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EM追踪K-PSDS型地聚合物水泥的水化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云升 孙伟 +3 位作者 郑克仁 林玮 沙建芳 刘斯凤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13,共6页
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原位定量追踪K PSDS型地聚合物水泥在相对湿度80%条件下水化产物生成—发展—演化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在水化早期,偏高岭土颗粒松散地堆积在一起,存在许多大空隙;随着龄期的增长,生成的大量海绵状胶体积淀在颗粒表层,并... 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原位定量追踪K PSDS型地聚合物水泥在相对湿度80%条件下水化产物生成—发展—演化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在水化早期,偏高岭土颗粒松散地堆积在一起,存在许多大空隙;随着龄期的增长,生成的大量海绵状胶体积淀在颗粒表层,并向外扩充;到了后期,颗粒被胶体厚厚包裹,空隙被填满,基体变得非常致密.通过能量散射分析(EDXA)发现,随着水化的进行,K2O与Al2O3,SiO2与Al2O3的摩尔比逐渐减小,最终产物的这两个比值分别为1.28,6.54,接近理论值.另外,在任何龄期均未出现外形规则的结晶产物,而仅生成了一种均匀的海绵状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SDS型地聚合物水泥 水化 高岭土 环境扫描电镜 原位定量追踪
下载PDF
电流斑的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丹 王昊 +4 位作者 李上勋 马祥涛 段祎杰 周红艳 周亦武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利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er,ESEM-EDX)研究电流斑微观形态特征及元素构成,以期为电流斑及电击死的鉴定提供更准确、客观的依据。方法用ES... 目的利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er,ESEM-EDX)研究电流斑微观形态特征及元素构成,以期为电流斑及电击死的鉴定提供更准确、客观的依据。方法用ESEM-EDX检测5例电流斑的扫描电镜形态、金属颗粒的形态及其元素组成。结果电流斑及周围皮肤可见电穿孔、金属熔珠,熔珠主要由铁、铜、铝等常见金属元素和金、钛、钡等人体少见的金属元素构成。结论 ESEM-EDX检测可为电击死的鉴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电击伤 皮肤 环境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仪
下载PDF
滤饼微观结构及其测量结果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扬 徐厚昌 +1 位作者 鲁淑群 朱企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1-37,共7页
分析滤饼的微观结构以及滤饼孔隙率计算方法的不足,探索用环境扫描电镜对滤饼进行切片扫描和断层扫描,对滤饼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的可能性。分层测定了不同过滤压力和不同压榨压力下,过滤终了时和压榨全过程中的滤饼孔隙率以及不同压... 分析滤饼的微观结构以及滤饼孔隙率计算方法的不足,探索用环境扫描电镜对滤饼进行切片扫描和断层扫描,对滤饼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的可能性。分层测定了不同过滤压力和不同压榨压力下,过滤终了时和压榨全过程中的滤饼孔隙率以及不同压榨起始点进行压榨时的滤饼孔隙率,从而深入了解过滤过程以及不同压榨过程和压榨周期中滤饼的内部结构。并与传统的根据加压试验获得的计算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饼 孔隙率 环境扫描电镜 压榨过滤 压榨点
下载PDF
扫描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在地学领域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35
4
作者 于丽芳 杨志军 +3 位作者 周永章 赵文霞 李红中 古志宏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8年第1期54-61,共8页
微区信息是现代物质信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扫描电镜捕捉物质微区信息具有分辨高、放大倍数大、景深大、立体感强、样品制备简单的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扫描电镜(SEM)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在矿物、岩石学... 微区信息是现代物质信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扫描电镜捕捉物质微区信息具有分辨高、放大倍数大、景深大、立体感强、样品制备简单的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扫描电镜(SEM)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在矿物、岩石学、石油地质、工程地质、天文地质、古微生物学等不同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结果表明扫描电镜(SEM)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在地学微区信息提取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环境扫描电镜(esem) 地球科学 应用综述
下载PDF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PPLN的蚀刻表面
5
作者 桑梅 于建 +3 位作者 倪文俊 薛挺 姚琲 李世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8-490,共3页
报道了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蚀刻PPLN晶体的表面特征,得到的图像显示出由高压电场极化引起的PPLN表面的变化,表明极化电场不仅使晶体内部铁电畴的自发极化方向发生反转,而且改变了晶体的微观结构。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蚀刻 PPLN晶体 周期极化LiNb03 铁电体 铌酸锂
下载PDF
水体中的生物膜形貌结构及微生物种群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波 李玲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37-241,共5页
从微观的角度对自然水体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形貌结构及微生物种群特征进行研究。以载玻片为生长载体,在不同流速的水体中培养生物膜,应用高真空模式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貌结构及膜上微生物种群特征,呈现了清晰的膜通道和... 从微观的角度对自然水体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形貌结构及微生物种群特征进行研究。以载玻片为生长载体,在不同流速的水体中培养生物膜,应用高真空模式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貌结构及膜上微生物种群特征,呈现了清晰的膜通道和孔隙结构,分析了不同流速的水体中生长的生物膜其内在结构的差异以及微生物种群的差别。研究表明,较低流速水体培养的生物膜,结构松散复杂,成膜速度较快,膜体粘附力较弱,微生物种群复杂多样,硅藻为膜上优势种群,绿藻次之;较高流速的水体不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附着,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会形成较为密实的生物膜,膜体粘附力较强。相比之下,在室内采用人工水体培养,由于缺乏自然光照和营养,使得生物膜发育较慢,膜上微生物种群相对单一,藻类数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形貌结构 微生物种群 环境扫描电镜(es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