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靶向治疗在EGFR突变肺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丙万 柯文飞 江文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90,共8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肺鳞癌是NSCLC中除肺腺癌外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相比肺腺癌,肺鳞癌中EGFR的突...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肺鳞癌是NSCLC中除肺腺癌外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相比肺腺癌,肺鳞癌中EGFR的突变率很低。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在肺鳞癌中的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对近年EGFR突变肺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在肺鳞癌中的疗效,旨在为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分子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激酸酶抑制剂
下载PDF
Novel nervous and multi-system regenerati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diabetes mellitus with mTOR 被引量:13
2
作者 Kenneth Maies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72-385,共14页
Throughout the globe,diabetes mellitus(DM) is increasing in incidence with limited therapies presently available to prevent or resolve the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of this disorder.DM impacts multiple organs and af... Throughout the globe,diabetes mellitus(DM) is increasing in incidence with limited therapies presently available to prevent or resolve the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of this disorder.DM impacts multiple organs and affects all components of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that can range from dementia to diabetic neuropathy.The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 is a promising ag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regenerative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M.m TOR and its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impact multiple metabolic parameters that include cellular metabolic homeostasis,insulin resistance,insulin secretion,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with apoptosis and autophagy.m TOR is central element for the protein complexes m TOR Complex 1(m TORC1) and m TOR Complex 2(m TORC2) and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for a number of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involve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 3-K),protein kinase B(Akt),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IRT1),Wnt1 inducible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 1(WISP1),and growth factors.As a result,m TOR represents an exciting target to offer new clinical aven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M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this disease.Future studies directed to elucidate the delicate balance m TOR holds over cellular metabolism and the impact of its broad signaling pathways should foster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targets into effective clinical regimens for 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 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 apoptosis Alzheimer’s disease autophagy β-cell canc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spase CCN family diabetes mellitu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rythropoieti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x O FRAP1 hamartin(tuberous sclerosis 1)/tuberin(tuberous sclerosis 2)(TSC1/TSC2) insulin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m tor Complex 1(m T ORC1) m tor Complex 2(m torC2) nicotinamide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oxidative stress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 3-K) programmed cell death 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IRT1) sirtuin stem cells wingless Wnt Wnt1 inducible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 1(WISP1)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活性成分、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的筛选及靶向结合关系预测验证
3
作者 周宇 郭小英 吴标良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29-33,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库数据筛选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活性成分及其核心作用靶点基因,并进一步验证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活性成分及其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的靶向结合关系。方法(1)收集生肌玉红膏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基因:从TCMSP、B... 目的基于数据库数据筛选生肌玉红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活性成分及其核心作用靶点基因,并进一步验证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活性成分及其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的靶向结合关系。方法(1)收集生肌玉红膏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基因:从TCMSP、BATMAN-TCM和SuperPred数据库中检索数据,收集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基因。(2)收集DFU发病的靶点基因: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DFU发病的靶点基因。(3)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作用靶点基因筛选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将生肌玉红膏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基因、DFU发病的靶点基因取交集,使用Cytoscape3.8.0软件筛选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作用靶点基因。生肌玉红膏治疗DFU作用靶点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运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生肌玉红膏治疗DFU作用靶点基因的生物学功能。