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l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hemeroid plant Eremurus anisopterus
1
作者 Miao MA Junfeng FAN Jing LI 《Frontiers in Biology》 CSCD 2008年第3期315-319,共5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pol-l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remurus anisopterus,an ephe-meroid plant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in Xinjiang,China.An integrative approach combining field studies with lab ...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pol-l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remurus anisopterus,an ephe-meroid plant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in Xinjiang,China.An integrative approach combining field studies with lab analysis was adopted.Pollen traps were used to measure air-borne pollen loads and artificial isolation experiments were applied to test the potentiality of cross-pollination or apomixes.Results show that the duration of the flowering of Eremurus anisopterus varied from late April to mid-May.Anthesis of a single flower often lasted for 1 d.However,if the daily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was under 20℃,the anthesis of a single flower could be prolonged up to 2 d.The pollen dispersion period of the single flower could last for 4 to 5 h,from 10:30 to 15:00 local time,with the duration of pollen dispersion for a single anther lasting approximately 40 min.The heterotypical maturation of the stigma could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pollen dispersion period of the single flower suggesting an adaptation to the habitat of E.anisopterus in the desert where the pollinators were not reliable.The timing of the blossoms of the ephemeroid plant show close correlations with the wind velocity and the habi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linators in the desert.Plant pollens may be spread to over 70 m by wind with approximately 60%of the pollens falling within 20 m away from the plant.Insects,especially bees,hover flies,flesh flies,mason bees and Halictus sp.were very important pollinators.Bees and hover flies usually landed on the yellowish green spot on the tepal and then entered the flower along the purple vein on the pink tepals.The yellowish green spot might be a mimetic structure of nectar that could attract insects to visit.This was also an adaptation of the plant to the sandy desert environment.A higher visiting frequency was reached between 10:30 and 13:30.The pollen-ovule ratio(P/O)of E.anisopterus(6164)suggested that the species was from cross-pollination according to Cruden’s criterion.However,the arti-ficial isol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E.anisopterus is self-compatible which might act as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the inadequate opportunities for breeding in the desert environment.Since there was no seed set in the bagged emasculated flowers,apomixes did not occur.In conclusion,E.anisopterus might adapt to the unreliable pollinator habits by self-pollination and by lengthening the pollen dispersion period of a single fl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emeroid plant Eremurus anisopterus POLLINATION heterotypical maturation of stamina P/O
原文传递
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被引量:288
2
