痛分级评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研究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共112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研究组57例,对照组55例。(2)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98%(53/57),对照组为85.45%(47/55),组间比较,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种疼痛评分(包括经期腹痛VAS评分和痛经、非经期盆腔痛、性交痛、盆腔压痛、骶韧带结节触痛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均略有缩小,但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TIMP-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水平的下降幅度及对血清TIMP-2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随访1年,研究组的复发率为30.19%(16/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9%(32/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1例有生育要求,其中14例妊娠,妊娠率为66.67%(14/21);对照组20例有生育要求,其中4例妊娠,妊娠率为20.00%(4/20);组间比较,研究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血虚寒凝型EMS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各种疼痛症状,改善妊娠结局,有效调节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TIMP-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虚寒凝 养血散寒通脉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痛经 妊娠结局 糖类抗原1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经皮电刺激配合艾灸八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付丽霞 李琛妮 黄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配合艾灸八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配合艾灸八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皮电刺激联合艾灸八髎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电刺激联合艾灸八髎穴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痛经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血瘀型 艾灸 原发性痛经 八髎穴 经皮电刺激
下载PDF
雷火灸结合三伏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曹艳艳 杨红蕾 +2 位作者 曾霞 梁闪 刘艳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 分析雷火灸结合三伏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寒凝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三伏... 目的 分析雷火灸结合三伏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寒凝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三伏贴和瓜蒌薤白白酒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雷火灸结合三伏贴治疗。干预前,干预1周后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心悸、畏寒肢冷、气短乏力、倦怠懒言、失眠多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结合三伏贴治疗有助于改善寒凝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三伏贴 寒凝血瘀型 冠心病
下载PDF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7
作者 周航 陈莹 孙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医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隔药灸组单纯... 目的观察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医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隔药灸组单纯使用隔药灸治疗,中药组单纯服用经痛汤治疗。3组患者均于每次月经前7 d开始治疗,其中隔药灸组连续治疗7 d,中药组连续治疗14 d,试验组方法同前两组联合,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量表及计算各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各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症状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隔药灸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5%,28/29)明显高于中药组(84.3%,25/30)及隔药灸组(70.0%,21/30)。结论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较单纯隔药灸或单纯服用经痛汤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动态尿液代谢组学探讨当归——桂枝干预寒凝血瘀证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覃银艳 农运园 +2 位作者 冯琳琳 何颖 苏志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0-269,共10页
目的:基于1H NMR动态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当归—桂枝干预寒凝血瘀证(CCBSS)的动态调控机制。方法:将1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当桂3∶1组。通过体重变化、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评价模型构建成功与否,同时收... 目的:基于1H NMR动态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当归—桂枝干预寒凝血瘀证(CCBSS)的动态调控机制。方法:将1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当桂3∶1组。通过体重变化、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评价模型构建成功与否,同时收集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第0、第5、第10、第14天)的尿液样本进行1H NMR代谢组学分析,从代谢层面上阐明CCBSS的发病机制和当归—桂枝干预CCBSS的动态调控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当桂3∶1组大鼠在给予药物干预后其体重降低减缓,FIB指标回调(均P>0.05),同时血液流变学显著回调(P<0.01);动态尿液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的代谢轮廓在第5、第10、第14天与正常组明显区分,而当桂3∶1组的代谢轮廓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与模型组区分并趋于正常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共筛选出了18种与CCBSS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扰动了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而当桂3∶1可显著回调这9种生物标志物(乳酸、吡哆醇、琥珀酸、牛磺酸、磷酸肌酸、马尿酸、4-羟基苯乙酸、2-氧戊二酸、柠檬酸)(均P<0.05),主要干预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TCA循环等途径的紊乱。结论:CCBSS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而缓慢的过程,当桂3∶1可通过回调不同时间点的不同代谢物而改善CCB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桂枝 寒凝血瘀证 动态尿液代谢组学
下载PDF
糖痛外洗方联合针刺治疗寒凝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静 李晓辉 +1 位作者 姚沛雨 庞国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347-352,357,共7页
目的 探讨糖痛外洗方联合针刺治疗寒凝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2年3月期间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证DPN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讨糖痛外洗方联合针刺治疗寒凝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2年3月期间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证DPN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西药+针刺组,每组各33例;西药+糖痛外洗方组、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西药+针刺组给予常规西医+针刺治疗,西药+糖痛外洗方组给予常规西医+糖痛外洗方治疗,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糖痛外洗方治疗。