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首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分析
1
作者 张秉玲 金娜 +3 位作者 康倩 张宁静 刘舒瑜 张晓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6期59-60,63,共3页
目的:描述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发病过程、诊断治疗和疫情处置方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19年5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B群暴发休克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和进行疫情处置。结果:患者血清标... 目的:描述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发病过程、诊断治疗和疫情处置方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19年5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B群暴发休克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和进行疫情处置。结果:患者血清标本鉴定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从发病至死亡总时间不到7天。该起疫情未发生其他感染病例及二代病例。结论:B群脑膜炎奈瑟菌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暴发性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湖湘医家论治疫痉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探析
2
作者 张雅妮 胡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182-186,共5页
疫痉是感受疫疠邪气,出现头痛、恶寒发热、项背拘急、角弓反张、昏不识人等症状的一类传染性痉病。湖湘医家在疫痉论治上颇有考究。阐述疫痉源流,介绍湖湘医家论治疫痉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论述疫痉的病因、病位、分型、治法等,为中医... 疫痉是感受疫疠邪气,出现头痛、恶寒发热、项背拘急、角弓反张、昏不识人等症状的一类传染性痉病。湖湘医家在疫痉论治上颇有考究。阐述疫痉源流,介绍湖湘医家论治疫痉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论述疫痉的病因、病位、分型、治法等,为中医药防治传染性痉病提供思路。总结湖湘医家论治疫痉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挖掘其用药特点与规律,对助力中医药防治疫病,传承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医家 疫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下载PDF
福建省12年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朝晨 谢一俊 +3 位作者 黄文龙 章灿明 陈润生 陈亢川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 :了解福建省近 12年来流脑的流行特点和趋势 ,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历年疫情资料用 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 SPSS10 .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省自上世纪 80年代推广使用 A群流脑菌苗以来 ,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被打... 目的 :了解福建省近 12年来流脑的流行特点和趋势 ,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历年疫情资料用 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 SPSS10 .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省自上世纪 80年代推广使用 A群流脑菌苗以来 ,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被打破 ,流脑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990~ 2 0 0 1年全省发病 163 5例 ,死亡 12 2例 ,发病率在 0 .0 3 /10万~1.2 3 /10万之间 ,疫情平稳 ,均以散发为主 ,大多数病例分布在山区和边远的农村 ,除厦门外 ,各地市的发病率差别不大 ,发病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流脑的发病主要集中在 2~ 4月份 ,年龄以 14岁以下为主 ,以散居儿童的病死率最高。结论 :加强菌群监测及疫情预测预报 ,切实做好流脑多糖体菌苗的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疫情控制 散居儿童 流脑多糖体菌苗
下载PDF
贵州省2001~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丽 栾荣生 +5 位作者 陈甘讷 詹玮 刘航 周晖 叶绪芳 刘淳婷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2-1013,1015,共3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1~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省累计报告1398例流脑病例,年均...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1~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省累计报告1398例流脑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62/10万;累计死亡92人,年均死亡率为0.41/10万;年均病死率为6.58%;遵义、毕节、铜仁和安顺流脑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6.17%;病例中以学生为主(63%),其次为散居儿童(21%);10岁以下病例占51.22%;高发季节为冬春季,发病高峰是2~4月。[结论]贵州省应以实时监测、现场快速反应、适时加强信息沟通为流脑防控的主要策略,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通过采取加强疫情监测,开展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及健康教育和宣传动员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以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描述流行病学 控制策略
下载PDF
