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Non-ABO Red Blood Cell Alloantibodies in Patient Undergoing 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1
作者 Ahmed Alsuhaibani Khalid Batarfi +14 位作者 Ahmed Alharbi Haya Alwasel Abdullah Alenazi Abdulmohsen Alotaibi Jalal Hassan Rayyan Alotaibi Hajer Aziz Nourah Alharethi Sara Alobaidi Maram Alonayzan Sanad Alharthi Majd Alanazi Sarah Alotaibi Ahmed Shareefi Bandar Alqahtani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4年第5期162-170,共9页
Alloantibodies that are non ABO Alloimmunization to protein antigens happens only after exposure, in contrast to ABO isohaemagglutinins, which are present naturally, even in the absence of prior exposure. It is recogn... Alloantibodies that are non ABO Alloimmunization to protein antigens happens only after exposure, in contrast to ABO isohaemagglutinins, which are present naturally, even in the absence of prior exposure. It is recognized that while non-ABO RBC antibodies are less common than ABO antibodies, they generate essentially the same issues that lead to unfavorable clinical results. If non-ABO alloantibodies are identified early on, these issues related complications may be avoided This call fo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ipient and donor’s ABO-Rh grouping, antibody screening, and the phenotype of certain antigens. Equally important, the temporal association time between transplantation and hemolysis can help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hemolysis and direct appropriate management. Therefore, for that, 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the etiology of post-HSCT anemia fo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in addition to a thorough grasp of the mechanism of anemia in non-ABO-incompatible HSCT and the temporal link between HSCT and anemia. Finding the cause of post-HSCT anemia is essential fo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in addition to a thorough grasp of the mechanism of anemia in non-ABO-incompatible HSCT and the temporal link between HSCT and anemia. Therefore, for that, 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the etiology of post-HSCT anemia. In this case report review, we would like to highlight the vital role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services and stem cell clinical teams in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on-ABO alloantibodies involved to avoid causing overt hemolysis of incompatible donor RBCs or delayed erythropoiesis.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some of the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centers do not give an attention to the other non-ABO RBC antig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HSCT) Non-ABO red Blood cell Antibodies ALLOANTIBODIES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免疫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2
作者 陈蕾佳 崔梦一 +11 位作者 宋翔宇 王恺 贾志博 杨鎏璞 董阳辉 左浩辰 杜嘉祥 潘登科 许文静 任洪波 赵亚群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不相容(ABO-I)人红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血型人血清中,检测血凝集、抗原抗体结合(IgG、IgM)水平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评估2种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结果 ABO-C组未出现明显凝集;WT组和ABO-I组凝集水平高于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01)。WT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ABO-C组、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ABO-I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TKO/hCD55组、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1)。TKO/hCD55组猪红细胞IgM和IgG结合水平均低于WT组和ABO-I组;TKO/hCD55/hCD46/hTBM组猪红细胞IgG和IgM结合水平低于WT组,IgG低于ABO-I组(均为P<0.05)。结论基因修饰猪红细胞的免疫相容性优于野生型猪,并接近于ABO-C,人源化猪红细胞在血资源奇缺时可考虑作为血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异种抗原 红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凝集 补体依赖细胞毒性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