作者 张立运 陈昌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23-1932,共10页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处于中亚荒漠与内亚 (亚洲中部 )荒漠之间的过渡 ,其气候虽以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风、日照强、温度变化剧烈的大陆性荒漠气候为特点 ,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冬春有一定雨雪 ,植被相对较为茂密 ,以固定和半固定...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处于中亚荒漠与内亚 (亚洲中部 )荒漠之间的过渡 ,其气候虽以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风、日照强、温度变化剧烈的大陆性荒漠气候为特点 ,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冬春有一定雨雪 ,植被相对较为茂密 ,以固定和半固定沙漠为主 ,共采集记录到 2 0 8种高等植物 ,1 8个植物群落类型 ,1 1类植物生活型。植物多样性还包括下列一般特点 :区系地理成分多样 ,但中亚成分占优势 ;有少量古老种 ,特有现象微弱 ,藜科植物占明显优势 ;旱生植物为主 ;长营养期 1年生植物有一定比例 ;短命和类短命植物获得发育等。由于近几十年来的过牧 (牲畜的“冬窝子”)和滥采滥挖燃料及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植物多样性受破坏严重。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加强保护 ,对有些物种还须采取措施 ,进行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植物多样性 濒危植物种 荒漠 植被群落
下载PDF
准噶尔荒漠6种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关系 被引量:80
3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8,共11页
类短命植物是我国荒漠植物区系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准噶尔荒漠是类短命植物在中亚干旱区分布的最东端。目前关于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研究较少。选择了百合科的小山蒜、棱叶韭、粗柄独尾草、黑鳞顶冰花、伊犁郁金... 类短命植物是我国荒漠植物区系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准噶尔荒漠是类短命植物在中亚干旱区分布的最东端。目前关于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研究较少。选择了百合科的小山蒜、棱叶韭、粗柄独尾草、黑鳞顶冰花、伊犁郁金香以及菊科的细叶鸦葱共6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其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异同。结果表明,6种类短命植物单株总生物量在0.628~21.144g之间,根冠比在0.355~3.066之间,叶片生物量比例在0.092~0.289之间,繁殖分配比例在0.111~0.649之间。6种植物用于繁殖器官和光合器官的生物量分配各不相同,表明不同科、不同属及同属不同种之间的生物量大小及器官分配比例无一致规律。大部分物种根冠比随个体增大而显著下降,而繁殖分配则呈显著的异速增加的趋势。6种植物器官生物量间(共45对)大部分(40对)表现为等速生长关系(即异速生长指数为1),而且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间及叶片与地下生物量间还各自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0.8764和0.8585),表现出强烈的功能趋同性。但6个物种间没有出现完全一致的相关生长关系,这可能归因于由系统分类地位决定的遗传特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 类短命植物 生物量 异速生长指数 繁殖分配 准噶尔荒漠
下载PDF
类短命植物新疆猪牙花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智 马淼 赵红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9,共6页
新疆猪牙花是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下的一种多年生高山类短命植物。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地下鳞叶中薄壁组织发达,是重要的储藏器官,为该植物每年长达10个月的休眠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储存空间。茎由表皮、... 新疆猪牙花是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下的一种多年生高山类短命植物。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地下鳞叶中薄壁组织发达,是重要的储藏器官,为该植物每年长达10个月的休眠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储存空间。茎由表皮、基本组织以及3~4轮散生的维管束组成;茎表皮细胞具厚角质层,能有效降低体内水分的散失;发达的维管束为其在冰冷的土壤中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实现碳水化合物由地下器官向地上器官的转移和物质重新分配提供了有力保障。发达韧皮纤维为支撑顶部的花、果器官提供了必要的机械支持。叶片大而薄,有助于增大光合器官的面积;叶表皮角质层不明显,可以减少对日光的反射;叶肉有海绵组织与"拟栅栏组织"的分化,后者的细胞呈长柱形,其长轴方向与叶表皮方向平行,多层排列,能有效提高叶绿体对光能的捕获效率,是该植物对林下弱光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花被片中维管束密集,发达的维管组织对维持花被片薄壁细胞的膨压,维持花被片较长时间的强烈反折状态以增加被昆虫访花的机会,提高昆虫传粉效率,促进繁殖成功具有关键作用;中轴胎座,胚珠多数;柱头与花柱中空,内表面具分泌细胞,有利于花粉管的快速萌发和迅速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猪牙花 解剖 类短命植物 适应 拟栅栏组织
下载PDF
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的传粉特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淼 范俊峰 李静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2-1017,共6页
