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外周血炎症细胞和血清总IgE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卓莹 李政谚 +1 位作者 朱鲁平 陈仁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背景 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本质上都是鼻部慢性炎性疾病,其炎症过程涉及一系列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趋化,多种细胞组成的细胞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细胞及炎性介质在三类疾病中的差异并不十分清楚。目的比较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 背景 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本质上都是鼻部慢性炎性疾病,其炎症过程涉及一系列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趋化,多种细胞组成的细胞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些细胞及炎性介质在三类疾病中的差异并不十分清楚。目的比较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 NP,以下简称s NP)、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 NP,以下简称w NP)、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外周血炎症细胞和血清总Ig E的差异。方法 纳入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61例(s NP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63例(w NP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AR组),并纳入健康对照5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血清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吸入物变应原特异性Ig E和血清总Ig E。按变应原特异性Ig E阳性与否进一步将s NP组和w NP组分为阳性组(s NP^(+)、w NP^(+)),和阴性组(s NP^(-)、w NP^(-)),分别分组比较AR组和s NP^(+)、w NP^(+)组,以及s NP^(-)、w NP^(-)组及对照组的总Ig E水平及各组外周血细胞计数和百分比。结果 ①s NP组变应原呈阳性9例(s NP^(+)组),阴性52例(s NP^(-)组);w NP组变应原呈阳性16例(w NP^(+)组),阴性47例(w NP^(-)组)。②s NP^(-)组、w NP^(-)组、AR组和对照相比仅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总Ig E在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AR组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最低,w NP^(-)组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最高。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组均升高(P<0.01),而s NP^(-)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血清总Ig E水平在AR组最高,w NP^(-)介于AR组和s NP^(-)组之间(P<0.01)。③AR组、s NP^(+)组、w NP^(+)组和对照相比,仅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Ig E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R组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最低,s NP^(+)、w NP^(+)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AR组、s NP^(+)组、w NP^(+)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AR组最高。血清总Ig E在AR、s NP^(+)组、w NP^(+)组较之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AR组血清Ig E水平最高,w NP^(+)组次之,s NP^(+)组水平最低。④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血清总Ig 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清总Ig E在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均发挥了作用,鼻息肉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清总Ig E均呈升高趋势,可能作为鼻息肉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总IGE
下载PDF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 in children is characterized by eosinophilia in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被引量:2
2
作者 Maximiliane I.Minderjahn Dag Schadlich +2 位作者 Josephine Radtke Karin Rothe Marc Reismann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SCIE CSCD 2018年第5期504-509,共6页
Background Phlegmonous and complicated appendicitis represent independent entities depending on hereditary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However, clinically there are no means to distinguish uncomplicated phlegmonous fro... Background Phlegmonous and complicated appendicitis represent independent entities depending on hereditary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However, clinically there are no means to distinguish uncomplicated phlegmonous from complicated appendicitis.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these two forms of appendicitis is relevant as current attempts are to treat both forms of the disease differentl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in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WBCs) in these conditions to identify areas of interest for future molecular studies. Methods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of patients aged between 7 and 14 years who underwent appendectomy from January 2008 to June 2016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articular cellular subpopulations. Results A total of 647 children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Within distinct inflammatory patterns, significant eosinophilia and basophilia were found in 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compared with complicated inflammation (0.11±0.19×109/L vs. 0.046±0.104×109/L, P<0.0001, and 0.033±0.031×109/L vs. 0.028±0.024×109/L, P<0.001).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complicated diseas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 seems to depend primarily on eosinophil inflam-mation. This observation is stable over time and indicates a direc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underlying genetic prerequi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ENDICITIS CHILDREN eosinophil granulocytes IMMUNOLOGY