3
作者 张玲玲 张会品 +2 位作者 李桂英 孔燕 马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应答结局将其分为应答良好组60例和应答不良组6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的AMA、RDW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A、RDW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熊去氧胆酸应答效果的影响。结果 应答不良组治疗前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RDW水平均高于应答良好组,AMA阳性率低于应答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PT(OR=1.941,95%CI:1.157~3.256)、GOT(OR=1.808,95%CI:1.073~3.045)、GGT(OR=1.504,95%CI:1.028~2.200)、TBil(OR=2.088,95%CI:1.279~3.408)、DBil(OR=1.735,95%CI:1.112~2.707)、RDW (OR=1.562,95%CI:1.091~2.236)、AMA阳性率(OR=0.584,95%CI:0.399~0.854)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RDW增高、AMA阳性率降低是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应答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红细胞分布宽度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应答效果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的临床检测价值分析
4
作者 汤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析三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将100例RA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RF、抗CCP抗体、ESR水平...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析三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将100例RA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RF、抗CCP抗体、ESR水平,比较不同RA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水平。分析RF、抗CCP抗体、ESR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三者对RA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不同RA病情程度患者RF、抗CCP抗体、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RA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均高于中度和轻度RA患者,而中度RA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均高于轻度RA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r=0.741)、抗CCP抗体(r=0.805)、ESR(r=0.675)与RA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F曲线下面积(AUC=0.859)、抗CCP抗体(AUC=0.885)、ESR(AUC=0.758)对RA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AUC>0.7,P<0.05)。结论RF、抗CCP抗体、ESR与RA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而且对RA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急诊急救输血中应用价值
5
作者 陈椿慧 李智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急救输血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98例拟输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实施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和临床输血治疗情况。结果对不规... 目的分析急诊急救输血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98例拟输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实施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和临床输血治疗情况。结果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统计,4898例拟输血患者中,共有7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呈阳性,所占比例为1.47%(72/4898)。72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患者中,65(90.28%)例患者有妊娠史,6例(8.33%)有输血史,28例(38.89%)患者合并肿瘤疾病,26例(36.11%)患者合并血液疾病,11例(15.28%)患者合并其他疾病。72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患者中,40例获得匹配的血液制品,顺利完成急诊急救输血治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0例因交叉反应导致筛查结果呈现出假阳性;12例未找到合适配血者,未接受输血治疗。结论急诊急救输血治疗中,对拟输血患者实施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及时掌握患者情况,为临床血液的选择提供参考,减少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急救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
下载PDF
患者意外抗体的分布情况及其输血疗效分析
6
