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宿英英 范琳琳 +5 位作者 叶红 张艳 张运周 高岱佺 陈卫碧 吕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大面积脑梗死接受血管内低温治疗的患者22例。按发病6个月生存与否或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生存组(14例)和死亡组(8例),预后良好组(mRS0~4分,11例)和...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大面积脑梗死接受血管内低温治疗的患者22例。按发病6个月生存与否或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生存组(14例)和死亡组(8例),预后良好组(mRS0~4分,11例)和预后不良组(mRS5~6分,11例)。分析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22例患者诱导低温时间为(7.4±3.1)h,降温速度(0.66±0.40)℃/h;维持低温中位数时间24.0(20.5~72.0)h,最大温度偏差中位数0.2(0.1~2.0)℃,最大温度偏差≤0.3℃时长占维持低温时长的比率平均〉90%,15例患者低温过程中最大温度偏差≤0.3℃;恢复常温时间(36.0±13.9)h,复温速度(0.09±0.05)℃/h。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以及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各项温度相关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例发生低温操作技术实施意外(盐水腔破裂);4例患者发生低温仪器运转意外(6例次),其中3次电源松动和1次机器停止运转的持续时间长,并引起体温波动,幅度为0.4~0.7℃。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以及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低温操作意外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血管内低温技术的可操作性较好,但仍需提前做好低温治疗方案和各种意外事件处理预案,以保证低温治疗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温 人工 操作性 大面积脑梗死 血管内低温
下载PDF
血管内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宿英英 李霞 +6 位作者 高冉 李红亮 肖芬 高金霞 叶红 丁建平 王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对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48h内行血管内低温治疗,通过血管内热交换系统控制患者核心体温(膀胱温度)。这一过程包括诱导低温(目标温度为33~34℃)、维持低温(...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对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48h内行血管内低温治疗,通过血管内热交换系统控制患者核心体温(膀胱温度)。这一过程包括诱导低温(目标温度为33~34℃)、维持低温(维持目标温度24h)和恢复常温(24h恢复至36.5℃),同时监测低温期间的不良事件。低温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预后评估。结果①4例患者诱导低温时间中位数为6.5h(3.5—12.5h)。1例患者因寒战控制不理想而未能达到目标温度。②3例患者低温持续24h;1例患者因纠正脑疝而延长至48h。低温期间,3例患者核心体温最大偏差〈1℃;另1例患者核心体温最大偏差〈2℃,但温度偏差〈0.3℃时间占低温全程的80%-90%。③3例患者复温持续24h,1例患者复温持续13.5h。④低温期间非严重性不良事件共14件,2例低温前即形成脑疝的患者死亡。⑤3例存活患者低温治疗后3个月mRS分别为4、5、5分。结论血管内低温可操作性强,持续低温稳定、复温可控性强。低温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但其有效性尚需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温 人工 物理治疗技术 血管内低温
下载PDF
重症脑缺血患者行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护理实践与依据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芳 杨倩倩 +7 位作者 杨莘 李苗 魏娜 刘欣悦 王冉 阮石爽 王军 李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9期974-978,共5页
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近20年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技术的相关文献,对血管内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过程中诱导低温期、维持低温期和复温期不同阶段的护理操作内容与依据,以期促使神经重症护理人... 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近20年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技术的相关文献,对血管内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过程中诱导低温期、维持低温期和复温期不同阶段的护理操作内容与依据,以期促使神经重症护理人员早期、安全、有效地进行预防与实施护理,提高患者病情好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缺血 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 护理实践 依据
下载PDF
重症脑损伤患者行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中寒战的监测、干预及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曹闻亚 张鑫 +3 位作者 王蕊 陈晓杰 历静 李苗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2期58-62,共5页
血管内热交换是低温治疗的一种新型降温技术,通过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体外机及能插入机体下腔静脉的热交换导管,直接降低患者核心温度,达到低温治疗效果[1]。随着临床实践的开展,原有的深度低温(〈28℃)与中度低温(28~31℃)因其过多... 血管内热交换是低温治疗的一种新型降温技术,通过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体外机及能插入机体下腔静脉的热交换导管,直接降低患者核心温度,达到低温治疗效果[1]。随着临床实践的开展,原有的深度低温(〈28℃)与中度低温(28~31℃)因其过多的并发症已逐渐被临床所淘汰,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低温治疗目标值是32~35℃,即轻度低温[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损伤 血管内热交换 低温治疗 寒战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刚 李智 林凌 《生命科学仪器》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归纳了亚低温疗法的几种常见降温方法,从其适用的病人、降温的时间、对温度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详细的总结了基于热交换导管的血管内亚低温疗法,它的临床应用及其成果,最后指出了亚低温疗法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亚低温 血管内降温 热交换导管 冰毯 静脉灌注 退热剂
下载PDF
