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最优多模式集成方法在我国重污染区域PM2.5浓度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天航 王继康 +5 位作者 张恒德 张碧辉 吕梦瑶 江琪 迟茜元 栾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20-530,共11页
为了提高我国重污染区域PM2.5浓度预报准确率,基于4套国家级以及区域环境气象业务中心发展和维护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通过均值集成、权重集成、多元线性回归集成和BP-ANNs集成分别建立集成预报,在实时预报效果评估基础上,建立了最... 为了提高我国重污染区域PM2.5浓度预报准确率,基于4套国家级以及区域环境气象业务中心发展和维护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通过均值集成、权重集成、多元线性回归集成和BP-ANNs集成分别建立集成预报,在实时预报效果评估基础上,建立了最优多模式集成预报。对2015—2016年预报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个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均值和权重集成对预报偏差的改进幅度有限,但多元线性回归、BP-ANNs和最优集成能较大幅度降低预报偏差;最优集成预报与观测值间的归一化平均偏差(NMB)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10%和10~70μg/m^3,且在更多的站点表现出强相关性,但依然低估了高污染等级的PM2.5浓度。对2018年2月25日—3月4日京津冀地区污染过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最优集成能较好预报出该过程中PM2.5浓度的变化趋势和量级;在北京、石家庄和郑州3个代表城市中,预报和观测值间的NMB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26%^-4%和0.49~0.77;最优集成对轻度污染及中度污染的TS评分为0.39~0.73,重度污染及以上TS评分为0.13~0.30,能为预报员提供客观参考,但对污染峰值的预报能力还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ANNs 多模式集成 最优集成 pm2.5浓度预报
下载PDF
2006-2013年CMIP5模式中国降水预估误差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蓓 戴新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994,共14页
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10个模式模拟结果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气候研究机构(CRU)的最新降水格点分析资料比较,评估了三种典型浓度路径(RCPs)排放情景下模式集合对2006-2013年中国降水预估误差,结果发现模式间... 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10个模式模拟结果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气候研究机构(CRU)的最新降水格点分析资料比较,评估了三种典型浓度路径(RCPs)排放情景下模式集合对2006-2013年中国降水预估误差,结果发现模式间年降水预估在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差异较明显,在沿海地区模式降水估计偏少,在西部和北方大部分地区偏多;冬半年大部分地区模式降水明显偏多,部分地区甚至偏多一倍以上;夏半年东部季风区降水估计偏少,但西部仍然偏多。模式降水误差随时间变化,夏半年误差变化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东部地区,冬半年在东北南部、华东及华南等地。此外,提高排放情景对年降水量估计影响明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的部分地区,加剧了西北模式降水估计偏多程度,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大。El Ni?o与La Ni?a年的模式降水误差分布相似,仅在沿海部分地区和华北北部差异较明显,逐年误差分布特征也与此相似。各种误差的对比分析表明,模式降水误差可能多来自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如积云对流参数化、固体降水物理过程、地形处理及分辨率等。这些误差特征说明,直接使用CMIP5模式集合情景输出资料估计未来降水的方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必须对其进行评估,以降低潜在用户或决策者们制定未来规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降水 CMIP5 RCPs 排放情景 集合预估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南京市一次雾霾天气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8
3
作者 彭舒龄 周树道 +2 位作者 王敏 任尚书 沈奥 《干旱气象》 2018年第2期282-289,共8页
利用南京及其附近地区地面常规气象要素、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逐时观测资料,以及CALIPSO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南京站探空廓线等资料,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等方法,对2016年12月4—9日南京... 利用南京及其附近地区地面常规气象要素、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逐时观测资料,以及CALIPSO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南京站探空廓线等资料,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等方法,对2016年12月4—9日南京地区的一次雾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雾霾天气过程具有区域性特征,南京上空气溶胶以沙尘型、污染沙尘型和污染大陆型为主,污染物主要来自西北方向的输送和本地的人为污染。地面弱高压均压场与高空稳定的天气形势叠加是此次雾霾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同时南京上空盛行辐散下沉气流,下沉增温有利于逆温层的维持,使雾霾天气得以发展;偏北风携带的冷空气南下,正涡度平流控制南京上空,有利于雾霾的减弱消散,同时温度平流也影响了水汽凝结和相对湿度状况,进而使能见度发生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颗粒物PM 2.5质量浓度 天气形势 HYSPLIT模式
下载PDF
基于后向轨迹模式的豫南地区冬季PM 2.5来源分布及传输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高阳 韩永贵 +1 位作者 黄晓宇 韩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8-548,共11页
