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传统N-Calculator模型的局限性,加强食物氮足迹核算结果与环境影响的联系,提高活性氮管理预见性,将N-Calculator模型与食物系统养分流动(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模型进行耦合,以估...为改善传统N-Calculator模型的局限性,加强食物氮足迹核算结果与环境影响的联系,提高活性氮管理预见性,将N-Calculator模型与食物系统养分流动(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模型进行耦合,以估算我国2001—2020年人均食物氮足迹,建立组合预测体系。结果显示:2001—2020年,我国人均食物氮足迹由16.04 kg N/a增至18.95 kg N/a;全国食物氮足迹由20.47 Mt N/a增至26.76 Mt N/a;居民饮食结构正由以植物源食物为主的低氮消费模式转向以动物源食物为主的高氮消费模式;食物生产过程产生的活性氮的最终归宿为大气(64.3%)、水体和深层土壤(35.7%);我国食物氮足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动物源食物消费氮占比呈正相关性,与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性;未来10 a我国人均食物氮足迹呈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年均增幅为0.16 kg N/a。展开更多
研究以渤海湾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区,以渤海湾滨海地区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视角,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问题与目标维度构建了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体系。根据渤海湾生态问题,截污净化、产水量...研究以渤海湾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区,以渤海湾滨海地区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视角,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问题与目标维度构建了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体系。根据渤海湾生态问题,截污净化、产水量和生境质量3类指标被筛选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关键指标,并分别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中的营养物迁移模型、产水量模型和生境质量模型进行评价。此外,对2000—2020年渤海湾滨海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和截污净化、产水量、生境质量3类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指标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20 a间渤海湾滨海地区,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而建设用地和湿地面积增加,氮磷截留率和产水量增加,但生境质量下降。(2)渤海湾滨海地区综合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供给良好,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3)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对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方法及结果不仅可指导本区域生态建设,同时对其他区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展开更多
基于2015—2020年中国国控监测站点的臭氧观测数据,结合高时空分辨率的农田、农作物以及生长发育旬值数据,利用累积暴露阀值超过40 nmol/mol的暴露响应关系(Accumulate Exposure Over a Threshold of 40 nmol/mol,AOT40),评估臭氧污染导...基于2015—2020年中国国控监测站点的臭氧观测数据,结合高时空分辨率的农田、农作物以及生长发育旬值数据,利用累积暴露阀值超过40 nmol/mol的暴露响应关系(Accumulate Exposure Over a Threshold of 40 nmol/mol,AOT40),评估臭氧污染导致3种主要农作物产量的损失。结果显示:在2015—2020年,春小麦、冬小麦、早稻、一季稻、晚稻、春玉米、套种玉米、夏玉米与剩余玉米的AOT40年均摩尔比分别为8.4~11.5μmol/mol、6.7~11.5μmol/mol、4.4~8.4μmol/mol、6.8~8.3μmol/mol、5.6~10.1μmol/mol、6.1~8.5μmol/mol、7.8~10.4μmol/mol、7.8~10.4μmol/mol和10.1~12.7μmol/mol。水稻、小麦和玉米AOT40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河南和山西等地,以及安徽、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同时上述地区也为臭氧污染风险地区。2015—2020年中国春小麦、冬小麦、早稻、一季稻、晚稻、春玉米、套种玉米、夏玉米以及剩余玉米的相对产量损失分别为16.3%~26.1%、19.6%~33.7%、3.8%~6.6%、6.2%~7.6%、5.5%~10.5%、3.1%~4.3%、5.4%~7.0%、4.9%~6.7%和6.2%~8.0%。2015—2020年因臭氧污染引起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损失分别为9917.5万t、30282.5万t和7700.6万t,经济损失分别为4.6×10^(10)美元、1.1×10^(11)美元和3.0×10^(10)美元。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因臭氧污染所导致产量损失较大的区域主要为该作物主产区。本文量化了2015—2020年由于臭氧暴露导致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损失,结果可为全国臭氧污染管控与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展开更多