该文对生长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Eremurus anisopterus)的传粉习性做了观察研究,结果如下:异翅独尾草的花期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单花花期一般为1 d,而当遭遇最高温度不足20 ℃的阴雨天气时,单花花期可延长... 该文对生长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Eremurus anisopterus)的传粉习性做了观察研究,结果如下:异翅独尾草的花期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单花花期一般为1 d,而当遭遇最高温度不足20 ℃的阴雨天气时,单花花期可延长至2 d.单花的开花时间一般为每天10∶30~15∶00,大约4~5 h,单个花药的散粉时间约为40 min,但其6枚花药的开裂与散粉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显著地延长了单花的散粉时间,这是对干热多风的沙漠生境中传粉者不确定性高度适应的结果.异翅独尾草花粉借风传播的距离可达70 m,但其中约60%花粉的散布距离集中在20 m以内;昆虫是异翅独尾草的重要传粉媒介,蜜蜂、食蚜蝇、麻蝇、切叶蜂、隧蜂等是主要的传粉者.蜜蜂和食蚜蝇访花时,都是先飞落到花基部黄绿色斑点处,然后沿着花被片的紫色脉纹进入到花内,黄绿色斑点是对花蜜的拟态,是异翅独尾草对高温多风沙环境高度适应的结果.昆虫的访花行为最活跃的时间在10∶30~13∶30之间.一天当中单花的开放时间与沙漠中风速的日变化及访花昆虫的活动习性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异翅独尾草的花粉与胚珠比(P/O)等于6 164,为适合于异花传粉的类型.人工套袋试验结果表明自交是可育的,这可能是对占据了不稳定的、先锋生境的异翅独尾草缺乏远交机会的有效补偿.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短命植物 异翅独尾草 传粉 雄蕊异时发育 花粉/胚珠
下载PDF
东北温带森林早春类短命植物种类及区系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郑金萍 杨晶 +5 位作者 郭忠玲 刘彬 王朗 袁靓 刘士玲 范春楠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516-521,共6页
在对现有文献资料查阅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生长周期特点,对东北温带森林早春类短命植物种类及区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有林下早春类短命植物60种,8个变种,15个变型,分属于8科22属.科的组成以毛... 在对现有文献资料查阅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生长周期特点,对东北温带森林早春类短命植物种类及区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有林下早春类短命植物60种,8个变种,15个变型,分属于8科22属.科的组成以毛茛科和罂粟科为主,包括早春类短命植物49种,占所有早春类短命植物的59.0%;紫堇属和银莲花属植物居多,占所有早春类短命植物的1/3以上.属的区系分为4个类型1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是早春类短命植物的主要成分,包括10属49种,其次为旧世界分布类型,包括6属1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类短命植物 植物种类 区系分布 东北温带森林
下载PDF
3种棒果芥属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邱东 周桂玲 刘同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5-220,共6页
类短命植物是准噶尔荒漠早春草本植物类群的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研究其生物量分配和异速生长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类短命植物的生存策略与生态功能。以棒果芥(Sterigmostemum tomentosum)、福海棒果芥(S.fuhaiense)和黄花棒果芥(S.sulf... 类短命植物是准噶尔荒漠早春草本植物类群的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研究其生物量分配和异速生长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类短命植物的生存策略与生态功能。以棒果芥(Sterigmostemum tomentosum)、福海棒果芥(S.fuhaiense)和黄花棒果芥(S.sulfureum)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获取野外成株全株生物量,对三者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及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均差异明显。福海棒果芥生物量最大,但根冠比(R/S)和叶冠比(L/S)最小;棒果芥生物量最小,但L/S最大;黄花棒果芥则具有最大的R/S。棒果芥和黄花棒果芥的根冠比(R/S)均随个体的增大而显著下降,表明二者地上(AGB)与地下生物量(BGB)分配受到个体大小的强烈影响。福海棒果芥AGB-BGB间为等速生长关系(幂指数α=1),而另外2种均为异速生长关系;棒果芥、福海棒果芥的叶生物量(LB)与AGB间为等速生长关系,而黄花棒果芥符合异速生长关系(α<1);3个物种的LB-BGB间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0.816),表现出强烈的功能趋同性。总之,3个物种间的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没有一致规律,但体现了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果芥 福海棒果芥 黄花棒果芥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指数 类短命植物
下载PDF
