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al reef ecological pump for gathering and retaining nutrients and exporting carbon:a review and perspectives 被引量:2
1
作者 Linbin Zhou Yehui Tan Liangmin Hu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5,共15页
How coral reefs with high productivity and biodiversity can flourish in oligotrophic tropical oceans has inspired substantial research on coral reef ecosystems.Increasing evidence shows that similar to water in an oas... How coral reefs with high productivity and biodiversity can flourish in oligotrophic tropical oceans has inspired substantial research on coral reef ecosystems.Increasing evidence shows that similar to water in an oasis in the desert,there are stable nutrient supplies to coral reefs in oligotrophic oceans.Here,with emphasis on the fluxes of organic matter,we summarize at the ecosystem level(1)the multiple input pathways of external nutrients,(2)the storage of nutrients in reef organisms,(3)the efficient retaining and recycling of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within coral reef ecosystems,(4)the distinctly high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biomass inside and near oceanic coral reefs,and(5)the export of reef-related organic carbon to adjacent open oceans.These properties enable coral reefs to function as ecological“pumps”for gathering nutrients across ecosystems and space,retaining and recycling nutrients within the ecosystem,supporting high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and exporting organic carbon to adjacent open oceans.Particularly,the high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biomass make waters around coral reefs potential hotspots of carbon export to ocean depths via the biological pump.We demonstrate that organic carbon influx is vital for coral reef ecosystems’carbon budget and carbon export.The concept of the coral reef ecological pump provides a framework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coral reef ecosystem and its responses to disturbance.Prospects of the coral reef ecological pump in coral reef studies are discussed in changing oceans driven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global change in the Anthrop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win’s Paradox coral reef NUTRIENTS coral reef ecological pump carbon export ocean carbon cycle
下载PDF
A New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Model Based on Ecological Service of Urban Vegetation 被引量:7
2
作者 YIN Kai ZHAO Qianjun +3 位作者 LI Xuanqi CUI Shenghui HUA Lizhong LIN T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44-151,共8页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induced oxygen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theory in urban region was summed up and on this base a new model of urban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UCOB) was constructed by calculating the ca...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induced oxygen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theory in urban region was summed up and on this base a new model of urban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UCOB) was constructed by calculating the carbon and oxygen fluxes. The purpose was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vegetation in urban ecosystem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on urban annual oxygen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Hopefully,the model would be helpful in theory to keep the regional balance of carbon and oxygen,and provide guidance and support for urban vegetation planning in the future. To test the UCOB model,the Jimei District of Xiame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a very typical urban region,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turn out that Jimei′s vegetation service in oxygen emiss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could no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urban population,and more than 31.49 times of vegetation area should be added to meet the whole oxygen consumption in Jimei while 9.60 times of vegetation area are needed to meet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targ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UCOB model is of a great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to quantitative planning of urban vegetation and regional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service carbon cycle oxygen cycle urban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urban vegetation planning
