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field for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1
作者 陈培善 肖磊 +1 位作者 白彤霞 王溪莉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4年第4期549-557,共9页
The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of Tangshan main earthquake and 38 great aftershock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the acceleration data of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The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for 52 smaller aftershocks ... The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of Tangshan main earthquake and 38 great aftershock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the acceleration data of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The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for 52 smaller aftershocks from July of 1982 to July of 1984 have also been calculated by use of the digital data of the Sino-American cooperation recorded by the instrumental arrays in Tangshan. The results represent that the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τ0 values have a weak dependence on the seismic moment, only the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will be able to occur in the region with smaller τ0 value and the large earthquakes are only in the region with greater τ0 value. The peak acceleration,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will be larger for the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region with greater τ0 value, Therefore,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τ0 value for the significant reg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arthquske prediction and engineering shock-proof. The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values for the great aftershocks occurred in the two ends of the main fault are often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main shock. This case may represent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the two ends of the fault. This phenomenon provides the references for the place where the great aftershock will occ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environment shear stress earthquake prediction peak acceleration
下载PDF
辽宁岫岩地震序列地震运动学参数时变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林瑛 陈佩燕 +2 位作者 陈学忠 王琼 李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1999年8月至2000年12月的数字地震资料, 详细研究了岫岩地震序列(1999年11月至2000年1月)前后直达S波的最大加速度峰值的时间变化特征, 及其与构造环境背景应力和视应力变化的一致性, 得到了地震运动学参数在前主...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1999年8月至2000年12月的数字地震资料, 详细研究了岫岩地震序列(1999年11月至2000年1月)前后直达S波的最大加速度峰值的时间变化特征, 及其与构造环境背景应力和视应力变化的一致性, 得到了地震运动学参数在前主余震形成和发生的演化过程中明显的差异性变化。为探索前震的判别和强余震的预测, 提供了可快速精确测定的物理参数和掌握地震构造应力背景变化的物理信息。通过对单台视应力、剪应力τ0 值、S波加速度峰值时间变化过程的对比分析表明, 这3 个参量都是强烈地依赖于应力背景强弱的的物理量, 因此反映的是一种的物理过程, 具有一致的物理意义, 其时间变化过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3种方法由于其计算过程简便, 在地震分布变化很小, 台站位置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可较为精确的测定, 其异常的幅度明显高于正常背景值, 因此有较为显著的异常分辨率。使用者可根据具体观测条件和现场研究的需要, 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震 视应力 环境剪应力 S波加速度峰值 前震识别 辽宁 地震序列 介质特性 震源机制 破裂过程 应力背景
下载PDF
环境剪应力场动态变化在施甸地震中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绍晋 秦嘉政 黄毓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环境应力场是一个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动态场 ,追踪分析环境剪应力场时空动态调整变化 ,是强震危险性中、短期预测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追踪分析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年变化 ,2 0 0 1年 4月 12日施甸 5 9级地震的中期预测 ,以及追踪分... 环境应力场是一个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动态场 ,追踪分析环境剪应力场时空动态调整变化 ,是强震危险性中、短期预测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追踪分析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年变化 ,2 0 0 1年 4月 12日施甸 5 9级地震的中期预测 ,以及追踪分析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月变化对该地震的短期预测实践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甸地震 环境剪应力场 地震中短期预测 月变化 年变化
