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School is Society”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nvironment
1
作者 Shiwen Hao Ruyue Li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9期198-204,共7页
The principle of“school is society”indicates that controlling the environment is the only educational method.By transforming the school into a microcosm of society,we can cultivate individuals who possess a social s... The principle of“school is society”indicates that controlling the environment is the only educational method.By transforming the school into a microcosm of society,we can cultivate individuals who possess a social spirit and adaptability,preparing them to thrive in real-world social situations.By analyzing the social perform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their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society,research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and service consciousnes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ciety,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mand for a proper connection with society,it can be found that taking“school is society”as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 tends to be simplified,purified,balanced,broadened,and provided with practical space.Thi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ool is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vironment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STSE)interactions on teaching chemistry 被引量:2
2
作者 Nuray Yoruk Inci Morgil Nilgun Secken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12期1417-1424,共8页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king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relations on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chemistry topics through teaching che-mistry using STSE approach at seconda...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king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relations on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chemistry topics through teaching che-mistry using STSE approach at secondary level. The study made use of the research model where pre and post tests were administered 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The Chemistry Achievement Test (CAT) was used in the study. The sampling consisted of Grade 9 students studying at Anatolian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ince the sampling had not been equa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students’ logical and spatial thinking skills, they were administered Logical Thinking Skill Test and Mental Rotation test as pretests. Students were chosen randomly to take part in two control and two treatment groups.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was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eaching of “Separation of Mixtures” topic in Grade 9 Chemistry course during a four-week period.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SPSS Software. As a result of the stud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achievement levels of treatment group which received instruction using STSE relations. The change observed in the achievement level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hievement levels of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in the posttests were favoring the treatment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STSE) Chemistry Education Separation of Mixtures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Risks in China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3
作者 夏光 《China Economist》 2015年第4期4-21,共18页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16-2020) is a crucial perio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represents the last chance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under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16-2020) is a crucial perio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and represents the last chance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under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manner.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China' s environment is confronted with the following major risks: risk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human health, ecological security,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he overall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endencies of changing eco-environment are complex, problems remain outstanding, and some risks have abated while others have intensified with possible improvements in the future. Future prospects mainly depend on the intensity of actions taken. It is suggested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ategy of"overall optimization" be adopted for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spheres, so that these areas with major influence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ill improve and transform toward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irection and ultimately help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improving eco-environment and people's welfare.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reverse mainstream understanding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suggested to defin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arising from grow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ina ' s limited and fragil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s a major contradi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IS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ategy overall optimization major contradi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视域中的智慧学习环境理论演进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运武 黄荣怀 焦艳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全球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呼唤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理论突破。