(4)生肌玉红膏治疗DFU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筛选及其与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靶向结合关系预测及验证:通过GOSemSim包筛选生肌玉红膏治疗DFU核心作用靶点基因,预测与其有靶向结合关系的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使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和DFU核心作用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分析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和DFU核心作用靶点基因的靶向结合能力。结果(1)槲皮素、熊果酸、甘草查尔酮A、1-甲基-2-十二烷基-4-喹诺酮等371个成分为生肌玉红膏的活性成分,与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有靶向结合关系的作用靶点基因有1762个,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RC原癌基因(SRC)、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2)DFU发病的靶点基因有EGFR、STAT3、TGF-β_(1)、SRC、AKT1等2690个。(3)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作用靶点基因有EGFR、STAT3、AKT1等39个。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作用靶点基因主要涉及调控上皮细胞增殖、肌细胞增殖、微小核糖核酸(miRNA)转录等生物学过程,靶点基因主要参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4)EGFR、STAT3、TGF-β_(1)、SRC、AKT1是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核心作用靶点基因,有靶向结合关系的生肌玉红膏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甘草、当归及白芷。槲皮素与EGFR的对接得分为-7.9 kcal/moL,1-甲基-2-十二烷基-4-喹诺酮与EGFR对接得分为-5.9 kcal/moL,熊果酸、甘草查尔酮A与STAT3对接得分分别为-8.0、-6.3 kcal/moL。结论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活性成分主要有槲皮素、熊果酸及甘草查尔酮A等。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核心作用靶点基因主要有EGFR、STAT3及AKT1等。生肌玉红膏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作用靶点基因的靶向结合能力较好。生肌玉红膏治疗DFU的关键作用靶点基因可通过影响PI3K/AKT、AGE-RAGE及HIF-1等信号通路,参与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等过程,发挥DFU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玉红膏 糖尿病足溃疡 槲皮素 熊果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中心、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分子标记物的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乐 赵海东 +4 位作者 赵慧 王书君 刘聪 张丽娟 梁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17-320,325,共5页
目的探讨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三家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NAC的乳腺癌患者360例,... 目的探讨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三家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NAC的乳腺癌患者360例,新辅助化疗前穿刺取病变部位组织活检和手术时取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表达的变化,比较化疗前后分子标记物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为84.2%,其中CR为9.7%、PR为74.4%。年龄、淋巴结状态、ER状态、Her-2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无明显关系(P>0.05),而肿瘤大小、PR状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关系(P<0.05),肿瘤越大,PR阴性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较好;新辅助化疗后,部分乳腺癌组织中的ER表达发生改变(P<0.05),但PR及Her-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乳腺癌病灶大小、PR状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可能有关,新辅助化疗可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的ER表达发生改变,但对PR及Her-2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PDGF-D/PDGFR-β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林 张才全 +1 位作者 何发明 万东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6-520,共5页
为了探讨PDGF-D及其受体PDGFR-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PDGF-D/PDGFR-β的表达,采用CD34标记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 为了探讨PDGF-D及其受体PDGFR-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PDGF-D/PDGFR-β的表达,采用CD34标记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PDGF-D/PDGFR-β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例特征及MVD的关系.研究发现胃癌组织中的PDGF-D/PDGFR-β的表达及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P<0.05).PDGF-D/PDGFR-β的表达及MVD的值与胃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还与胃癌的直径有关(P<0.05),PDGF-D/PDGFR-β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47,P<0.05).PDGF-D/PDGFR-β阳性组的MVD平均值高于PDGF-D/PDGFR-β阴性组(P<0.05).结果提示,PDGF-D及其受体PDGFR-β在胃癌组织中呈特异性的高表达,并与胃癌的MVD有关,可能参与胃癌的血管形成,在胃癌的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 β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 血管生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肠间质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及一氧化氮合酶在先天性巨结肠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浩 史松 +9 位作者 白晓斌 陈进才 樊林 霍雄伟 张道维 席孝忠 陈刚 王红军 王荣 王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肠间质细胞(ICC)、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先天性巨结肠(HD)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c-kit及NGFR免疫组化法和NADPH黄递酶组化法观察10例HD患者病变结肠及8例对照组结肠ICC,NGFR及NOS的分布.结果:ICC密布于... 目的:探讨肠间质细胞(ICC)、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先天性巨结肠(HD)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c-kit及NGFR免疫组化法和NADPH黄递酶组化法观察10例HD患者病变结肠及8例对照组结肠ICC,NGFR及NOS的分布.结果:ICC密布于对照组结肠环肌浅表层及肌间神经丛周围并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肠壁内含丰富的NGFR及NOS阳性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HD病变肠壁内ICC数量减少、网状结构破坏,缺乏NGFR及NOS阳性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结论:ICC,NGFR及NOS的异常分布可能与HD无神经节细胞结肠的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间质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一氧化氮合酶 先天性巨结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EGFR和VEGF的表达及BRAF基因突变 被引量:8
7