原文传递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
3
作者 庄汉 侍孝红 +3 位作者 徐金 葛唱 于海峰 张其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究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 目的探究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未发生EOS浸润)和观察组(45例,发生EOS浸润)。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并留取鼻息肉组织待用。检测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静脉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对患者行鼻内镜及CT检查,采用Lund-Kennedey及Lund-Mackey评分对患者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EOS浸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EOS浸润与病灶组织及IL-17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患者病灶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内镜检查息肉、水肿及鼻漏方面Lund-Kenned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检查结合LundMackey评分在后组筛窦、鼻道窦口复合体、蝶窦及蝶筛隐窝部位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颌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前组筛窦及额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息肉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蝶筛隐窝、蝶窦病变、鼻道窦口复合体、后组筛窦与EOS浸润均呈正相关(r=0.859、0.904、0.955、0.680、0.281和0.421,均P=0.000);上颌窦病变与EOS浸润呈负相关(r=-0.700,P=0.000);鼻漏评分与EOS浸润无相关性(r=0.147,P=0.073)。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生EOS浸润时,其病灶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异常改变,且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鼻窦病变情况与EOS浸润相关,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 临床特征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嗜酸性粒细胞、B型钠尿肽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宋玉良 王永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90-893,903,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嗜酸性粒细胞(EOS)、B型钠尿肽(BNP)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嗜酸性粒细胞(EOS)、B型钠尿肽(BNP)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49例为参照组,对比RDW、EOS、BNP水平及第1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1秒最大呼气容积预计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等肺功能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分析RDW、EOS、BNP在AECOPD患者中的相关性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相较于参照组,AECOPD组RDW、EOS、BNP水平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90、6.880、6.267,P<0.05);相较于参照组,AECOPD组FEV1、FEV1%pred、FEV1/FVC及PEF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57、7.175、6.022、6.767,P<0.05);Pearson分析显示,RDW、EOS、BNP均与AECOPD患者的FEV1、FEV1%pred、FEV1/FVC、PEF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DW、EOS、BNP诊断AECOPD的下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776、0.803、0.777,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11(P<0.05)。结论RDW、EOS、BNP在AECOPD患者中异常上升,且与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通过对上述指标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诊断AECOPD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嗜酸性粒细胞 B型钠尿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下载PDF
中药内外合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热蕴肺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庆灵 伍江龙 吴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85-888,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平喘方内服联合中药止咳方穴位贴敷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热蕴肺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热蕴肺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孟鲁斯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平喘方内服联合中药止咳方穴位贴敷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热蕴肺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热蕴肺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孟鲁斯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清肺化痰平喘方内服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咳嗽症状积分、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38/40)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咳嗽症状积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较好,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内外合治 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功能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值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周园园 王梦杰 刘慧如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2632-2635,2641,共5页