重庆市2000~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龙江 赵寒 +3 位作者 李勤 罗兴建 肖邦忠 易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征,了解人群免疫状况,预测发病趋势。[方法]收集重庆市2002~2005年流脑发病疫情报告资料。对2005年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脑脊液、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在2005年按东南西北中随机抽取5个区县作为... [目的]分析重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征,了解人群免疫状况,预测发病趋势。[方法]收集重庆市2002~2005年流脑发病疫情报告资料。对2005年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脑脊液、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在2005年按东南西北中随机抽取5个区县作为流脑健康人群监测点,分9个年龄组人群,采集咽拭子及静脉血进行带菌调查及抗体水平检测。[结果]2000~2005年全市报告病例719例,病死率为3.34%,年发病率在0.26~0.57/10万之间波动。2~4月为发病高峰(占57.02%),年龄以小于10岁组为主(506例)。病例血清Nm抗体阳性率为31.25%(5/16),密切接触者阳性率为17.12%(19/111),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流脑A群和C群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11,P﹥0.05)。2005年5个监测点A群抗体阳性率为22.6%,GMT为1︰1.70;C群抗体阳性率为13.6%,GMT为1︰1.28,A群和C群抗体均阳性为5.70%。各监测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0.01)。A群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疫苗有关联性。而C群抗体和两群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A+C疫苗接种无关联性。流脑病例样品阳性率为4.44%(2/45),A群和C群为主要流行株,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健康人群均未检出Nm。[结论]重庆市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健康人群流脑IgG抗体的阳性率较低,提示大部分人对流脑易感。因此加强流脑监测,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疫苗的有效接种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抗体 监测
下载PDF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气象因素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曲波 黄德生 +2 位作者 郭海强 关鹏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59,165,共3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流脑发病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效果。方法: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因素与流脑发病率的相关分析。利用M atlab 6.5软件构建流脑发病率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流脑发病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效果。方法: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因素与流脑发病率的相关分析。利用M atlab 6.5软件构建流脑发病率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流脑的发病率与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平均蒸发量呈正相关。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流脑发病率回代值的MER=1.73%、R2=0.9900,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的预测精度为5.88。结论:平均气压、平均蒸发量、平均降水量对流脑发病率影响较大。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流脑发病率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反馈神经网络
下载PDF
2006年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赵艳荣 李倩 +3 位作者 张政 徐宝祥 唐学雯 凌罗亚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了解2006年浙江省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脑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对2006年全省上报的流脑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设立3个监测点进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和带菌率检测,并对分离到的流脑菌株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2006年... 目的了解2006年浙江省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脑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对2006年全省上报的流脑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设立3个监测点进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和带菌率检测,并对分离到的流脑菌株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2006年浙江省流脑发病率为0.16/10万,病例以A群为主,同时存在C群和B群病例。健康人群中A群抗体保护率(70.65%)远远高于C群(6.52%),流脑菌株带菌率为1.71%,B群占62.50%。所有菌株均对青霉素、氯霉素等9种抗生素敏感,部分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且不同血清群、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程度不同。结论浙江省流脑病例以A群为主,C群比例有上升趋势。流脑菌株对一些抗生素具有耐药性,需全面监测病例和健康带菌者流脑菌株的耐药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脑 流行病学 监测
下载PDF
1990-2002年四川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祝小平 吕强 +3 位作者 袁珩 敖睿 罗隆泽 欧阳兵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流脑流行特征 ,为巩固防治成果 ,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0 - 2 0 0 2年四川省累计发病 84 5 2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0 79/ 10万 ,死亡 6 0 8人 ,病死率为 7 19% ... 目的 了解四川省流脑流行特征 ,为巩固防治成果 ,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0 - 2 0 0 2年四川省累计发病 84 5 2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0 79/ 10万 ,死亡 6 0 8人 ,病死率为 7 19% ,年平均死亡率 0 0 5 / 10万 ;全省 2 1个市州均有发病 ,年平均发病率居前 3位的地区分别是 :巴中市、遂宁市、绵阳市 ,其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 1 0 2 /10万、 1 0 0 / 10万、 0 93/ 10万 ;2~ 4月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 5 6 6 2 % ,年龄组发病率居前 3位的是 5~ 9岁、 0~ 4岁、 15~ 19岁 ,分别为 2 2 4 / 10万、 1 76 / 10万、 1 0 0 / 10万 ;学生发病最多 ,占33 0 1% ,其次为学龄前儿童 ,占 32 6 0 % ;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 ,B群、C群病例散在发生。结论 流脑发病呈高度散发 ,改变了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规律 ,发病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虽仍以 15岁以下人群为主 ,但发病年龄出现了明显高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脑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2005年广州市29例流脑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尹炽标 张复春 +5 位作者 王建 贾卫东 李凌君 陈燕清 龚兰 唐小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98-601,共4页
