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ing individuals’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epidemics throug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1
作者 Ya-Peng Cui Shun-Jiang Ni Shi-Fei She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640-647,共8页
Individuals’ preventive measures,as an effective way to suppress epidemic transmission and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infection,have attracted much academic concern,especial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In this pap... Individuals’ preventive measures,as an effective way to suppress epidemic transmission and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infection,have attracted much academic concern,especial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In this paper,a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model is proposed to explore individuals’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epidemics.Through extensive simulations,we find that the cost of preventive measures influences the epidemic transmission process significantly.The infection scale increases as the cost of preventive measures grows,which means that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provide preventive measures with low cost to suppress the epidemic transmission.In addition,th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vary from individual to individual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contacts.Individuals who contact with others frequently in daily life are highly recommended to take strict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infection,while those who have little social contacts do not need to take any measures considering the inevitable cost.Our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individuals,which can provide the government and individuals useful suggestions in response to epide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c simulation complex networks reinforcement learning preventive measures
下载PDF
Effects of policies and containment measures on control of COVID- 19 epidemic in Chongqing
2
作者 Xiao-Hua Liang Xian Tang +2 位作者 Ye-Tao Luo Min Zhang Ze-Pei Fe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4期2959-2976,共18页
BACKGROU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is an emerging,rapidly evolving disease that spreads through the respiratory system and is highly contagious.In March 2020,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clared the COVID-... BACKGROU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is an emerging,rapidly evolving disease that spreads through the respiratory system and is highly contagious.In March 2020,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clared the COVID-19 outbreak a pandemic.In China,the pandemic was controlled after 2 mo through effective policies and containment measures.Describing the detailed policies and containment measures used to control the epidemic in Chongqing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in other areas of the world.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olicies and containment measures on the control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Chongqing.METHODS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COVID-19 in Chongqing were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1 to March 15,2020.The polici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were also collected.Tren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main policy measur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of COVID-19 in Chongqing.As of March 15,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COVID-19 in Chongqing was 1.84/100000(576 cases)and the infection fatality rate was 1.04%(6/576).The spread of COVID-19 was controlled by effective policies that involved establishing a group for direct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control effort;strengthening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ensuring the supply of daily necessities and medical supplies and equipment to residents;setting up designated hospitals;implementing legal measures;and enhancing health education.Medical techniques were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and control the epidemic.Policies such as“the lockdown of Wuhan”,“initiating a first-level response to maj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and“implementing the closed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communities”significantly curbed the spread of COVID-19.Optimizing the diagnosis process,shortening the diagnosis time,and constructing teams of clinical experts facilitated the provision of“one team of medical experts for each patient”treatment for severe patients,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ecovery rate and reduced the infection fatality rate.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policies and containment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are highly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the epidemic and increasing the recovery rate of COVID-19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vention policies Containment measures COVID-19 epidemic trend Control effectiveness Public health