目的 分析输血前后中性粒细胞(NEU)、嗜酸细胞(EOS)、嗜碱细胞(BA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2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观察组),以同期本院... 目的 分析输血前后中性粒细胞(NEU)、嗜酸细胞(EOS)、嗜碱细胞(BA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2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观察组),以同期本院无输血不良反应者98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输血前后30 min内NEU、EOS、BAS、hs-CRP等指标数据,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输血前后NEU、EOS、BAS、hs-CRP检测值及变化值。以输血前后NEU、EOS、BAS、hs-CRP变化值为自变量,输血不良反应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输血前NEU、EOS、BAS、hs-CRP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输血后NEU、EOS、BAS、hs-CRP检测值及各指标输血前后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U、hs-CRP变化值是输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NEU、hs-CRP变化值预测输血不良反应的AUC分别为0.801、0.798,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3×109/L、8.16 mg/L,联合检测的AUC为0.90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3、0.677。结论 输血后NEU、EOS、BAS、hs-CRP变化值升高可能与输血不良反应有关,NEU、hs-CRP变化值联合检测对输血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嗜酸细胞 嗜碱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输血不良反应
下载PDF
嗜酸性筋膜炎1例
7
作者 庄哲 刘芳华 +3 位作者 苏杭 黄雪沂 卢柳君 陈永锋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报告1例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男,58岁,四肢肌肉僵硬无力伴关节疼痛11个月。皮肤科检查:双前臂皮肤沿静脉走向呈沟槽状表现,手臂抬高时沟槽征明显,双前臂及双小腿皮肤僵硬难以提起或移动,双小腿皮肤紧绷,表面蜡样光泽,伴肌肉无力及疼痛,右... 报告1例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男,58岁,四肢肌肉僵硬无力伴关节疼痛11个月。皮肤科检查:双前臂皮肤沿静脉走向呈沟槽状表现,手臂抬高时沟槽征明显,双前臂及双小腿皮肤僵硬难以提起或移动,双小腿皮肤紧绷,表面蜡样光泽,伴肌肉无力及疼痛,右前臂肌无力症状较重。外院实验室检查:2020年12月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51×10^(9)/L;2021年6月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45×10^(9)/L,血沉104 mm/h,免疫球蛋白IgG 32.7 g/L,C30.881 g/L,γ球蛋白36.5%,抗Scl-70抗体阴性。右前臂筋膜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筋膜区胶原增粗,透明变性,血管周围较多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筋膜区弹力纤维几乎消失,阿辛蓝染色(+)。诊断:嗜酸性筋膜炎。予口服巴瑞替尼4 mg每日1次,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未服用该药物,目前已失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筋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慢性咳嗽患儿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影响因素及其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8
作者 李红梅 周海军 彭文君 《当代医学》 2023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患儿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影响因素及其过敏原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96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过敏原检测。分析过敏原检测结果及慢性咳嗽患儿发生CVA的影...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患儿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影响因素及其过敏原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96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过敏原检测。分析过敏原检测结果及慢性咳嗽患儿发生CVA的影响因素。结果196例慢性咳嗽患儿中,过敏原检测阳性60例,占比30.61%;过敏原检测阴性136例,占比69.39%。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白细胞(WBC)、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患儿有家族特应性疾病史、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升高占比均高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特应性疾病史、血EOS水平升高是慢性咳嗽患儿发生CVA的影响因素(OR>1,P<0.05)。60例CVA患儿中,1种过敏原51例,2种过敏原为4例,3种以上为5例。吸入性过敏原中,户尘螨/粉尘螨组合阳性率最高,为8.33%;食入性过敏原中,牛奶阳性率最高,为50.00%;不同性别CVA患儿动物毛皮屑组合(猫/狗毛皮屑)、户尘螨/粉尘螨组合、蟑螂、鸡蛋白、牛奶、牛肉/羊肉组合、鱼/虾/蟹组合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族特应性疾病史、血EOS水平升高的慢性咳嗽患儿发生CVA的风险较高,户尘螨/粉尘螨组合、牛奶是CVA患儿较为常见的过敏原,通过检测过敏原可确定CVA患儿发病原因,减少误诊事件的发生,可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过敏原 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咳嗽
下载PDF
寒、热证豚鼠变应性鼻炎细胞功能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小军 安辉 +4 位作者 田道法 唐发清 曾庆善 蒙旭光 文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研究寒证及热证豚鼠变应性鼻炎 (AR)细胞功能和形态学特征。方法 :以寒性、热性中药分别给予豚鼠造成寒证、热证模型 ,然后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盐酸萘甲唑啉点鼻 ,分别造成AR和鼻炎模型 ,观察其细胞功能、数量及电镜下超微形态学... 目的 :研究寒证及热证豚鼠变应性鼻炎 (AR)细胞功能和形态学特征。方法 :以寒性、热性中药分别给予豚鼠造成寒证、热证模型 ,然后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盐酸萘甲唑啉点鼻 ,分别造成AR和鼻炎模型 ,观察其细胞功能、数量及电镜下超微形态学特点。结果 :AR模型豚鼠血嗜碱性粒细胞 (BC)脱颗粒指数高于鼻炎模型豚鼠 ;其中寒证AR豚鼠又高于热证AR豚鼠 (P <0 0 5)。寒证AR豚鼠鼻粘膜肥大细胞(MC)及嗜酸性粒细胞 (EC)数量多 ,浸润广泛 ,颗粒包膜不清 ,密度不均 ,颗粒内见空泡、融合及管道 ;而热证AR豚鼠及对照组豚鼠MC及EC数量少 ,无浸润 ,颗粒包膜清 ,密度均一 ,无颗粒空泡、融合及管道。结论 :寒证AR豚鼠BC、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性鼻炎 寒证 热证 肥大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细胞 超微形态学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痰液中IL-33的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麻晓燕 罗雅玲 +3 位作者 赖文岩 邵金莲 蓝海兵 梁振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26-1529,共4页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和痰液中IL-33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患者症状、肺功能、血液和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33的含量,对哮喘患者行24 h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测...