下载PDF
澜沧江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与地震活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绍晋 秦嘉政 +1 位作者 李忠华 龙晓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利用地震波资料,测算了1990~2003年沿澜沧江断裂带上中小地震震源处的相对剪应力强度值,分析了该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澜沧江断裂带总体上处于环境剪应力场的相对低值分布区,但在断裂带局... 利用地震波资料,测算了1990~2003年沿澜沧江断裂带上中小地震震源处的相对剪应力强度值,分析了该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澜沧江断裂带总体上处于环境剪应力场的相对低值分布区,但在断裂带局部段落及其附近出现一定时段的高剪应力值分布,这主要是受断裂带附近区域高剪应力状态的影响。沿澜沧江断裂带地震活动性较弱,这与沿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的低值状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剪应力场 地震活动 澜沧江断裂带
下载PDF
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时间分布与强震活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绍晋 张俊伟 +1 位作者 王赟赟 李忠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对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时间变化作了分析研究 ,表明因高剪应力值地震在时间上的集中分布 ,而形成了环境剪应力场显著增强的时段。高剪应力值地震的发生是构造应力场增强的直接表征 ,环境剪应力场高值分布区和高剪应力值地震集中发生... 对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时间变化作了分析研究 ,表明因高剪应力值地震在时间上的集中分布 ,而形成了环境剪应力场显著增强的时段。高剪应力值地震的发生是构造应力场增强的直接表征 ,环境剪应力场高值分布区和高剪应力值地震集中发生时段的出现 ,与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密切相关。追踪分析环境剪应力场的时间变化 ,是地震危险性中、短期预测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环境剪应力场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活动 环境剪应力场 时空分布 中短期预测
下载PDF
云南地区部分地震的环境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永庆 高东 +2 位作者 崔建文 付正新 包一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80,共7页
利用所获取的云南地区强震加速度观测资料 ,选取了其中具有震源深度参数及三个方向记录都完整的84次地震 ,震级范围为 3 0~ 7 6级 ,震中距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个别为 10 0多公里 ) ,根据陈培善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力学模式推导的震源... 利用所获取的云南地区强震加速度观测资料 ,选取了其中具有震源深度参数及三个方向记录都完整的84次地震 ,震级范围为 3 0~ 7 6级 ,震中距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个别为 10 0多公里 ) ,根据陈培善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力学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应力场关系式 ,计算了云南地区部分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剪应力 应力场 峰值加速度 云南
下载PDF
全国环境剪应力场动态变化与强震活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绍晋 龙晓帆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9-244,共6页
通过采用陈培善等深入研究地震震源谱特征得到的地震短周期体波震级 m b 和地震矩 M o 与环境剪应力值的关系,测算地震剪切应力强度值 τo 的方法,以及由中小地震近震震级 M L和面波震级 M S 估算τo 的方法,对 199... 通过采用陈培善等深入研究地震震源谱特征得到的地震短周期体波震级 m b 和地震矩 M o 与环境剪应力值的关系,测算地震剪切应力强度值 τo 的方法,以及由中小地震近震震级 M L和面波震级 M S 估算τo 的方法,对 1993 年至1998 年1 月发生在全国(包括台湾地区)m b ≥ 3.8, M S ≤ 5.9 地震计算得到地震震源处的相对剪切应力强度 τo 值,并确定出环境剪应力场高值分布区,对高剪应力值分布区与主要活动断裂、强震活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全国未来1~3 年强震危险区及其危险性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 环境剪应力场 动态变化 强震活动
下载PDF
剪切力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及其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小玲 王芳 刘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0,共5页
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人工配制模拟生活污水为进水,采用有机负荷调控法,在SBR反应器内培养富含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剪切力对好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脱氮除磷特性。首先SBR... 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人工配制模拟生活污水为进水,采用有机负荷调控法,在SBR反应器内培养富含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剪切力对好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脱氮除磷特性。首先SBR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采用有机负荷调控法培养出富含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其粒径在1.0~2.0 mm,SVI在20~22 mL/g,MLVSS/MLSS为91.0%,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为45.32 mg/(g·h)。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较高的生物量,磷酸盐去除率为78%~99%。然后通过控制搅拌机转速研究4种不同剪切力(以剪切应力表示为0.120 N/m^2、0.151 N/m^2、0.184 N/m^2、0.220 N/m^2)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颗粒化进程、颗粒污泥形态及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当剪切力在0.120~0.220 N/m^2之间时,剪切力越大,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结构越密实,形状越规则,生物活性越强;在一定范围内(0.120~0.184N/m^2),剪切力越大,污泥的颗粒化进程越快,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的粒径越大;但当剪切力为0.220 N/m^2时,污泥的颗粒化进程反而变慢,培养出的较大的颗粒污泥解体,颗粒污泥的粒径反而变小。最后采用逐渐增加进水NH_4^+-N负荷的方法诱导具有同步脱氮除磷能力的好氧颗粒污泥,25 d后,SBR对N_4^+-N、TN、PO_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89.8%及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SBR 好氧颗粒污泥 剪切力 同步脱氮除磷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环境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吕桂林 韩京 陈培善 《内陆地震》 1997年第3期212-217,共6页