作者 章容 康凯 +5 位作者 谢江 林雨薇 李族军 许基平 练正秋 李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调查意外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抗体分布特点,并评估其输血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本院申请输血的住院患者共12235名,筛选出抗体筛查阳性患者,收集其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诊断、血型、输血史、妊娠... 目的调查意外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抗体分布特点,并评估其输血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本院申请输血的住院患者共12235名,筛选出抗体筛查阳性患者,收集其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诊断、血型、输血史、妊娠史,分析其抗体分布情况;同时从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筛选出治疗用血患者,根据DAT结果以及输注红细胞成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输血前后Hb值。结果患者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96%(118/12235)。其中,Rh血型系统的抗体最为常见(27.43%,48/175),其次为MNS系统(8.57%,15/175)和Lewis系统(6.29%,11/175);主要为抗-E(18.29%,32/175)、抗-M(8.00%,14/175)和抗-Le a(5.71%,10/175)。将62名治疗用血患者根据DAT阳性输注悬浮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分为A组和B组、DAT阴性为C组,3组红细胞输注后的Hb值均高于输注前,A组输血前后Hb值(g/L):(59.19±15.67)vs.(77.52±15.09),B组输血前后Hb值(g/L):(56.35±14.08)vs.(74.44±15.63),C组输血前后Hb值(g/L):(56.00±12.06)vs.(75.00±4.73),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意外抗体阳性患者中,Rh血型系统的抗-E最为常见。对贫血患者选择合适的红细胞进行输注,每输注1U红细胞Hb平均升高6~7g/L,疗效较好。针对DAT阳性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抗体 红细胞输注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中药多糖对红细胞膜相CD35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7
7
作者 刘景田 党小军 +1 位作者 王惠萍 张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研究黄芪、灵芝、茯苓、党参、当归、天花粉等中药多糖对红细胞膜相CD35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 10 %CD35单克隆抗体阻断试验 ,比较以上中药多糖在 10 %CD35单克隆抗体阻断前后红细胞膜相CD35活性的变化。结果 :4 0例健康献血员... 研究黄芪、灵芝、茯苓、党参、当归、天花粉等中药多糖对红细胞膜相CD35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 10 %CD35单克隆抗体阻断试验 ,比较以上中药多糖在 10 %CD35单克隆抗体阻断前后红细胞膜相CD35活性的变化。结果 :4 0例健康献血员和 3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经以上中药多糖作用后 ,其RBC .C3bRR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 (P <0 .0 1)。用 10 %CD35单克隆抗体阻断恶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膜相CD35后 ,其RBC .C3bRR明显下降 (P <0 .0 1)。用以上中药多糖作用过的补体致敏酵母菌作红细胞RBC .3bRR试验 ,其花环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将以上中药多糖作用过的红细胞作红细胞RBC .C3bRR试验 ,其花环率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研究说明以上中药多糖能增强健康献血员和恶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并提示以上中药多糖调节红细胞膜相CD35免疫活性的机制 ,与补体致敏酵母菌无关 ,而与红细胞膜相CD35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5单克隆抗体 中药多糖 红细胞免疫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土鳖虫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耀芳 彭名淑 +2 位作者 杨翊雯 宁爱华 黄昌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6-689,共4页
目的 :研究土鳖虫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血虚”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虚 瘀”及活血化瘀机理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0 0 1g kg建立小鼠“血虚”动物模型 ,观察土鳖虫对实验动物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指标... 目的 :研究土鳖虫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血虚”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虚 瘀”及活血化瘀机理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0 0 1g kg建立小鼠“血虚”动物模型 ,观察土鳖虫对实验动物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指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A) ,ACA IgG、ACA IgA和ACA IgM含量。造模前后称体重 ,解剖分离心、肝、脾、肺、肾、胸腺各脏器称重 ,计算脏器系数。给正常小鼠ig土鳖虫 ,观察其对血清锌、钙水平的影响。结果 :环磷酰胺 (0 0 1g kg)ip小鼠 ,随着“血虚”模型的形成 ,小鼠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下降 ,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ACAIgG、ACAIgA含量明显升高 ,体重下降及脾脏 ,胸腺重量减轻。土鳖虫 (2 5g kg )ig能提高“血虚”小鼠RBC C3bRR ,降低血清ACAIgG、ACAIgA水平 ,能纠正环磷酰胺引起的体重下降及增加脾脏及胸腺免疫器官的重量 ,土鳖虫 (2 5g kg)ig正常小鼠可升高血清锌、钙的水平。结论 :土鳖虫通过提高红细胞CR1 活性 ,增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抑制血清ACA水平 ,血清中锌、钙含量的升高 ,可作为药物“生物药效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 血虚模型 红细胞免疫 心磷脂抗体
下载PDF