下载PDF
Significance of Vibrio species in the marine organic carbon cycle-A review 被引量:5
3
作者 Xiaohua ZHANG Heyu LIN +1 位作者 Xiaolei WANG Brian AUST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357-1368,共12页
The genus Vibrio,belonging to Gammaproteobacteria of the phylum Proteobacteria,is a genetically and ecologically diverse group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that are ubiquitous in marine environments,especially in coastal... The genus Vibrio,belonging to Gammaproteobacteria of the phylum Proteobacteria,is a genetically and ecologically diverse group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that are ubiquitous in marine environments,especially in coastal areas.In particular,vibrios dominate,i.e.up to 10%of the readily culturable marine bacteria in these habitats.The distribution of Vibrio spp.is shaped by various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notably temperature,salinity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Vibriospp.may utilize a wide range of organic carbon compounds,including chitin(this may be metabolized by most Vibrio spp.),alginic acid and agar.Many Vibrio spp.have very short replication times(as short as~10 min),which could facilitate them developing into high biomass content albeit for relatively short durations.Although Vibriospp.usually comprise a minor portion(typically^1%of the total bacterioplankton in coastal waters)of the total microbial population,they have been shown to proliferate explosively in response to various nutrient pulses,e.g.,organic nutrients from algae blooms and iron from Saharan dust.Thus,Vibrio spp.may exert large impacts on marine organic carbon cycling especially in marginal seas.Genomics and related areas of investigation will reveal more about the molecular components and mechanisms involved in Vibrio-mediated biotransformation and re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IO ecologY carbon cycle MARINE Organic carbon
原文传递
Tensile behaviors of 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xposed to interactive freeze-thaw-carbonation and single carbonation
4
作者 Chai Lijuan Guo Liping +2 位作者 Chen Bo Tang Yongjian Fei Xiangpeng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9年第3期367-373,共7页
To explore the tensile property parameters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bridge deck link slabs made by 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o-HDCC),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Eco-HDCC exposed to interac... To explore the tensile property parameters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bridge deck link slabs made by 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o-HDCC),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Eco-HDCC exposed to interactive freeze-thaw-carbonation cycles and single carbonation cycles were studied. The carbonation front of Eco-HDCC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thermal gravimetric method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ation front of Eco-HDCC after interaction tests is deeper than that of Eco-HDCC after single carbonation tests. In addition,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for Eco-HDCC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after the interaction of 1 to 5 cycles compared with that of virgin specimens, while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decreases after the interaction of 10 to 15 cycles. For single carbonation tests,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Eco-HDCC increases as cycles increase.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interaction and single carbonation environments, both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ain and tensile strain energy of Eco-HDCC decrease as cycles increase, and the decrease degrees of Eco-HDCC after interaction cycle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Eco-HDCC after single carbonation. For general consideration, the tensil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Eco-HDCC after the interaction of 15 cycles can be adopted in the design of bridge deck link slabs for the purpose of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o-HDCC) interaction cycle single carbonation carbona-tion front tensile stress-strain curve tensile strain energy
下载PDF
黑碳在环境中的赋存、时空分布及迁移转化特征
5
作者 盛雪莹 刘景富 +3 位作者 赖余建 于素娟 陈钰杭 周庆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0-1995,共16页