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和痰液中IL-33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患者症状、肺功能、血液和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33的含量,对哮喘患者行24 h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测试,依据FEV1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3组:FEV1≥80%为轻度哮喘组,60%≤FEV1<80%为中度哮喘组,FEV1<60%为重度哮喘组,并记录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ELISA法检测18例哮喘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者痰液中IL-33的含量,显微镜下计数其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结果外周血IL-33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轻度哮喘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6.62±3.04)pg/ml vs(30.26±5.23)pg/ml,P>0.05],但中、重度哮喘组的IL-33的水平要明显高正常对照组[(41.36±11.82)pg/ml vs(26.62±3.04)pg/ml,(84.10±20.17)pg/ml vs(26.62±3.04)pg/ml,P<0.05],且与患者夜间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17,P<0.05),而与白天症状评分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无明显相关(r=0.173,P>0.05,r=0.082,P>0.05),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0.638,P<0.05;r=-0.552,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33的含量与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693,P<0.05)。结论血液中的IL-33可作为一种评价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的指标,是哮喘患者病情恶化的促进因子。IL-33水平增高可能是诱导哮喘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33 外周血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建明 黄秀清 +1 位作者 林燕惠 张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2-1155,I0013,共5页
目的:建立变应性鼻炎(AR)Wistar大鼠模型,探讨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A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和地塞米松(DEX)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经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变应原,鼻腔滴入OV... 目的:建立变应性鼻炎(AR)Wistar大鼠模型,探讨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A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和地塞米松(DEX)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经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变应原,鼻腔滴入OVA鼻内激发;正常组大鼠以生理盐水替代OVA;DEX组大鼠激发成AR后再用DEX(0.2mL.kg-1)后肢肌肉注射,观察大鼠行为学症状;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鼻黏膜组织学变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其鼻黏膜免疫球蛋白E(IgE)的吸光度(A)值。结果:模型组大鼠均出现鼻痒、喷嚏和流清涕等AR的临床特征,大鼠鼻黏膜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黏膜水肿增厚、腺体增生、分泌旺盛和鼻黏膜表面纤毛破坏等组织形态学变化。正常组大鼠仅轻度抓鼻,且喷嚏少。DEX组Wistar大鼠小血管无明显扩张,黏膜厚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模型组和DEX组大鼠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其A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DEX组大鼠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OVA变应原致敏的AR Wistar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疾病模型 动物 卵清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eotaxin、mcp-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群霞 李惠 单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88-1890,共3页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 chemoattractant chemokinee,otax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 chemoattractant chemokinee,otax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reaction,RT-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39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otaxin、mcp-1的mRNA和血清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otaxin、mcp-1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4 9±0.106 7、0.499 4±0.060 8,正常对照分别为0.424 8±0.081 8、0.289 7±0.049 6,患者组血清蛋白表达分别为(450.48±222.44)pg/ml、(103.35±46.53)pg/ml,正常对照分别为(277.76±89.49)pg/ml和(53.35±34.91)pg/ml,两者mRNA和蛋白表达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②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eotaxin蛋白表达与病程长短、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eotaxin、mcp-1表达的上调及Th免疫失衡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EOTAXIN MCP-1
下载PDF
