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伴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一例
1
作者 肖巧 肖华 +1 位作者 王容 赵川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01-605,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熊去氧胆酸是该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以坏死性血管炎、组织器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为主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熊去氧胆酸是该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以坏死性血管炎、组织器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特征。该文报道1例65岁男性患者以反复四肢皮疹为主要表现,反复肝功能异常,同时存在哮喘样喘息,镜下血尿,肾功能异常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后诊断为PBC合并EGPA。该例提示不明原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同时合并皮肤、肺、肝、肾、免疫等多器官损害时,需考虑是否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肝硬化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多器官损害
下载PDF
奥马珠单抗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圆 崔博 陈智鸿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a granulomatosis 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临床少见但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前诱导EGPA缓解和预防复发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复发和皮质... 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a granulomatosis 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临床少见但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前诱导EGPA缓解和预防复发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复发和皮质类固醇依赖相关的问题,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OMA)是一种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在我国于2017年8月获批用于中重度变应性哮喘的治疗,已有超过3万例哮喘患者接受治疗,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OMA在EGPA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使用OMA治疗EGPA的临床研究包括潜在药理机制、临床获益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为奥马珠单抗的相关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OMA) 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3
作者 王俊慧 曾雪 崔炳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报告1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患者男,27岁。双足背红斑伴瘙痒半年,双下肢环形瘀斑及结节2个月。既往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病史4个月。皮肤科检查:双足背散在红斑,双下肢多发黄豆至鸡蛋大结节,浸润明显,表面可见紫癜样改变,... 报告1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患者男,27岁。双足背红斑伴瘙痒半年,双下肢环形瘀斑及结节2个月。既往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病史4个月。皮肤科检查:双足背散在红斑,双下肢多发黄豆至鸡蛋大结节,浸润明显,表面可见紫癜样改变,部分皮损呈环状,少数皮损破溃及结痂。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总IgE 712 kIU/L,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3.0×109/L,白细胞分类:EOS 0.29。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MPO)均(-)。鼻窦CT:鼻窦炎。肌电图:双下肢周围神经中度受损,双下肢感觉神经中度受损。下肢血管超声:右侧足背动脉闭塞。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血管周围及皮下脂肪组织可见大量EOS浸润,局部区域可见嗜酸性肉芽肿结构。诊断:E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血管炎 多血管炎 肉芽肿性 嗜酸性
下载PDF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合并感染情况及预后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天慈 杨映强 +6 位作者 钟永 周亚欧 孟婷 唐荣 肖湘成 周巧玲 肖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1-957,共7页
目的分析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月—2019年4月新诊断为EGPA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病理数据,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根据抗中性粒细胞胞... 目的分析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月—2019年4月新诊断为EGPA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病理数据,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根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分为阳性和阴性组,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感染发生状况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对EGPA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患者治疗反应和生存状况。结果25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共12例(48.0%),发热和(或)肌肉痛15例(60.0%),神经系统受累17例(68.0%),肾脏受累17例(68.0%)。8例(32.0%)患者ANCA阳性,ANCA阳性组患者发热及肌痛受累率较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5例患者发生感染,以肺部受累最为常见(11例),其中5例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检出病原体,以细菌多见。与未感染组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确诊EGPA时血浆球蛋白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EGPA患者中1例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患者接受单纯免疫抑制剂治疗,7例患者接受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64%)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3例患者同时行血浆置换治疗,1例患者同时予以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随访过程中10例失访,余1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5(9~70.5)个月,截至最后一次随访时均存活,6例(24.0%)仍有哮喘症状,12例(48.0%)仍需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EGP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高,病变部位以肺部最为常见,病原体以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感染
下载PDF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一例
5
作者 朱小美 陈思远 +2 位作者 黄长征 刘冬先 夏颖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患者,女,29岁。头面、手足散在血疱样丘疹、结节3天。皮肤科检查:面部、手足散在绿豆至花生大丘疹、结节,质地稍硬,浸润明显,表面可见紫癜样改变,部分皮损破溃结痂。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及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紫癜 丘疹