目的了解2005年春季广州地区局部暴发流行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的29例确诊流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流脑患者绝... 目的了解2005年春季广州地区局部暴发流行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3月收治的29例确诊流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流脑患者绝大多数(89.6%)为成年患者,以外来人员及民工为主(75.9%),多数患者(62.1%)在同一暴发点,均未接种过流脑疫苗。临床表现典型,轻型2例(6.9%),普通型21例(72.4%),暴发型6例(20.7%)。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头痛,呕吐23例(79.3%),瘀点瘀斑23例(79.3%),脑膜刺激征阳性22例(75.9%),意识障碍13例(44.8%)。发病早期外周血及脑脊液W BC、血清LDH、CK、CK-M B、ALT、AST、CH E、ALB、BUN、CREAT、GLU、TRIG、CH OL、K、Na、Ca等有不同比例的异常,暴发型尤其显著,治疗后逐渐恢复。并发心肌损害12例,肝损害10例,肾损害3例,7例发生关节炎,关节腔积液4例。普通型和暴发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异常例数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膜炎奈瑟氏菌检出率为65.5%(19例),病原菌对青霉素、氯霉素、复方磺胺及头孢曲松均敏感。29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本次流行以成人民工为主,临床表现典型,暴发型比例高,关节炎发生率较高,多脏器损害比例高,病原体检出率高,常用抗生素敏感,抢救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
下载PDF
温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春 李毅 +5 位作者 张宏钗 林冠恺 陈慧燕 章乐怡 洪程基 王良怀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6期390-391,404,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菌群分布,耐药特性和免疫抗体水平等情况,从而为合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流脑监测方案,选择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作为监测点,采集各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接种含双...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菌群分布,耐药特性和免疫抗体水平等情况,从而为合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流脑监测方案,选择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作为监测点,采集各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接种含双抗的巧克力色血琼脂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流脑A群和C群抗体。结果检出C群流脑患者1例(男,20岁);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为2.98%(10/336);健康人群流脑A群抗体的总阳性率47.09%(81/172),健康人群流脑C群抗体总阳性率35.47%(61/172)。结论流脑的发病率低和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低,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有免疫力有关,而对C群流脑的免疫力低,有必要加强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同时应密切注视流脑菌群的变迁,关注不同血清群菌株耐药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抗体
下载PDF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1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明亮 王刚毅 +4 位作者 许学斌 金汇明 陈敏 邵祝军 张曦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该患儿突发高热起病,伴有皮肤散在瘀点。根据实验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确诊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同时根据脑脊液生化常规结果,诊断为合并细菌性脑膜炎。少...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该患儿突发高热起病,伴有皮肤散在瘀点。根据实验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确诊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同时根据脑脊液生化常规结果,诊断为合并细菌性脑膜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属罕见病例,且该患儿有类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易被误诊为春季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需引起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小儿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1984-200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流行病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月芳 曾玫 +1 位作者 王晓红 王岱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 :了解近 2 0年上海地区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的流行特征及临床变迁。方法 :对 1984 - 2 0 0 3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 177例流脑患儿作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近 2 0年上海地区儿童流脑主要呈散... 目的 :了解近 2 0年上海地区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的流行特征及临床变迁。方法 :对 1984 - 2 0 0 3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 177例流脑患儿作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近 2 0年上海地区儿童流脑主要呈散发流行 ,1985 - 1986年曾发生流行 ,病例数占总数的 4 0 .7% ,以每年 2 - 4月份为流行季节。 1993年后患儿以外来儿童居多(70 .6 % )。临床表现以普通型为主 ,占 78.0 % ,暴发型为 19.8% ,轻型为 2 .2 %。死亡 12例 (6 .8% ) ,以小婴儿为主。共分离出 6 7株脑膜炎奈瑟球菌 ,培养阳性率 37.9% ,脑脊液培养阳性率 31.5 % ,血培养阳性率 18.9%。 2 0世纪 90年代后脑膜炎奈瑟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有所上升。 