粗柄独尾草不同器官蒽醌类成分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淼 骆世洪 刘会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447,430,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沙生类短命植物粗柄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各器官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苗期和初花期都较高,在盛花期时最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沙生类短命植物粗柄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各器官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苗期和初花期都较高,在盛花期时最低;大黄酸的含量在苗期最高,盛花期时最低;大黄素的含量在苗期达到最高,初花期和盛花期最低;大黄酚的含量也以苗期最高,盛花期和果期最低。且在初花期时,4种蒽醌类物质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叶先端>叶中部>叶基部的空间差异性。根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苗期和营养生长期较高,而以盛花期和果期较低;大黄酸的含量在果期最高,其余时期差异不显著;大黄素的含量以苗期和初花期较高;大黄酚的含量在果期达最高,而盛花期时最低。同时期的根叶蒽醌含量相比,叶中的芦荟大黄素要高于根,而根中大黄酚含量要高于叶。同时期各器官蒽醌总量相比:叶>根>花>花葶。故若选取粗柄独尾草作为蒽醌类药材利用,建议最佳采集方式为采集初花期的叶先端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柄独尾草 类短命植物 蒽醌 HPLC
下载PDF
多伞阿魏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海军 庄丽 +3 位作者 张莉 王仲科 田中平 李予霞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03-407,共5页
多伞阿魏是生长于沙丘、沙地和砾石质的荒漠多年生类短命蒿属植物。通过野外观察,对多伞阿魏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花粉-胚珠比(P/O)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多伞阿魏的花有雄花和两性花两种形态,其在形态大小上有显... 多伞阿魏是生长于沙丘、沙地和砾石质的荒漠多年生类短命蒿属植物。通过野外观察,对多伞阿魏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花粉-胚珠比(P/O)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多伞阿魏的花有雄花和两性花两种形态,其在形态大小上有显著差异,雄花小于两性花。2)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上午10:00点最高,之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3)柱头可授性可持续48h,开花当天可授性最强。4)花粉-胚珠比为2200±23.57。由此可知,其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属于雄全同株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短命植物 多伞阿魏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沙生异翅独尾草不同器官中蒽醌含量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淼 骆世洪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24-2626,共3页
目的对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各器官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叶中4种蒽醌类物质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含量较高,盛花期最... 目的对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各器官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叶中4种蒽醌类物质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含量较高,盛花期最低,且叶上部位明显高于叶中和叶下部位。根中苗期4种蒽醌类物质含量都较低,营养生长期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含量较高,初花期和盛花期大黄素含量较高,果期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较高。花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含量要比花葶高,花葶中大黄酸含量比花高。花葶中4种蒽醌类物质在盛花期含量高于初花期和果期时的含量。同时期各器官蒽醌总量相比:叶>根>花>花葶。结论若选取异翅独尾草作为蒽醌类药材利用,建议最佳采集部位是初花期的叶先端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翅独尾草 类短命植物 蒽醌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总酚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骆世洪 马淼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716-718,共3页
采集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根、茎(花葶)、叶及花,依照Nurmi等1996年提出的改良Fulin-Ciocaltell法测定其中总酚含量。叶和根器官中,总酚含量初花期最高,盛花期最低,且在初花期叶中总酚含... 采集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根、茎(花葶)、叶及花,依照Nurmi等1996年提出的改良Fulin-Ciocaltell法测定其中总酚含量。叶和根器官中,总酚含量初花期最高,盛花期最低,且在初花期叶中总酚含量叶上部位>叶中部位>叶下部位。花葶和花总酚含量都在盛花期最高。初花期不同器官的总酚含量依次为叶>根>花>花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短命植物 沙生植物 异翅独尾草 总酚
下载PDF