从全球看,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学习环境逐渐受到人们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为代表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逐渐增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学习环境先后经历了五种... 全球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呼唤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理论突破。从全球看,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学习环境逐渐受到人们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为代表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逐渐增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学习环境先后经历了五种类型,即场景、学习环境、数字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和泛在智慧学习环境。人类历史上就非常重视学习环境和氛围,尤其是数字化转型拓展了智慧学习环境内涵,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需要被重新定义。智慧学习环境分析框架包含六部分,即政策与标准、理论分析框架、九大场域、三大类型、关键技术和元宇宙。智慧学习环境十大理论基础是设计思维、情感化设计、人机交互、活动、沉浸、具身认知、分布式认知、情境认知、认知负荷和建筑色彩视觉造型。智慧学习环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在从理论基础迈向理论创新。在数字转型背景下,面向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使命,迫切需要加快泛在智慧学习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 智慧社会 智慧学习环境 知识创造 泛在创新 理论演进
下载PDF
面向新污染物风险治理的环境监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基于新污染物“高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以及“生物累积性”三大特征,在传统生态环境监管思维下,新污染物将引致“累积性环境健康风险”“弥散性生态环境风险”“突发性环境社会风险”,面对这一风险叠加的挑战,传统环境监管面临多重... 基于新污染物“高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以及“生物累积性”三大特征,在传统生态环境监管思维下,新污染物将引致“累积性环境健康风险”“弥散性生态环境风险”“突发性环境社会风险”,面对这一风险叠加的挑战,传统环境监管面临多重困境:一是现行环境监管体系无法解决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的积极预防性需求;二是常规环境监管体系难以应对新污染物生态环境风险的协同性治理需求;三是传统环境监管模式难以满足新污染物社会风险的应急性防治需求。针对传统生态环境监管存在的以上困境,提出以下符合新污染物治理需求的环境监管优化策略:面向新污染物健康风险更新现有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对焦新污染物生态环境风险填补生态环境监管漏洞;因应新污染物社会风险破解生态环境监管失灵。面对新污染物治理的风险挑战,结合生态环境监管优化的相关策略,生态环境监管转型的任务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确立风险的“积极预防”目标更新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二是以全过程、动态化风险协同防控思路补强生态环境监管链条;三是以建构环境社会风险弹性治理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模式。而根据以上思路,面向新污染物风险治理的环境监管优化又蕴含了需从治理的立法目标、规制范围与规范体系等路径,探索制度完善的需求,相应的具体规范内容包括确立生态环境一般法中风险的“积极预防”原则及其适用规则,借鉴“生命周期治理”理念设立新污染物风险全过程协同治理的类型化规则以及构建新污染物环境社会风险的弹性化治理制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防 新污染物 生态环境治理 风险社会
下载PDF
政策激活自治: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实践路径——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波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6期57-67,共11页
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一些村庄在政策的牵引下,动员村庄精英和普通村民积极参与公共品供给的民主实践,从而激活了村庄潜在的治理能力,实现了公共品的有效供给。这种现象可称之为“政策激活自治”。公共品供给政策的灵活性、以村干部为核... 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一些村庄在政策的牵引下,动员村庄精英和普通村民积极参与公共品供给的民主实践,从而激活了村庄潜在的治理能力,实现了公共品的有效供给。这种现象可称之为“政策激活自治”。公共品供给政策的灵活性、以村干部为核心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的内生性治理能力构成了政策激活自治的政策、组织和社会基础。基于公共品分类的视角可发现,政策的牵引效应主要作用于与农民关系紧密、投入较少的建设项目上,而对与农民关系松散、投入较多的公共项目作用有限。政策激活自治的存在,启发我们在公共品供给中掌握政策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平衡,区分不同项目与农民的利益链接,通过适当的政策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品供给 村民自治 政策激活自治 村庄社会 人居环境 农村社区治理
下载PDF
数智化趋势下投资类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路径探索——以证券交易实务课程为例
7
作者 姚彩利 《对外经贸》 2024年第7期121-123,132,共4页
分析在数智化趋势下投资类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讨常见的教学模型PACE模型、OCMER模型、PSET模型,探究在新形势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包括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加思辨性学习内容、基... 分析在数智化趋势下投资类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讨常见的教学模型PACE模型、OCMER模型、PSET模型,探究在新形势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包括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加思辨性学习内容、基于OBE成果导向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设立实训导师并建立综合实践基地等。总结在教学改革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包括在案例分析、实训技能操作、第二课堂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并剖析数智化趋势下投资类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ESG OBE 思政元素
下载PDF
IEA国家经济-能源-环境-社会四元系统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8
作者 胡军峰 王建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3-45,共13页
经济、能源、环境和社会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基于46个IEA国家的样本,构建经济-能源-环境-社会(3E1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E1S耦合协调度进行时间和空间差异分析。研究发现,IEA国家2000-2020年整体的耦合... 经济、能源、环境和社会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基于46个IEA国家的样本,构建经济-能源-环境-社会(3E1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E1S耦合协调度进行时间和空间差异分析。研究发现,IEA国家2000-2020年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维持在0.60~0.70之间,属于初级协调水平。若进一步将46个国家划分为14个地理亚区,可以看出各地区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趋势,总体上差异较小,但北欧、西欧形成了明显的“高-高”集聚效应,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研究的结论强调了促进3E1S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建议政府加强政策协同、促进区域合作与经验交流,激励创新和技术发展,并加强耦合协调度的监测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能源-环境-社会 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 组合赋权 IEA国家
下载PDF
