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损伤特征向量谱的桩板式挡土墙损伤预警 被引量:5
1
作者 徐乾 陈建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53-2057,共5页
对结构动力系统响应信号间的虚拟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小波包频带能量谱,引入剩余频带的概念,创建特征频带向量谱,并在特征频带向量谱的基础上构建损伤特征向量谱。当损伤特征向量谱为零向量时,挡土墙不存在损伤;当损伤特征... 对结构动力系统响应信号间的虚拟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小波包频带能量谱,引入剩余频带的概念,创建特征频带向量谱,并在特征频带向量谱的基础上构建损伤特征向量谱。当损伤特征向量谱为零向量时,挡土墙不存在损伤;当损伤特征向量谱为非零向量时,挡土墙存在损伤。为了量化挡土墙的损伤状态,提出2个损伤预警指标:能量比均方差D_(IS)和能量比变异系数C_(Ⅳ)。对某桩板式挡土墙进行锤击振动试验,通过损伤预警指标对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挡土墙进行损伤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DIS=0,C_(Ⅳ)=0时,挡土墙不存在损伤;随着D_(IS)和C_(Ⅳ)的增大,挡土墙的损伤程度增大。因此,预警指标D_(IS)和C_(Ⅳ)不但可诊断挡土墙是否存在损伤,而且可识别挡土墙的损伤程度,可用于挡土墙结构的损伤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预警 挡土墙 特征频带向量谱 损伤特征向量谱 能量比均方差 能量比变异系数
下载PDF
损伤状态下某桩板式挡土墙稳定性预警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乾 杨超 +1 位作者 郭鸿 郭光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3,共7页
为了探究受损挡土墙结构的稳定性预警方法,首先分析挡墙-土体系统受力状态和土压力与挡墙稳定性及土体基床系数之间的关系;其次基于小波包频带能量谱分析,提出损伤预警指标——能量比变异系数(ERVC);然后分析ERVC、土压力及挡墙稳定性... 为了探究受损挡土墙结构的稳定性预警方法,首先分析挡墙-土体系统受力状态和土压力与挡墙稳定性及土体基床系数之间的关系;其次基于小波包频带能量谱分析,提出损伤预警指标——能量比变异系数(ERVC);然后分析ERVC、土压力及挡墙稳定性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一种用于损伤状态下的挡墙结构稳定性预警方法,即通过ERVC预警挡墙的稳定状态;最后以某桩板式挡墙为例,建立墙-土系统简化力学模型及其有限元模型,并修正有限元模型参数,得到墙-土系统基准有限元模型,以验证该预警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ERVC增大,挡墙稳定性逐渐降低;当ERVC达到界限值时,挡墙进入临界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稳定性预警 土压力 损伤预警指标 能量比变异系数(ervc) 基准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配置自复位耗能跨低多层钢框架体系的能量系数
3
作者 张还阳 柯珂 +1 位作者 汪梦甫 任志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81,共8页
利用超弹性SMA螺栓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特性,将其引入到耗能跨而构建“自复位耗能跨”,基于既有的节点试验研究结果对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以具有旗形滞回特征的单自由度体系为工具,对配置自复位耗能跨低... 利用超弹性SMA螺栓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特性,将其引入到耗能跨而构建“自复位耗能跨”,基于既有的节点试验研究结果对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以具有旗形滞回特征的单自由度体系为工具,对配置自复位耗能跨低多层钢框架体系的能量系数进行推导。能量系数可以合理量化具有旗形滞回规则结构的峰值响应需求,能量系数越低,表明地震动下结构的峰值响应越低。为了阐明滞回参数对能量系数的影响,对具有不同滞回参数组合可代表低多层结构的等效SDOF体系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分析,参数组合包括周期、屈服后刚度比、延性系数及能量比。同时对能量系数的离散性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能量系数及能量系数的离散性受结构周期、屈服后刚度比及延性系数影响较大,受能量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耗能跨 能量系数 屈服后刚度比 能量比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变厚钢剪切板阻尼器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应万明 束文辉 蓝声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258,共6页
当宽高比和宽厚比在一定范围时,传统的(等厚)钢剪切板阻尼器(SPD)应力状态可视为纯剪切状态;而且,由于应力集中,SPD中板的四角点先屈服,再向对角方向发展(即呈X型对角线发展)。为改进SPD的减震行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厚钢剪切板阻尼器(... 当宽高比和宽厚比在一定范围时,传统的(等厚)钢剪切板阻尼器(SPD)应力状态可视为纯剪切状态;而且,由于应力集中,SPD中板的四角点先屈服,再向对角方向发展(即呈X型对角线发展)。为改进SPD的减震行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厚钢剪切板阻尼器(VTSPD)。VTSPD的中间截面厚度最小,往上、下两边方向厚度呈二次抛物线变化。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发现VTSPD的广义屈服剪力更接近于纯剪切板的理论值,截面塑性发展更优越,且具有更强的变形能力。进一步,对VTSPD的最大与最小厚度比T/t(称为截面变异系数)和宽厚比b/t取值进行了研究。通过位移加载下VTSPD的数值分析,发现当宽厚比在20<b/t<50和截面变异系数T/t≥1.8时,VTSPD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厚钢剪切板阻尼器 二次抛物线变化 截面变异系数 宽厚比 广义屈服剪力 滞回耗能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solar resource at a site in south-east Norway
5
作者 Muyiwa S. ADARAMOLA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375-381,共7页
Globally, solar energy is expected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hanging face of energy economies in the near future. However, the variability of this resource has been the main barrier for solar energy developme... Globally, solar energy is expected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hanging face of energy economies in the near future. However, the variability of this resource has been the main barrier for solar energy development in most loc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bility of solar radiation using the a 10-year (2006 to 2015) data collected at Sorhs meteor- ological station located at latitude 59° 39' N and longitude 10° 47'E, about 93.3 m above sea level (about 30 km from Oslo), in south-eastern part of Norway. It is found that on annual basis, the total number of days with a global solar radiation of less than 1 kWh/(m2.d) is 120 days while the total number of days with an expected global solar radiation greater than 3 kWh/(m2.d) is 156 days (42.74%) per year. The potential energy output from a horizontally placed solar collector in these 156 days is approximately 75% of the estimated annual energy output. In add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r-annual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e global solar radiation is 4.28%, while that of diffuse radiation is 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global solar radiation diffuse ratio ALBEDO PV energy syste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