黑碳(black carbon,BC)作为典型的颗粒污染物,具有复杂的组成,能够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入探究BC的赋存、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过程,对深刻理解其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控制、健康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BC... 黑碳(black carbon,BC)作为典型的颗粒污染物,具有复杂的组成,能够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入探究BC的赋存、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过程,对深刻理解其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控制、健康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BC来源于自然和人为活动,并可在水-气-固三相间跨介质传输,增加了其溯源解析研究的难度.BC的时空分布受诸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气象和排放源等,其研究极具挑战性.本综述分析了BC的源与汇,归纳了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赋存、时空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总结了其分布规律与关键影响因素,可为更好的理解“碳循环”及实施“双碳战略”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 碳循环 双碳战略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碳足迹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优化研究
6
作者 陈晗奕 陈一灵 +4 位作者 洪志坤 游璐萍 郑先鑫 王琳 许章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选取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为研究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核算该地区2011—2020年大豆生产的碳足迹,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全省各地级市(地区)大豆生产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确定其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提出大豆生产... 选取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为研究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核算该地区2011—2020年大豆生产的碳足迹,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全省各地级市(地区)大豆生产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确定其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提出大豆生产的生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2011—2020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碳足迹平均值为0.337 kg/kg(以CO 2当量计),整体呈现反复波动、“北多南少”的格局;在所选的9个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碳足迹影响因素中,农药、种子、柴油3个因素的贡献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时空分布 生态优化 大豆生产 生命周期评价 黑龙江省
下载PDF
海草床的固碳潜力及其生物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于国旭 张彦浩 +2 位作者 赵祥 姜晶晶 郭栋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8,共10页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海草床、盐沼和红树林等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固定了全球50%以上的碳,每年可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_(2),其碳储量分别是陆地碳库和大气碳库的20倍和50倍,是地球上最...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海草床、盐沼和红树林等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固定了全球50%以上的碳,每年可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_(2),其碳储量分别是陆地碳库和大气碳库的20倍和50倍,是地球上最高效的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生态功能 海洋碳汇 碳循环 生物量监测
下载PDF
河流水利工程对碳循环影响研究综述
8
作者 杨再智 陈建耀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5-1587,共13页
文章在概述河流水利工程的发展基础上,重点关注其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综述水利工程碳循环研究案例,认为水利工程碳循环主要受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和运行管理影响,碳收支评价结果受计算方法、评价体系和数据差异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差异较... 文章在概述河流水利工程的发展基础上,重点关注其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综述水利工程碳循环研究案例,认为水利工程碳循环主要受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和运行管理影响,碳收支评价结果受计算方法、评价体系和数据差异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差异较大。尝试利用沉积物碳含量与水库长期沉积量乘积,重新计算得出中国水库碳埋藏量约为21.03亿t,水电工程对能源结构碳减排估算结果表明水利工程具有显著的“功能性碳汇”效果,统计数据显示其碳足迹比火力发电低约937 g(CO_(2eq))/(kW∙h);参考2021年水力发电水平,水力发电每年可减少电力系统约3984 Tg(CO_(2eq))碳排放。与此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导向性问题,进一步阐明河流水利工程发展中遇到的碳中和、生态友好与服务功能兼顾的难点。未来,建议加强多尺度联合系统性研究和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碳收支评价体系,深入研究河流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的多要素变化机制,探索科研-应用-政策的良性协同发展,强化“功能性碳源/碳汇”研究,积极推动水利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中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利工程 碳循环 碳减排 生态环境效应 多目标共建
下载PDF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优化及碳减排分析
9
作者 骆艳杰 赵薇 +1 位作者 王月 王熙瑞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7-37,共11页