利用长沙市中心城区2015—2019年PM_(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结合SPSS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功能和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构建土地利用回归(Land Use Regression,LUR)模型模拟长沙市2020年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各季节的LUR模型拟合效果...利用长沙市中心城区2015—2019年PM_(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结合SPSS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功能和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构建土地利用回归(Land Use Regression,LUR)模型模拟长沙市2020年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各季节的LUR模型拟合效果均较理想,模型的自变量可解释70%以上的PM_(2.5)质量浓度变化;在构建土地利用回归模型中,研究区内的耕草地和气温对PM_(2.5)质量浓度影响最大,餐饮和道路次之;利用构建的LUR模型对研究区PM_(2.5)质量浓度进行2020年空间尺度的预测模拟,在空间上整体则呈现出由城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降低的态势。展开更多
文摘为改善传统N-Calculator模型的局限性,加强食物氮足迹核算结果与环境影响的联系,提高活性氮管理预见性,将N-Calculator模型与食物系统养分流动(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模型进行耦合,以估算我国2001—2020年人均食物氮足迹,建立组合预测体系。结果显示:2001—2020年,我国人均食物氮足迹由16.04 kg N/a增至18.95 kg N/a;全国食物氮足迹由20.47 Mt N/a增至26.76 Mt N/a;居民饮食结构正由以植物源食物为主的低氮消费模式转向以动物源食物为主的高氮消费模式;食物生产过程产生的活性氮的最终归宿为大气(64.3%)、水体和深层土壤(35.7%);我国食物氮足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动物源食物消费氮占比呈正相关性,与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性;未来10 a我国人均食物氮足迹呈增长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年均增幅为0.16 kg N/a。
文摘研究以渤海湾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区,以渤海湾滨海地区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视角,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问题与目标维度构建了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体系。根据渤海湾生态问题,截污净化、产水量和生境质量3类指标被筛选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关键指标,并分别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中的营养物迁移模型、产水量模型和生境质量模型进行评价。此外,对2000—2020年渤海湾滨海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和截污净化、产水量、生境质量3类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指标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20 a间渤海湾滨海地区,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而建设用地和湿地面积增加,氮磷截留率和产水量增加,但生境质量下降。(2)渤海湾滨海地区综合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供给良好,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3)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对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方法及结果不仅可指导本区域生态建设,同时对其他区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文摘基于2015—2020年中国国控监测站点的臭氧观测数据,结合高时空分辨率的农田、农作物以及生长发育旬值数据,利用累积暴露阀值超过40 nmol/mol的暴露响应关系(Accumulate Exposure Over a Threshold of 40 nmol/mol,AOT40),评估臭氧污染导致3种主要农作物产量的损失。结果显示:在2015—2020年,春小麦、冬小麦、早稻、一季稻、晚稻、春玉米、套种玉米、夏玉米与剩余玉米的AOT40年均摩尔比分别为8.4~11.5μmol/mol、6.7~11.5μmol/mol、4.4~8.4μmol/mol、6.8~8.3μmol/mol、5.6~10.1μmol/mol、6.1~8.5μmol/mol、7.8~10.4μmol/mol、7.8~10.4μmol/mol和10.1~12.7μmol/mol。水稻、小麦和玉米AOT40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河南和山西等地,以及安徽、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同时上述地区也为臭氧污染风险地区。2015—2020年中国春小麦、冬小麦、早稻、一季稻、晚稻、春玉米、套种玉米、夏玉米以及剩余玉米的相对产量损失分别为16.3%~26.1%、19.6%~33.7%、3.8%~6.6%、6.2%~7.6%、5.5%~10.5%、3.1%~4.3%、5.4%~7.0%、4.9%~6.7%和6.2%~8.0%。2015—2020年因臭氧污染引起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损失分别为9917.5万t、30282.5万t和7700.6万t,经济损失分别为4.6×10^(10)美元、1.1×10^(11)美元和3.0×10^(10)美元。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因臭氧污染所导致产量损失较大的区域主要为该作物主产区。本文量化了2015—2020年由于臭氧暴露导致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损失,结果可为全国臭氧污染管控与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文摘利用长沙市中心城区2015—2019年PM_(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结合SPSS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功能和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构建土地利用回归(Land Use Regression,LUR)模型模拟长沙市2020年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各季节的LUR模型拟合效果均较理想,模型的自变量可解释70%以上的PM_(2.5)质量浓度变化;在构建土地利用回归模型中,研究区内的耕草地和气温对PM_(2.5)质量浓度影响最大,餐饮和道路次之;利用构建的LUR模型对研究区PM_(2.5)质量浓度进行2020年空间尺度的预测模拟,在空间上整体则呈现出由城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降低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