血管腔内降温新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高热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袁利群 贡志刚 兰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高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GCS评分为4~8分,伤后应用CoolGard体温控制系统以及Icy导管(全部导管均为美国ALSIUS公司提供)即:血管内降温技术。控制膀胱温度在35℃...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高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GCS评分为4~8分,伤后应用CoolGard体温控制系统以及Icy导管(全部导管均为美国ALSIUS公司提供)即:血管内降温技术。控制膀胱温度在35℃~36℃之间,持续3~7 d,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血常规、血气及血电解质。结果降温期间,患者体温能快速达到并维持在目标温度,临床评估无一例发生由血管内降温带来的并发症。4例患者中一例死亡,3例经积极救治意识状况转为清醒,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血管腔内降温新技术能迅速且平稳地将患者体温降到目标温度,无不良反应发生。对实施亚低温脑保护并进而改善患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亚低温 血管内降温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降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护理工作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鹏 《天津护理》 2015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相应护理工作量等方面的影响,寻求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所选患者分为血管内降温治疗组34例与体表降温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住院...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相应护理工作量等方面的影响,寻求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所选患者分为血管内降温治疗组34例与体表降温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住院总天数、ICU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以及护理工作量等指标。结果:两组在患者住院总时间、ICU住院天数以及护理工作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降温治疗能够减少患者ICU住院天数及住院总天数,且在此基础上能一定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与传统亚低温治疗相同的远期预后效果,同时显著减少了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血管内降温治疗 护理工作量
下载PDF
1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继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长时程血管内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魏京旭 常红 +3 位作者 曹闻亚 李苗 刘刚 田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630-2632,共3页
总结1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继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长时程血管内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经验,包括多学科诊疗团队协作,多设备一体化精准管理,目标化的持续动态监测;实施分阶段预见性护理干预;多方位严格要求,预防并发症,控... 总结1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继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长时程血管内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经验,包括多学科诊疗团队协作,多设备一体化精准管理,目标化的持续动态监测;实施分阶段预见性护理干预;多方位严格要求,预防并发症,控制感染发生;超早期康复锻炼,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肺动静脉畸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血管内低温 护理
下载PDF
治疗性低温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花伟龙 张磊 +9 位作者 李翯 刘鹏 张永鑫 李子付 沈红健 邢鹏飞 张永巍 洪波 杨鹏飞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6,共6页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即使血管成功再通,仍有一部分患者预后不良。治疗性低温是目前极具研究价值的神经保护方法,其有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潜力,但疗效尚不确切。本文就治疗性低温用于急性缺...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即使血管成功再通,仍有一部分患者预后不良。治疗性低温是目前极具研究价值的神经保护方法,其有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潜力,但疗效尚不确切。本文就治疗性低温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治疗性低温 神经保护
下载PDF
血管内亚低温联合模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志伟 李保林 +5 位作者 贾宝辉 徐兰娟 李成建 彭月丽 刘静 吴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22期2512-25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亚低温联合模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6-03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建档顺序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与支持治疗,有手术指征者采... 目的探讨血管内亚低温联合模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6-03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建档顺序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与支持治疗,有手术指征者采取急诊开颅手术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血管内亚低温+模拟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水平,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观察组脑组织氧分压水平较对照组提高,颅内压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随访,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NIHSS、DR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且恢复良好率39. 13%(18/46)高于对照组17. 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后12个月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联合采用血管内亚低温与模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改善其颅内压,促进其脑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良好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血管内亚低温 模拟高压氧 颅内压 神经功能 脑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玉霞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予以血管内亚低温治疗和相应基础治疗,检测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及维持目标体温的稳定性,记录不同时间点的颅内压(ICP)、治疗前后的格拉斯... 