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及厚度是实现低碳建筑的重要途径。以典型办公建筑为对象,选取严寒地区3个不同城市(漠河、哈尔滨、沈阳),模拟4种保温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合生命周期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构建生态效率模型,核算建筑外保温系统的... 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及厚度是实现低碳建筑的重要途径。以典型办公建筑为对象,选取严寒地区3个不同城市(漠河、哈尔滨、沈阳),模拟4种保温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合生命周期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构建生态效率模型,核算建筑外保温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经济成本,并识别出具有最优生态效率的建筑外保温系统。结果表明,严寒地区采用建筑外保温系统能够带来良好的建筑节能及碳减排效果,但生命周期碳排放与经济成本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城市地理位置和保温材料类型影响其厚度优化。从地理位置角度,低纬度城市沈阳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具有最低的碳排放和经济成本,高纬度城市反之;从碳排放和成本效果来看,聚氨酯板>挤塑聚苯板>岩棉板>模塑聚苯板;3个城市采用聚氨酯板,从生态效率来看65 mm>60 mm>50 mm,其生命周期碳排放为101.95~184 kgCO_(2)eq/(m2∙a),经济成本为8.24~15.17元/(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外保温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生态效率
下载PDF
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死木微生物分解及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振宏 赵杼祺 +2 位作者 何鲜 原梦凡 成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探讨森林树种多样性关联的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稳定性,是回答森林生态学基础问题和构建基本理论的关键。死木作为森林的重要碳库和养分库,其分解过程对森林碳和养分循环及地力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 探讨森林树种多样性关联的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稳定性,是回答森林生态学基础问题和构建基本理论的关键。死木作为森林的重要碳库和养分库,其分解过程对森林碳和养分循环及地力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森林死亡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天然林保护、人工林采伐和林分结构调整等森林管理的推进,森林死木储量将进一步增加,对碳循环的影响也将加剧。目前,为了提高森林生态质量,各地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同时针对人工林大力开展林分结构改造,这些措施都将显著提高树种多样性。然而,关于树种多样性如何影响森林死木的分解及碳循环,尤其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如何调控死木微生物定殖和分解,这些关键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树种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在死木中的定殖过程、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群落演替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微生物群落对死木分解的代谢过程以及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并探讨了死木微生物分解模型的发展,以预测我国森林死木碳库变化特征。文章最后提出,未来应加强研究树种多样性对死木微生物分解机制和碳汇效应的影响,以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同时,针对我国森林树种结构现状和未来变化,应重视树种多样性对森林碳循环的影响,这将为提升森林生态服务质量和“碳库”功能挖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性 分解 碳循环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的新栖息地:塑料际发生及其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裕丰 赵淑玲 +3 位作者 胡紫莹 陈立 邱天逸 方临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微塑料是一种新兴污染物,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和处理不当对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的环境风险。微塑料在土壤中为微生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地,并与周围环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塑料际。塑料在土壤环境中不易降解,使得塑料际对原始... 微塑料是一种新兴污染物,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和处理不当对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的环境风险。微塑料在土壤中为微生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地,并与周围环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塑料际。塑料在土壤环境中不易降解,使得塑料际对原始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且持久的生态威胁。目前对塑料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生态系统,关于土壤塑料际对微生物、微塑料以及土壤环境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联合效应等方面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为探究土壤塑料际中微生物与微塑料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随之产生的生态效应,本文综述了塑料际作为土壤微生物新的栖息地带来的生态风险相关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土壤塑料际对微生物的选择效应与微塑料迁移转化的影响、土壤塑料际对土壤结构与土壤碳循环带来的改变以及与其他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际 微塑料 微生物 土壤环境 环境污染物 迁移转化 生态风险 碳循环
下载PDF
甘孜州丹巴县柏树林下七种植物碳含量研究
12
作者 高一航 张艳 李勋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本研究以甘孜州丹巴地区柏木纯林林下七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叶、茎、根部的碳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碳含量表现为植物叶茎>植物根部>土壤;不同植物叶、茎和根部之间碳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腋花... 本研究以甘孜州丹巴地区柏木纯林林下七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叶、茎、根部的碳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碳含量表现为植物叶茎>植物根部>土壤;不同植物叶、茎和根部之间碳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腋花勾儿茶的叶片和茎部的碳含量均显著最高(分别为503.94 g/kg和397.10 g/kg),茵陈蒿的叶片和根部碳含量均最低(分别为212.45 g/kg和251.23 g/kg),毛瑞香茎部碳含量最低(267.62g/kg),橙花瑞香根部碳含量最高(366.73g/kg)。七种典型植物不同部位之间仅有灰毛紫菀、腋花勾儿茶和毛瑞香表现出显著差异,灰毛紫菀表现为植株的根部碳含量显著低于叶、茎部碳含量(P<0.05),腋花勾儿茶表现为植株的叶部碳含量显著高于根、茎部碳含量(P<0.05),毛瑞香表现为植株的茎部碳含量显著低于根、茎部碳含量(P<0.05),其余四种植物无显著差异;整体上看,腋花勾儿茶叶的茎和叶碳含量最高,可能具有较强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类 植物碳 土壤碳 生态恢复 碳循环
下载PDF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5
13
作者 陈慧丽 李玉娟 +2 位作者 李博 陈家宽 吴纪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565,共11页
