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e“Internet+”tactics the key to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s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ichuan Province 被引量:4
1
作者 Xiang Yin Zhiyi Meng +2 位作者 Xin Yi Yong Wang Xia Hua 《Financial Innovation》 2021年第1期635-653,共19页
China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alleviate poverty in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targeted achieving the poverty-alleviation task by the end of 2020.Aba,Ganzi,and Liangshan,three of the poorest ethnic prefectures i... China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alleviate poverty in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targeted achieving the poverty-alleviation task by the end of 2020.Aba,Ganzi,and Liangshan,three of the poorest ethnic prefectures in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have all implemented“Internet+”tactics since 2013,which have ha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increasing family revenues by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encouraging the large-scale use of e-commerce.This paper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 whether“Internet+”tactics play a key rol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ichuan’s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to propose further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e-commerce practice.To this end,we conduct an analysis using the framework of classic growth theory and use panel data from 2000 to 2018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CII)and a set of poverty-alleviation indicators,including local GDP growth rate(LGGR),local government revenue(LGR),and per-capita income of residents(PCI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engthening CII improves the PCIR and local economic growth,playing a key role in poverty alleviation.However,the stimulation of CII on LGGR and LGR wanes as time passes.More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actions will be need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urrent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ose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verty alleviation internet+”Tactics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Empirical analysis
下载PDF
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黄国庆 况鲜洁 +2 位作者 时朋飞 刘钇 张苏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8期1258-1269,共12页
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阶段。基于修正的可持续旅游生计理论,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定量测度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成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经... 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阶段。基于修正的可持续旅游生计理论,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定量测度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成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经济、文化、社会、环境4个层面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步调一致,但是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的水平,制约了4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②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制度资本、社会资本,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本文从优化经济与人力资本、完善制度与自然资本、强化文化和社会认同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新中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实践逻辑
3
作者 杨建忠 廖声涛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3-89,共7页
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是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扶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对促进区域间教育共同发展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新中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政策变迁主要经历了探索初创、形成发展、深化完善三个主要阶段,呈现出区域... 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是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扶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对促进区域间教育共同发展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新中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政策变迁主要经历了探索初创、形成发展、深化完善三个主要阶段,呈现出区域持续扩大、主体日益具体多元、内容形式不断丰富的特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注重政策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实施教育反贫困治理,有为政府协调各方,强化检查督导确保实施成效是新中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基础教育 对口支援 教育扶贫 教育协作 民族地区
下载PDF
农业科技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4
作者 张雄 龚一耘 +5 位作者 周评平 陈沧桑 王军 吴海军 蒋馨 杨双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6-1392,共7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起着关键作用。四川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起着关键作用。四川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高能级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平台提升科技供给水平,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完善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体系,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六个方面入手,实现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精准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四川省
下载PDF
民族地区从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5
作者 莫炳坤 李资源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9,共8页
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地区在摆脱绝对贫困之后必须接续走向共同富裕。在理论逻辑上,民族地区从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诉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 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地区在摆脱绝对贫困之后必须接续走向共同富裕。在理论逻辑上,民族地区从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诉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实践逻辑上,民族地区从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其实践基点在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其实践展开体现为促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其实践归宿在于通过不断夯实物质基础、价值基础、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从理论与实践的双层逻辑审视民族地区从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可以呈现出民族地区从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性与实践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摆脱贫困 共同富裕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
6
作者 许云斐 杜玺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5-105,共11页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主题,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主题,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关涉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度和效益,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例,分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全面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实施方式、目标对象、侧重方面探寻逻辑框架,总结白沙黎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战获得的成果以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改进问题的措施,以期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衔接路径 民族地区