目的探讨血管内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予以血管内亚低温治疗和相应基础治疗,检测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及维持目标体温的稳定性,记录不同时间点的颅内压(ICP)、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为(136±42)min,仅有(6.20±1.68)%的测量值偏离目标体温;患者ICP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复温后可保持在正常范围,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GCS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少且经治疗后均可控制。结论血管内亚低温疗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目标体温,且稳定性强,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意识状态,且无严重并发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低温自体血靶向回输对于非人灵长类脑卒中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健 徐率立 +15 位作者 Hangil Lee 吴隆飞 何小夺 赵文博 张默 马艳辉 丁玉川 付永娟 吴川杰 李明 姜缪文 程化坤 李胜利 马挺 吉训明 吴迪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4期1556-1566,M0004,共12页
近几十年来,虽然研究已经证明治疗性低温在啮齿类动物脑卒中模型中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临床转化却未能成功.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物学差异以及转化研究中治疗性低温诱导难以有效实施.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缺血再... 近几十年来,虽然研究已经证明治疗性低温在啮齿类动物脑卒中模型中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临床转化却未能成功.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物学差异以及转化研究中治疗性低温诱导难以有效实施.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缺血再灌注模型的选择性治疗性低温疗法,即将自体血于体外循环中冷却,在血管再通后立即通过微导管向缺血区域回输低温自体血.低温自体血将目标脑区迅速冷却至34℃以下,而核心温度可以维持在36℃左右.低温自体血回输减少了梗死面积,保留了白质完整性,改善了神经功能且未引发低温相关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脑卒中模型中,通过冷自体输血诱导治疗性低温是一种可行、快速和安全的方法.这提示低温自体血靶向回输是一种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新型低温脑保护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 非人灵长类动物 缺血区域 血管再通 神经保护作用 自体输血 微导管 核心温度
原文传递
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黄国敏 马明远 +4 位作者 张云海 区智凤 胡惠娟 赖慧晶 冼凤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配合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目标体温35℃,降温持续时间3~5 d,复温采取自然复温法,控制复温0.1~0.5℃/h,复温至36.0~37.3℃.比较2组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维持目标体温过程的稳定性、寒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心律失常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躁动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72 h后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及护士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降温速度、达目标体温时间、维持目标体温过程的稳定性分别为(1.3±0.2)℃/h、(2.3±0.2)h、(6.5±1.8)%,对照组分别为(0.5±0.1)℃/h、(3.6±0.6)h、(11.3±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2.112、2.408,P〈0.05).观察组寒战、心律失常、皮肤损伤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3.33%(11/33)、9.09%(3/33)、6.06%(2/33)、27.27%(9/33),对照组分别为84.85%(28/33)、15.15%(5/33)、33.33%(11/33)、54.55%(1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2.733,P〈0.05).观察组治疗72 h后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体温、GCS评分分别为(68.31±3.73)次/min、(16.60±1.52)次/min、(136.35±3.71)mmHg(1 mmHg=0.133 kPa)、(34.61±1.05)℃、(9.91±4.05)分,对照组分别为(58.31±3.62)次/min、(19.81±1.83)次/min、(150.66±2.70)mmHg、(35.65±1.36)℃、(7.63±3.1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5~3.035,P〈0.05).观察组更换冰块时间及翻身时间分别为(14.03±3.11)、(15.08±3.07)min/h,对照组分别为(38.12±2.70)、(26.16±2.54)min/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6、3.021,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16例,轻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1例,对照组分别为6、11、9、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P〈0.05).结论 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有效维持目标体温、相关并发症少、改善生命体征及减少护士工作量等优势,因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 血管内降温
原文传递
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董瑞国 刘春风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常规全身体表降温诱导亚低温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降温方法,目前已在欧美诸多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应用。它具有诱导过程快、温度维持精确和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特点。文章对其技术原理和... 常规全身体表降温诱导亚低温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降温方法,目前已在欧美诸多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应用。它具有诱导过程快、温度维持精确和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特点。文章对其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现状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血管内降温 卒中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血管内降温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康 马青变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11-514,共4页