随着科学家对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的重视,评价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当前入侵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以及土壤碳、氮循环动态影响的研究,并探讨了其影响机制。已有的研究... 随着科学家对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的重视,评价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当前入侵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以及土壤碳、氮循环动态影响的研究,并探讨了其影响机制。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及相关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均存在不一致的格局,影响机制也是复杂多样的。外来植物与土著植物凋落物的质与量、根系特征、物候等多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可能是形成格局多样性和影响机制复杂性的最主要原因。今后,加强多尺度和多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机制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过程的整合性研究及土壤生态系统对植物入侵的反馈研究是评价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土壤生物 碳循环 氮循环 入侵生态学
下载PDF
4种亚热带树木凋落叶的分解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窦荣鹏 江洪 +4 位作者 余树全 马元丹 宋新章 郭培培 张小川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选择中国亚热带分布较广的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采用分解袋法对其凋落叶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叶分解最慢,年分解系... 选择中国亚热带分布较广的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采用分解袋法对其凋落叶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叶分解最慢,年分解系数为0.49,香榧分解最快,年分解系数为1.70,分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香榧、山核桃、青冈和马尾松。4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与初始全氮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叶的初始氮、磷质量分数可以作为预测这4个树种在亚热带分解快慢的良好指标。分解过程中马尾松、青冈和山核桃凋落叶的氮和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青冈和香榧的钾质量分数在前2个月就分别从6.22和11.16g·kg-1下降到1.96和2.05g·kg-1,之后趋于稳定,马尾松则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亚热带 凋落叶 分解袋法 养分循环 碳循环
下载PDF
表层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研究 被引量:45
15
作者 何师意 潘根兴 +2 位作者 曹建华 陶于祥 滕永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3-390,共8页
本文以广西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探索了整个系统中碳的输入、输出和转移问题,并分析了表层岩溶生态系统中泉水水化学、土壤 CO2浓度及近地表植被层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泉... 本文以广西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探索了整个系统中碳的输入、输出和转移问题,并分析了表层岩溶生态系统中泉水水化学、土壤 CO2浓度及近地表植被层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泉水水化学主要组分的日变化不明显,而土壤中CO2浓度则明显受日气候变化的影响,两者存在明显的滞后关系。用碳同位素示踪方法,重点对桂林观测站表层生态系统各碳库间碳的转移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认为在有土壤层和植被覆盖的表层岩溶生态系统中,参与岩溶作用的碳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与生物作用有关的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岩溶生态系统 碳循环 土壤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好氧甲烷氧化菌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6
作者 贠娟莉 王艳芬 张洪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774-6785,共12页
好氧甲烷氧化菌是以甲烷为碳源和能源的细菌。好氧甲烷氧化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人类已从土壤、淡水和海洋沉积物、泥炭沼泽、热泉、海水和南极环境分离到甲烷氧化菌的纯培养。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为14个属,包括研究较为深入的隶属于... 好氧甲烷氧化菌是以甲烷为碳源和能源的细菌。好氧甲烷氧化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人类已从土壤、淡水和海洋沉积物、泥炭沼泽、热泉、海水和南极环境分离到甲烷氧化菌的纯培养。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为14个属,包括研究较为深入的隶属于变形菌门Alpha和Gamma纲的细菌,以及属于疣微菌门的极端嗜热嗜酸甲烷氧化菌。最近,好氧甲烷氧化菌还被发现存在于苔藓类植物(尤其是泥炭苔藓)共生体中,兼性营养好氧甲烷氧化菌也被发现。通过对好氧甲烷氧化菌的分类、生理生化特征、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及微生物生态学中的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以及对甲烷氧化菌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好氧甲烷氧化菌及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甲烷氧化菌 微生物生态 分类学地位 多样性 碳循环
下载PDF
增强紫外线-B辐射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慧玲 宋新章 +2 位作者 哀建国 江洪 余树全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42,共9页
紫外线-B(UV-B)辐射增强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将增加对凋落物木质素的光降解作用从而促进凋落物的分解,改变分解者包括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活性和移殖,从而... 紫外线-B(UV-B)辐射增强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将增加对凋落物木质素的光降解作用从而促进凋落物的分解,改变分解者包括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活性和移殖,从而抑制凋落物的分解。间接影响表现为改变植物生长期间叶、茎等器官化学成分如纤维素、类黄酮、多酚和丹宁等的含量,并进而影响分解过程中分解者的种类和动态。UV-B辐射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最终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和碳储量。由于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不一致,已有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可比性较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从凋落物的基质质量变化和分解者的组成及活性等方面加强UV-B辐射对凋落物分解影响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紫外线-B辐射 凋落物分解 碳循环 营养循环 全球变化 综述
下载PDF
城市植被碳固存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史琰 葛滢 +4 位作者 金荷仙 任远 屈泽龙 包志毅 常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29,共8页