下载PDF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志智双扶”问题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汪三贵 胡骏 徐伍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1,191,共8页
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高度耦合,是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针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精神贫困和素质贫困凸显的特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应更加注重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将脱贫攻坚同扶志、扶... 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高度耦合,是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针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精神贫困和素质贫困凸显的特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应更加注重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将脱贫攻坚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扶贫先扶志,针对民族地区部分贫困群众缺乏脱贫志气的问题,需在找准原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内生动力;扶贫必扶智,针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能力不足的问题,需从教育扶贫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只有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才能持久,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脱贫攻坚 扶志 扶智 精神扶贫
下载PDF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治理:内涵、特征与策略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丽君 罗玲 吴本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破解深度贫困难题是当前脱贫攻坚最主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我国深度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主要表现为贫困发生率高、脆弱性程度高、返贫风险高,其根源是文化差异。民族地区存在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边民三... 破解深度贫困难题是当前脱贫攻坚最主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我国深度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主要表现为贫困发生率高、脆弱性程度高、返贫风险高,其根源是文化差异。民族地区存在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边民三种特殊贫困群体,扶贫面临要素和资源变现能力、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基层扶贫队伍服务能力的限制,且对基本公共服务关注不够。深度贫困民族地区高标准扶贫可能会产生"福利陷阱",容易导致"农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因此,要在现有扶贫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社会文明建设,准确评估建档立卡贫困户脆弱性,以控制返贫风险,针对特殊贫困群体采取差异化扶贫措施,开展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完善生态补偿体系,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强基层扶贫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扶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 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特性
下载PDF
历史地理空间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六盘山地区陕西回族后裔文化生活考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光华 滑小莉 +1 位作者 党晓红 刘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31,共8页
六盘山地区生活着大量陕西回民后裔,受地理、历史空间以及经济结构、人口结构、教育结构等因素制约,其在自身文化形态、文化建设、文化消费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与公共文化缺乏协调发展,外在的改善"文... 六盘山地区生活着大量陕西回民后裔,受地理、历史空间以及经济结构、人口结构、教育结构等因素制约,其在自身文化形态、文化建设、文化消费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与公共文化缺乏协调发展,外在的改善"文化贫困"能力和内在的改善"贫困文化"动力不足。研究六盘山地区陕西回族后裔"文化致贫"原因和治贫策略,需要从地理历史空间视角探讨文化模式形成的诸多自然、社会因素,研究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协调发展问题,重点解决文化"扶志"和教育"扶智"两大关键问题,引导回族群众走出历史文化和地理空间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民族地区 陕西回民后裔 贫困文化 宗教文化 文化扶贫
下载PDF
民族地区县域旅游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大鹏 王巧巧 +1 位作者 涂精华 李亚娟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共16页
已有民族旅游减贫文献主要探讨绝对贫困问题,鲜有兼顾相对贫困是否减轻的研究。文章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构建一个整合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旅游减贫分析框架,并利用2007—2019年我国75个民族自治县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民族地区... 已有民族旅游减贫文献主要探讨绝对贫困问题,鲜有兼顾相对贫困是否减轻的研究。文章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构建一个整合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旅游减贫分析框架,并利用2007—2019年我国75个民族自治县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民族地区县域旅游减贫效应。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县域旅游发展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民族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绝对贫困减缓效应明显;同时,相对贫困程度较深的县域旅游发展具有较好的包容性特征,对相对低收入居民的带动作用更大,有利于减轻相对贫困。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汉族居民,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居民收入的增长效应偏低,表明民族地区县域旅游减贫效应中存在明显的族群差异。文章为后脱贫时代民族地区包容性旅游减贫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民族地区 包容性增长
下载PDF
生态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户精准扶贫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邱守明 唐雪琼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0,137,共5页
通过对云南省4个试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周边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发现生态旅游发展能够有效增加农户家庭的收入,其中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农户更加依赖生态旅游的发展,高收入农户对生态旅游发展没有依赖,生态旅游发展的精准扶... 通过对云南省4个试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周边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发现生态旅游发展能够有效增加农户家庭的收入,其中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农户更加依赖生态旅游的发展,高收入农户对生态旅游发展没有依赖,生态旅游发展的精准扶贫效应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精准扶贫 效应
下载PDF
巩固提升阶段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关键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郑瑞强 曹国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4,共7页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注重贫困退出与强化减贫成效维持与增进"的巩固提升阶段。准确把握巩固提升阶段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阶段性特征,深刻剖析精准扶贫进程中"手段目标化、局部系统替代、适应期生计可持续发...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注重贫困退出与强化减贫成效维持与增进"的巩固提升阶段。准确把握巩固提升阶段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阶段性特征,深刻剖析精准扶贫进程中"手段目标化、局部系统替代、适应期生计可持续发展、流动贫困人口管理接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等关键问题,藉此提出巩固提升阶段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治理优化策略:准确把握精准扶贫政策蕴含,创新全域扶贫理念;开展生产力布局空间重构,顺畅资源跨域空间传导,注重要素流动增益;关注脱贫人口适应期生计风险防范,注重内生动力激发,健全长远生计保障;厘清城乡贫困关联,推进城乡贫困人口协同治理;坚持改革创新与机制完善,健全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扶贫开发 治理策略 空间重构
下载PDF