沙生异翅独尾草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骆世洪 马淼 马廷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以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为材料,对其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叶相比在盛花期之前根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都高于叶,但在盛花期之后则叶的要高;花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花。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 以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为材料,对其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叶相比在盛花期之前根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都高于叶,但在盛花期之后则叶的要高;花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花。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到花期,叶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不断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而根中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从苗期到营养生长期有所下降而后增加到盛花期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翅独尾草 类短命植物 可溶性糖 还原糖
下载PDF
伊贝母更新芽的成长与器官的营养更新
13
作者 朱四易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6-99,共4页
在自然条件下,伊贝母的组织器官每年部进行一次全面的营养更新。研究其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认为它属于具有发达鳞茎器官的多年生短生植物类型,它的更新芽的形成和生长,分别在3个生长季中进行。在人工条件下,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加快... 在自然条件下,伊贝母的组织器官每年部进行一次全面的营养更新。研究其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认为它属于具有发达鳞茎器官的多年生短生植物类型,它的更新芽的形成和生长,分别在3个生长季中进行。在人工条件下,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加快进行。切除主芽能引起侧芽和不定芽的大量发生、并在两个生长季发育成苗。在组织培养试验中,1年内可获得大量试管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母 鳞茎植物 多年生短生植物 繁殖 贝母属
下载PDF
牡丹草地下芽的形态分化与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雪莲 张力凡 +2 位作者 秦佳梅 杨允菲 朱俊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采用解剖镜、扫描电镜技术,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牡丹草地下芽形态分化进行了观察,并采用游标卡尺测定各阶段芽体大小,研究地下芽的生长发育节律。发现牡丹草地上生活周期结束后,地下贮藏器官需要休眠2个月左右,于7月中下旬,地下芽开... 采用解剖镜、扫描电镜技术,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牡丹草地下芽形态分化进行了观察,并采用游标卡尺测定各阶段芽体大小,研究地下芽的生长发育节律。发现牡丹草地上生活周期结束后,地下贮藏器官需要休眠2个月左右,于7月中下旬,地下芽开始出现形态分化和发育。其进程可分为萌芽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序形成期和花器官分化期4个时期,历经2个月左右,最终以发育成熟的花序进行越冬休眠。连续测定和相关分析表明,在整个夏眠期,牡丹草地下芽的茎高、芽长、芽径均随时间指数生长,茎高和芽长、芽径之间以及芽长与芽径之间呈幂函数规律异速生长,且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牡丹草块茎需短暂休眠后完成地下芽的形态建成,地下芽茎高、芽长和芽径的增长具有不同步性和阶段性优先伸长的异速生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短命植物 牡丹草 地下芽 形态分化 异速生长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6种荒漠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分配与相关生长关系 被引量:23
15
作者 丁俊祥 范连连 +1 位作者 李彦 唐立松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3-1330,共8页
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6种优势草本(2种短命植物,2种类短命植物,2种一年生长营养期植物),对比分析了生物量分配及相关生长关系的异同。结果表明:(1)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和细叶鸦葱(Scorzonera pusilla)的地下生物量较高,根... 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6种优势草本(2种短命植物,2种类短命植物,2种一年生长营养期植物),对比分析了生物量分配及相关生长关系的异同。结果表明:(1)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和细叶鸦葱(Scorzonera pusilla)的地下生物量较高,根冠比分别为1.412、2.751;小花荆芥(Nepeta micrantha)、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和雾冰藜(Eremurus inderiensis)、角果藜(Scorzonera pusilla)的地下生物量均较小,根冠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0.150,0.184,0.144,0.101;2种类短命植物具有相似的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但其余4种植物的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2)6种植物的根冠比随个体增大均呈异速减小,而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与植株大小的关系不一致,表现为异速减少(如细叶鸦葱)或保持恒定(如粗柄独尾草)的趋势。(3)小花荆芥和琉苞菊的地下与地上生物量间为等速生长关系,而粗柄独尾草、细叶鸦葱、角果藜以及雾冰藜则呈现出个体越大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越少的格局(异速生长);6种植物的地下与叶片生物量间均为等速生长关系,且具有共同的相关生长指数(1.035)。6种植物的根冠比和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差异不仅与物种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还受个体大小的影响;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分配存在等速和异速生长的差异;叶片与地下生物量间具有相同的生物量分配速率,表现出对干旱荒漠环境的趋同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 类短命植物 一年生植物 生物量分配 相关生长关系