雷公藤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细胞凋亡及IL-5和GM-CSF 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晓明 王长征 +2 位作者 赖克方 郭先健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细胞( Eosinophil, Eos)凋亡及与白介素5( I L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C S F)m R N A 表达的作用。方法:实验豚鼠分为哮喘组、雷公藤治疗组...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细胞( Eosinophil, Eos)凋亡及与白介素5( I L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C S F)m R N A 表达的作用。方法:实验豚鼠分为哮喘组、雷公藤治疗组(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原位细胞凋亡( T U N E L)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 A L F)中的 Eos 的凋亡率和肺组织 I L5、 G M C S Fm R N A 的表达。结果:哮喘组 Eos 凋亡率显著低于处理组和对照组( P< 0.05)。哮喘组肺组织 I L5 和 G M C S Fm R N A 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处理组和对照组( P< 0.01)。哮喘组 B A L F中 Eos凋亡率与肺组织 I L5、 G M C S Fm R N A 表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r= - 0.62 和- 0.56, P<0.05)。结论:哮喘豚鼠肺组织 I L5、 G M C S Fm R N A表达增强,可能是 Eos 凋亡异常的重要原因。雷公藤甲素能抑制哮喘豚鼠 I L5、 G M C S F表达,诱导 Eos 凋亡,在抗哮喘气道炎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细胞 雷公藤 凋亡 IL-5 GM-CSF 豚鼠
下载PDF
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时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庄礼兴 赵明华 +1 位作者 杨君军 邓倩萍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对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庚”日天灸与“辛”日天灸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将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三伏组和日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分,上加0.3g麝香制成的1cm×1cm大小药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 目的:对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庚”日天灸与“辛”日天灸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将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三伏组和日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分,上加0.3g麝香制成的1cm×1cm大小药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日常组每隔10d贴药1次,3次为1疗程;三伏组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贴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血清IgE含量、淋巴细胞转换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比。另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庚”日和“辛”日贴药组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①三伏组与日常组治疗后的疗效及血清IgE含量、淋巴细胞转换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②“庚”日天灸组与“辛”日天灸组疗效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经穴及药物双重作用起效,适宜全年开展此项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天灸疗法 IGE 淋巴细胞转换率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时效关系
下载PDF
辛夷挥发油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寅超 赵宜红 +3 位作者 薛敬礼 沈映君 陈世伟 李成海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探讨辛夷挥发油(the Volatile Oil of Magnolia biondii pamp.)对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筛选合格雄性豚鼠30只,体重(180±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模型对照(B)组、阳性对照(C)组、辛夷挥发油大剂量(D)组和辛夷挥发油... 目的:探讨辛夷挥发油(the Volatile Oil of Magnolia biondii pamp.)对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筛选合格雄性豚鼠30只,体重(180±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模型对照(B)组、阳性对照(C)组、辛夷挥发油大剂量(D)组和辛夷挥发油小剂量(E)组。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抗原进行致敏和激发。其余各组每鼠后肢im卵白蛋白(OVA)并ip百日咳疫苗致敏并雾化OVA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在激发引喘的同时,记录引喘潜伏期。自致敏第2 d始ig给药,1次/d,连续14 d。于激发后24 h处置动物,采制标本与指标检测。结果:(1)首次激发后,引喘潜伏期(s)D组(76.83±14.97)与B组(43.50±7.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二次激发后,D组(68.80±31.63)、E组(56.00±23.02)与B组(49.00±10.34)比较,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D组延长明显。(2)D、E组BALF中Eos比值分别为(9.77±7.46)%、(10.67±8.10)%,与B组(15.00±3.00)%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组BALF蛋白含量、WBC计数分别为(0.15±0.07)×109/L、(0.17±0.02)×109/L、与B组比,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病理检查和图像分析检测结果,D、E组豚鼠的细支气管粘膜、腔内浸润的Eos数(个/视野)分别为(26.75±5.33)、(50.38±15.18),与B组(79.63±16.65)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以D组减少显著。D、E组细支气管腔内浸润炎细胞核的积分光密度(IOD)分别为(4.15±3.65)、(4.27±4.09),与B组比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夷挥发油能够明显抑制实验性哮喘豚鼠气道浸润Eos细胞数,减轻哮喘气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挥发油 气道炎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及激素对其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瑜 蒋俊晔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对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60例难治性MP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择30例非难治性MP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难治性MPP治疗组接受阿奇霉素+地...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对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60例难治性MP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择30例非难治性MP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难治性MPP治疗组接受阿奇霉素+地塞米松(Dx)治疗,阿奇霉素剂量为10 mg/(kg.d)(最大量不超过0.5 g/d),Dx为0.2 mg/(kg.d)(最大量不超过5 mg/d),疗程5 d;难治性MPP对照组和非难治性MPP患儿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剂量同上,疗程5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MPP组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MPP组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难治性MPP组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非难治性MPP组(P<0.05);难治性MPP患儿在常规用阿奇霉素治疗同时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后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未加用地塞米松的难治性MPP患儿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1);治疗5 d后,难治性MPP治疗组患儿咳嗽评分明显低于难治性MPP对照组患儿。结论嗜碱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病;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抑制难治性MPP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肺炎支原体 糖皮质激素 儿童