有限稀释微量溶血法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活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雷林生 孙莉莎 杨淑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检测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溶血素)。方法将含有溶血素的血清样品适当预稀释,然后取100μl加入96孔板中进行有限的倍比稀释,每孔再加入体积分数为15%SRBC和1∶10稀释的豚鼠血清各50μl,在37℃... 目的检测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溶血素)。方法将含有溶血素的血清样品适当预稀释,然后取100μl加入96孔板中进行有限的倍比稀释,每孔再加入体积分数为15%SRBC和1∶10稀释的豚鼠血清各50μl,在37℃温育1~12h后,有足够溶血素活性孔的红细胞将全部溶解,小孔液体清彻见底;溶血素活性低于足量时,只能部分溶血,受未溶解红细胞的阻挡,小孔底部只有不同程度的透明度,将印有字母“R”的测试纸放在96孔板底部,根据字母“R”的能见程度和已知的稀释倍数判断样品的活性。结果样品的测定值与理论值成良好直线关系。对已知药物的效果测定与用分光光度法所测得结果一致。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溶血素 微量测定 免疫调节药物 药物筛选
下载PDF
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3
10
作者 马曙轩 白丽霞 +2 位作者 刘景汉 欧阳锡林 李锡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0-662,共3页
目的 比较木瓜蛋白酶、抗球蛋白实验、聚凝胺和微柱凝胶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效价及所需时间。方法 将12种IgG抗体: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抗 Fya、抗 Fyb、抗 k、抗 S、抗 s分别采用... 目的 比较木瓜蛋白酶、抗球蛋白实验、聚凝胺和微柱凝胶4种检测IgG红细胞抗体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效价及所需时间。方法 将12种IgG抗体: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抗 Fya、抗 Fyb、抗 k、抗 S、抗 s分别采用上述4种方法检测。结果 木瓜蛋白酶检出了抗 D、抗 E、抗 C、抗 c、抗 e、抗 Jka、抗 Jkb7种抗体(7/ 12 ) ;抗球蛋白试验检出了所有12种抗体(12 / 12 ) ;聚凝胺法检出了除抗 k以外的抗体(11/ 12 ) ;而微柱凝胶也检出了所有12种抗体(12 /12 )。木瓜蛋白酶检测Rh及Kidd血型系统的抗体效价低于其它3种方法,而微柱凝胶检测这12种抗体效价较其它3种方法更为敏感。4种方法检测IgG抗体所需时间分别为:木瓜蛋白酶45min ,抗球蛋白实验60min ,聚凝胺5min ,微柱凝胶3 0min。结论 木瓜蛋白酶检测IgG抗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抗球蛋白实验因需要反复洗涤红细胞费工费时;聚凝胺是目前最快速简便检测IgG抗体的方法;而微柱凝胶是检测IgG抗体最为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抗体 木瓜蛋白酶 抗球蛋白实验 聚凝胺 微柱凝胶
下载PDF
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先乐 贺路 +2 位作者 艾晓辉 周建光 柯福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60,共8页
建立了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试验证明,致敏抗原菌体浓度为3×108cfu/mL、BSA浓度为2.0mg/mL,致敏红细胞浓度2.5%时(无论是人还是绵羊红细胞),本方法能获得最敏感的结果。加... 建立了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试验证明,致敏抗原菌体浓度为3×108cfu/mL、BSA浓度为2.0mg/mL,致敏红细胞浓度2.5%时(无论是人还是绵羊红细胞),本方法能获得最敏感的结果。加入稳定剂后的致敏红细胞,在80d内检测结果没有显著的差异。本试验测得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3.4±4.2,而且证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抗体 间接 红细胞凝集反应
下载PDF
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在电子交叉配血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邹文涛 何子毅 +3 位作者 王庆 陈庆恺 邹姣丽 陆家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调查东莞市及文献报道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类型,为电子交叉配血的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2013年7月21日-2014年4月16对在本市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血标本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其结果及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调查东莞市及文献报道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类型,为电子交叉配血的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2013年7月21日-2014年4月16对在本市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血标本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其结果及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 677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共检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129例,其中男81例,女48例,总阳性率0.216%,国内文献报道了572 959例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193例阳性,阳性率0.034%,远低于国外报道的0.43%(P<0.01)。Ig M型不规则抗体95例,远高于Ig G型34例(P<0.01),不规则抗体与效应细胞的凝集强度<"2+"的达到88.37%(114/129)。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286%,显著高于男性0.189%(P<0.01)。结论本市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216%,以Ig M型抗体为主。考虑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开展电子交叉配时进行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红细胞 不规则抗体 电子交叉配血
下载PDF
凝胶抗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学军 徐兴强 +1 位作者 金小波 程永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 分析评价凝胶抗球蛋白试验 (GAT)的特点 ,增加输血安全性。方法 以不同稀释度的商品化抗D(IgG)为基础制备不完全抗体和致敏红细胞为模拟标本 ,通过一系列实验 (并结合文献 )分析GAT(DiaMed产品 )的特点。结果 红细胞洗涤与否不... 目的 分析评价凝胶抗球蛋白试验 (GAT)的特点 ,增加输血安全性。方法 以不同稀释度的商品化抗D(IgG)为基础制备不完全抗体和致敏红细胞为模拟标本 ,通过一系列实验 (并结合文献 )分析GAT(DiaMed产品 )的特点。结果 红细胞洗涤与否不影响GAT检测的结果 ;外加AB型血浆至 4 0 μl后 ,才使GAT(1∶6 4抗D血清 2 5 μl与 0 .8%O型混合红细胞悬液 5 0 μl反应 )产生的强阳性略有减弱 ;与专用稀释液ID diluent2比较 ,用生理盐水替代稀释液导致结果阳性程度降低 ,而换用某厂家的LIM稀释液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溶血现象 ;GAT可测的抗D(IgG)最高效价为 1∶2 5 6 ,反应灵敏度明显高于试管法 ,而近似于聚凝胺法。结论 GAT反应过程中无洗涤步骤 ,使用专用稀释液 ,检测灵敏度较高。GAT检测中使用配套试剂材料和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抗球蛋白试验 GAT 凝胶技术 致敏红细胞 不完全抗体 检验方法