ESG表现对体育企业价值的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怡珺 陈刚 +1 位作者 朱冀 白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采用79家A股体育上市公司2018—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体育企业价值的影响,并探究体育企业创新能力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显著提升体育企业价值,且体育企业创新能力在二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即良好... 采用79家A股体育上市公司2018—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体育企业价值的影响,并探究体育企业创新能力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显著提升体育企业价值,且体育企业创新能力在二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即良好的ESG表现在增强体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对体育企业价值提升作用会更加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两类公司的企业价值依然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认为,体育企业应积极践行ESG发展理念,这有利于体育企业完成“双碳”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体育企业提升综合实力,实现企业价值;更有利于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企业价值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 企业创新能力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演变的生态流量阈值适宜性研究
10
作者 王钰 张翔 +3 位作者 闫少锋 刘浩源 邓梁堃 付湘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5,65,共10页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考虑高效节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等调控措施及未来天然来水的不确定性,设置9种情景模拟2022—2035年研究区高、中、低3种生态流量阈值下的水资源供需及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高效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均有利于缓解因生态流量阈值增大而引起的区域水资源用户间的冲突问题;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建议研究区丰水年(P=2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30%~50%,平水年(P=50%)和枯水年(P=7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10%~30%;增大生态流量阈值的同时应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出发分析河流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为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与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 “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 生态流量阈值 适宜性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水环境变迁视阈下区域水文化的历史构建:基于娄江的考察
11
作者 杜志亚 吴俊范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区域水文化是历史时期一定社会单元构建的以水为核心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区域地理变迁和社会精神内核更替的集中反映。基于以娄江为中心的研究发现,娄江流经的昆山、太仓地区物质水文化的形成,历经宋代堤防和圩岸、元代港口和码... 区域水文化是历史时期一定社会单元构建的以水为核心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区域地理变迁和社会精神内核更替的集中反映。基于以娄江为中心的研究发现,娄江流经的昆山、太仓地区物质水文化的形成,历经宋代堤防和圩岸、元代港口和码头、明清水闸和海塘的历史演进过程,区域水文化的构建具有明显的历时性和层累性特征。在物质水文化构建的同时,与水相关的精神信仰和社会风俗活动存续于地方社会。昆山、太仓地区受江河湖海多种自然要素的影响,区域性重要河道娄江的变迁与该区域水文化的历史构建有着紧密关联,该区域水文化的整体风貌是独特人水关系互动调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 水环境 娄江 江南 滨海社会
下载PDF
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的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康 陈通 邓金丽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是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搭配资源、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实施,统筹推进,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两山”理念在项目运作和实操层面的具体应用,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探索,是加强环保投融...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是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搭配资源、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实施,统筹推进,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两山”理念在项目运作和实操层面的具体应用,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探索,是加强环保投融资的重要渠道。EOD项目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通过关联产业开发收益弥补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在力求财政资金“零投入”的前提下,实现项目资金自平衡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双重目标,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要求。EOD项目投融资规模大、涉及行业多、专业性强,对社会资本方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产业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因而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面临很多挑战。为了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破解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可能存在的难题,本文总结了EOD项目的优势,梳理了我国EOD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并对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面临的挑战,并基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从社会资本方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EOD项目 生态环境治理 关联产业开发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下载PDF
“政府-市场-社会”三轮驱动:预付式消费治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玲玲 《行政与法》 2024年第7期39-53,共15页
预付式消费是一种通过提供额外优惠长期绑定客户以实现经营者与消费者双赢的商业模式。然而,当前在推广应用预付式消费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虚假宣传、服务缩水、退款困难、商家跑路、维权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引发一系列矛盾纠纷,破坏了诚... 预付式消费是一种通过提供额外优惠长期绑定客户以实现经营者与消费者双赢的商业模式。然而,当前在推广应用预付式消费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虚假宣传、服务缩水、退款困难、商家跑路、维权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引发一系列矛盾纠纷,破坏了诚信消费环境,不利于预付式消费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预付式消费的现实梗阻可以归纳为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信用惩戒机制不足、政府监管存在缝隙、预付资金纳管漏洞、市场动态风险等方面。“政府-市场-社会”三轮驱动模式能够拓宽预付式消费治理的思路,为有效解决预付式消费难题提供有益方案。具体而言,预付式消费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嵌入信用惩戒监管机制、加大执法追责力度、破解资金纳管难题、加强社会协同治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付式消费 营商环境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有序社会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芷若 肖喜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6,共7页
正确认识并理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包含30项... 正确认识并理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包含30项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综合评价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子系统间省际差异明显,尤以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差异最为突出;三系统整体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耦合状态,且子系统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越发明显;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增加,经历了从濒临失调衰退到初级耦合协调的转变,空间上各省(市)耦合协调度发展节奏不一,具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特征;根据障碍因素分析可知,城市节约用水量、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未来可在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治理上多下功夫,同时注重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以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面向老年友好型社会的老龄化地理学研究