1984 - 1993年脑膜炎奈瑟球菌分群结果为A群 2 6例 ,B群 2 1例 ,未分群 3例。B群流脑与A群临床比较显示 2岁以下患儿病例数及非流行季节病例数所占比率均明显增高 (P <0 .0 0 1,P <0 .0 5 ) ,病情重 ,易并发硬脑膜下积液和或脑室膜炎。结论 :目前流脑在上海地区儿童中呈散发流行 ,以外来儿童发病为主 ,发病者中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率低 ,因此应重视预防接种。抗菌治疗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儿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福建省2004年至2012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群分布变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曲文 江裕 +1 位作者 原灵 陈爱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为了解流脑菌群在福建省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便采取防止措施。方法我们于2004年-2012年对我省流脑病例咽拭子及脑脊液、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咽拭子,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进行了流脑菌群的分布监测。结果... 目的为了解流脑菌群在福建省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便采取防止措施。方法我们于2004年-2012年对我省流脑病例咽拭子及脑脊液、密切接触者、健康人群咽拭子,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进行了流脑菌群的分布监测。结果共分离了脑膜炎奈瑟菌株70株。其中从流脑病人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5株、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分离脑膜炎奈瑟菌14株、健康人群咽拭子中分离脑膜炎奈瑟菌41株;分离到的70株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布为A群27株(38.57%)、B群20株(28.57%)、C群22株(31.43%)、W135群1株(1.43%);对70株脑膜炎奈瑟菌做了药敏试验,敏感率依次为头孢唑啉100%、头孢呋辛100%、头孢噻肟100%、氯霉素100%,耐药率较高的为复方新诺明78.57%、阿莫西林80%。结论福建省流脑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特征为多菌型并存着,菌株对于一些药物出现了耐药现象,有必要加强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和流脑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菌群分布 药敏试验
下载PDF
44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钱怀斌 何泽民 符小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防治和病人标本采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冬至2005年春蚌埠市监测的44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标本检验结果,运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对各种结果进行分析、比... 目的: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防治和病人标本采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冬至2005年春蚌埠市监测的44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标本检验结果,运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对各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流脑发病以6至20岁之间的且有聚集性工作或学习倾向的年龄为主,C群流脑占培养分群样本的2/3,对病人瘀点瘀斑(或脑脊液)进行涂片镜检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标本检验。结论:本次流行以C群流脑为主,病情重,应采取全人群接种流脑(A+C)疫苗。用过抗生素的病人再采集血标本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调查分析 细菌学鉴定
下载PDF
2007年河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印旗 马洪生 +5 位作者 甄素娟 姜霞 钱振宇 李月平 刘洪斌 王颖童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10期634-636,共3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监测结果。方法对2007年河北省流脑流行病学监测、实验室监测和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工作进行分析;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和密切接触者调查、标本采集和病原学监测。结果2007年,全省共...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监测结果。方法对2007年河北省流脑流行病学监测、实验室监测和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工作进行分析;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和密切接触者调查、标本采集和病原学监测。结果2007年,全省共报告流脑病例57例,死亡3例,发病率0.083/10万,死亡率0.004/10万,病死率5.26%。与2006年(报告发病102例,死亡10例)相比,发病率下降44.53%,死亡率下降69.86%。全省无流脑暴发疫情发生。病例实验室诊断率15.79%。结论河北省2007年流脑发病数继续下降,发病呈散发状态,以小年龄组为主,冬春季节高峰存在,未接种疫苗者多发。健康人群带菌调查显示,以C群、B群和A群为主,5~24岁年龄段带菌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东莞市2004年流脑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巧利 温六能 刘艳璋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6期288-290,共3页
目的对东莞市2004年流脑疫情进行分析,为探讨东莞市流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东莞市2004年的流脑疫情、流行菌株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检测菌株的药敏情况。结果东莞市流脑以散发为主,也偶有暴发... 目的对东莞市2004年流脑疫情进行分析,为探讨东莞市流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东莞市2004年的流脑疫情、流行菌株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检测菌株的药敏情况。结果东莞市流脑以散发为主,也偶有暴发疫情发生;外来青工是发生流脑的高危人群;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和耐药性均已发生较大改变。结论建议在外来青工中开展A+C群流脑菌苗普种。在疫情处理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疫情 防治措施
下载PDF
PCR技术在流脑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乔凤娟 任林柱 +3 位作者 王会 王艳华 曹国春 高真真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8年第4期198-199,共2页