下载PDF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and methods
3
作者 Heng Xu Ya-qi Zhang +3 位作者 Huan Chen Hong-peng Li Mei-xuan Zhang Jin-min Zhang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Research》 2022年第1期11-18,共8页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the plague has had a huge impact on human lif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lso accumulated valuable epidemic preven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the practice of anti-epidemic,a...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the plague has had a huge impact on human lif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lso accumulated valuable epidemic preven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the practice of anti-epidemic,and formed a unique epidemic prevention thinking.Chinese medicine is good at using the thinking of the three talents of heaven,earth and human beings to adjust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time and place,and uses the thinking of five transports and six qi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pidemic and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rules.Physicians of later generation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demics and put forward many theories and ide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pidemic prevention,including Wu Youxing's theory of suffocating qi and the thinking of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Jiu Chuan,th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Wei qi and nourishing blood of rotten throat Dansha,and the essence of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Lingnan famous Chinese medicine.Deng Tietao's thought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ARS in the fight against SARS,etc.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the thinking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China's traditional 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and give an overview and explan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domestic new coronavir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GUE traditional epidemic prevention theoretical thinking traditional 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下载PDF
2020-2022年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分析
4
作者 冯丝雨 宋亚婷 +6 位作者 黄小武 张俊生 宋苏美 赵璐翔 曹文雁 林宏文 焦培荣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9-224,共6页
2020年以来,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N1、H5N6、H5N8亚型)疫情在我国持续发生,威胁着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的流行情况,分析了其流行特点,并提... 2020年以来,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N1、H5N6、H5N8亚型)疫情在我国持续发生,威胁着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的流行情况,分析了其流行特点,并提出了其防控措施,以期为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情况 流行特点 防控措施
下载PDF
敬畏与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5
作者 方欢 周天梅 +1 位作者 罗利 李馨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81-491,共11页
探讨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当下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在疫情背景下,以遵守防疫行为准则为例,采用问卷法(被试805名)和实验法(被试105名),考察敬畏与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关系,以及风险感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控制源的... 探讨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当下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在疫情背景下,以遵守防疫行为准则为例,采用问卷法(被试805名)和实验法(被试105名),考察敬畏与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关系,以及风险感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特质敬畏与状态敬畏对公众的风险感知、遵守防疫行为准则均有正向预测作用;风险感知在特质敬畏和特定情景敬畏条件下与遵守防疫行为准则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一般自然景观敬畏条件下,风险感知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敬畏与风险感知的关系受到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且在特质敬畏与状态敬畏条件下调节效果有所不同,但在外控倾向条件下,敬畏对风险感知的预测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敬畏促进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促进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 社会规范行为 防疫行为准则 风险感知 心理控制源
下载PDF
2018—2022年漯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6