4组患者均以14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胫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23/33)、西药+针刺组81.82%(27/33)、西药+糖痛外洗方组82.35%(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组患者主症、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均低于对照组,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低于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胫神经与腓总神经的MNCV、SNCV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均高于对照组,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高于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血清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MDA水平低于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血清NGF和I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均高于对照组,西药+糖痛外洗方+针刺组高于西药+针刺组、西药+糖痛外洗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与糖痛外洗方治疗可减轻寒凝血瘀证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而且还能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糖痛外洗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寒凝血瘀证 临床疗效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艾灸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小肠经热学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时嘉璠 李莹秋 +3 位作者 黄怡然 王逸潇 宋一萍 李文迅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8期83-86,91,共5页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究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小肠经相关经穴的热学特性,以及艾灸关元穴对其热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21例(痛经组)及正常女性21名(正常组)。在月经来潮的第1~3天,采用红外热成像仪...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究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小肠经相关经穴的热学特性,以及艾灸关元穴对其热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21例(痛经组)及正常女性21名(正常组)。在月经来潮的第1~3天,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两组受试者小肠经相关经穴(腕骨、养老、小海、肩贞、臑俞、关元)的红外辐射温度,比较两组的红外温度变化;痛经组在关元穴进行单次30 min的艾灸治疗,比较艾灸前后痛经组患者小肠经相关经穴的温度变化及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痛经组患者关元、双侧养老、左侧小海、左侧肩贞、双侧臑俞红外温度均降低(P<0.05);与艾灸前比较,痛经组患者艾灸后腹痛VAS分值降低(P<0.05),痛经组患者关元、双侧腕骨、养老、小海、肩贞、臑俞红外温度增高(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小肠经穴位的红外温度低于正常女性,验证了小肠经与胞宫的特异性联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艾灸后肠经穴位温度显著升高,提示小肠经温度升高可能是艾灸关元穴疗效的经络效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红外热成像 艾灸 小肠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新梅 王蓉 +5 位作者 水蓉枝 张怡 李晶 代雅婷 王雪芳 王新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96-98,共3页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顽症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即时止痛效果佳但疼痛易反复,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有独特优势,临床主要分为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顽症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即时止痛效果佳但疼痛易反复,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有独特优势,临床主要分为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及湿热蕴结等,其中以寒凝血瘀型较为常见;因此,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来有效减缓患者疼痛反复的频率等。文章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运用中药内服、针刺、艾灸、推拿、等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联合现代医学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文献,以期为临床诊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西医治疗 病因病机 寒凝血瘀
下载PDF
“以补助通法”治疗PCI术后胸痛的理论探讨
12
作者 郭长余 张薇 +1 位作者 翟智慧 张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经常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对于PCI术后胸痛的治疗,中医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基本病机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心,气虚血瘀、气虚痰瘀、阳虚寒凝、阴虚毒蕴为冠心病PCI术后... 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经常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对于PCI术后胸痛的治疗,中医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基本病机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心,气虚血瘀、气虚痰瘀、阳虚寒凝、阴虚毒蕴为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病机关键。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补助通法”并衍生出益心气通血瘀法、益心气通痰瘀法、温心阳通阴寒法、滋心阴通热毒法以治疗此病,为临床治疗冠心病PCI术后胸痛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补助通法 血瘀 痰瘀 寒凝 冠心病 PCI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选穴规律研究
13
作者 陈文潇 周文 +1 位作者 李燕珍 黄长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6期37-42,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选穴规律。方法以寒凝血瘀、痛经、针灸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WF)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文献,使用Microsoft Excel、IBM...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选穴规律。方法以寒凝血瘀、痛经、针灸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WF)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文献,使用Microsoft Excel、IBM SPSS Statistics、IBM SPSS Modeler等软件分析古代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82条穴位处方条文,其中涉及穴位34个。频次较高的5个穴位分别为关元、三阴交、子宫、地机、气海穴;经脉多为足太阴脾经、任脉、足阳明胃经;较常使用部位为腹部以及腰背部;聚类分析发现神阙-子宫,关元-气海-十七椎-血海,地机-合谷-中极-内关-太冲,归来-三阴交-足三里-次髎各自趋于一组,在腧穴配伍方面,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为关联较强组合。结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核心组方为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寒凝血淤型 针灸 选穴规律
下载PDF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14
作者 岳可焕 翟燕 +1 位作者 高雅萍 张琳琳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内采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现况、研究热点、未来趋向,以期为未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2003-202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献作为... 目的: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内采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现况、研究热点、未来趋向,以期为未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2003-202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图、聚类图、突现词表对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44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形成以马玉侠、杨桂芬、张昶为中心的3个合作团队;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本研究共纳入357个关键词,有8个关键词频次≥10次,其中温针灸、临床疗效等为高频关键词;形成了痛经、临床疗效、寒凝血瘀型、温针灸、三阴交、综述等聚类;灸法、脐疗为近年突现关键词。结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对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未来可借助新技术对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寒凝血瘀型痛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经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观察
15
作者 孟光宇 王昕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探究经痛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原发性痛经且证属寒凝血瘀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 目的 通过观察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探究经痛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原发性痛经且证属寒凝血瘀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经痛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空白安慰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经期口服芬必得的次数。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服用芬必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行腹痛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经痛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痛经汤与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16