目的建立脑膜炎奈瑟菌种属及群的快速检出方法。方法应用PCR法扩增标准菌株及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种属及各群的特异性DNA片段,通过电泳后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11份标本中检出4份脑膜炎奈瑟菌CrgA基因片段,其中扩增出2份含有NmA群O rf-2... 目的建立脑膜炎奈瑟菌种属及群的快速检出方法。方法应用PCR法扩增标准菌株及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种属及各群的特异性DNA片段,通过电泳后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11份标本中检出4份脑膜炎奈瑟菌CrgA基因片段,其中扩增出2份含有NmA群O rf-2基因片段,2份含有NmC群siaD(C)片段。结论PCR技术可用于临床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种属及各群的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DNA 流脑
下载PDF
福州市1950—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惠敏 王清华 唐丽琼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4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掌握福州市1950—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动态分布,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疫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957年以来,共报告51 188例流脑病例,死亡2796例,病死率为5.46%;福州市流脑曾有... 目的掌握福州市1950—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动态分布,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疫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957年以来,共报告51 188例流脑病例,死亡2796例,病死率为5.46%;福州市流脑曾有3次大小流行,1967—1968年大流行,发病率为658.70/10万、186.37/10万,病死率为7.74%、4.44%;小流行年1959年、1979—1980年发病率分别为43.02/10万、35.39/10万、52.54/10万,病死率分别9.25%、1.66%、1.53%。地区分布,虽然城区和8县有所差别,但各年份5区8县均有发病。1982年后,福州市大规模开展流脑菌苗预防接种,使流脑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至2006年的0.01/10万,但是,流脑发病季节没有明显改变。发病年龄在15岁以下的病例在散发年、小流行年、大流行年分别占78.55%、67.17%、64.37%。男女性别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05)。结论鉴于福州市健康人群监测中,A、B、C、D菌群均齐全,且邻近省市有流脑新菌型流行,因此,该市流脑菌苗接种和监测控制等措施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发病率 流行 疾病控制
下载PDF
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调查及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雅姬 肖胜传 +1 位作者 林立新 张玮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2年第3期55-56,共2页
目的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生的特点,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此疫情鉴定为一起C群脑膜炎奈瑟... 目的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生的特点,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此疫情鉴定为一起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聚集性病例,3例病人均已接种过A群流脑多糖疫苗3~4次,而未接种过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无免疫力;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引起流脑流行。结论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疫情,采取以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能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疫情 控制
下载PDF
湖南省C群及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昕 周海健 +5 位作者 湛志飞 覃迪 贺子翔 蔡亮 高立冬 戴德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3-379,共7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C群和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6年湖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健康人群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的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生化检测、血清学分群。选... 目的了解湖南省C群和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6年湖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健康人群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的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生化检测、血清学分群。选取其中的C群和W135群部分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经生化和血清学确认后,选取22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和9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大部分检测抗菌药物全部敏感,但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C群菌株全部耐药,而W135群菌株的耐药率为55.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P=0.006)。经PFGE分型后,22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共分为5种PFGE带型,其中5株HNC-01带型和13株HNC-02带型属同一亚型;2006年湖南省第1例C群患者分离菌株的PFGE带型为HNC-02,与2012、2013年患者以及患者密切接触者分离菌株的图谱完全一致,与带型为HNC-01的2008、2010、2013年的患者分离菌株仅有一个带型的差异,均属于优势带型。9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PFGE分型后共分为2个带型,其中首例患者与2013、2016年患者分离菌株的带型一致,均为HNW-01型。选取其中优势带型菌株经MLST后,结果 C群脑膜炎奈瑟菌为ST4821型,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为ST11型,均属于脑膜炎奈瑟菌的高致病性克隆群。结论湖南省C群流脑和W135群流脑自首例病例出现后,各自都成为了该群病例的优势流行克隆群,C群流脑近年有减少态势,但出现了新的流行型别;W135群自2012年起成为我省新的流脑流行株,其优势菌株与国际上侵袭性的W群分型一致,可能引起新的大流行,应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球菌 血清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