下载PDF
IL-27对哮喘小鼠血清IgE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云峰 熊伟 +1 位作者 张梅 吴学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7(IL-27)对卵白蛋白(OVA)激发哮喘小鼠血清IgE的影响。方法 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哮喘组及IL-27组,每组8只。应用OVA建立哮喘模型,IL-27组小鼠应用1μg IL-27(溶于50μL PBS中)滴鼻给药,ELISA法...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7(IL-27)对卵白蛋白(OVA)激发哮喘小鼠血清IgE的影响。方法 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哮喘组及IL-27组,每组8只。应用OVA建立哮喘模型,IL-27组小鼠应用1μg IL-27(溶于50μL PBS中)滴鼻给药,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4和IFN-γ浓度,荧光酶标法测定小鼠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浓度;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结果 IL-27组小鼠血清IL-4浓度为(45.6±10.1)μg/L,明显低于哮喘组的(79.3±14.8)μg/L(P<0.05);IL-27组小鼠血清IFN-γ浓度为(63.8±11.5)μg/L,明显高于哮喘组的(25.7±8.2)μg/L(P<0.05);IL-27组小鼠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浓度分别为(2.77±0.51)KU/L、(0.48±0.09)KU/L,均明显低于哮喘组的(5.88±0.86)KU/L、(1.89±0.15)KU/L(P均<0.05);IL-27组小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为(2.21±0.33)×107/L,明显低于哮喘组的(12.82±2.17)×107/L(P<0.01)。结论 IL-27可能通过促进IFN-γ合成、抑制IL-4合成,降低哮喘小鼠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浓度,降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L-27 IGE 嗜酸粒细胞
下载PDF
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袁雪晶 夏晨 汪受传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卵蛋白(OVA)制备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在停止激发后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24h观察小鼠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白细胞介素-4(IL-4)...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卵蛋白(OVA)制备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在停止激发后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24h观察小鼠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以及肺脏病理学变化。结果固本防哮饮可以降低模型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IFN-γ水平,减轻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重塑。结论固本防哮饮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支气管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调节机体IFN-γ水平可能是其防止哮喘复发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防哮饮 哮喘缓解期 气道高反应性 Γ-干扰素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Survivi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海 林董 +1 位作者 陈贤明 张贤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12例正常下鼻甲组织(对照组),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12例正常下鼻甲组织(对照组),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HE染色显示鼻息肉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增加。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urvivin免疫阳性细胞数及着色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图像分析显示,鼻息肉组Survivin的积分光密度(IOD,103/HP)为50.21±6.32,与对照组5.67±0.58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鼻息肉中Survivin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表达密切相关(r=0.673,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Survivin表达、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均上调,且二者有协同表达关系。鼻息肉可能是通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使炎性细胞凋亡受到抑制,从而促进炎性细胞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生长,导致慢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生存素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报警提示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凤 刘爽 +2 位作者 万丽平 韩晓丹 王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253-3254,共2页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报警提示功能。方法收集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外周血标本197份,以及单独提示异型淋巴细胞的外周血标本914份,进行显微镜...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报警提示功能。方法收集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外周血标本197份,以及单独提示异型淋巴细胞的外周血标本914份,进行显微镜复检,以核实报警提示信息是否正确。结果以显微镜复检结果为金标准,同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标本经复检后嗜碱性粒细胞在正常范围内,异型淋巴细胞检出的符合率为64.9%;单独提示异型淋巴增多的标本经复检后符合率为7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报警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时,两者计数有一定相互干扰,需结合显微镜复检,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淋巴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