亚低温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体温管理技术,由于其能够改善危重症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预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骤停复苏后治疗、脑卒中及颅脑损伤等领域。根据诱导体温下降的方式不同,亚低温治疗主要分为:体表降温、静脉输注冰盐水和... 亚低温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体温管理技术,由于其能够改善危重症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预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骤停复苏后治疗、脑卒中及颅脑损伤等领域。根据诱导体温下降的方式不同,亚低温治疗主要分为:体表降温、静脉输注冰盐水和血管内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降温 亚低温治疗 心脏骤停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低温对猪心肺复苏模型脑保护中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红 李春盛 丁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5-629,共5页
目的:通过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模型,观察复苏后72 h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电解质的动态变化,以及低温治疗(hypothermia therapy)12 h对各指标的影响,为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TH)在脑复苏中的临... 目的:通过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模型,观察复苏后72 h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电解质的动态变化,以及低温治疗(hypothermia therapy)12 h对各指标的影响,为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TH)在脑复苏中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更为确凿有力的依据。方法制作了标准的猪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8 min模型,复苏成功动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温组和 MTH 组,MTH 组在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立即以1℃/h速率给予血管内降温,核心温度达33℃后维持12 h,继之以0.5℃/h速率被动复温至38℃。复苏成功后24 h和72 h以双盲法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对猪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分,且分别动态观察两组在心脏停搏前、复苏成功后0.5 h、复苏成功后6 h、复苏成功后12 h、复苏成功后24 h和复苏成功后72 h血清钾和钠离子水平。结果ROSC成功率为84.2%,MTH 组24 h 和72 h 存活率分别为75%和62.5%,常温组分别为37.5%和25%,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TH组和常温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平均动脉压、心排量、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组在复苏后24 h血清钾明显低于常温组(3.41&#177;0.11)(P<0.01),各个检测时间点两组者血清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趋势比较两组血清钠和血清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组的NDS在24 h和72 h分别为112.5(98.75~126.25)和61(50~75),常温组分别为230(225~235)和207.5(165~250),低温组的NDS均显著低于常温组(P<0.01)。结论低温对血清钾钠的影响不大,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因此低温治疗在临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 低温疗法 血管内降温 血流动力学 自主循环恢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低温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园园 张新江 段作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1028-1032,共5页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血管内低温对缺血性卒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从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对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低温治疗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低温 人工 血管内手术
原文传递
选择性动脉内冷盐水灌注联合血管内再灌注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性和可行性初步研究
18
作者 朱双根 李归宿 +3 位作者 林富 陈劲松 李常玉 朱武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07-412,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选择性动脉内冷盐水灌注联合血管内再灌注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8 h内的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且血管内治疗后... 目的 初步探讨选择性动脉内冷盐水灌注联合血管内再灌注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8 h内的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且血管内治疗后成功再通,并在再通后通过指引导管经同侧责任血管输注冷生理盐水(10℃,33 ml/min,持续30 min)的患者.结果 共纳入20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年龄中位数67岁(四分位数间距53~80岁),15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中位数为300 min(四分位数间距260~360 min).灌注冷盐水期间,肛温最低仅下降0.1℃,灌注完成后5 min内恢复至灌注前温度.未观察到与动脉内低温有关的并发症.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位数由术前的21分(四分位数间距15~25分)显著下降至15分(四分位数间距10~16分)(Z=-4.549,P〈0.001).结论 选择性动脉内冷盐水灌注联合血管内再灌注治疗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血管内手术 血栓溶解疗法 血栓切除术 支架 低温 人工 氯化钠 输注 动脉内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