作者 巩雷 陈萍 +1 位作者 刘宪军 刘学鑫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48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手术切除标本,应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和D2-40、EGFR及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率与D2-40、EGFR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均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BRAF基因突变率和D2-40、EGFR及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P<0.05)。结论 BRAF突变检测联合D2-40、EGFR及VEGF检测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确诊率,并可能是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甲状腺肿瘤/遗传学 乳头状 基因 ERBB-1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基因扩增 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ER-2基因靶向RNA干扰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明阳 吴爱国 +3 位作者 郭爱林 李鹏 纪术峰 刘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3284-3288,共5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以HER-2为靶基因,设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进行测序鉴定.方法:设计具有短发夹结构的两条D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载体pGPU6/ GFP/Neo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粒行酶切鉴定后,并...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以HER-2为靶基因,设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进行测序鉴定.方法:设计具有短发夹结构的两条D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载体pGPU6/ GFP/Neo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粒行酶切鉴定后,并进行序列测定.再转染人大肠癌HT29细胞,进行荧光摄像和G418抗性筛选.结果:将合成的DNA序列退火后克隆到载体上,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确实为所需序列.结论:HER-2靶向RNA干扰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成功,并可以进行稳定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基因 RNA干扰 重组表达载体 短发夹RNA
下载PDF
血清VEGF-C、VEGFR-2、3表达水平在急性白血病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沈秀芬 薛丽 +5 位作者 番寿蕊 何晓娟 王雪娇 余景星 夏梅花 尹列芬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AL患者血清中VEGF-C及VEGFR-2、VEGFR-3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1例确诊为AL患者、接受治疗观察的43例及16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VEGF-C、VEGFR-2、3进行检测.结果 (1)AL患者VEGF-C、VEGFR-2及VEGFR-3水... 目的观察AL患者血清中VEGF-C及VEGFR-2、VEGFR-3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1例确诊为AL患者、接受治疗观察的43例及16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VEGF-C、VEGFR-2、3进行检测.结果 (1)AL患者VEGF-C、VEGFR-2及VEGFR-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完全缓解(C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未完全缓解(N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CR组和NR组VEGFR-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4)治疗前NR组VEGFR-2、VEGFR-3水平明显高于CR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AL患者治疗前后VEGF-C及VEGFR-2、3表达水平,对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GM-CSF与SS融合表达质粒对小鼠肝脏组织GHR和IGF-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邓群 吴红翔 +3 位作者 王开云 曾检华 魏金钢 韩晓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0,共6页
选择70只小白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第2~7组为试验组,第2~4组分别肌肉注射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 DNA疫苗,第5~7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pcS/2SS、pGM-CSF/SS和pGM-CSF+p... 选择70只小白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第2~7组为试验组,第2~4组分别肌肉注射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 DNA疫苗,第5~7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 DNA疫苗,利用相对半定量RT-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3、5和6组的GHR mRNA表达高于1、2、4和7组(P<0.05),6组的IGF-1mRNA表达则显著高于1~5和7组(P<0.0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生长抑素(SS)融合表达质粒(pGM-CSF/SS)的GHR和IGF-1基因mRNA表达高于pGM-CSF+pcS/2SS共同免疫;同一DNA疫苗,口服免疫组GHR、IGF-1基因mRNA的表达总体上比肌肉注射组高。结果证明,GM-CSF可促进生长抑素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提高肌肉和肝脏组织中GHR、IGF-1基因的mRNA表达;pGM-CSF/SS效果优于pGM-CSF+pcS/2SS,口服免疫组优于肌肉注射免疫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生长抑素 DNA疫苗 生长激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表达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和神经元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长华 曹晓建 王道新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llen s法以 1 0g× 2 5cm力致伤大鼠T8脊髓 ,插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 2h、4h、8h、1 2h、2 4h注入NGF溶液 (60 μg/ 2 0 μl)或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llen s法以 1 0g× 2 5cm力致伤大鼠T8脊髓 ,插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 2h、4h、8h、1 2h、2 4h注入NGF溶液 (60 μg/ 2 0 μl)或生理盐水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受体 1 (NMDAR1 )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nNOS)在脊髓中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大鼠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出现NMDAR1和nNOSmRNA的异常表达 ,N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 ,NMDAR1和nNOSmRNA异常表达减少 (P <0 0 1 )。结论 :NGF能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NMDAR1和一氧化氮 (NO)的产生 ,从而保护了损伤的神经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l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应用多重PAP法检测膀胱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P^(53)蛋白的分布和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晓冬 于茂生 伍秋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为了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和P53蛋白与膀胱肿瘤之间的关系,作者应用多重P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通过增加PAP的次数,提高了方法的敏感性,克服了抗... 为了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和P53蛋白与膀胱肿瘤之间的关系,作者应用多重P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通过增加PAP的次数,提高了方法的敏感性,克服了抗体效价低和不适合在石蜡切片上染色的不足,对58例石蜡包埋的膀胱肿瘤组织切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EGFR的阳性率为34.5%.它定位在细胞膜和胞浆内,而P53蛋白的阳性率为27.6%,主要定位在胞核内,少部分在胞浆内.它们的阳性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差异显著(P<0.05),提示EGFR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膀胱肿瘤的分化和浸润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蛋白