下载PDF
ABO血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热放散效果与红细胞量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璐 王彦 +4 位作者 陈麟凤 马春娅 刘晓敏 于洋 汪德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973-97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量的患儿压积红细胞进行热放散的放散效果差异,进而研究达到最强放散效果的压积红细胞最适使用量。方法以14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血标本为研究对象,每例标本分别吸取100μL、200μL、300μL、500μL、1mL的患儿压... 目的比较不同量的患儿压积红细胞进行热放散的放散效果差异,进而研究达到最强放散效果的压积红细胞最适使用量。方法以14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血标本为研究对象,每例标本分别吸取100μL、200μL、300μL、500μL、1mL的患儿压积红细胞进行放散试验,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放散后抗体,比较不同量的压积红细胞放散效果的差异。结果 14例疑似HDN患儿中,确诊为HDN 11例。11例标本随着压积红细胞量增加,放散抗体凝集强度均增加,到500μl增到最大,1mL与500μL凝集强度相同。其中8例标本(72.7%),5个梯度压积红细胞均可放散出抗体;3例标本(27.3%),红细胞量200μL以上才可放散出抗体。结论不同量的患儿压积红细胞进行热放散的放散效果不同,随着红细胞量增加,放散抗体凝集强度增加,红细胞量过少可能导致放散试验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红细胞致敏抗体 压积红细胞量 热放散 放散效果
下载PDF
抗-CD38单克隆抗体对输血前检测试验的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被引量:12
15
作者 骆宏 王贞 +3 位作者 廖志坚 罗广平 汪传喜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抗-CD38单克隆抗体对输血前检测实验的干扰及其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名接受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样,分别进行ABO和Rh血型抗原定型、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实验;将不规则抗体... 目的探讨抗-CD38单克隆抗体对输血前检测实验的干扰及其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名接受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样,分别进行ABO和Rh血型抗原定型、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实验;将不规则抗体筛选用试剂红细胞、抗体鉴定谱细胞、交叉配血用的献血者红细胞、平行对照用的O型K(+)E(+)红细胞与0.2 mol/L的DTT按照红细胞:DTT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放入37℃水浴箱水浴30 min;再用上述DTT处理后的红细胞分别对患者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抗体鉴定实验和交叉配血实验。结果2名患者的ABO和Rh血型均为O,CCDee;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分别为阴性和阳性;未经DTT处理的抗体筛选红细胞、抗体鉴定细胞和献血者红细胞与患者血浆反应均呈阳性;DTT处理后的抗体筛选红细胞、抗体鉴定细胞和献血者红细胞与患者血浆反应均呈阴性;平行对照用的O型K(+)E(+)红细胞经DTT处理后转变为O型K(-)E(+)。结论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干扰患者的血型血清学实验,用0.2 mol/L的DTT灭活红细胞表面的CD38抗原后,可以较好的去除这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输血 抗-CD38单克隆抗体 多发性骨髓瘤 二硫苏糖醇
下载PDF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用于预防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 被引量:27
16
作者 赵颖欣 王德辉 +3 位作者 柴慧丽 于莹 佟欣 靳艳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预防或/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方法评估本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的1 500名患者的输血效果,对其中发生输血无效的患者,应用增强检测方法:降低抗体筛查细胞浓度,增加待检血清与抗体筛查细胞比例,应用增强剂,增加抗球蛋白法孵育时... 目的预防或/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方法评估本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的1 500名患者的输血效果,对其中发生输血无效的患者,应用增强检测方法:降低抗体筛查细胞浓度,增加待检血清与抗体筛查细胞比例,应用增强剂,增加抗球蛋白法孵育时间,采用吸收/放散法检测作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结果未作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前,本院的输血无效率为9.80%(147/500);经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147名输血无效患者中有37人的血清中检测到不规则抗体,其中17名患者再次输血时给与相配合的红细胞输注,未发生无效输血。结论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有助于预防和降低红细胞输注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筛查 红细胞血型 无效输血 输血疗效评估 预防
下载PDF