原文传递
准噶尔荒漠小山蒜的形态与生物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1 位作者 全永威 侯建秀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8-1334,共7页
小山蒜(Allium pallasii)是中国新疆特有的类短命植物。调查了准噶尔荒漠16个20m×20m样地内小山蒜种群的分布概况,研究了小山蒜盛花期的生物学特征、器官生物量分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小山蒜多生于沙丘中下部,密度为0.187... 小山蒜(Allium pallasii)是中国新疆特有的类短命植物。调查了准噶尔荒漠16个20m×20m样地内小山蒜种群的分布概况,研究了小山蒜盛花期的生物学特征、器官生物量分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小山蒜多生于沙丘中下部,密度为0.187株.m–2;平均株高为(22.93±5.15)cm,多为3片叶;花序近球形,平均半径(2.44±0.37)cm,纵断面角度211.39°±60.4°,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50.95±34.19)cm2和(43.37±29.45)cm3。②其形态指标(平均叶长、4个花球指标及鳞茎直径)间、生物量指标(根生物量除外)间,及二者之间多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协同生长关系较强。③小山蒜生物量分配呈鳞茎>花葶>花球>叶片>根的格局,根冠比为0.873,生殖分配占49.66%。④形态指标与生物量间均呈α<1的异速生长关系,而生物量指标间多为等速关系,其中地上、地下生物量间符合α=3/4的异速关系。⑤生物量估测表明,小山蒜单株地上生物量平均为0.312g,单株地下生物量平均为0.264g,种群总生物量密度仅为0.106g.m-2,其生物量在整个荒漠生态系统中可忽略不计,但它作为准噶尔荒漠重要而独特的种质资源,应从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同时进行适当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山蒜 形态特征 生物量 异速生长 类短命植物 准噶尔荒漠
原文传递
类短命植物粗柄独尾草器官生物量分配与估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1 位作者 周晓兵 程军回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100,共8页
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类短命植物。采用全株挖掘法研究粗柄独尾草盛花期的生物学特征、器官生物量分配及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粗柄独尾草地上形态指标之间及其与器官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协... 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类短命植物。采用全株挖掘法研究粗柄独尾草盛花期的生物学特征、器官生物量分配及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粗柄独尾草地上形态指标之间及其与器官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协同生长关系较强。粗柄独尾草地下生物量平均为(12.00±5.85)g/株,占全株58.23%±6.07%,地上生物量平均为(9.15±5.75)g/株,占全株41.77%±6.07%,根冠比为1.44±0.34。根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51.61%±5.93%),其次为有性繁殖器官(25.14%±5.02%)和光合器官(16.63%±3.75%),这种分配模式体现了类短命植物生活型的特点。根冠比与地上形态指标间均为负相关关系。叶片、花序、地上及地下生物量间的相关生长分析表明,仅叶片重与地上生物量、叶片重与花序生物量间呈等速生长关系,其他均为异速关系。基于D(花柄基径)、HD2(H为株高)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直接估测模型均较为精确,且地下生物量的直接和间接估测(基于异速关系)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短命植物 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 盛花期 生物量 分配模式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原文传递
类短命植物猪牙花夏眠期地下芽分化与生长节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雪莲 杨允菲 +3 位作者 朱俊义 秦佳梅 孙忠林 张力凡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猪牙花地下芽形态建成进行显微观察,并测定不同时期芽体大小,揭示其个体发育规律。【方法】采用解剖镜、石蜡切片、扫描电镜技术对猪芽花地下芽发生发育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采用游标卡尺定期测定芽体大... 【目的】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猪牙花地下芽形态建成进行显微观察,并测定不同时期芽体大小,揭示其个体发育规律。【方法】采用解剖镜、石蜡切片、扫描电镜技术对猪芽花地下芽发生发育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采用游标卡尺定期测定芽体大小,研究地下芽生长发育节律。【结果】5月中旬地上部分枯萎后,鳞茎开始地下芽的分化,其分化进程为叶片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被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5个时期,整个分化历经1个半月左右,形态分化完成后芽体继续生长发育,最终形成花蕾进入冬眠。整个夏眠期地下芽随时间的进程呈极显著(P<0.01)的指数函数形式伸长和增粗;芽长与芽径之间呈极显著(P<0.01)的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结论】猪牙花鳞茎于盛花期完成更新生长,夏眠期鳞茎不休眠而进行地下芽的分化和发育。地下芽生长具有阶段性优先伸长或增粗的异速生长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短命植物 猪牙花 地下芽 形态分化 异速生长 夏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