下载PDF
金雀异黄酮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EGFR/PI3K/Akt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韦立群 李婉婷 +3 位作者 李通 徐成飞 唐双意 甘嘉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76-1381,共6页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金雀异黄酮对MDA-MB-231细胞核凋亡形态学的影响;qRT-PCR法观察金...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金雀异黄酮对MDA-MB-231细胞核凋亡形态学的影响;qRT-PCR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EGF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EGFR、Akt、p-Akt蛋白的变化;Akt激活剂胰岛素(insulin)、金雀异黄酮单独及联合胰岛素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Akt和p-Ak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细胞核呈现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qRTPCR结果显示,经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EGFR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与对照组对比,Bcl-2、EGFR、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Akt激活剂胰岛素可以明显激活p-Akt(P<0.01),金雀异黄酮可以明显下调被激活的p-Akt(P<0.01)。结论金雀异黄酮能抑制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酮 三阴乳腺癌 凋亡 增殖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荆防败毒散加味配合耳穴防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许进秀 张明娟 +3 位作者 王爱蓉 李鲁明 谷美玲 李树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7-419,共3页
目的:评价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及对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入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0例,给予常规EGFRI治疗,治疗组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贴压,观察... 目的:评价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及对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入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0例,给予常规EGFRI治疗,治疗组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贴压,观察两组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3%、3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皆高于治疗组((P〈0.05)),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率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短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EGFRI治疗NSCLC患者中,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治疗有利于降低皮肤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且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败毒散 耳穴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毒性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友红 许春芳 +1 位作者 马平 张晓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307-3315,共9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type 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type 1,IGF-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GF-1R、IGF-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type 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type 1,IGF-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GF-1R、IGF-1在70例胃癌组织及部分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GF-1R、IGF-1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9例(55.71%)、8例(25.00%)和37例(52.86%)、5例(15.6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R在低分化组阳性表达与中高分化组阳性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4.124);IGF-1R、IGF-1在T1组、T2组、T3组、T4组阳性表达四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GF-1R、IGF-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两者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IGF-1R、IGF-1在Ⅰ+Ⅱ期与Ⅲ+Ⅳ组内阳性表达两组间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IGF-1R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Borrmann分型均无明显相关(P>0.05).IGF-1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及Borrmann分型均无明显相关(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IGF-1R与IGF-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0,P<0.01).结论:IGF-1R、IGF-1在胃癌组织中存在着过表达,在评估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IGF-1R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有关,IGF-1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有关.IGF-1R与IG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两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未来可能会成为胃部肿瘤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VEGFR-3 siRNA腺病毒载体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芝兰 高峰 +1 位作者 吕志诚 张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573-3579,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siRNA腺病毒载体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VEGFR-3 siRNA腺病毒转染结肠癌LoVo细胞,以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siRNA腺病毒载体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VEGFR-3 siRNA腺病毒转染结肠癌LoVo细胞,以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R-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MTT比色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黏附实验检测LoVo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EGFR-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抑制(P<0.05),迁移能力减弱(P<0.05),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黏附能力减弱(P<0.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R-3 siRNA可以通过下调结肠癌细胞VEGFR-3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RNA干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腺病毒 增殖 迁移 黏附