2020年后民族地区持续性减贫路在何方?——基于湖北省恩施州精准脱贫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志章 杨志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时间节点。从时间维度来看,尽管我国将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既定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贫困的终结,相反我国将迎来一场持续的减贫任务。后小康社会的贫困...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时间节点。从时间维度来看,尽管我国将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既定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贫困的终结,相反我国将迎来一场持续的减贫任务。后小康社会的贫困将表现出不同的贫困视野和发展逻辑,减贫工作需要具有新思维、注入新内涵、探索新模式、设计新路径。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结合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域的现实问题,探讨2020年后减贫路径的走向及预期问题,以期为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制定新时代转型背景下的减贫战略,夯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 恩施州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秦巴山贫困片区320名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雪 傅新红 刘国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性,能促进农户脱贫增收。通过对四川省秦巴山贫困片区5市11个样本县的320名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贫困地区独有特征,构建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性,能促进农户脱贫增收。通过对四川省秦巴山贫困片区5市11个样本县的320名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贫困地区独有特征,构建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不高,是否有非农或村干部经历、家庭务农人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对合作社盈利能力、发展前景认知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对非贫困户来说,参与意愿更不强烈。此外,地区之间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研究,在如何引导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建立长效脱贫机制以及促进贫困地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建档立卡贫困户 合作社 参与意愿 脱贫机制 合作互惠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逻辑理路、价值转向及战略选择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东 荆蕙兰 王家斌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80,共9页
后脱贫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开始逐步由低层次脱贫转向高层次振兴。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现象是实现“共同富裕”伟大愿景的思想所指,是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融合的发展所求,是砥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所需。边疆... 后脱贫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开始逐步由低层次脱贫转向高层次振兴。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对贫困现象是实现“共同富裕”伟大愿景的思想所指,是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融合的发展所求,是砥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所需。边疆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在于治理维度要由解决收入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治理理念要由“输血”治贫向“造血”防贫转变,治理模式要由开发式扶贫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治理目标要由“特惠”扶贫向“普惠”式乡村振兴转变。具体战略要求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以系统思维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体系,通过不断完善民族产业构建相对贫困治理支撑体系,推进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协同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边疆民族地区 相对贫困治理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特殊扶贫开发政策助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30年改革回顾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忠斌 陈全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2,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确定贫困县标准、安排扶贫资金、优惠金融信贷、发动社会参与、关注特殊群体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采取了特殊的、倾斜性政策措施,使得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确定贫困县标准、安排扶贫资金、优惠金融信贷、发动社会参与、关注特殊群体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采取了特殊的、倾斜性政策措施,使得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升,地区综合实力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 扶贫开发 民族地区 贫困 发展 30年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绩效评价——以新疆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宝珍 龚新蜀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14-218,共5页
新阶段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成效,关系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以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新疆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分析新疆南疆... 新阶段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成效,关系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以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新疆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分析新疆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南疆三地州的扶贫开发绩效在逐年提高,但增幅在减缓,其中,社会发展水平年均增幅最高,其次是生产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能力,而生态环境改善年均增幅最小。基于此,对新疆南疆三地州提高扶贫开发绩效水平提出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扶贫开发绩效 连片特困地区 新疆南疆三地州
下载PDF
信息化助力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军 蒲定红 李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51-58,共8页
当前,教育精准扶贫进入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随着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深入,一系列信息化政策的落实,民族地区教育扶贫行动取得了重大成效,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了互联网覆盖,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较好... 当前,教育精准扶贫进入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随着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深入,一系列信息化政策的落实,民族地区教育扶贫行动取得了重大成效,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了互联网覆盖,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缩小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数字化差距。但民族地区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还存在政策支持协调沟通难、扶贫主体单一、扶贫方式偏"输入"、内生动力不足、扶贫内容与民族文化亟待整合等突出问题。所以,信息化助力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突破路径,要以转变民族地区脱贫观念为核心,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强化"沟通共享"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作推进,并以信息化助力本土人才培养,促进内生动力发展,关注民族地区扶贫实际需求,强化民族文化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精准扶贫 信息化 实践困境 突破路径
下载PDF
西部民族特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减贫效应研究——以南疆三地州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明明 李光明 龚新蜀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81,共10页
选用1994-2013年数据,测度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减贫成效,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探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减贫效应,剖析作用机理。结论一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减贫成效逐年递增,两者之... 选用1994-2013年数据,测度南疆三地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减贫成效,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探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减贫效应,剖析作用机理。结论一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减贫成效逐年递增,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二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民族地区减贫具有长期、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存在时滞性;三是通过教育、医疗、劳动力迁移和人口规模控制与结构调整提升农村劳动力文化、身体素质和务工技能,来推动劳动力合理流动,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是西部民族特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减贫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特困区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减贫
下载PDF
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龚贤 肖怡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6,共7页
民族地区农民持续增收是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考量指标。基于民族八省区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禀赋结构、教育投入、地方财政支持、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 民族地区农民持续增收是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考量指标。基于民族八省区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禀赋结构、教育投入、地方财政支持、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对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有较强的正面影响,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民族地区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增长 主成分分析 民族地区 精准脱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