作者 张明达 刘军军 +1 位作者 孙岩 赵桂让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2期80-81,85,共3页
目的:分析漯河市2018—2022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科学有效防控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方法: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和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从系统中获取漯河市2018—2022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资料... 目的:分析漯河市2018—2022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科学有效防控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方法: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和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从系统中获取漯河市2018—2022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资料及各年度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漯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共报告发病病例4372例,年均发病率为34.39/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报告病例以45~70岁年龄段人群为主,报告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无季节性发病特征;临颍县累计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最多,为2221例(50.80%),报告发病率也最高(65.37/10万)。结论:2018—2022年漯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具有地区、年龄、职业差异,应针对重点人群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从而消除丙型病毒性肝炎所产生的危害,切实保障居民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防治措施
下载PDF
6395名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见军 见鑫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淄博市周村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脊柱侧弯异常早期干预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2—3月对淄博市周村区6 395名中小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和问卷调查。结果:6 395名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为12.... 目的:分析探讨淄博市周村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脊柱侧弯异常早期干预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2—3月对淄博市周村区6 395名中小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和问卷调查。结果:6 395名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为12.38%,男、女生脊柱侧弯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4,P<0.01),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随年级增长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小学、初中、职业高中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8,P<0.01)。脊柱侧弯异常程度以姿势不良、脊柱Ⅰ度弯曲为主,脊柱侧弯异常发生部位以胸段、胸腰段为主,随年级、学习阶段提高呈胸段—腰段—胸腰段异常率递增的趋势。实行年度脊柱侧弯筛查制度,采取脊柱侧弯综合防控干预措施后,脊柱侧弯异常率显著降低。结论: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以非结构性脊柱侧弯为主,应严格执行未病先防、定期筛查、抓早抓小、已病早纠、协同管理原则,采取脊柱侧弯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脊柱侧弯检出率,进一步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素质和卫生保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脊柱侧弯 流行趋势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概述
8
作者 李波 尹乐子 +3 位作者 余远迪 王瑶 王苗利 杨晓雪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猪感染后会引起严重的腹泻、呕吐和脱水,致死率极高,可达100...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猪感染后会引起严重的腹泻、呕吐和脱水,致死率极高,可达100%。即使有仔猪能够侥幸存活,相比健康仔猪,幸存仔猪的日增重等生长性能远远达不到生猪养殖生产指标,只能淘汰处理,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欧洲首次发现以来,猪流行性腹泻已经成为全球猪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该文旨在综述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特征、流行特征、致病机制、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养猪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传播途径 感染机制 防控措施
下载PDF
沙俄治下的中亚霍乱疫情及其防疫对策演变--一项医学社会史研究
9
作者 韩淑珍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霍乱是极具破坏性的流行病,仅沙俄统治中亚时期就先后爆发过八次。其中,在1872年、1892年及20世纪初期的三次霍乱疫情中,沙俄政府分别采取了不同的防疫对策进行应对;期间防疫对策的调整演变,体现了现代西方医学观念的进步,也折射出流行... 霍乱是极具破坏性的流行病,仅沙俄统治中亚时期就先后爆发过八次。其中,在1872年、1892年及20世纪初期的三次霍乱疫情中,沙俄政府分别采取了不同的防疫对策进行应对;期间防疫对策的调整演变,体现了现代西方医学观念的进步,也折射出流行病与中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间存在着的互动关系;流行病防控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的显现,既与疾病理论的进步有关,还与区域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连,而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习俗对防疫对策的运转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沙俄统治中亚时期防疫对策的演变并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地区医疗卫生领域合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俄 中亚 防疫对策 霍乱 医学社会史
下载PDF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阿穆尔州流行病防疫及其社会意义
10
作者 卢春月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阿穆尔河流域航运的开通促进了沿岸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因阿穆尔州医疗卫生水平较低,防疫体系不健全,导致流行病频繁。笔者通过研究俄文原始档案、文献资料分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阿穆尔州抗击天花、霍乱和鼠疫的... 阿穆尔河流域航运的开通促进了沿岸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因阿穆尔州医疗卫生水平较低,防疫体系不健全,导致流行病频繁。笔者通过研究俄文原始档案、文献资料分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阿穆尔州抗击天花、霍乱和鼠疫的防疫措施及其社会意义。1910年,鼠疫从俄国西伯利亚经满洲里传入我国,阿穆尔河(黑龙江)为中俄界河,阿穆尔州为了防止鼠疫发生,制定了系列应急方案。百年前的防疫措施虽不完善,但为当今中俄边境传染病联合防疫提供了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穆尔州 流行病 防疫措施 社会意义