为研究2017年12月—2018年2月冬季不同来源区域对豫南地区ρ(PM 2.5)的贡献影响及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模拟了豫南地区冬季24 h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ρ(PM 2.5)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以豫南地区为受点的各月份... 为研究2017年12月—2018年2月冬季不同来源区域对豫南地区ρ(PM 2.5)的贡献影响及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模拟了豫南地区冬季24 h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ρ(PM 2.5)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以豫南地区为受点的各月份PM 2.5不同轨迹的输送特征,并使用潜在源贡献(PSCF)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识别了豫南地区冬季PM 2.5的潜在贡献源区及贡献大小.结果表明:①信阳市空气质量最好,其次为驻马店市,南阳市空气质量最差;南阳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ρ(PM 2.5)分别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75μg m 3)的1.5、1.2和1.2倍,ρ(PM 2.5)日变化均呈双峰特征.②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豫南地区主要受到来自西北和东北方向长距离传输和正南方向较短距离输送的影响.③潜在源区分析表明,除豫南地区及周边市县本地污染贡献外,冀鲁豫交界区域、陕鄂交界区域、陕西省中西部、湖北省东北部和西部、河南省中北部、山东省南部是影响豫南地区ρ(PM 2.5)的主要潜在源区.研究显示,豫南地区PM 2.5污染过程除了与地形条件、本地污染源排放有关外,来自东北、西北传输通道城市的远距离输送和南部的近距离传输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后向轨迹模式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PSCF)分析法 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 豫南地区
下载PDF
PM2.5 concentration estimation u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被引量:2
5
作者 Zhenyu Luo Feifan Huang Huan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85-93,共9页
Surface monitoring, vertical atmospheric column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using chemical transportation models are three dominant approaches for perception of fine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less than 2.5 micrometers(... Surface monitoring, vertical atmospheric column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using chemical transportation models are three dominant approaches for perception of fine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less than 2.5 micrometers(PM2.5) concentration. Here we explored an imagebased methodology with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an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to extend the ability on PM2.5 perception. Using 6976 images combined with daily weather conditions and hourly time data in Shanghai(2016), trained by hourly surface monitoring concentrations, an end-to-end model consisting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 was constructed.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and the R-squared for PM2.5 concentration estimation using our proposed method is 3.56, 10.02, and 0.85 respectively. The transferabil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networks trained in Shanghai, fine-tuned with only 10% of images in other locations, achieved performances similar to ones from trained on data from target locations themselves. The sensitivity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image to PM2.5 concentration was also quantifi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eature importance in GBM. All the required inputs in this study are commonly available, which greatly improved the accessibility of PM2.5 concentration for placed and period with no surface observation. And this study makes an exploratory attempt on pollution monitoring using graph theory and deep learning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Hybrid model pm2.5concentration
原文传递
基于时空融合的缺失值填补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思凡 竹翠 +1 位作者 朱文军 赵枫朝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提升PM 2.5浓度预测精度,提出基于时空融合与缺失值填补的预测方法。抓住时空相关性,以历史气象和PM 2.5浓度数据作为输入,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人工神经网络从时空两个维度对未来一小时PM 2.5水平进行预测,用模型树进行融合。由... 为提升PM 2.5浓度预测精度,提出基于时空融合与缺失值填补的预测方法。抓住时空相关性,以历史气象和PM 2.5浓度数据作为输入,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人工神经网络从时空两个维度对未来一小时PM 2.5水平进行预测,用模型树进行融合。由于数据集中存在大量的连续缺失数据,为弥补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所提算法对预测模型进行辅助。实验结果表明,时空融合比单维度单模型的预测表现更佳,提出的填补算法使预测误差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浓度预测 时空融合 缺失值填补 神经网络 模型树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冬季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玲 赵巧华 汪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76-383,共8页