下载PDF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并发肾脏受累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上珠 杨宏仙 +4 位作者 费允云 张文 赵岩 张奉春 曾小峰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究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us with polyangiitis,EGPA)肾脏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17年EGPA患者住院病例,对并发肾脏受累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究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us with polyangiitis,EGPA)肾脏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17年EGPA患者住院病例,对并发肾脏受累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73例EGPA患者中17例(23.3%)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受累。2例患者以肾脏受累为首发表现。EGPA肾脏受累患者中5例为女性,12例为男性;平均年龄(43.5±14.1)岁;病程平均(51.5±92.9)个月。17例EGPA并发肾脏受累患者中鼻部受累15例,哮喘13例,外周神经受累13例,肺内病变12例,皮肤受累7例,心脏受累4例,消化道受累3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例。17例肾脏受累患者中,14例ANCA阳性,比无肾脏受累患者阳性率显著増高(82.4%vs.20.8%,P<0.001)。肾脏受累方面:15例患者出现血尿,14例出现蛋白尿,8例患者肌酐升高,3例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2例患者进行了肾脏活检,病理均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坏死,伴新月体形成。15例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效果好。结论 EGPA患者可出现肾脏受累,肾脏受累常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少数出现急进性肾小球肾炎。EGPA出现肾脏受累的患者ANCA阳性多见。应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多血管炎 肾脏受累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下载PDF
具有荨麻疹样皮损的其他疾病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昕雨 孙青 《皮肤科学通报》 2019年第6期678-683,8,共6页
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以反复发作的红斑、风团伴瘙痒为特征,也可出现呼吸道、胃肠道症状。除荨麻疹外,其他一些皮肤病或皮肤综合征也可表现为荨麻疹样皮损,易被误诊为尊麻疹,但抗组胺药物常规治疗无效。本文主要综述了色素性荨... 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以反复发作的红斑、风团伴瘙痒为特征,也可出现呼吸道、胃肠道症状。除荨麻疹外,其他一些皮肤病或皮肤综合征也可表现为荨麻疹样皮损,易被误诊为尊麻疹,但抗组胺药物常规治疗无效。本文主要综述了色素性荨麻疹、大疱性类天疱疮、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和斑块、荨麻疹性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嗜中性荨麻疹性皮病等具有荨麻疹样皮肤改变的皮肤病,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性荨麻疹 大疱性类天疱疮 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和斑块 荨麻疹性血管炎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嗜中性荨麻疹性皮病
下载PDF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8
作者 郑伟利 韩开宇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9期3841-3847,共7页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一线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然而对于复发或难治性EGPA治疗效果欠佳。随着对EGP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生物制剂治疗EGPA得到重视,生物制剂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一线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然而对于复发或难治性EGPA治疗效果欠佳。随着对EGP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生物制剂治疗EGPA得到重视,生物制剂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降低疾病复发率,从而改善病情。目前用于EGPA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美泊利单抗、瑞替珠单抗、贝纳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和奥马珠单抗。但关于生物制剂治疗EGPA的研究多为病例报道,未来应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明确生物制剂治疗EGPA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寻找其他作用靶点的生物制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生物制剂 白细胞介素 美泊利单抗
下载PDF
呼吸道症状首发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八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迪 李秋文 +1 位作者 孟琳非 酆孟洁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7年1~12月新诊断的8例EGP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男性7例,女... 目的探讨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7年1~12月新诊断的8例EGP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28~70岁,平均(47.75±13.72)岁;首诊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次诊断支气管哮喘4例(50.0%)、肺部感染2例(25.0%)、咳嗽变异性哮喘1例(12.5%)、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1例(12.5%);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咳嗽7例(87.5%),喘息样发作5例(62.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值及绝对值升高8例(100.0%),诱导痰Eos比值升高7例(87.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均为阴性;肺外最常累及部位依次为神经系统、皮肤及消化道,分别为7例(87.5%)、5例(62.5%)、2例(25.0%),均未发现肾脏受累;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2例(25.0%),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例(37.5%);胸部高分辨CT显示支气管扩张3例(37.5%)、磨玻璃影2例(25.0%);鼻窦CT提示全组副鼻窦炎6例(75.0%),合并真菌性鼻窦炎1例(12.5%);7例病理有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浸润,其中1例(12.5%)兼有血管炎和肉芽肿性病变。结论以呼吸道首发的EGPA最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ANCA阳性罕见,影像学改变缺乏特征性,肉芽肿及血管炎在此类患者中并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哮喘 呼吸系统 病理特点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筱娴 文俊杰 +1 位作者 欧昌星 张清玲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12-1017,共6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清中可检出ANCA为特征的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具有促炎和免疫调节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清中可检出ANCA为特征的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具有促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的多功能细胞,目前,嗜酸性粒细胞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关系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MPA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较健康对照者降低,GPA局部组织中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对于EGPA,嗜酸性粒细胞的组织浸润是其发病机制之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其诊断的重要分类标准之一,也是其治疗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原文传递