下载PDF
2013—2022年南通市通州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11
作者 司娴 朱倩男 秦建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分析南通市通州区2013年1月—2022年12月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22年南通市通州区病毒性肝炎报告数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l... 目的分析南通市通州区2013年1月—2022年12月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22年南通市通州区病毒性肝炎报告数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3—2022年南通市通州区报告病毒性肝炎239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89‰,未见因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89:1;40~64岁组报告发病例数最多,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8.34%;职业分类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离退人员、干部职员为主;报告发病例数在春季略有增高,总体上季节性变化不甚明显;高发地区为兴仁镇、兴东街道和金沙街道。结论2013—2022年南通市通州区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乙型肝炎较为明显。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综合性防控策略和措施,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 流行特征 发病趋势 防控策略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突发事件应对中比例原则的改进与有效性检验
12
作者 石阳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在诸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中,行政机关会根据形势的严重性对公民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在传统比例原则的语境下,对公民进行限制的防控措施容易被认定为违背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为了保障绝大多数应急措施的防控效果,... 在诸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中,行政机关会根据形势的严重性对公民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在传统比例原则的语境下,对公民进行限制的防控措施容易被认定为违背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为了保障绝大多数应急措施的防控效果,同时兼顾防控目的、法律的规定和相对人的基本权利,比例原则的目的正当性与手段适当性需要简化审查,必要性原则筛选手段的标准以及均衡性原则中利益价值的具体内涵需要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突发事件 疫情防控措施
下载PDF
2018—2022年济南市章丘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郑金萍 孙义勇 李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4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济南市章丘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济南市章丘区2018—2022年水痘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22年章丘区水痘发病情况及不同时间、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等分布情况。结... 目的分析济南市章丘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济南市章丘区2018—2022年水痘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2022年章丘区水痘发病情况及不同时间、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等分布情况。结果2018—2022年济南市章丘区共出现水痘病例1549例,发病率为28.60/10万(1549/5417017),不同年份水痘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水痘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11月份发病最多,占比为18.27%(283/1549);城区水痘发病率高于农村(P<0.001);男女比例为1.21∶1;>4~19岁最多,占比为68.69%(1064/1549),高发年龄段呈现后移趋势;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占比为89.48%(1386/1549);有免疫史占9.04%(140/1549),无免疫史占82.89%(1284/1549),免疫史不详占8.07%(125/1549)。结论2018—2022年济南市章丘区水痘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岁以下群体防控措施效果明显,但仍需要加强学校机构免疫接种工作及高发季节重点学校机构防控工作,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水痘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章丘区 水痘 流行特征 发病率 防控措施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控
14
作者 刘秋燕 涂玉蓉 +3 位作者 江梦雅 穆光慧 林德锐 陈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4期91-96,共6页
2010年以来,随着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新毒株的出现,PED短时间内蔓延至全国各养殖地区,给广大养殖户以及整个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几年,在猪病毒性腹泻疫病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平均阳性检出率仍为最高,流行的大部分PEDV毒株为... 2010年以来,随着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新毒株的出现,PED短时间内蔓延至全国各养殖地区,给广大养殖户以及整个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几年,在猪病毒性腹泻疫病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平均阳性检出率仍为最高,流行的大部分PEDV毒株为变异毒株(GⅡ群),其基因组不断发生变异。为有效防控该病,应充分认识该病的危害和影响、及时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建立精准的诊断方法以及采取完善的防控策略,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助力。鉴于此,该文对猪流行性腹泻当前的流行情况、诊断方法、防控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科学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情况 诊断方法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意义、存在问题及防控对策
15
作者 黄云豹 农玉欣 +1 位作者 廖秀菊 赵来勘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5期131-133,共3页
通过动物疫病防控在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减少经济损失、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探究动物疫病防控的对策,以期为动物防疫工作... 通过动物疫病防控在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减少经济损失、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探究动物疫病防控的对策,以期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防控 存在问题 防控对策
下载PDF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诺如病毒疫情防控措施定量分析
16
作者 来远为 汪金燕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8期44-49,共6页