15
作者 高晓路 张歆越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地理学与社会学、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老龄化地理学正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当前,地理学对老龄化的研究聚焦于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人口老龄...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地理学与社会学、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老龄化地理学正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当前,地理学对老龄化的研究聚焦于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效应、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老年人的空间行为、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一些基础性概念仍然需要辨析,以便深入理解老年人口区别于其他人口的特征。立足于老龄化语境下人、社会与环境所构成的地域系统,从人口、健康、社会等维度重新剖析老龄化和老年人的特征,结合社会需求探讨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友好型社会 老年健康 养老服务 老年贫困 支持性环境
下载PDF
数智社会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价值、依据与路向
16
作者 徐礼平 王祖业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121-127,共7页
数字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对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社会”的观点,以思政课教师“六要”为出发点,形成了数智社会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体系,包括坚定不移的政治素养、殷切真挚的育人情怀、科... 数字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对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社会”的观点,以思政课教师“六要”为出发点,形成了数智社会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体系,包括坚定不移的政治素养、殷切真挚的育人情怀、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厚重渊博的学理素养、温润正直的人格品德以及与时俱进的数字素养等6个重要维度。数智社会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既是服务教育强国战略之本,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之基,还是提高教师育人本领之魂。其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聚焦于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放眼于意识形态的激烈竞争以及契合于数字原住民的现实诉求。为此,从系统观念出发,构建以“牢固树立主体意识、不断完善考评机制、加快健全培训机制、努力改善内外环境”为主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以期不断提升数智社会思政课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社会 数字化转型 思政课教师 素质能力 技术环境
下载PDF
生态环境“微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及路径探索
17
作者 张素君 赵国党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4期74-84,共11页
公众生活过程中犄角旮旯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环境问题,这些“小”环境问题治理是推动公众“自下而上”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生态环境“微治理”促进共同富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成果作为公共产品构成共同富裕的... 公众生活过程中犄角旮旯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环境问题,这些“小”环境问题治理是推动公众“自下而上”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生态环境“微治理”促进共同富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成果作为公共产品构成共同富裕的物质内容;二是共同实践的持续过程有助于提升公众的集体主义认同。通过机制设计形成“全民皆兵”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新局面,可以引领公众形成物质维度与精神维度辩证统一的共同富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生态环境“微治理” 社会的公共性 逻辑机理 路径选择
下载PDF
水利、环境与社会:清代木兰陂的水利变迁
18
作者 吴家洲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21,56,共9页
通过分析、论证,发现清代莆田木兰陂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水利设施维修频繁且耗资猛增,水利环境持续恶化;而同时财政赋役制度改革导致官府财政支配权力下降,为此官府不得不借助民间力量,水利社会控制权日益下移,... 通过分析、论证,发现清代莆田木兰陂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水利设施维修频繁且耗资猛增,水利环境持续恶化;而同时财政赋役制度改革导致官府财政支配权力下降,为此官府不得不借助民间力量,水利社会控制权日益下移,水利民间化趋势逐渐加深。“董事”制的确立、“计亩出资”与捐资的互补、“按田派夫”与“雇夫”交错,是莆田木兰陂地区水利社会在清朝赋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结合当地水利环境情势做出的适时调整,也是水利民间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陂 清代 水利环境 水利社会
下载PDF
心理学视域下家校社共育生态环境营造
19
作者 徐翠红 曹雪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8-80,共3页
在心理学视域下,以教师指导家长为出发点,从亲子活动、心理支持、暖心活动三方面尝试个性化指导家庭教育,营造家校社共育的良好生态环境,在共育中形成德育一体化。
关键词 家校社共育 学校教育 生态环境
下载PD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Revitalizing the Countryside 被引量:6
20
作者 Zhang Xiaoshan 《China Economist》 2020年第1期26-47,共22页
The problem of China’s uneven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is the most striking in the countryside. Countryside rejuvenation is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 The problem of China’s uneven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is the most striking in the countryside. Countryside rejuvenation is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turning China into a modernized socialist country. The reform of rural land system is vital to integrat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e must allow farmers to gain their due share of value-added revenues from land, and share in the dividends of urbanization. Based on household operations, we should enhance the basic rural operation system, foster new agricultural operators, and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for revitalizing countryside industries. We must deepen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to ensure sufficient supply and security of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 must reform the rural collective ownership system to implement property rights to farmers and protect their interests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We must promote green 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e countrysi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 must enhance rural governance to revitalize rural organ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ntryside revitalization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 respects revitalizing rural industries talents organizatio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