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向东 李保仝 +3 位作者 邵海枫 宗永兰 齐名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制备高效价的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 A单克隆抗体 (GPA Mc Ab) ,为研制快速全血凝集试剂提供关键的双功能抗体成分。 方法 :首先用 MNGP亚型 GPA ,经 SPDP与小鼠血清白蛋白连接后 ,常规免疫 Balb/ c小鼠 ,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 GPA Mc... 目的 :制备高效价的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 A单克隆抗体 (GPA Mc Ab) ,为研制快速全血凝集试剂提供关键的双功能抗体成分。 方法 :首先用 MNGP亚型 GPA ,经 SPDP与小鼠血清白蛋白连接后 ,常规免疫 Balb/ c小鼠 ,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 GPA Mc Ab;用 EL ISA和血凝方法对克隆进行筛选和鉴定。 结果 :4次融合共获 3个可分泌高效价 GPA Mc Ab细胞株 (3F6、5 C7和 5 G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与 GPA发生特异性反应 ,但均不引起人 A、B、AB和 O型红细胞凝集 ,属于人红细胞 GPA的特异性非凝集抗体。在 3株抗体中 ,2株为 Ig G1亚型 ,1株为 Ig G2亚型。 结论 :小分子 GPA经与同种动物 (免疫用动物 )血清白蛋白连接后用作免疫抗原 ,研制的 2株 Ig G1亚型抗体可用于全血凝集试剂中双功能抗体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血型糖蛋白 红细胞 鉴定
下载PDF
输血患者及献血者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发生频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林军 戚小艳 王源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及献血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本院临床红细胞标本32 496(人)份及献血者标本30 592(人)份,应用盐水法、试管抗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和各种血型定型试剂检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 目的探讨患者及献血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本院临床红细胞标本32 496(人)份及献血者标本30 592(人)份,应用盐水法、试管抗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和各种血型定型试剂检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调查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患者的性别比例、有无输血史及妊娠史。结果本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0.36%(230/63 080),其中同种抗体占93.04%(214/230),同种抗体+自身抗体0.43%(1/230),自身抗体占1.73%(4/230)例,未确定特异性的同种抗体占4.78%(11/230)。特异性抗体中,89.50%(196/219)来源于患者、发生频率0.31%(196/63 080),10.50%(23/219)来自献血者、发生频率0.04%(23/63 080)。结论患者不规则抗体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献血者;为了避免患者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减少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输入,输血前全面开展红细胞同种免疫抗体筛检,对献血者血浆做次侧交叉配血,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检 抗体鉴定 输血安全
下载PDF
唯酶红细胞抗体的血型血清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曙轩 刘景汉 +4 位作者 欧阳锡林 李锡金 于洋 马晓敏 赖凤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27-529,共3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唯酶抗体的血型血清学特性及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为安全输血提供依据。采用含唯酶抗体的病人血清在多种介质中与ABO同型献血者红细胞、谱细胞和自身细胞进行反应 ,并通过吸收释放试验来判断唯酶抗体的血型血清学特...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唯酶抗体的血型血清学特性及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为安全输血提供依据。采用含唯酶抗体的病人血清在多种介质中与ABO同型献血者红细胞、谱细胞和自身细胞进行反应 ,并通过吸收释放试验来判断唯酶抗体的血型血清学特性。结果表明 ,该唯酶抗体仅在木瓜蛋白酶介质中与献血者红细胞和谱细胞反应呈阳性结果 ,且自身对照亦呈阳性反应 ,而在其它介质中均呈阴性反应。吸收实验后抗体效价降低 ,采用乙醚放散 ,放散液中未测出抗体。该病人输注ABO及Rh同型献血者红细胞 60 0ml后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该例唯酶抗体仅在木瓜蛋白酶介质体外检测中表现出凝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酶红细胞抗体 血型血清学 木瓜蛋白酶 溶血性输血反应
下载PDF
红细胞免疫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4例报告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文皓 向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病例的母婴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红细胞免疫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及母亲产前相关实验室及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儿的母亲在孕期分别检测出IgG性质的红细胞...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病例的母婴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红细胞免疫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及母亲产前相关实验室及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儿的母亲在孕期分别检测出IgG性质的红细胞抗E、抗D、抗Jkb及自身抗体;效价分别为16、2 048、1及16。患儿均足月分娩,但生后6 h^3 d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黄染,伴或不伴贫血。患儿红细胞放散试验发现存在与母体相同的抗体,效价分别为4、512、0及2。患儿均予光照治疗,2例重症患儿予换血及输血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孕妇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以评估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免疫抗体 溶血病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