下载PDF
RegⅣ、EGFR、PI3K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先锋 朱惠明 +2 位作者 左海军 刘玉杰 陈昌伟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研究再生基因蛋白Ⅳ( Regenerating gene typeⅣ,Reg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 目的:研究再生基因蛋白Ⅳ( Regenerating gene typeⅣ,Reg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3例胃腺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egⅣ、EGFR和PI3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73例胃腺癌组织中RegⅣ、EGFR、PI3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37/73)、56.2%(41/73)、69.9%(51/73)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5%(15/73)、19.2%(14/73)、21.9%(16/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RegⅣ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 RegⅣ与EGFR、PI3K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3、0.248,P<0.05),EGFR与PI3K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384,P<0.05)。结论 RegⅣ可能通过激活EGFR/PI3K/Akt信号通路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基因蛋白Ⅳ 胃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磷脂酰肌醇3一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Rα、ERβ和EGFR在人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素琴 袁海洪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癌前病变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12例,原发肺癌组77例,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12例构建成进展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α...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癌前病变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12例,原发肺癌组77例,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12例构建成进展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α、ERβ和EGFR在此芯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在进展组织芯片癌前病变组、原发肺癌组及淋巴结转移性肺癌组中ERα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67%、62.34%和25.00%,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β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67%、55.84%和16.67%,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0%、59.74%和91.67%,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原发肺癌中,ERα表达与性别、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有关(P<0.05),ERβ表达与性别、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程度、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P-TNM分期有关(P<0.05)。ERβ和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2,P<0.01)。结论 ERα、ERβ及EGFR均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ERβ和EGFR的表达相关,这种潜在的机制及关联性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肺癌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吕秀霞 刘赛赛 +2 位作者 乔通 李黎明 刘青锋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7期1763-1765,1777,共4页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50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吉非替尼口服治疗,连续治疗6个疗程,评估其临床疗效,并对可能影响EGFR突...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50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吉非替尼口服治疗,连续治疗6个疗程,评估其临床疗效,并对可能影响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总缓解患者48例(32.00%)设为缓解组,剩余10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缓解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均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期间,150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7%。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NSCLC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均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FGE8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表达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20
作者 柳正 王朝晖 周春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探究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MFGE8)在缺血性脑损伤(IBI)中的表达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ELISA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外周血中MFGE8蛋白表达;IF检测MCAO模型MFGE8在脑组织中的定位表达;流式细胞... 目的探究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MFGE8)在缺血性脑损伤(IBI)中的表达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ELISA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外周血中MFGE8蛋白表达;IF检测MCAO模型MFGE8在脑组织中的定位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组织巨噬细胞极化比例;采用稳转Mfge8的N2a神经元细胞(Mfge8CA)培养上清处理BV-2小胶质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免疫印迹检测MFGE8、αv/β3-整合素、FAK、NF-κB、ERK1/2、Jnk1/2、p38、PI3K、AKT、m TOR蛋白表达。结果IBI患者和MCAO模型大鼠外周血中MFGE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46,P=0.0259);MFGE8与神经元细胞标志(Neu N)高度共定位表达;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中M1型(CD45+F4/80+i NOS+Arginase1-)巨噬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4);M2型(CD45+F4/80+i NOS-Arginase1+)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Mfge8CA组N2a神经细胞系培养上清处理的BV-2小胶质细胞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野生组(WT,P=0.0230);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明显高于WT(P<0.0001);Mfge8CA组BV-2小胶质细胞αv/β3-整合素、FAK、p-P85、P85、p-AKT(Ser473)、p-mTOR(Ser2481)和p-mTOR(Ser248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WT组。Mfge8CA组BV-2小胶质细胞p-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WT组。结论MFGE8高表达于IBI患者外周血,神经元细胞来源的MFGE8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促进BV-2小胶质细胞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 缺血性脑损伤 巨噬细胞极化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