利用NCEP/NCAR和FNL再分析资料,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探讨了2014年1月18日~25日长三角城市群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成因以及污染物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随着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的升高,大气能见度明显降低。2... 利用NCEP/NCAR和FNL再分析资料,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探讨了2014年1月18日~25日长三角城市群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成因以及污染物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随着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的升高,大气能见度明显降低。2014年1月影响我国的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弱,导致重污染期间冷空气活动偏弱;此外,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限制垂直运动的发生、发展。上述因素有利于长三角地区污染物在近地面层堆积,导致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发展。污染物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扩散。低空气温低时,不易形成对流,促使污染物在长三角地区堆积。HYSPILT模式模拟显示污染物主要来自山西、河北一带,以平流和弱辐散的方式向长三角地区输送。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可较好地模拟出PM2.5浓度的变化过程,可用作长三角城市群重污染天气预报的业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重污染天气 pm2.5浓度 WRF-Chem模式
下载PDF
北京市冬季PM_(2.5)浓度变化特征及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熊俊丽 李彩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33-538,共6页
基于北京市2017年1月的每小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探讨了北京市PM_(2.5)的小时浓度与区域浓度变化特征,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构建了12个监测点的PM_(2.5)与PM10及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北京市PM_(2.5)浓度的小时变化趋势为... 基于北京市2017年1月的每小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探讨了北京市PM_(2.5)的小时浓度与区域浓度变化特征,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构建了12个监测点的PM_(2.5)与PM10及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北京市PM_(2.5)浓度的小时变化趋势为晚间高(18:00—次日07:00),白天低(08:00—17:00)。怀柔镇、定陵及昌平镇3个监测点的PM_(2.5)月平均浓度较低,为78~94μg/m3,其余监测点为106~128μg/m3。PM10及主要气态污染物与PM_(2.5)浓度的相关性为PM10>CO>NO2>O3>SO2,12个监测点的PM_(2.5)浓度估算模型调整系数(Radj2)均达到0.96以上,标准误差(SE)为13.6~24.5,利用各监测点估算模型预测该监测点的PM_(2.5)浓度效果较好,而估算其他监测点的PM_(2.5)浓度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气态污染物 估算模型 多元逐步回归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精细模式气溶胶与WRF模式估算PM_(2.5)质量浓度
9
作者 韦耿 侯钰俏 +1 位作者 韩佳媚 查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74,共9页
将气象要素加入到基于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的近地面大气颗粒物浓度估算是目前热门的技术手段之一。获取了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3月—2019年2月期间的AOD,精细模式分数(fine-mode fraction,FMF)和PM_(2.5)质量浓度数... 将气象要素加入到基于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的近地面大气颗粒物浓度估算是目前热门的技术手段之一。获取了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3月—2019年2月期间的AOD,精细模式分数(fine-mode fraction,FMF)和PM_(2.5)质量浓度数据,并结合天气研究和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WRF)模式得到的气象模拟数据,对南京市PM_(2.5)的质量浓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相比于AOD与PM_(2.5)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FMF校正得到的精细气溶胶光学厚度AODf与PM_(2.5)的相关性分析能够取得更高的拟合系数,R2最高达到0.40。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引入含不同高度的气象因子对PM_(2.5)质量浓度建立反演模型,得到的拟合系数与各误差指标均优于仅含近地面气象因子的模型,表明PM_(2.5)质量浓度受到多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能较好地为利用多源数据反演PM_(2.5)质量浓度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FMF WRF模式 PM_(2.5) 质量浓度估算
下载PDF
2000~2019年中国PM2.5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夏晓圣 汪军红 +1 位作者 宋伟东 程先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32-4843,共12页
本研究利用PM2.5实测数据、MERRA-2 AOD与PM2.5再分析数据、气象因子和夜间灯光等数据,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梯度提升、随机森林模型和Stacking模型融合技术提出了PM2.5浓度组合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年、季、月尺度综合分析了2000~2019... 本研究利用PM2.5实测数据、MERRA-2 AOD与PM2.5再分析数据、气象因子和夜间灯光等数据,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梯度提升、随机森林模型和Stacking模型融合技术提出了PM2.5浓度组合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年、季、月尺度综合分析了2000~2019年中国PM2.5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组合模型实现了中国2000年以来PM2.5逐月浓度的可靠估算.(2)2000~2019年中国PM2.5年均浓度呈快速增加→保持稳定→显著下降的趋势,2007年和2014年分别为增加到稳定和稳定到下降的转折点.PM2.5月均浓度呈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最小值在7月,最大值在12月.(3)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奠定了中国PM2.5浓度年度空间格局变化的基础,气象条件的逐月变化决定了PM2.5浓度月度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基调.(4)2000~2014年中国PM2.5浓度的标准差椭圆中心向东移动,2014~2018年椭圆中心向西移动.1~3月椭圆中心向西移动,4~9月椭圆中心先北移后南移,9~12月椭圆中心向东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组合估算模型 多时间尺度 时空演化特征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