作者 胡玲 熊丽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痛经汤联合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给予痛经汤治... 目的分析痛经汤联合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给予痛经汤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隔药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前列腺素F2α。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为(7.63±2.57)分,低于参照组的(9.25±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痛经汤联合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可改善其中医症状,降低其前列腺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行腹痛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痛经汤 隔药灸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观察
17
作者 项鑫 王梓旭 李慧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31-133,共3页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基本研究方法比较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及常规西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基本研究方法比较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及常规西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三阴交(双)、地机(双)、合谷(双)、太冲(双)、关元]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1个疗程为1个完整的月经周期,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与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行腹痛 痛经 寒凝血瘀证 穴位埋线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候分布
18
作者 谢艳丽 王栩 +4 位作者 范诗宇 樊颖 李宏伟 衣佳乐 张智龙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1期1718-1725,共8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现代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使用Lantern 5.0软件,运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累积互信息及证候数据,辅以证候要素辨证量...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现代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使用Lantern 5.0软件,运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累积互信息及证候数据,辅以证候要素辨证量表分析该人群的证候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441例医案,以187个显变量为基础构建隐结构模型,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共得到17个隐变量,34个隐类,6个综合聚类模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在肝、肾、脾;证候分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其中实证包括肝火炽盛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兼湿热证、痰湿困脾证;虚实夹杂证包括肝肾阴虚兼气滞证、肾虚血瘀证。结论:基于隐结构模型及证候要素辨证量表丰富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疾病的证候研究提供思路,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隐结构模型 证候要素辨证量表 证候分布 肝肾阴虚兼气滞证 肾虚血瘀证 肝火炽盛证 寒凝血瘀证 肝郁气滞兼湿热证 湿困脾证
下载PDF
兰香草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陈美安 黄凤 +3 位作者 梁晓庆 蓝小琪 崔祥祥 曾雪琪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888,共10页
目的探讨兰香草水煎液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健康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组、兰香草高剂量组、兰香草中剂量组、兰香草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寒... 目的探讨兰香草水煎液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健康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组、兰香草高剂量组、兰香草中剂量组、兰香草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寒冷刺激联合苯甲酸雌二醇以及缩宫素建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于造模第5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 d。观察记录大鼠症状表现,测定大鼠扭体反应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大鼠血清中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_(2))、6-酮前列环素F_(1α)(6-Ketoprostacyclin F_(1α),6-Keto-PGF_(1α))、雌二醇(estradiol,E_(2))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水平,测定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 F_(2α),PGF_(2α))、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钙离子(calcium,Ca^(2+))水平,以及计算子宫、卵巢脏器指数并观察其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寒凝血瘀证症状及扭体反应,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出现明显增生、炎症、水肿等病变,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TXB_(2)、E_(2)水平和E_(2)/PROG比值明显升高(P<0.01)以及6-Keto-PGF_(1α)和PROG水平明显降低(P<0.01),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均明显增高(P<0.01),子宫组织中PGF_(2α)、Ca^(2+)水平和PGF_(2α)/PGE_(2)比值明显升高(P<0.01)以及PGE_(2)、NO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兰香草水煎液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症状表现和子宫、卵巢组织形态病变,显著延长扭体反应潜伏时间和降低扭体次数(P<0.01),显著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P<0.01),降低血清中TXB_(2)、E_(2)水平及E_(2)/PROG比值和升高血清中6-Keto-PGF_(1α)、PROG水平,降低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P<0.01,P<0.05),降低子宫组织中PGF_(2α)、Ca^(2+)水平及PGF_(2α)/PGE_(2)比值(P<0.01,P<0.05)和升高子宫组织中PGE_(2)、NO水平(P<0.01)。结论兰香草水煎液可有效改善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鼠血清中TXB_(2)、6-Keto-PGF_(1α)、E_(2)、PROG水平和子宫组织中PGF_(2α)、PGE_(2)、NO、Ca^(2+)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香草 寒凝血瘀证 原发性痛经 大鼠
下载PDF
益生菌老姜酵素改善大鼠寒凝血瘀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李丽娜 李晶 +3 位作者 李东红 余萍 矫艳平 陈雪娇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79-84,100,共7页
本文研究了以姜、红糖、大枣和低聚异麦芽糖为原料生产的老姜酵素对缓解由寒凝血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作用效果。通过建造寒凝血瘀大鼠模型,同步灌胃老姜酵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观察大鼠的体重等基本特征、扭体反应,测定... 本文研究了以姜、红糖、大枣和低聚异麦芽糖为原料生产的老姜酵素对缓解由寒凝血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作用效果。通过建造寒凝血瘀大鼠模型,同步灌胃老姜酵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观察大鼠的体重等基本特征、扭体反应,测定服用前后的子宫、卵巢和肾脏的脏器指数,血液流变学特性,分析其PGF_(2α)和PGE_(2)数值变化,Ca^(2+)超载量和氧化应激反应。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老姜酵素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改善大鼠的体重和基本指标,高剂量组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明显下降,血液黏度降低,说明老姜酵素有助于缓解寒凝血瘀引起的不良反应且对健康没有影响。高剂量组大鼠的PGF_(2α)、PGE_(2)比值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改善Ca^(2+)超载量,提升SOD酶活性。表明老姜酵素对寒凝血瘀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老姜酵素 寒凝血瘀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