城市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贮存库。本综述期望促进对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理解。采用文献分析软件Hist Cite,分析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研究现状。重点评述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研究方法、碳固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确定城市植被碳... 城市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贮存库。本综述期望促进对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理解。采用文献分析软件Hist Cite,分析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研究现状。重点评述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研究方法、碳固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确定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研究重点。城市植被碳固存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9年后研究活跃度增加。已有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城市植被碳固存能力的地域性评估以及城市植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地面调查法和遥感估算法是研究城市植被碳固存的主要方法。目前城市植被碳固存的地面调查法主要参考了森林生态调查的方法体系。城市植被比自然森林具有更高的异质性,生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发展适用于城市植被特点的调查方法。遥感估算法在空间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分辨率精度相对较低,即使有高精度的可利用数据,但通常也是非常昂贵的。城市植被可直接或间接地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直接途径为植被生长的碳固存,间接途径为城市植被抵消化石燃料的使用,主要有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引导绿色交通等。近年来,国内外该方向研究正在从评估城市植被碳固存能力转向深入研究人类和自然双重影响下的深层次影响机制。城市植被碳固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植物生长与更替、土地类型利用及其变化、人类设计以及养护管理等。目前比较清晰的研究结果有:城市植被多处于幼龄期,比野外森林具有更高的碳吸收强度;湿润地区土地利用从森林向建成区的改变将降低碳储存;城市植被碳固存对抵消建成区CO_2排放有一定的贡献;养护管理可促进植被碳固存,但养护管理带来的碳排放不容忽视。随着对城市植被固碳功能重要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将有更多地区开展城市植被碳固存能力评估。已有数据由于调查计算方法和研究对象边界等因素的差异,还难以进行整合利用,成为该方向发展的瓶颈。利用园林废弃物生产生物能源潜力的研究,可为抵消园林管理带来的碳排放的措施确定提供可能。从生命周期角度,系统评估以及耦合人类设计及管理行为的影响将成为该领域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业 植被生态 碳储存 碳排放 管理措施 生命周期 绿地
下载PDF
飓风和台风对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仝川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37-5344,共8页
飓风和台风是影响热带和温带沿海区域的主要灾害性气候之一,飓风和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学关注的课题。综述了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树木和林分的危害影响形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举例阐述了树种和森林类型是影响... 飓风和台风是影响热带和温带沿海区域的主要灾害性气候之一,飓风和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学关注的课题。综述了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树木和林分的危害影响形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举例阐述了树种和森林类型是影响台风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开展的关于飓风和台风登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飓风、台风干扰导致的森林凋落物输入量、凋落物分解速率以及森林碳储存量动态变化较为复杂,与森林类型、林分空间位置以及台风过后的时间段密切相关。飓风引起的森林受损的恢复途径和机理与树冠受损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并受到光和水分条件的影响,及时的开花、结果以及充足的土壤种子库对森林植被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在景观和区域尺度量化飓风和台风对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在这方面,整合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的模型模拟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加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遭受台风影响损失的生态监测和长期定位研究,加强关于台风对于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不同树种的危害形式和危害程度的研究,以及台风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影响的研究,弥补我国在以上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飓风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影响 碳氮循环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竹子的硅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蕾蕾 周国模 +2 位作者 宋照亮 高培军 李自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8-674,共7页
选择10种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为试材,运用偏硼酸锂溶解和钼蓝比色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态型竹子器官的硅质量分数、储量和通量等,为植硅体封存碳潜力评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竹子器官硅质量分数均为叶〉蔸〉枝〉根〉鞭〉秆,... 选择10种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为试材,运用偏硼酸锂溶解和钼蓝比色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态型竹子器官的硅质量分数、储量和通量等,为植硅体封存碳潜力评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竹子器官硅质量分数均为叶〉蔸〉枝〉根〉鞭〉秆,质量分数区间为1.77~63.10 g·kg^-1,在不同生态型间竹叶硅质量分数分布趋势整体表现为混生〉散生〉丛生;其中硅储量和通量分别为混生(2 225.91 kg·hm^-2·a^-1,1 112.96 kg·hm^-2·a^-1)〉散生(788.18 kg·hm^-2·a^-1,394.06 kg·hm^-2·a^-1)〉丛生(586.00 kg·hm^-2·a^-1,293.00 kg·hm^-2·a^-1)。全国竹子硅储量和通量散生竹远高于丛生竹和混生竹。植硅体封存二氧化碳通量为混生竹(38.83·kg·hm^-2·a^-1)〉散生竹(33.69 kg·hm^-2·a^-1)〉丛生竹(27.32 kg·hm^-2·a^-1),全国散生竹总植硅体碳封存速率(190.69×106~197.48×106kg·a^-1)分别为丛生竹和混生竹的5.46倍和35.7倍。因此,在未来的竹林种植和管理中,可以适当地通过选择封存二氧化碳通量高的竹种(如混生竹)进行造林或者采取竹林废弃物还林作硅肥等措施来提高部分竹林植硅体的生物固碳潜力。因为本研究区属于散生竹的典型生长区,而非丛生竹典型生长区,不能推测所有地区都符合以上规律,在丛生竹典型生长区的结果可能正好相反。所有生态环境和生物气候带生长的竹子中硅储量和硅体碳的相关性是否一致或相近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竹子 生物循环 封存碳 植硅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