奥马珠单抗对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欧昌星 吴鹏辉 +10 位作者 谢佳星 张筱娴 马健娟 邓振安 杨晓婧 李游 袁丁 薛玲娜 董聪 邓志楠 张清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2684-2689,共6页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对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22例EGPA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哮...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对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22例EGPA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急性发作(AE)次数、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VAS)、呼气峰值流速(PEF)变异率、PEF占预估值百分比(PEFpred%)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估值百分比(FEV_(1)pred%)、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OCS)维持用量等指标[M(Q_(1),Q_(3))]的变化,观察奥马珠单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2例EGPA患者中位年龄42(22~70)岁,男11例。经奥马珠单抗治疗4个月后,EGPA患者的总体应答率为68.2%(15/22)。15例应答组患者ACT由治疗前的19.0(16.5,21.0)分上升至治疗后的23.0(21.5,24.0)分(P=0.001),AE次数从0.7(0.3,1.0)次/4个月下降至0(0,0.7)次/4个月(P<0.001),BVAS由4.0(2.0,6.0)分下降至2.0(2.0,4.0)分(P=0.007),PEF变异率由18.8%(14.0%,27.7%)下降到9.2%(6.8%,11.9%)(P=0.007),PEFpred%由80.8%(73.5%,90.7%)上升到100.5%(79.4%,114.0%)(P=0.005),OCS维持剂量从15.0(10.0,20.0)mg/d减少到8.8(5.0,10.0)mg/d(P=0.005);7例无应答组患者的基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11.4%(9.2%,22.6%),高于应答组[3.4%(1.1%,6.5%),P<0.05]。22例患者共进行190次注射治疗,仅4例次(2.1%)在注射奥马珠单抗后出现头晕、注射部位肿胀伴瘙痒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奥马珠单抗对EGPA哮喘样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可减少OCS维持用量,安全性良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低的EGPA应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奥马珠单抗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治疗效果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心脏受累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鹏燕 杨艳丽 +3 位作者 刘素苗 张改连 许珂 张莉芸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2-327,共6页
目的分析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EGPA心脏受累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山西白求恩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的16例EGPA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分析。结... 目的分析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EGPA心脏受累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山西白求恩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的16例EGPA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6例EGPA心脏受累,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8±14)岁,与17例无心脏受累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比较(41±1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0,P<0.01),提示年龄大小与心脏受累与否有关。EGPA心脏受累16例患者中有症状者4例(25%),1例为首发症状,其余12例表现为心电图、心脏超声或心脏MRI异常,其中10例(62%)心电图异常,13例(81%)心脏超声检查异常,1例患者行心脏MRI提示心内膜炎。16例EGPA心脏受累患者中,肺脏受累14例,鼻受累10例,神经系统受累9例,皮肤受累9例,胃肠受累6例,肾脏受累2例。16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EO)均增高,中位值2.46(1.49,3.94)×109/L,且EO与心脏受累有相关性。对核周型ANCA抗体阳性率分析,16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阳性,与无心脏受累组(8例患者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6例患者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2例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10例用环磷酰胺。随访至今,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因脑出血死亡,3例失访,其余11例出院后均病情平稳。结论EGPA患者心脏受累发生率高,心脏各个结构均可以受累,多见于ANCA阴性患者,且心脏受累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心脏受累 心电图 心脏超声 心脏MRI
原文传递
儿童期常见及罕见上-下气道共存疾病
13
作者 宋家瑶 王颖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3-685,共13页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炎症累及上和(或)下气道的慢性疾病,包括以上气道为主的疾病、以下气道为主的疾病和上-下气道炎症共存性疾病,其中儿童期常见及罕见的上-下气道共存疾病主要包括鼻窦支气管综合征(sinobronchial syndrome,S...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炎症累及上和(或)下气道的慢性疾病,包括以上气道为主的疾病、以下气道为主的疾病和上-下气道炎症共存性疾病,其中儿童期常见及罕见的上-下气道共存疾病主要包括鼻窦支气管综合征(sinobronchial syndrome,SBS)、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嗜酸性肉芽肿伴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 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等。该文旨在对儿童期常见及罕见上-下气道共存疾病进行概述,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对于儿童期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共存疾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疗效、预防不可逆损害发生及改善患儿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下气道共存疾病 鼻窦支气管综合征 复发性多软骨炎 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囊性纤维化 嗜酸性肉芽肿伴多血管炎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