根据2014年滨州某高校出现的诺如病毒传染的数据以及诺如病毒在临床上的病理特征,结合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从隔离感染者、消毒、追溯与感染者有接触者三种疫情防控措施的角度建立相应的SEAIQR模型,模拟了不同疫情防控措施不同实施强度下... 根据2014年滨州某高校出现的诺如病毒传染的数据以及诺如病毒在临床上的病理特征,结合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从隔离感染者、消毒、追溯与感染者有接触者三种疫情防控措施的角度建立相应的SEAIQR模型,模拟了不同疫情防控措施不同实施强度下的防疫效果.相较于不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采取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措施后累计感染者数量下降了35.90%;在采取隔离措施的基础上对可能造成传染的场所进行消毒,当消毒效果达到50%时,累计感染者数量下降了78.79%;在采取隔离措施的基础上追溯与感染者有接触的人并进行隔离,当追溯效果达到80%时,累计感染者数量下降了32.16%.采取隔离感染者、消毒、追溯与感染者有接触的人并进行隔离三种防疫措施效果较好,其中对可能造成传染的场所进行消毒防疫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防控措施 防疫效果
下载PDF
法律法规修订背景下的规模化猪场引种实务
17
作者 刘若愚 唐冰 唐耀平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单纯考虑疫情肆虐现实而漠视引种需求的官僚做法,和单纯考虑引种需求而漠视疫情肆虐现实的盲动做法,斗争颇为激烈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陆续修订,并分别...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单纯考虑疫情肆虐现实而漠视引种需求的官僚做法,和单纯考虑引种需求而漠视疫情肆虐现实的盲动做法,斗争颇为激烈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陆续修订,并分别自2021年5月1日、2022年12月1日、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在此背景下的规模化猪场引种该咋办?根据疫情防控经验和历史上的引种教训,笔者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曾经形成了一套兼顾供需双方动物防疫要求、保障种猪引进质量的方法。现依照法律法规的修订进行了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的规模化猪场引种实务要求科学制定引种方案、提前备妥隔离条件、引种团队现场核验给力、三管齐下保种猪个体质量、无损运输的措施全面到位、落地后依法报告和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规模化猪场 引种
下载PDF
医疗机构高值耗材智能管理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苏 周丽 +1 位作者 刘念龙 顾慧 《现代医院管理》 2023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索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医用耗材智能管理措施。方法研发智能柜系统,对高值耗材进行信息化智能管理的同时,增加消毒灭菌、温湿度监测等多项先进技术。结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不仅实现物联网的共享与追踪,保障高值耗材使用安全有效,... 目的探索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医用耗材智能管理措施。方法研发智能柜系统,对高值耗材进行信息化智能管理的同时,增加消毒灭菌、温湿度监测等多项先进技术。结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不仅实现物联网的共享与追踪,保障高值耗材使用安全有效,而且达到感控防疫的目标。我们选取实践前后数据对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不仅在工作效率提高上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医护人员对高值耗材供应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带有消毒灭菌、温湿度监控功能的智能柜,适应当今防疫常态化的要求,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推进医院信息化改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值耗材 防疫防控 信息智能 管理措施
下载PDF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张瑜 陈芝薇 陈昌蕾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5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1—5月用整群抽样方式选择福建省立医院75例护士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Kessler10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实施调查...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1—5月用整群抽样方式选择福建省立医院75例护士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Kessler10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实施调查,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75例护士中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8例(37.33%),一般23例(30.67%),较差19例(25.33%),差5例(6.67%),其中存在心理困扰47例(6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从事护理岗位年限、配偶参与防控、临床一线科室、社会支持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性别、职称、聘用形式、是否为独生子女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已婚(β=1.540,OR=4.667,95%CI:1.395,15.606)、从事护理岗位年限<10年(β=1.045,OR=2.844,95%CI:1.081,7.486)、配偶参与防控(β=1.867,OR=6.471,95%CI:2.195,19.076)、临床一线科室(β=1.135,OR=3.111,95%CI:1.163,8.323)、社会支持水平低(β=1.226,OR=3.407,95%CI:1.104,10.514)是影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受婚姻状况、从事护理岗位年限、配偶参与防控、临床一线科室、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心理健康状况 疫情防控常态化 社会支持
下载PDF
1996-2022年百色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对策
20
作者 汤健闻 陈坚 +1 位作者 李思璇 吕冬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13-917,共5页
目的分析1996-2022年百色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全市下一步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监测子系统导出百色市1996-2022年的数据,对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 目的分析1996-2022年百色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全市下一步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监测子系统导出百色市1996-2022年的数据,对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百色市1996-2022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1065例,死亡2970例;平均年龄(44.24±14.74)岁,男女比例为1.88∶1,以农民(67.37%)、壮族(77.78%)、已婚有配偶(61.4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3.32%)为主;病例发现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63.75%);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86.59%)为主;报告病例年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20.81%(P<0.001),晚发现比例呈上升趋势(χ^(2)=45.975,P<0.001)。结论近年来百色市HIV/AIDS病例数呈增长趋势,应采取扩大检测、尽早发现和治疗,多渠道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特征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