基于新疆强震固定台和流动观测记录的主震和余震加速度资料,选用了三个分向记录都完整的37次地震。震级范围为1.8~6.8级,震中距为几至几十公里(个别为100多公里)。根据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力学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 基于新疆强震固定台和流动观测记录的主震和余震加速度资料,选用了三个分向记录都完整的37次地震。震级范围为1.8~6.8级,震中距为几至几十公里(个别为100多公里)。根据用位错理论二维断裂力学模式推导的震源峰值、加速度与环境剪应力场关系式计算了新疆南天山环境剪应力值。计算结果表明,新疆南天山环境剪应力平均值偏高,这与新疆处于特殊构造环境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剪应力 构造应力场 环境构造 新疆
下载PDF
高质量分数煤浆流变参数及输送压力梯度研究
10
作者 赵利安 王铁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83-2191,共9页
针对Herschel-Bulkle煤浆管道输送压力梯度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采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煤浆质量分数w_(w)和煤浆分散剂质量分数w_(f)对屈服应力τ_(0)、流动指数n和稠度系数K的影响,分析了w_(f)、w_(w)和平均切变率8V_(m/D)对... 针对Herschel-Bulkle煤浆管道输送压力梯度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采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煤浆质量分数w_(w)和煤浆分散剂质量分数w_(f)对屈服应力τ_(0)、流动指数n和稠度系数K的影响,分析了w_(f)、w_(w)和平均切变率8V_(m/D)对管壁切应力τ_(w)的影响,由此通过数据拟合和回归分析确定了高质量分数煤浆管道输送压力梯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应力τ_(0)、指数n和系数K随w_(w)增加而增加,煤浆从屈服假塑性流体逐渐过渡到屈服胀塑性流体;随w_(f)增加,τ_(0)和K呈现降低趋势,而n呈现逐渐增大趋势,煤浆假塑性呈现减弱趋势;煤浆输送参数τ_(w)与8V_(m/D)及w_(w)均呈现指数关系,与分散剂质量分数因子1/w_(f)呈线性递增关系。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煤浆压力梯度公式预测值相对于实测值的偏差不大于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管道输送 煤浆分散剂 管壁切应力 压力梯度
下载PDF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upercritical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R515A
11
作者 Adnan Ibrahim Peng Hu +5 位作者 Yiran Jiang Farrukh Saleem Ali Riaz Yifang Dong Lei Jia Panpan Zhao 《Natural Science》 2021年第6期218-234,共17页
The heat transfer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is a vastly growing field, specifically to find suitable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lternative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R134a, which can be beneficial ... The heat transfer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is a vastly growing field, specifically to find suitable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lternative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R134a, which can be beneficial for climate change. 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siderable suggestion is R515A which possesses considerably lower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The present simulations are designed to study supercritical fluid R515A under cooling conditions in horizontal position. The effect of pressure, mass flux, heat flux and tube diameter were considered for horizontal tube in the vicinity of pseudo critical temperature. Numer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al investigations 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critical fluid R515A were pe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ormed using widely used shear-stress transport (SST) model. Moreover,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ere developed and suggested to accurately predict Nusselt number within 10% accurac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about 3.98% 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Friendly Refrigerant Supercritical Fluid R515A Simulations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s shear-stress Transport (SST)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